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构建心脏类器官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董竹君 张璟 +1 位作者 李扬 李玉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35-642,共8页
目的:探索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分化为心脏类器官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iPSCs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之后将hiPSCs培养为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利用双向调控WNT(wingles... 目的:探索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分化为心脏类器官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iPSCs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之后将hiPSCs培养为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利用双向调控WNT(wingless and Int-1,WNT)信号通路法诱导EBs向心脏类器官分化,记录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微电极阵列(multi-electrode array,MEA)技术检测心脏类器官的细胞成分、基因表达谱、电生理特性和收缩舒张功能,验证心脏类器官分化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iPSCs中OCT4和SSEA4高表达。利用双向调控WNT信号的方法成功诱导hiPSCs产生跳动的心脏类器官。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心脏类器官中cTNT阳性心肌细胞比例为(59.3±12.8)%,非心肌细胞比例为(40.7±12.8)%。qRT-PCR结果表明其中非心肌细胞包括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与分化15D相比,分化30D的类器官中心肌成熟相关基因和心脏各项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更高。MEA检测结果显示,随分化时间增加,类器官逐渐具备类似在体心脏的电生理特征,跳动频率减小[分化15d时跳动(58±5)vs.30d(38±5)次/min],收缩幅度增加15d时收缩幅度[(8.57±3.7)vs.30d(16.4±5.9)%]。结论:通过该方法能使hiPSCs分化出成熟且有功能的心脏类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心脏类器官 拟胚体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的关键调控基因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2
作者 栗慧琴 张俊蒙 +3 位作者 刘燕 俞锫杰 刘洁云 秦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中细胞衰老关键调控基因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结扎小鼠心脏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心肌梗死0d(6只)、3d(12只)和7d(12只)。在相应实验终点收取...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中细胞衰老关键调控基因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结扎小鼠心脏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心肌梗死0d(6只)、3d(12只)和7d(12只)。在相应实验终点收取心脏组织,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心肌梗死3d和0d的差异表达基因;从CellAge数据库获得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与上述差异基因取交集获得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并通过蛋白-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其中的关键(Hub)基因;进一步分析Hub基因的功能,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揭示其在心肌梗死后3d和7d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共获得129个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通过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连接度最高的10个Hub基因白细胞介素6、趋化因子配体2、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Toll样受体2、E2F转录因子1、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癌基因同源物和细胞交流网络因子2,其功能与炎症、代谢、细胞周期等相关;其中9个Hub基因在心肌梗死后3d和7d表达均比0d升高,但大多表现出随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先升后降的情况。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衰老hub基因可能主要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炎症、代谢、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其表达随时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衰老 关键基因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谱揭示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硕霖 邵怡辉 +1 位作者 杜杰 李玉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00-505,509,共7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sc RNA-seq)的方法,探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后心肌细胞的异质性。方法:首先对C57BL/6J小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 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sc RNA-seq)的方法,探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后心肌细胞的异质性。方法:首先对C57BL/6J小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构建,分别对假手术组和MI/R术后24h小鼠心脏进行消化酶液灌流以分离获得单个小鼠心肌细胞。利用ICELL8?Single-Cell System平台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建库,后进行降维聚类和差异分析,以探究心肌细胞的异质性。结果:1029个心肌细胞主要分为三个亚群。相比较于假手术组,其中cluster 1在MI/R后增多,并发挥组蛋白乙酰化功能。Cluster 2在MI/R后减少,主要具有负调控血管新生,调节细胞周期等功能。Cluster 3在MI/R后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主要发挥维持心脏发育的功能。并且在MI/R后,各心肌细胞亚群的基因同样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小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一种新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构建方法
