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创意农业主题公园实践总结——以北京房山粮经作物大观园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雁 肖春利 +3 位作者 徐凯 聂紫瑾 佟国香 王忠义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4期66-67,168,共3页
创意农业是把农业生产消费活动与文化创意活动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类型。2010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北方常见的67种粮经作物,共203个品种,建设集合观光休闲农园、教育农园、科技农园、市民农园特色的"粮经作物大观园&qu... 创意农业是把农业生产消费活动与文化创意活动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类型。2010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北方常见的67种粮经作物,共203个品种,建设集合观光休闲农园、教育农园、科技农园、市民农园特色的"粮经作物大观园"。从文化创意、意识创意、功能创意及宣传创意4个方面阐述粮经作物大观园设计理念和特点,即把农作物的科普活动、市民的食品保健宣传、以及现实版开心农场作为园区特色,使园区不仅具备农园的产品生产功能,还具备旅游区的艺术性和休闲观赏性,同时兼具游乐性,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还通过参与式调查,研究粮经作物大观园的建设成效,以期为北京市创意性农业主题公园的建设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农业 粮经作物 参与式调查 作物大观园
下载PDF
北京市秋大棚黄瓜品种比较结果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红 杜惠玲 +3 位作者 佟二健 贾满荣 杨莉莉 王铁臣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9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选择适宜北京地区秋大棚种植的黄瓜优良品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8年在顺义、通州、平谷、房山区共安排了4个品种比较的试验,参试品种8个,分别是北京203、北京204、津春2号、中农16和4个中农新组合,通过对长势的观测,病虫害、商... 为选择适宜北京地区秋大棚种植的黄瓜优良品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8年在顺义、通州、平谷、房山区共安排了4个品种比较的试验,参试品种8个,分别是北京203、北京204、津春2号、中农16和4个中农新组合,通过对长势的观测,病虫害、商品性、各品种结成性和产量的调查与分析,初步筛选出中农16、中农新组合4、北京203、中农新组合1共4个秋大棚黄瓜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大棚黄瓜 品种比较 品种筛选
原文传递
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孙婧 田永强 +2 位作者 高丽红 彭杏敏 佟二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为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微生物菌肥及两者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作物生长的长期影响,试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CK,常规栽培),研究了菌肥(T1,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T2,秸秆(4 t/667 m... 为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微生物菌肥及两者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作物生长的长期影响,试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CK,常规栽培),研究了菌肥(T1,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T2,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及2种措施配套处理(T3,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壤含水率;而菌肥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土壤含水率,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酸性和电导率(EC,electrical conductivity)值,缓冲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而单施菌肥对土壤酸碱性和EC值没有显著影响。2)秸秆生物反应堆(T2)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降低土壤中速效磷、钾的含量;微生物菌肥(T1)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而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两种措施配套处理效果则更明显。3)菌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效率,而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对于一部分氨基酸、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物质的利用。而2种措施同时使用时,其促进和改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的作用则更加显著。4)各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年度番茄产量。综合考虑,认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和菌肥配套处理(T3)能够更好的改善和修复日光温室连作土壤,增加作物产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微生物 温室 秸秆生物反应堆 菌肥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玉米京科25最佳氮、密配合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国航 赵久然 +4 位作者 张春原 付铁梅 王卫红 尉德铭 郭景伦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研究杂交玉米品种京科25的氮、密效应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过高严重影响植株发育和产量。通过增加施肥量、提高肥力水平可有效地缓解密度压力。在中高肥力的情况下施氮量为225kg/hm2、密度为60000株/hm2的处理可充分发挥京科2... 研究杂交玉米品种京科25的氮、密效应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过高严重影响植株发育和产量。通过增加施肥量、提高肥力水平可有效地缓解密度压力。在中高肥力的情况下施氮量为225kg/hm2、密度为60000株/hm2的处理可充分发挥京科25株型半紧凑的特点,对单株产量及其它相关性状十分有利,达到针对性施肥、有效管理和减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京科25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云飞 朱莉 +1 位作者 孙奂明 隗公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6,共2页
以周径16~18 cm的‘西伯利亚’百合种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百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草炭+50%蛭石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好,其次是70%草炭+20%珍珠岩+10%壤土和60%草炭+20%蛭石+20%壤土处理的,3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0%... 以周径16~18 cm的‘西伯利亚’百合种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百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草炭+50%蛭石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好,其次是70%草炭+20%珍珠岩+10%壤土和60%草炭+20%蛭石+20%壤土处理的,3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0%壤土+50%牛粪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差。基质成本分析表明,50%草炭+50%蛭石处理的为150元/m3,70%草炭+20%珍珠岩+10%壤土处理的为106元/m3,60%草炭+20%蛭石+20%壤土处理的为110元/m3。70%草炭+20%珍珠岩+10%壤土的混合基质成本比50%草炭+50%蛭石的混合基质成本低44元/m3,前者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生长 基质 成本
