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被引量:81
1
作者 孙坚 耿春雷 +2 位作者 张作泰 王秀腾 许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概括与总结了粉煤灰、炉渣、尾矿、副产石膏、赤泥以及煤矸石等几种总产生量较大、品种较为集中的大宗工...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概括与总结了粉煤灰、炉渣、尾矿、副产石膏、赤泥以及煤矸石等几种总产生量较大、品种较为集中的大宗工业固废的利用现状;同时以煤矸石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综合利用概况以及产业化情况,特别是利用其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新型耐火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高值产品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我国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综合利用 资源化煤 矸石
下载PDF
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利娜 潘贻芳 +4 位作者 袁章福 李树庆 任茂勇 曾加庆 陈军伟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特点的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净钢新工艺体系,进行了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石灰石分解特性以及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的可行性并进行试验,发现通过石灰...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特点的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净钢新工艺体系,进行了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石灰石分解特性以及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的可行性并进行试验,发现通过石灰石直接进入转炉造渣炼钢模式取代传统的"煅烧石灰-造渣炼钢"模式,使煅烧石灰的用量在40-50 kg/t钢基础上,降低煅烧石灰用量高达50%以上;采用CO2代替N2用于转炉溅渣护炉以及复吹转炉底吹CO2进行搅拌和冶炼技术,预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炼钢 石灰石 造渣
下载PDF
微孔复合管膜净化连铸冷却水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潘贻芳 殷皓驹 +3 位作者 侯文强 李树庆 吴燕 袁章福 《天津冶金》 CAS 2014年第5期10-14,17,共6页
钢铁企业传统的净化连铸冷却水的过滤器过滤效果差,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通过实验,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多孔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构成材料的颗粒的粒径、空隙大小、多孔复合材料的渗透率以及水滴、油滴在多孔复合材料上的润湿性,对材料... 钢铁企业传统的净化连铸冷却水的过滤器过滤效果差,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通过实验,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多孔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构成材料的颗粒的粒径、空隙大小、多孔复合材料的渗透率以及水滴、油滴在多孔复合材料上的润湿性,对材料和过滤操作进行改进。改造后的过滤机以多孔复合管为核心,集过滤、反冲洗再生、排渣为一体。陶瓷复合膜过滤投入使用后,水质明显提升,基本达到了指标要求,提升了整体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冷却水 连铸 复合管膜 润湿性 渗透率
下载PDF
水泥窑PM_(2.5)排放特性及其PAHs风险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韦琳 唐海龙 +2 位作者 郭盈盈 邹正禹 刘阳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3-1118,共6页
采用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便携式PM2.5采样器和稀释系统,对国内3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厂(5条生产线)的水泥窑(包括窑头和窑尾)进行现场采样,分析水泥窑排放PM2.5的质量浓度、粒数浓度及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浓度,对呼吸致癌风险... 采用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便携式PM2.5采样器和稀释系统,对国内3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厂(5条生产线)的水泥窑(包括窑头和窑尾)进行现场采样,分析水泥窑排放PM2.5的质量浓度、粒数浓度及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浓度,对呼吸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粒数浓度分析,PM2.5中70%以上为PM0.33,这部分颗粒物主要是由气化凝结形成的.各采样点排放的PAHs主要以二环和三环的低环PAHs为主.