4
作者 李依璘 杨洁 +2 位作者 李国旗 张新宇 李玉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81-788,共8页
目的:优化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大鼠模型构建方法,为研究HFpEF提供实验模型。方法:10周龄,Zucker糖尿病脂肪/自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肥胖(obese zucker diabetic fatty/spontane... 目的:优化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大鼠模型构建方法,为研究HFpEF提供实验模型。方法:10周龄,Zucker糖尿病脂肪/自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肥胖(obese zucker diabetic fatty/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F1 hybrid,ZSF1-obese)大鼠和ZSF1瘦型(ZSF1-lean)大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ZSF1-obese大鼠,饮水中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inhibition of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L-NAME),n=6]、经典模型组(ZSF1-obese大鼠,普通水,n=3)、空白对照组(ZSF1-lean大鼠,普通水,n=4)。三组均以普通饲料饲养。实验组给药10周后采集三组的血压、葡萄糖耐量、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成像、生化指标数据。结果:实验组在给药10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达到(155.0±6.6)mmHg(1mmHg=0.133kPa)和(119.4±10.9)mmHg,比起经典模型组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01和P=0.0143),达到高血压标准,而经典模型组和对照组均没有达到高血压标准。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三者均呈现射血分数保留(均P>0.05),实验组和经典模型组有相似的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肥厚和糖耐量受损(P>0.05)。生化指标也显示实验组和经典模型组存在相似的脂肪肝、肾功能减退。结论:与传统的ZSF1大鼠直接作为HFpEF模型相比,联合L-NAME的ZSF1大鼠作为HFpEF模型能更全面呈现HFpEF的疾病特征,包括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糖耐量受损等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大鼠模型 高血压 Zucker糖尿病脂肪/自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大鼠
下载PDF
当前形势下心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龙 张宏家 《中国医药》 2015年第6期904-906,共3页
心脏外科是一门相对年轻的临床学科.能够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手术,人类也只不过是在近百年内实现的[1].被后世尊为"外科之父"的奥地利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1829-1894)曾经为心脏外科下过这样一个"魔咒"似的... 心脏外科是一门相对年轻的临床学科.能够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手术,人类也只不过是在近百年内实现的[1].被后世尊为"外科之父"的奥地利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1829-1894)曾经为心脏外科下过这样一个"魔咒"似的评语:"在心脏上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研究生 医患关系
下载PDF
橙皮素减轻胸主动脉瘤/夹层发生发展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齐斐然 张言真子 +2 位作者 李玉琳 徐恪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96-701,704,共7页
目的:探究橙皮素对胸主动脉瘤/夹层形成的作用。方法:利用β-氨基丙腈(BAPN)饮水28 d的方法构建小鼠主动脉瘤/夹层模型。选择C57BL/6小鼠20只,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自第一天开始饮用含有BAPN(1 g·kg^-1·day^... 目的:探究橙皮素对胸主动脉瘤/夹层形成的作用。方法:利用β-氨基丙腈(BAPN)饮水28 d的方法构建小鼠主动脉瘤/夹层模型。选择C57BL/6小鼠20只,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自第一天开始饮用含有BAPN(1 g·kg^-1·day^-1)的ddH2O,对照组饮用普通ddH2O。采用大体图和弹力纤维染色观察每周主动脉变化情况。②选取C57BL/6小鼠40只,分为橙皮素20 mg/kg组(n=10)、橙皮素50 mg/kg组(n=10)、对照组(n=10)。在第14天开始给药, 1次/d,实验组给予相应剂量橙皮素溶液,对照组给予等量0. 9%氯化钠溶液。实验结束后处死存活小鼠,统计TAAD发生率和病死率;大体图观察血管直观变化;采用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弹力纤维板断裂情况。③荧光标记法检测橙皮素处理后Hep G2细胞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变化;原位荧光明胶酶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上明胶酶(MMP-2、MMP-9)活性表达。结果:给予BAPN饮水28 d的小鼠生存曲线较普通饮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从第14 d天后的小鼠胸主动脉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病理变化,并随着时间加重。橙皮素50 mg/kg实验组与0. 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相比,小鼠病死率和TAAD形成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动脉扩张程度减轻,弹力纤维紊乱与断裂有明显改善。20 mg/kg实验组也有类似效果,但不如前者明显。此外,橙皮素处理后的Hep G2细胞上清中MMPs活性明显下降(P<0.0001);实验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上明胶酶活性减弱。结论:橙皮素能够减轻主动脉瘤/夹层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手术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尹博 王晓龙 +10 位作者 刘愚勇 郑铁 贡鸣 李海洋 刘欧 关欣亮 彭小乐 姜文剑 黄琦 郭冬 张宏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5-353,共9页