下载PDF
京郊优质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慧欣 付铁梅 +1 位作者 马春香 鲁宏斌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2,共3页
通过4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总结出5套优质饲用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这些技术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优化配置光、热、水、土资源,扩充了京郊作物生产种类和优质饲用玉米品种,使上下两茬作物合理搭配,有效地弥补了北京地区热量资源... 通过4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总结出5套优质饲用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这些技术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优化配置光、热、水、土资源,扩充了京郊作物生产种类和优质饲用玉米品种,使上下两茬作物合理搭配,有效地弥补了北京地区热量资源一茬有余、两茬不足的缺陷;类型多样化,分别适于不同生态区;生产的产品优质专用,符合市场需求,增效明显;冬春季节的农田覆盖度大,对农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玉米 种植模式 优化配置资源
下载PDF
保水缓释肥料在甘薯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吉进 邹国元 +3 位作者 张志刚 刘宝印 杨宝峰 仵刚成 《农业新技术》 2006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缓释肥料 保水 甘薯 应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 农产品品质 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率 对比试验
下载PDF
非传统套种技术体系的效益分析与评价
8
作者 刘瑞涵 周春江 +1 位作者 宋慧欣 项志宏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8,共5页
非传统套种耕作技术体系的探索是基于 90年代初期北京的粮食生产情况而开始的。该技术体系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示范 ,并在北京、山东、河北以及新疆等地区得到了有效的示范推广与应用 ,为我国耕作制度开... 非传统套种耕作技术体系的探索是基于 90年代初期北京的粮食生产情况而开始的。该技术体系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示范 ,并在北京、山东、河北以及新疆等地区得到了有效的示范推广与应用 ,为我国耕作制度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 ,应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生产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此项技术体系也被不断地完善且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主要对该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粮食生产 农业结构调整 应用前景 非传统套种技术体系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北京房山豆类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9
作者 杨宝峰 《北京农业》 2006年第7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房山区 北京市 产业发展 种植业结构调整 豆类 现状 技术支持 农民利益 产业规模 产业化
原文传递
不同释放期的包衣尿素在夏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兵 李亚星 +4 位作者 徐凯 何永健 谷佳林 张琳 徐秋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1-624,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释放期分别为35天和60天的包衣尿素(以下称PCU35和PCU60)全量基施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尿素在田间的溶出较实验室慢,包衣尿素的养分溶卅过程可以用yzax^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释放期分别为35天和60天的包衣尿素(以下称PCU35和PCU60)全量基施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尿素在田间的溶出较实验室慢,包衣尿素的养分溶卅过程可以用yzax^2+hx+c的双曲线方程模拟。施氮在夏玉米生长和增产方面的作用不明显,不同处理间的夏玉米株高、最大叶幅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施氮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增幅在0.91%~11%之间,氮肥利用率在11.74%-22.98%之间,PCU35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不仅高于PCU60,而且也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处理。综上所述,在京郊正常气候条件下,选用释放期较短(如PCU35)的包衣尿素更易满足夏玉米生长期对氮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衣尿素 释放期 夏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包衣尿素在田间的溶出特征和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秋明 曹兵 +1 位作者 牛长青 付铁梅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59,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实际溶出过程及其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实际溶出期限远远高于实验室的测定值,控释包衣尿素处理耕层土壤无机氮动态过程与其溶出特征比较一致;在减少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实际溶出过程及其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实际溶出期限远远高于实验室的测定值,控释包衣尿素处理耕层土壤无机氮动态过程与其溶出特征比较一致;在减少20%氮肥用量并且采用玉米全生育期一次性基施的措施下,控释包衣尿素的玉米产量和吸氮量与常规施肥措施的尿素持平,而氮肥利用率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衣尿素 玉米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冬季设施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慧欣 郎书文 +5 位作者 佟国香 池美娜 徐明泽 刘建玲 海军 高东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利用日光温室冬季反季节生产鲜食玉米,试验揭示温室日低温是影响鲜食玉米本田生育期的决定因子,探明温室温度保持恒稳,鲜食玉米本田生育天数不会因播期不同而改变,设施反季节栽培应选用花期短、灌浆速率快的品种,采取育苗移栽定植,种植... 利用日光温室冬季反季节生产鲜食玉米,试验揭示温室日低温是影响鲜食玉米本田生育期的决定因子,探明温室温度保持恒稳,鲜食玉米本田生育天数不会因播期不同而改变,设施反季节栽培应选用花期短、灌浆速率快的品种,采取育苗移栽定植,种植密度为52 500~60 000株/hm2,鲜食玉米商品穗产量可稳定超过6 000kg/hm2,纯收益达到75 000元/hm2。本试验创新了京郊设施农业生产模式,配套技术简便易行,经济效益高,为京郊设施农业多元化高效生产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鲜食玉米 冬季 反季节栽培 配套技术
原文传递
鸡腿菇杨树林地仿野生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迟全勃 刘宪东 +5 位作者 迟全元 王振龙 王武装 孙玉清 朱建晨 张东雷 《中国农技推广》 2012年第5期28-30,共3页