第3个水泥厂窑头排放的PAHs含量最高,而且苯并[a]芘(BaP)超过国家所规定的8ng/m3标准限值,同时其呼吸致癌风险水平为4.46×10-4,高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的上限,需要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水泥窑 多环芳烃 致癌风险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耿春雷 许零 +4 位作者 陈红岩 张作泰 林翎 王秀腾 於定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和极低渗透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讨论了RPC的设计原理;对比了RPC与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出RPC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详细介绍了RPC在预制结构、预应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和极低渗透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讨论了RPC的设计原理;对比了RPC与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出RPC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详细介绍了RPC在预制结构、预应力结构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分析了RPC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RPC将作为高性能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高强度 高韧性 高耐久性 工程应用
下载PDF
生物质炭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彦蓉 曾辉 +1 位作者 刘阳生 李占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生物质炭由于其特殊的多孔性结构、强的吸附性能,以及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特殊官能团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在农业应用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质炭的基本特性,提出生物质炭可能在今后成为活性炭的替代品;综述了生物质炭在... 生物质炭由于其特殊的多孔性结构、强的吸附性能,以及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特殊官能团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在农业应用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质炭的基本特性,提出生物质炭可能在今后成为活性炭的替代品;综述了生物质炭在修复有机物(石油烃、有机农药、PAHs、PCBs)污染土壤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生物质炭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环境风险。生物质炭在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大规模应用之前还需要做长期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 有机物污染 环境风险
下载PDF
冶金烟气微孔陶瓷管膜研制及深度除尘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章福 吴燕 +4 位作者 吴湖 徐红艳 周舟 刘绍辉 黄乃乔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提出了将SiC、Al2O3等原料等静压成型后烧制成多孔陶瓷基体,再通过多次浸浆、干燥达到所需膜厚度后,采用热喷涂制成非对称陶瓷复合膜管的新工艺技术.研发出能够处理高温烟气的微孔陶瓷管复合膜除尘器,应用到冶金高温烟气中进行深度除尘... 提出了将SiC、Al2O3等原料等静压成型后烧制成多孔陶瓷基体,再通过多次浸浆、干燥达到所需膜厚度后,采用热喷涂制成非对称陶瓷复合膜管的新工艺技术.研发出能够处理高温烟气的微孔陶瓷管复合膜除尘器,应用到冶金高温烟气中进行深度除尘和净化.采用了SEM、EDS等手段对多孔陶瓷基体和微孔复合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微孔结构和物理性质.自行设计了一套测定过滤效率的冷态试验装置模型,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合理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陶瓷管膜 除尘 高温烟气
下载PDF
化学氧化耦合电动力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 被引量:8
8
作者 师帅 李芸邑 刘阳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0-165,共6页
有机污染物严重危害着我国土壤环境。探讨了电动力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特性,并探究了电动力修复耦合化学氧化工艺及表面活性剂辅助等多种措施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辅助反应可帮助提高有机污... 有机污染物严重危害着我国土壤环境。探讨了电动力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特性,并探究了电动力修复耦合化学氧化工艺及表面活性剂辅助等多种措施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辅助反应可帮助提高有机污染物溶解性与迁移性能,从而提高修复效果;采用KMn O4氧化耦合电动力工艺修复受污染高岭土时有着最佳的修复效率,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 电动力技术 化学氧化 修复 土壤
原文传递
转炉炉衬激光测厚技术的应用及定量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潘贻芳 吴燕 +3 位作者 侯葵 王宝明 李树庆 袁章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33,54,共6页
