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昌平区662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吕亚丽 邢晓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大肠息肉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 9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大肠息肉患者性别、年龄、大肠息肉个数、组织病理学特...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大肠息肉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 9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大肠息肉患者性别、年龄、大肠息肉个数、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33.5%,青年组大肠息肉发病率低于中年组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大肠息肉发病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发病早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发生多发息肉的风险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群大肠多发息肉的比例高于青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较青年人发生腺瘤性息肉的风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较早,且男性合并多发息肉比例高。病理性质以腺瘤性息肉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182例大肠黑变病患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亚丽 邢晓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患者的内镜检查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内镜检查并确诊为大肠黑变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内镜特点。结果:5 54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大肠黑变病182例,...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患者的内镜检查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内镜检查并确诊为大肠黑变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内镜特点。结果:5 54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大肠黑变病182例,检出率为3.3%,>45岁患者约占86.3%,女性大肠黑变病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肠镜下病变程度以Ⅰ度为主。女性患者病变程度为Ⅰ度的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黑变病患者合并大肠息肉率高于非大肠黑变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女性患者合并大肠息肉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发病部位以累及全段大肠多见,且多为腺瘤样息肉。结论:大肠黑变病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其发生与服用蒽醌类药物相关,中老年人群好发,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发病较早。大肠黑变病患者容易合并大肠息肉,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点人群建议行结肠镜检查,同时对已确诊为大肠黑变病的患者,应及时调整临床用药,避免使用含有蒽醌类物质的药物,定期复查肠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黑变病 临床特点 肠镜检查
下载PDF
枳术丸加减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骁峰 焦权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分析枳术丸加减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 目的:分析枳术丸加减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枳术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脘痞闷、纳呆、脘腹胀、恶心、呕吐、早饱以及嗳气等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丸加减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证 枳术丸 莫沙必利 症状积分
下载PDF
Hp感染与胃炎类型及病理分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吕亚丽 王巧欢 罗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8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与不同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的胃炎患者1 314例;采用胃镜下黏膜活检,对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并对患者胃炎进行分型,采用病理组织学及^(13)C呼气试验对Hp进行检测。结果:慢...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与不同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的胃炎患者1 314例;采用胃镜下黏膜活检,对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并对患者胃炎进行分型,采用病理组织学及^(13)C呼气试验对Hp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84.36%,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45.64%)(P<0.05);重度及中度炎性反应患者Hp阳性率(80.81%、73.94%)均显著高于轻度炎性反应组患者(53.10%)(P<0.05);胃炎活动组患者Hp阳性率(68.82%)显著高于胃炎不活动组(39.27%)(P<0.05);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患者Hp阳性率(93.97%、95.37%)显著高于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组患者(37.80%)(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及伴有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的患者Hp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HP感染 病理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