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昌平沙河地区拇外翻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宾 王光义 +1 位作者 刘铁军 张春丽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9期173-173,共1页
目的:调查昌平区沙河镇地区常住成人拇外翻发病率。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法对昌平沙河镇地区779名成年人进行逐人测查,采用目测和X线拍片综合确定拇外翻患者。结果:沙河地区成人拇外翻发病率10.14%,其中男性3.22%,女性14.74%,女性拇外... 目的:调查昌平区沙河镇地区常住成人拇外翻发病率。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法对昌平沙河镇地区779名成年人进行逐人测查,采用目测和X线拍片综合确定拇外翻患者。结果:沙河地区成人拇外翻发病率10.14%,其中男性3.22%,女性14.74%,女性拇外翻患病率高于男性。结论:沙河地区拇外翻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50岁是发病高峰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流行病学 发病率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术中的应用疗效
2
作者 吕印格 王闯 +2 位作者 部志军 刘佳 刘铁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420-42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行跟骨骨折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住院患者术中静脉滴注和外用氨甲环酸(TXA)的相关数据,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9月~2021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例,依据Sanders分型行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行跟骨骨折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住院患者术中静脉滴注和外用氨甲环酸(TXA)的相关数据,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9月~2021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例,依据Sanders分型行跟骨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照术中是否运用TXA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术中予以静脉滴注TXA(1 g),局部稀释的TXA(3 g)灌注,观察两组在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切口干燥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术后切口并发症及血管不良事件等数据。结果:治疗组在隐性失血量[(65.78±15.68)ml比(78.12±12.69)ml]、总失血量[(160.46±12.37)ml比(227.48±11.29)m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切口干燥时间[(4.76±2.71)d比(6.87±2.96)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P<0.05);两组在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8、0.819,P>0.05);两组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P<0.05)。结论:行跟骨外侧扩大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中静滴联合局部用药TXA,可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及围手术期出血量,降低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凝血异常及DVT等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氨甲环酸 失血量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两种方式固定后踝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印格 刘铁军 +2 位作者 王闯 部志军 刘佳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比较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3例踝关节骨折波及后踝骨折患者依据后踝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钢板组(3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和空心钉组(39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 目的比较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3例踝关节骨折波及后踝骨折患者依据后踝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钢板组(3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和空心钉组(39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25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空心钉组少(短)于钢板组(P <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早期空心钉组3例出现水疱结痂,钢板组5例因肿胀出现切口浅表感染,3周后结痂均脱落后瘢痕愈合;随访时钢板组2例足趾屈曲畸形。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空心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空心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跨伤椎与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砚军 刘铁军 胡明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跨伤椎内固定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18例和B组14例。分别计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所有椎弓根螺钉均顺利植入... 目的分析跨伤椎内固定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18例和B组14例。分别计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所有椎弓根螺钉均顺利植入,螺钉长度及内固定稳定可靠。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据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没有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短节段后路跨伤椎与经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在伤椎高度的重建、后凸畸形的矫正以及维持效果相近,而在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跨伤椎内固定比经伤椎内固定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伤椎内固定 经伤椎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运用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吕印格 王闯 +2 位作者 部志军 刘铁军 金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5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按照实施ERAS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9例围手术期行ERAS,对照组40例行传统创伤... 目的观察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按照实施ERAS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9例围手术期行ERAS,对照组40例行传统创伤骨科治疗康复。对比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1、3、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运用ERAS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且能更早下地活动,更快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老年 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朱前拯 部志军 +5 位作者 于彩霞 徐小东 王立强 陈瀛 刘成刚 林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120例80岁及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5例,女75例;平均年龄为85.2岁(80—97岁);骨...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120例80岁及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5例,女75例;平均年龄为85.2岁(80—97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72例,Ⅳ型4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1d。根据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影响假体周围骨折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6.1个月(13~48个月)随访。共11例患者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9.2%(11/120)。与无骨折组比较,骨折组患者的年龄更大,既往骨折发生率更高,生物型假体类型更多,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更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268,95%CI(1.059,1.517),P=0.0101、生物型假体IOR=0.072,95%CI(0.008,0.625),P=0.017]是假体周围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较高。高龄和置换类型中生物型假体是影响假体周围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周围骨折 危险因素 老年人 80岁以上
原文传递
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与切开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前拯 王闯 +6 位作者 陈星佐 徐小东 王立强 陈瀛 杨雨润 杨欢 林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比较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与切开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三部因急性跟腱断裂入院行跟腱缝合手术的67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2例,采用Dresden微创缝合技... 目的比较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与切开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三部因急性跟腱断裂入院行跟腱缝合手术的67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2例,采用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缝合)和切开组(35例,采用切开缝合)。术后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跟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通过跟腱完全断裂评分表(ATRS)评估跟腱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8个月。微创组的手术时间(40.0min)、切口长度(3.0cm)、住院时间(5d)均小于切开组(42.5min、10.0cm、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术后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伤口感染或不愈合率分别为0和8.6%,再次断裂率分别为3.1%和2.9%,末次随访时ATRS评分分别为98.0分和98.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缝合比较,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跟腱功能恢复良好,有降低伤口感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腱损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DHS(DCS)结合捆绑带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18例分析
8
作者 崔宾 刘铁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DHS( DCS)结合捆绑带治疗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1998年4月~2009年6月对1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DHS( DCS)结合捆绑带手术治疗。结果:经过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患肢短缩... 目的:观察DHS( DCS)结合捆绑带治疗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1998年4月~2009年6月对1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DHS( DCS)结合捆绑带手术治疗。结果:经过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患肢短缩,旋转畸形,和髋内翻发生,疗效满意。结论:DHS( DCS)结合捆绑带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绑带 股骨粗隆下骨折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