目的该研究主要比较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效果,确定二尖瓣手术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患者手术病死率、生存率、反流纠正效果及预后产生影响,探索哪种患者能够... 目的该研究主要比较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效果,确定二尖瓣手术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患者手术病死率、生存率、反流纠正效果及预后产生影响,探索哪种患者能够从二尖瓣修复术或二尖瓣置换术中获益。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从2003年至2013年的296例患者,均为IMR,反流情况为中、重度,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基础上分别进行二尖瓣修复(mitral valve repair,MVP)和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回顾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方式、术前及出院后心脏超声结果、围术期事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长期生存率及心功能状况、再住院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及手术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置换及修复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3)长期生存率:①随访中发现置换组有优于修复组的总体生存曲线(P<0.05);②在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较修复组生存率有优势(P<0.05);③在年龄>65岁的高龄组,置换组的生存率优于修复组(P<0.05);④在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和修复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术后情况中,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总住院天数和住院花费方面,修复组要优于置换组(P<0.05);5)在以心脏超声结果为反流纠正效果的衡量标准的比较中,对于反流的纠正的效果和纠正的完全率上,置换组优于修复组。6)在再住院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术后随访存活患者心功能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对于反流的纠正效果,置换组优于修复组;2)两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换组长期生存率总体要优于修复组;3)应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更好预后:①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为获取更好的长期生存率,建议行置换;②在年龄>65岁的高龄组,建议行二尖瓣置换;③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和修复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年轻患者考虑未来抗凝相关合并症问题,建议进行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修复
下载PDF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肝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朴春梅 刘旭霞 +1 位作者 王绿娅 杜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利用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稳定细胞株及小动物活体成像平台,观察小鼠SL4结肠癌肝转移及血管新生情况。方法利用表达荧光素酶SL4-luc结肠癌细胞株,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的情况,通过血管新生的近红外线探针观察肝转... 目的利用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稳定细胞株及小动物活体成像平台,观察小鼠SL4结肠癌肝转移及血管新生情况。方法利用表达荧光素酶SL4-luc结肠癌细胞株,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的情况,通过血管新生的近红外线探针观察肝转移灶中血管新生情况。结果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生物发光技术确定了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近红外线探针活性确定了肝转移的灶中血管新生。结论在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确定了结肠癌的肝转移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成像 生物发光 近红外发光 结肠癌 肝转移
下载PDF
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升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海洋 姜文剑 张宏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00-803,共4页
升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结构破坏、强度减弱,主动脉壁在血流压力下发生瘤样扩张或膨出的一种高危性疾病,最终可因主动脉瘤壁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发生破裂[1]。目前,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 升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结构破坏、强度减弱,主动脉壁在血流压力下发生瘤样扩张或膨出的一种高危性疾病,最终可因主动脉瘤壁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发生破裂[1]。目前,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者一致认为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变化是胸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YAP 信号传导通路 升主动脉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鉴定肥厚型心肌病患儿致病突变
10
作者 刘旭霞 姜腾勇 +3 位作者 张晓萍 刘婷婷 王绿娅 杜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利用目标基因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的致病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1例14岁男性HCM患儿进行血液与临床资料收集。提取其全血基因组DNA、文库制备,靶向富集8个编码肌小节蛋白的HCM的致病... 目的利用目标基因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的致病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1例14岁男性HCM患儿进行血液与临床资料收集。提取其全血基因组DNA、文库制备,靶向富集8个编码肌小节蛋白的HCM的致病基因,并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致病突变。用1代测序来验证2代测序发现的致病突变位点。结果患儿有晕厥史,左心室严重肥厚,心电图呈传导阻滞。目标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筛查致病突变的结果经与公共数据库和内部健康人测序数据库对比,发现致病突变位点MYH7R869C。此位点检测结果与Sanger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利用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可筛选出HCM致病突变MYH7 R869C。携带此突变的患儿临床表型严重。MYH7 R869C突变可能是我国HCM患儿的突变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小儿 突变 目标捕获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223-3p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芸芸 李玉琳 +3 位作者 王绿娅 陈博雅 张聪聪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31-234,24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223)在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导致心脏重构中的作用及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只,雄性,miR-223缺陷小鼠,为miR-223缺陷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9只,为对照组,均结扎冠状...