将激光炉衬测厚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实现炉衬侵蚀部位及变化程度的定量化,从而实时在线掌握炉体工作衬的变化量,及时发现并修补炉体薄弱部位。试验结果说明,转炉大面加料侧是转炉前期最严重的侵蚀位置,而中期是在转炉耳轴方向的剖面,后... 将激光炉衬测厚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实现炉衬侵蚀部位及变化程度的定量化,从而实时在线掌握炉体工作衬的变化量,及时发现并修补炉体薄弱部位。试验结果说明,转炉大面加料侧是转炉前期最严重的侵蚀位置,而中期是在转炉耳轴方向的剖面,后期存在于整个转炉炉衬。并把炉衬厚度控制的范围划分为3个区域,炉役进入中后期后,炉衬厚度最薄处一直控制在稳定控制区以上,炉龄能够坚持超过经济炉龄(2.0万~2.3万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厚 转炉 炉衬 定量化 维护
原文传递
从铁尾矿中回收铁的磁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芸邑 梁嘉良 刘阳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34-638,660,共6页
以铁尾矿为原料,活性炭为还原剂,在氮气保护下研究通过磁化焙烧—磁选分离方法回收铁的可能性,并用磁选精矿产率、回收率以及精矿、尾渣品位等指标,探究焙烧温度、配炭比、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 以铁尾矿为原料,活性炭为还原剂,在氮气保护下研究通过磁化焙烧—磁选分离方法回收铁的可能性,并用磁选精矿产率、回收率以及精矿、尾渣品位等指标,探究焙烧温度、配炭比、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焙烧温度800℃、氮气流速0.5 L/min、配炭比0.8 g炭/100 g铁尾矿、焙烧时间10 min、磨矿时间2 min(289 Hz棒磨)、激磁电流2 A。在此条件下,铁精矿产率约为23%,回收率大于80%,精矿品位为58%,尾矿品位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铁回收 磁化焙烧 磁选分离
原文传递
微孔陶瓷管孔隙率的测定及表面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利娜 徐秉声 +3 位作者 陈军伟 吴燕 徐红艳 袁章福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14-20,共7页
采用压汞法对由热压成型法自行制备的微孔陶瓷管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得到陶瓷管膜的孔隙分布。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相界面测定仪测量了常见的低温金属锡与刚玉陶瓷管膜在240~640℃内的表观润湿现象,在该温度范围内锡与陶瓷管膜的接触角均大... 采用压汞法对由热压成型法自行制备的微孔陶瓷管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得到陶瓷管膜的孔隙分布。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相界面测定仪测量了常见的低温金属锡与刚玉陶瓷管膜在240~640℃内的表观润湿现象,在该温度范围内锡与陶瓷管膜的接触角均大于150°,两者润湿性很差。依据图像处理技术和理论计算,提出一种测量多孔表面液滴渗透速度的方法,推导出液滴向陶瓷管微孔内渗透的速度方程。并以油滴进行实验,实验发现渗透过程中液滴首先会进行铺展,并且一段时间内维持其铺展半径直至最终完全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陶瓷管膜 孔隙率 润湿性 渗透速度
下载PDF
硫代硫酸钠、磷酸钠联合处理铬渣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19
12
作者 酆婧轩 李芸邑 +2 位作者 师帅 刘阳生 汪群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3-3339,共7页
以硫代硫酸钠为还原剂,将铬渣中的六价铬(Cr(VI))解毒转化为三价铬(Cr(III)),并加入磷酸盐作为稳定剂稳定解毒后的铬渣,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和药剂用量对铬渣中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可以有效去除铬渣中的Cr(VI),当其与... 以硫代硫酸钠为还原剂,将铬渣中的六价铬(Cr(VI))解毒转化为三价铬(Cr(III)),并加入磷酸盐作为稳定剂稳定解毒后的铬渣,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和药剂用量对铬渣中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可以有效去除铬渣中的Cr(VI),当其与Cr(VI)的摩尔比为理论摩尔比的12倍、处理时间15d时铬渣中Cr(VI)的去除率达到最高(70%),继续增加还原剂用量或延长反应时间均不能有效提高Cr(VI)的去除率.随后加入磷酸钠作为稳定剂,当其物质的量为生成Cr(III)的4倍时,硫代硫酸钠与磷酸钠分步加入(两步法)比同时加入(一步法)处理铬渣的效果较好,处理效果最好时总铬浸出浓度为6.1mg/L,低于危险废物浸出鉴别的总铬标准(15mg/L),而且形成稳定的铬的化合物(Cr PO4·6H2O).铬渣p H值变化、五态变化、XRD及XPS分析等结果表明,两步法的处理效果好于一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六价铬 硫代硫酸钠 磷酸钠
下载PDF
消解方法对煤矸石中砷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艳 许零 +2 位作者 王秀腾 张作泰 王习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79-1784,共6页
选择山西不同地区不同硅铝含量的4种煤矸石,通过实验得到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的优化条件,采用配置氢化物发生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G-ICP-AES)对消解液中的砷含量进行测试,对比了微波消解(酸解液:4 mL HNO3、2 mL HF、1 mL H3... 选择山西不同地区不同硅铝含量的4种煤矸石,通过实验得到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的优化条件,采用配置氢化物发生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G-ICP-AES)对消解液中的砷含量进行测试,对比了微波消解(酸解液:4 mL HNO3、2 mL HF、1 mL H3PO4)和湿法消解(酸解液:5 mL HNO3、1 mL HF、1 mL HClO4、1 mL H3PO4)对煤矸石中砷含量测定的影响,以确定适合测定煤矸石中砷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消解耗时短、体系密闭,可有效防止砷的挥发与样品间的交叉污染,结合HG-ICP-AES测试,测试结果精密度高、回收率良好,可以满足煤矸石中砷含量准确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湿法消解 微波消解 HG—ICP—AES 砷测定
