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担当起新时代政协机关干部的新使命
- 1
-
-
作者
崔晨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19年第7期44-44,共1页
-
文摘
在五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中,我们犹如一块张开藻孔的海绵,在原文原著的海洋中汲取精神营养。大家的文件材料上添加了密密的注释,《论述选编》上折上了厚厚的书角,思想心灵上受到了深深的洗涤,行动上注入了满满正能量。
-
关键词
机关党员干部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2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云遮月”的醇厚韵味
- 2
-
-
作者
郭隆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20年第8期78-80,共3页
-
文摘
杨宝森艺术上取得成就,与其文武场分不开,除名琴师杨宝忠外,亦得力于余叔岩的鼓师杭子和,有此二人辅弼,唱、打、拉相得益彰,堪称"三绝"。沿菜市口十字路口向东,进入骡马市大街。在马路北侧的红线胡同17号(原麻线胡同6号),即是20世纪40年代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故居。
-
关键词
杨宝森
四大须生
余叔岩
云遮月
文武场
杭子和
杨宝忠
骡马市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寻找吉林会馆
- 3
-
-
作者
崔晓晖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21年第9期74-76,共3页
-
文摘
漫步在内城寻找当年最大的吉林会馆,虽然仅存的一处也看不到全貌,但我们却从这些胡同居住过的历史名人中,依稀感知了一些会馆当初的规模和实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北京的会馆大多都在外城。据《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会馆》卷(2006年北京出版社)记载,从明代前期最早出现、清乾隆和嘉庆年间快速发展到光绪年间,在京兴建的各省会馆达500多个,但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师外城巡警总厅右厅调查,从其所辖的前门大街右侧以及西至宣武门、广安门一带,就有会馆318个。《1941年北京特别市会馆名称地址一览表》所列381个会馆中,地处内城的仅21个。《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会馆调查研究报告》(1949年11月15日)记载:"本市会馆多分布于外二、外四两区,据统计全市共有会馆三九一处。"
-
关键词
光绪三十二年
历史名人
北京出版社
明代前期
调查研究报告
地方志
前门大街
会馆
-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宣南胜迹湖广会馆
- 4
-
-
作者
任万霞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21年第4期78-80,共3页
-
文摘
车流往来、高楼耸立的闹市中,北京湖广会馆这样一方古朴幽雅、雕梁画栋的建筑群显得那样静谧祥和、清新别致,又厚实丰满。院内阁楼崇闳、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不愧为宣南胜迹。北京湖广会馆位于虎坊桥路口西南角,远远便看到了一面灰色墙壁上,朱红的"北京湖广会馆"六个大字。车流往来、高楼耸立的闹市中,这样一方古朴幽雅、雕梁画栋的建筑群显得那样静谧祥和、清新别致,又厚实丰满。院内阁楼崇闳、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不愧为宣南胜迹。
-
关键词
曲径通幽
湖广会馆
建筑群
阁楼
宣南
车流
高楼
古朴
-
分类号
K928.7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从临汾会馆管窥晋商文化
- 5
-
-
作者
崔晨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20年第7期77-79,共3页
-
文摘
临汾会馆由山西临汾旅京的纸张、颜料、干果、烟行、杂货五行商人共同筹资兴建,其主要用途是服务于以上各行的商业活动,同时兼具祭神、演剧、联谊等多种功能。作为颇具代表性的晋商会馆之一,临汾会馆向我们诉说着往昔的晋商文化。东起崇文门外大街,西至前门大街的打磨厂街是形成于明代的一条老街,因汇聚石器打磨匠人及店铺而闻名于世。打磨厂街以祈年大街为界,以东为东打磨厂街,以西为西打磨厂街。
-
关键词
晋商文化
祭神
晋商会馆
前门大街
山西临汾
商业活动
打磨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台湾会馆见证两岸百年风雨情
- 6
-
-
作者
徐飞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20年第4期78-80,共3页
-
文摘
一百多年风霜雨雪,台湾会馆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百年间,许多人在台湾会馆留下了他们割舍不断的情愫。史上以台湾名义在京城建有两座会馆,一座是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的全台会馆,其旧址在本世纪初宣外地区旧城改造时已被拆除。另一座就是保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位于前门外大江胡同114号的台湾会馆。
-
关键词
台湾同胞
历史文化遗存
旧城改造
会馆
胡同
见证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孙中山先生最后的居所
- 7
-
-
作者
张涛
-
机构
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
-
出处
《北京观察》
2021年第5期78-79,共2页
-
文摘
北京虽然不是孙中山革命生涯最重要的地方,但却是他最终安息的所在,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其高尚的品格也永远定格在了这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在张自忠路临近宽街的地方,有一处幽静的院落四楹红柱,大门紧闭。
-
关键词
革命生涯
张自忠路
孙中山先生
中华民族的复兴
-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