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223)在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导致心脏重构中的作用及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只,雄性,miR-223缺陷小鼠,为miR-223缺陷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9只,为对照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拔出结扎线复制I/R模型。28d后测量小鼠体质量、心脏重量及胫骨长度,计算心脏重量与体质量比和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比。收取心脏组织进行切片,Masson染色检测小鼠心脏肥大和纤维化情况。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用miR-223 mimic转染H9C2使其过表达miR-223后,缺氧/复氧刺激H9C2心肌细胞,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术后28d miR-223缺陷组小鼠心脏重量与体质量比和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比明显增高(均P<0.01),心脏纤维化增加[(5.16±2.11)vs.(13.19±1.96)%,P<0.05];miR-223 mimic转染心肌细胞后,miR-223的表达水平上调218.59倍;体外培养心肌细胞miR-223过表达能显著降低ROS的释放[(22.42±0.78)vs.(18.62±0.62)%,P<0.01]。结论:microRNA-223-3p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重塑 microRNA-223-3p 氧化应激 ROS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TNFR2-Fc-IL-1r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月丽 李玉琳 +2 位作者 吴依娜 王绿娅 杜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重组融合蛋白TNFR2-Fc-IL-1ra(TFI)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健康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500ng/(kg·min),灌注7d]、治疗组[AngⅡ1500... 目的探讨新型重组融合蛋白TNFR2-Fc-IL-1ra(TFI)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健康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500ng/(kg·min),灌注7d]、治疗组[AngⅡ1500ng/(kg·min)+TFI 5mg/(kg·2d)],每组8只。第7天时采用鼠尾套法检测尾动脉血压、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即刻处死并取其心脏进行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体形态;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和心房钠尿肽(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3、7d的血压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前壁厚度增厚;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322.2±11.6)比(199.7±12.4)μm2]明显升高;TNF-α[(1.33±0.26)%比(0.03±0.01)%]和IL-1β[(1.84±0.33)%比(0.08±0.03)%]阳性面积增加;TNF-α、IL-1β、ANP和β-MHC 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血压无明显变化;心室壁厚度减轻;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减小;TNF-α、IL-1β表达降低;ANP和β-MHC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TFI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小鼠 重组融合蛋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Hippo-YAP信号通路作用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文剑 兰峰 张宏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共4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凋亡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新近发现的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的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回顾现有的关于主动脉血...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凋亡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新近发现的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的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回顾现有的关于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凋亡和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主动脉夹层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温度梯度分级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小乐 王晓龙 +6 位作者 刘愚勇 贡鸣 李海洋 关欣亮 郭东 黄琦 张宏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停循环温度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尤其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停循环温度,同时找出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6例...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停循环温度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脑保护的影响,尤其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停循环温度,同时找出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6例,低温停循环下行Sun’s手术。依据术中停循环期间鼻咽温度分3组(Ⅰ组:18~20℃,Ⅱ组:20.1~23℃,Ⅲ组23.1~25℃)。测定患者术前、停循环期间、复温至36℃时、术后4 h、术后24 h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蛋白含量;术前和术后第7天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3组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S-100蛋白含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术后常见神经系统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分析,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流量顺行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18~25℃C停循环温度范围内,温度差异对患者脑损伤程度无显著影响。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较多,体外循环时间在本研究中构成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温停循环 脑保护