下载PDF
强化电动修复稀土金属镧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珅 唐海龙 +1 位作者 徐期勇 刘阳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7-180,109,共5页
实验通过设计3组电动力修复装置,对比研究了普通电动法Exp-1、电解质(Na NO3)调节强化电动法Exp-2以及移动阳极结合强化电动法Exp-3对稀土金属镧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348 h电动修复,Exp-2和Exp-3均能有效酸化土壤(分别控制... 实验通过设计3组电动力修复装置,对比研究了普通电动法Exp-1、电解质(Na NO3)调节强化电动法Exp-2以及移动阳极结合强化电动法Exp-3对稀土金属镧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348 h电动修复,Exp-2和Exp-3均能有效酸化土壤(分别控制p H在3和2以下),促进La的解吸和形态转化,实验结束时土壤中La的去除率分别为55.2%和66.2%,然而普通电动法Exp-1没有明显修复效果。形态分析结果表明:La的去除过程为由其他形态先转化至可交换态F1,La以F1形态在电迁移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酸性环境是金属La形态转化的前提条件,而电场驱动的氧化还原作用是主要的转化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力 稀土金属 污染土壤 移动电极
原文传递
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煤矸石和粉煤灰中的锌、镉、铅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艳 许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39-2045,共7页
采用铋膜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煤矸石和粉煤灰中锌、镉、铅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扫描方式、电解液及p H值、铋离子浓度、富集电位、富集时间等实验参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锌、镉、铅分别在1—90μg·L-... 采用铋膜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煤矸石和粉煤灰中锌、镉、铅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扫描方式、电解液及p H值、铋离子浓度、富集电位、富集时间等实验参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锌、镉、铅分别在1—90μg·L-1、20—120μg·L-1和1—120μg·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3、0.02μg·L-1.该法用于实际煤矸石、粉煤灰样品中锌、镉、铅的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 煤矸石 粉煤灰
下载PDF
功能微生物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铅锌的溶出实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彦蓉 刘阳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1196,共6页
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试图寻找一类可以增加土壤中重金属铅、锌的可溶态的功能微生物,并研究该微生物在不同土壤含水率和不同投菌比条件下对铅、锌溶出作用的影响。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菌JK3,并发现当... 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试图寻找一类可以增加土壤中重金属铅、锌的可溶态的功能微生物,并研究该微生物在不同土壤含水率和不同投菌比条件下对铅、锌溶出作用的影响。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菌JK3,并发现当土壤含水率为35%,投菌比为0.15 mL/g土(菌液OD=1)时,土壤中铅和锌的可溶态增加量最多。其中,可溶态铅的含量由原来的0.49 mg/kg增加到了5.04 mg/kg,可溶态锌的含量由原来的2.23 mg/kg增加到了22.44mg/kg。该方法为后续用植物提取或化学淋洗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彻底去除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溶出 功能微生物
原文传递
连铸冷却水复合膜过滤器技术的研发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俭 袁章福 +3 位作者 张新 徐卫飞 张利娜 杨柳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11期71-75,共5页
为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降低水污染和吨钢耗水量,进行了转炉炼钢连铸冷却水过滤器技术的研发,成功开发了一种以多孔PVC陶瓷复合管为过滤元件的过滤器装置。对由多孔PVC陶瓷复合管过滤器过滤的污泥进行检测,可知多孔陶瓷复合过滤管具有... 为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降低水污染和吨钢耗水量,进行了转炉炼钢连铸冷却水过滤器技术的研发,成功开发了一种以多孔PVC陶瓷复合管为过滤元件的过滤器装置。对由多孔PVC陶瓷复合管过滤器过滤的污泥进行检测,可知多孔陶瓷复合过滤管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检测过滤前后的水质,发现过滤后水的浊度和悬浮物含量显著降低,水质达到指标要求。通过工业试验研究和近3年的实际应用,确定了多孔PVC陶瓷复合过滤设备的最佳操作条件和反冲洗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膜 过滤 连铸 冷却水 炼钢