鸡腿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在林地仿野生栽培,能保证其优良品质和特殊风味。我国杨树林面积广阔,在杨树林地栽培鸡腿菇有诸多好处:能充分利用树林遮阴降温,空气清新;不占用耕地,集约利用土地;可增加林地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树木生... 鸡腿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在林地仿野生栽培,能保证其优良品质和特殊风味。我国杨树林面积广阔,在杨树林地栽培鸡腿菇有诸多好处:能充分利用树林遮阴降温,空气清新;不占用耕地,集约利用土地;可增加林地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树木生长;生产原料低廉,管理简单。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场地处理、关键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鸡腿菇杨树林地仿野生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仿野生 林地栽培
原文传递
不同种植密度对中农大甜413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郎书文 佟国香 +1 位作者 刘建玲 刘建军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年第9期35-37,共3页
为研究中农大甜413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商品穗质量为749.5kg/667m2,鲜穗质量为830.5kg/667m2,鲜籽粒质量为538.1kg/667m2,产量居第2~3位的分别是密度为5000、5500株/667m... 为研究中农大甜413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商品穗质量为749.5kg/667m2,鲜穗质量为830.5kg/667m2,鲜籽粒质量为538.1kg/667m2,产量居第2~3位的分别是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的处理,3个处理之间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产量居第4~6位的分别是密度为4000、3500、3000株/667m2,3个处理之间方差分析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产量居第4~6位的3个处理与第2~3位的3个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长度加长、倒伏率提高。综合考虑,中农大甜413的种植密度以4000~4500株/667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种植密度 新品种
原文传递
创新服务模式,加速农技推广步伐
15
作者 周吉红 傅铁梅 +2 位作者 王俊英 佟国香 张东雷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8年第6期125-126,共2页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法落后的局面。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农科所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农民田间学校和试验示范推广等项目实施,对农技推广方法和形式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出按农民所需进行农技培训、推广的"科技点餐"&qu...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法落后的局面。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农科所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农民田间学校和试验示范推广等项目实施,对农技推广方法和形式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出按农民所需进行农技培训、推广的"科技点餐""农科热线""一传十、十传百"整村推进等多种形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模式,而是从服务农民角度考虑,针对农民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方法创新 多种模式
原文传递
春玉米雹灾模拟试验研究
16
作者 郎书文 宋慧欣 +2 位作者 闫连波 贾松涛 张冬雷 《北京农业》 2007年第30期6-8,共3页
冰雹是北京地区玉米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研究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雹灾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可以为风险互助的灾害程度认定和补偿金额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雹灾所造成的减产主要是籽粒千粒重的降低所致,其中以抽... 冰雹是北京地区玉米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研究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雹灾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可以为风险互助的灾害程度认定和补偿金额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雹灾所造成的减产主要是籽粒千粒重的降低所致,其中以抽雄期-吐丝后15d遭受雹灾减产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雹灾 模拟 研究
原文传递
秋大棚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佟二健 杨玉娟 +1 位作者 符建平 王铁臣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市房山区秋大棚种植的番茄新品种,本试验对引进的9个番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并为秋大棚番茄的合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金棚1号产量最高,达4105kg/667m2,果实单果质量最大,达326.8g,2穗果果实大小均匀...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市房山区秋大棚种植的番茄新品种,本试验对引进的9个番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并为秋大棚番茄的合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金棚1号产量最高,达4105kg/667m2,果实单果质量最大,达326.8g,2穗果果实大小均匀,植株长势强,抗病能力强,综合分析表现良好,适应房山地区栽培并应用推广。蒙特卡罗品种长势强劲,结果节位低,抗病能力较强,果实单果质量较小,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仙客5号植株长势较强,但是结果期易感染晚疫病,小区产量最低,不适宜大面积的栽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大棚番茄 品种比较 品种筛选
原文传递
秋大棚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18
作者 赵玉成 王铁臣 +2 位作者 杨小伟 张宝杰 佟二建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本试验为番茄品种单因素试验,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供试品种来自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试验结果表明,蒙特卡罗产量最高,达4459kg/667m2,合作928与对照金鹏1号产量水平相当,果实成熟期短、果实硬度适中、耐储运,增产潜力大。仙... 本试验为番茄品种单因素试验,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供试品种来自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试验结果表明,蒙特卡罗产量最高,达4459kg/667m2,合作928与对照金鹏1号产量水平相当,果实成熟期短、果实硬度适中、耐储运,增产潜力大。仙客5号、夏粉番可进一步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大棚番茄 品种比较 单因素试验
原文传递
小麦新品种京核3号
19
作者 班文有 《中国农技推广》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小麦新品种京核3号102400北京市房山区农科所班文有京核3号原代号931,是由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核不育组育成的新品种。1特征特性京核3号株高75~80cm,幼苗深绿色,半匍匐,越冬后株型紧凑,叶片较窄并上冲,穗... 小麦新品种京核3号102400北京市房山区农科所班文有京核3号原代号931,是由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核不育组育成的新品种。1特征特性京核3号株高75~80cm,幼苗深绿色,半匍匐,越冬后株型紧凑,叶片较窄并上冲,穗子纺锤形,穗长8cm左右,籽粒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北京市房山区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分蘖成穗率 蛋白质含量 品比试验 病虫草害 基本苗 存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