下载PDF
孕期主动脉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愚勇 黄琦 +5 位作者 姜文剑 王晓龙 朱俊明 刘永民 孙立忠 张宏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 回顾孕期主动脉疾病病例,探讨孕期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10例孕期主动脉疾病患者,年龄(30.4±4.4)岁,身高(170.7±8.8) cm,体质量(66.7±10.9)kg,身高体质量指数... 目的 回顾孕期主动脉疾病病例,探讨孕期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10例孕期主动脉疾病患者,年龄(30.4±4.4)岁,身高(170.7±8.8) cm,体质量(66.7±10.9)kg,身高体质量指数(22.8±3.2) kg/m2.术前超声心动图和主动脉CTA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合并马方综合征、高血压和累及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各1例,孙立忠细化分型均为A2C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例,合并马方综合征1例,高血压病2例,累及全胸腹主动脉1例,孙立忠细化分型B1S型3例,B3C型1例;主动脉根部瘤2例;主动脉根部瘤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例,细化分型为B1C型.根据具体分型及患者临床特点,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分别在术前、术中或术后行剖宫孕及引产术.结果 术后死亡2例,均为A2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Bentall加孙氏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康复出院.2例在本次入院前行剖宫产,1例在主动脉手术的同时行剖宫产,1例主动脉术后行剖宫产,胎儿均生存,1例术后继续妊娠.4例在主动脉手术前行剖宫取胎或人工流产手术,1例在主动脉手术的同时行剖宫取胎术,胎儿均死亡.结论 孕期主动脉疾病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腔内修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各种治疗适应证需要根据孕期临床状况综合判断,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预后最差.胎儿的处理需要根据孕周和主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主动脉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腔内修复治疗
原文传递
小动物活体成像生物发光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朴春梅 邱淑兰 +2 位作者 刘飒 王绿娅 杜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构建能用于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Panc02胰腺癌细胞株制作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表达荧光素酶基因pGL4.20为载体,转染小鼠Panc02胰腺癌细胞株,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其表达效果,通过嘌呤霉素筛选稳... 目的构建能用于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Panc02胰腺癌细胞株制作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表达荧光素酶基因pGL4.20为载体,转染小鼠Panc02胰腺癌细胞株,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其表达效果,通过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挑选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并利用此细胞株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确认小鼠胰腺癌皮下肿瘤形成。结果构建了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Panc02稳定转染细胞株,并且在体内形成皮下肿瘤。结论构建了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Panc02稳定转染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细胞株 活体成像 生物发光 胰腺癌
下载PDF
烟曲霉提取物诱导小鼠哮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婷婷 戴璐 +1 位作者 王绿娅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哮喘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哮喘发生机制或药物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SPF级C57BL/6小鼠,雌雄各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两组。模型组小鼠采用气管滴注烟曲霉提取物,隔天给药,对照组小鼠采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 目的:探讨小鼠哮喘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哮喘发生机制或药物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SPF级C57BL/6小鼠,雌雄各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两组。模型组小鼠采用气管滴注烟曲霉提取物,隔天给药,对照组小鼠采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气管滴注。给药21天后,最后一次给药24小时后收取肺泡灌洗液,离心后灌洗液上清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灌洗细胞做Giemsa染色分类计数;取左肺做AB-PAS染色,右肺提取mRNA;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Ig E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可见典型的哮喘症状,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肺泡灌洗液IL-3、IL-4、IL-5、IL-6及IL-17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P<0.05和P<0.01。血清Ig E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3.84±3.65)vs.(6.22±1.06)mg/L,P<0.01];AB-PAS染色黏液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加重。结论:烟曲霉提取物气管滴注可成功诱导小鼠哮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提取物 哮喘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小鼠横向主动脉缩窄模型建立及超声影像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婷婷 王月丽 +3 位作者 李平 刘旭霞 王绿娅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75-579,共5页