原文传递
亚硫酸钠、磷酸钠联合处理铬渣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芸邑 酆婧轩 +2 位作者 何潇 刘阳生 汪群慧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铬渣是毒性较强的危险废物,通过实验室模拟化学还原处理技术,以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将铬渣中毒性强的六价铬(Cr(VI))还原转化为低毒的三价铬(Cr(III)),考察不同的反应时间和亚硫酸钠用量对铬渣中六价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 铬渣是毒性较强的危险废物,通过实验室模拟化学还原处理技术,以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将铬渣中毒性强的六价铬(Cr(VI))还原转化为低毒的三价铬(Cr(III)),考察不同的反应时间和亚硫酸钠用量对铬渣中六价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可以有效去除铬渣中的六价铬,当亚硫酸钠与六价铬的计量比为理论计量比的12倍、修复时间为15d以上时,总铬浸出浓度去除率最高(78%);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或增加亚硫酸钠用量均不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随后加入磷酸钠作为稳定剂稳定解毒后的铬渣,当磷酸钠与三价铬的摩尔比为4∶1时,总铬浸出浓度为6.9mg/L,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中规定的总铬浸出浓度限值15mg/L,并生成稳定的CrPO_4·6H_2O晶体.此外,亚硫酸钠与磷酸钠分步加入(两步法)处理铬渣的效果好于两者同时加入(一步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六价铬 亚硫酸钠 磷酸钠
原文传递
无定形FeS_(2)在不同pH条件下对铬渣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芸邑 廖珍珠 +4 位作者 王航 叶姜瑜 刘阳生 徐凤 王东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3-544,共12页
铬渣是一种危险废物,其无序堆放对环境造成威胁.本研究中,一种新型的还原剂无定形FeS2被合成出来用于处理铬渣.通过分析两种pH值条件下(pH9代表陈化的铬渣,pH12代表新鲜的铬渣)铬的浸出毒性、生物可给性和铬形态的变化来评价无定形FeS2... 铬渣是一种危险废物,其无序堆放对环境造成威胁.本研究中,一种新型的还原剂无定形FeS2被合成出来用于处理铬渣.通过分析两种pH值条件下(pH9代表陈化的铬渣,pH12代表新鲜的铬渣)铬的浸出毒性、生物可给性和铬形态的变化来评价无定形FeS2对铬渣中六价铬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pH12比pH9更有利于浸出毒性的降低.pH12条件下,加入2倍化学计量比的无定形FeS2的铬渣在第1天达到国标(GB 5085.3—2007),第30天达到美国国家环保局标准(40 CFR 261.24).然而在pH9条件下,达到相同的表现需要加入4倍化学计量比的无定形FeS2.此外,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硫的形态分析结果也表明,无定形FeS2对铬渣中六价铬有较好的还原和稳定能力,且pH12比pH9更有利于还原条件的维持.与之相反的是,pH9比pH12更有利于生物可给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六价铬 二硫化亚铁 pH影响 化学还原法 稳定化 浸出毒性 生物可给性 铬形态
原文传递
煤矸石及其燃烧产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测定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艳 许零 +1 位作者 李辉波 王秀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33-5138,共6页
以朔州某煤矸石发电厂的煤矸石及其燃烧产物粉煤灰和炉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纯锗探测器和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定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并分析比较了煤矸石中各组分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测定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经过燃... 以朔州某煤矸石发电厂的煤矸石及其燃烧产物粉煤灰和炉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纯锗探测器和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定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并分析比较了煤矸石中各组分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测定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经过燃烧反应后,煤矸石中的226Ra和232Th向燃烧产物粉煤灰中显著迁移,40K向燃烧产物炉渣中显著迁移。对实验样品进行SEM形貌扫描并作XRD图分析,并给出了煤矸石燃烧后226Ra、232Th和40K的富集因子,分别为3.67、2.08和2.30。且226Ra、232Th在燃烧产物粉煤灰和炉渣中的富集比例均约为7∶3,40K的富集比例约为1∶1。最后,依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了该地区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的放射性水平,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煤矸石 粉煤灰 炉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