目的:超声影像动态观察小鼠横向主动脉缩窄模型的心功能变化过程,探讨此模型法能否模拟临床早期心力衰竭病理过程。方法:100只,C57/B6L,雄性小鼠,体质量(22±3)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5只)和模型组(85只)。分别于手术后第1周分析结扎... 目的:超声影像动态观察小鼠横向主动脉缩窄模型的心功能变化过程,探讨此模型法能否模拟临床早期心力衰竭病理过程。方法:100只,C57/B6L,雄性小鼠,体质量(22±3)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5只)和模型组(85只)。分别于手术后第1周分析结扎处血流速度峰值,第1,2,3,4,5,6及第8周使用小动物超声影像分析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和室腔变化。结果:术前小鼠主动脉弓内径为(1.161±0.025)mm,手术缩窄后主动脉弓横截面积为缩窄前横截面积的(19±1)%。模型第1周,超声检测缩窄处的血流峰值为(2279±54)mm/s,为假手术组血流峰值的2.85倍(P<0.01)。第4周,模型组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值显著增加,超声影像学分析显示,左心室前壁舒张末厚度增加42.1%,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增加31.1%,左心室重量增加56.0%,与假手术组相比(分别P<0.01);组织切片WGA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增大,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第8周,模型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32.3%,短轴缩短率降低38.6%,与假手术组相比(分别P<0.01)。结论:横向主动脉缩窄第4周特征为左心室肥厚、心肌肥大,模拟了临床上心力衰竭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大 心脏重塑
下载PDF
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致病基因突变
19
作者 郭俊 蔡伦 +2 位作者 李小燕 王绿娅 杜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14-416,419,共4页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13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EH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EH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内皮素转化酶1(ECE1)、G蛋白...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13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EH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EH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内皮素转化酶1(ECE1)、G蛋白调节信号5(RGS5)、钠钾三磷腺苷酶通道β1多肽(ATP1β1)、选择素E(SEL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受体1(AGTR1)、α-内收蛋白(ADD1)、细胞色素P450 3A亚家族多肽5(CYP3A5)、一氧化氮合酶3(NOS3)、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β3(GNβ3)、一氧化氮合酶2A(NOS2A)、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和前列腺素I2合成酶(PTGIS)基因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与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杂交,将目标基因组区域的DNA片段进行富集后,再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第2代测序仪进行测序,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突变位点,对选定的突变位点用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设计合成的目标基因特异性捕获探针可有效捕捉并富集基因组DNA的目标靶片段。目标区域平均测序深度为301.12~431.92,99.30%~99.70%目标区域覆盖度。5例患者中ADD1基因发现3个错义突变;AGT基因发现1个错义突变;SELE基因发现2个错义突变;PNMT基因发现1个剪切位点突变;PTGIS基因发现1个错义突变。结论 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结合Illumina HiSeq 2000第2代测序技术成功发现了EH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该方法快速有效,对深入研究EH的分子病因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致病基因 目标基因捕获 第2代测序
下载PDF
雌激素抑制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 2减少肝细胞脂质沉积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凤娟 魏苏宁 +1 位作者 王绿娅 徐国恒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7期687-691,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减少导致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可能机制,为围绝经期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设置DMSO对照组、油酸模型组、油酸+雌激素实验组,尼罗红染色法鉴定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 目的:研究雌激素减少导致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可能机制,为围绝经期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设置DMSO对照组、油酸模型组、油酸+雌激素实验组,尼罗红染色法鉴定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检测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2(Plin2)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油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尼罗红染色可见高亮橘红色的脂滴形成。雌激素剂量依赖性的减少油酸诱导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雌激素能够明显抑制油酸诱导的Plin2的表达,荧光信号降低。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实雌激素能够减少Plin2的蛋白表达水平,DMSO对照组、油酸诱导模型组和雌激素实验组Plin2蛋白表达相对光密度分别为0.409±0.051、0.739±0.060、0.438±0.061,雌激素显著性减少了油酸诱导的Plin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雌激素能够减少肝细胞内的脂质沉积,可能是通过抑制脂滴包被蛋白Plin2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肝 雌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