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伯毅 张燕如 +3 位作者 赵良成 李睿 沐先运 高瑞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28,共6页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对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有毒部位、毒性、毒理类型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共有野生有毒植物145种,隶属于51科110属,其中草本植物占80%,木本植物占20%。有...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对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有毒部位、毒性、毒理类型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共有野生有毒植物145种,隶属于51科110属,其中草本植物占80%,木本植物占20%。有毒部位以全株或全草有毒为主。毒性以小毒占大多数,剧毒植物仅1种。毒理类型以神经系统和皮肤、粘膜刺激性中毒的种类较多。利用价值主要有药用、食用、植物源农药及工业用途。最后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有毒植物 资源调查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兵伟 王露露 +3 位作者 赵良成 陈伯毅 隗有龙 付红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22,共5页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考察,对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主要蜜粉源植物及辅助蜜粉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共有60科156属201种,其中蜜源种类35科83属100种...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考察,对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主要蜜粉源植物及辅助蜜粉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共有60科156属201种,其中蜜源种类35科83属100种,粉源种类43科81属101种。在此基础上,确定主要蜜粉源植物为5科7属9种,主要辅助蜜粉源植物为21科35属44种。对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粉源植物 资源调查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东 王岭 +2 位作者 隗有龙 杜进昭 穆强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4-45,43,共3页
介绍了北京市门头沟区范围内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完成情况及建设现状,提出了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建设现状 问题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主要林木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39-141,145,共4页
依据北京市主要树种及主要病虫害种类,系统地分析了各类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及主要防治措施,并提出了林木有害生物的综合控制策略。
关键词 林木 病虫害 控制策略 北京
下载PDF
浅谈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与扩散的防控措施
5
作者 宗世祥 王涛 《植物检疫》 2007年第6期360-362,共3页
根据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形势和发生特点,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个前提和基础,三项重要保障,三个关键,六种重要手段"的防控建议,为有效控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与扩散,确保北京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入侵与扩散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发生与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涛 宗世祥 +1 位作者 刘彪 王广晋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124-126,共3页
为了解红脂大小蠹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与扩散规律,有效控制其在该地区的扩散蔓延,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引诱剂监测等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红脂大小蠹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监测。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门头沟地区仅为害油松且主要为害健康木... 为了解红脂大小蠹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与扩散规律,有效控制其在该地区的扩散蔓延,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引诱剂监测等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红脂大小蠹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监测。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门头沟地区仅为害油松且主要为害健康木,成虫发生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扬飞盛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其发生和扩散与该虫自身极强的飞翔能力及疫区和该地区频繁的运输往来关系极大。该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控红脂大小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扩散规律 北京地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斑衣蜡蝉在中国潜在适生区分布的影响
7
作者 杨景林 王涛 +1 位作者 周玉婷 宗世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为预防中国常见的园林害虫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对以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为主的园林绿化树种造成危害,结合长期实地调查数据和网络数据库收集的物种分布数据,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最大熵(MaxEnt)模型,对斑衣蜡蝉在中国历史(19... 为预防中国常见的园林害虫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对以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为主的园林绿化树种造成危害,结合长期实地调查数据和网络数据库收集的物种分布数据,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最大熵(MaxEnt)模型,对斑衣蜡蝉在中国历史(1971-2000年)和未来4个时间段(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气候场景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历史和未来时期的预测结果,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斑衣蜡蝉在中国潜在适生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历史气候场景,斑衣蜡蝉的适生区将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且适生概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斑衣蜡蝉的适生区逐渐向北迁移,同时中国北方的适生概率逐渐加强,而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适生概率将逐渐降低。因此,在斑衣蜡蝉防治中,在东部地区应持续加大防治力度,将其种群密度遏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也应加强对其他气候适宜地区的主要寄主树种的虫情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衣蜡蝉 气候变化 适生区 最大熵模型
下载PDF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种群生态位 被引量:22
8
作者 宗世祥 姚国龙 +2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王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64-3270,共7页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在宁夏,沙棘除受到沙棘木...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在宁夏,沙棘除受到沙棘木蠹蛾的危害,还受到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 Pallas)的严重危害,该虫主要危害沙棘的干部.作者根据种群生态位理论,从时间、空间等资源利用上,定量地描述了沙棘木蠹蛾与红缘天牛种群之间的联系和竞争共存机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幼虫主要分布在根部和干部80~120cm的范围内,不同时期,幼虫具有从干部向根部转移危害的习性;而红缘天牛主要分布在干部40~120cm的范围内,不同时期,幼虫没有转移危害的习性.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发生期较长,在沙棘上的活动范围较广,而不同时期内沙棘木蠹蛾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变动较红缘天牛大,其在沙棘上的活动范围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变动,而红缘天牛则较小.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小,在沙棘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而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在沙棘的生长季节均能同时危害,危害期长但不具有明显的危害高峰期.两种害虫在空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小,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大,在整个发生期内,两种害虫均能同时危害沙棘,但其位置有较大差异,在沙棘根部和干部40cm范围内,两种害虫几乎不能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木蠹蛾 红缘天牛 种群生态位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幼虫龄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1 位作者 许志春 王涛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631,共6页
通过测量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etChen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上颚长和宽等指标,确定其幼虫共有16龄,不同龄幼虫的头壳宽值符合Dyar氏发现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龄幼虫的臀足趾钩数、... 通过测量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etChen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上颚长和宽等指标,确定其幼虫共有16龄,不同龄幼虫的头壳宽值符合Dyar氏发现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龄幼虫的臀足趾钩数、前胸侧毛L1、L2和L3以及腹足大小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臀足趾钩数在不同龄幼虫间的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无法用于幼虫的龄期划分外,其它指标均呈现较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初步判断,这些指标可以用于沙棘木蠹蛾不同龄期幼虫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幼虫 龄期 头壳宽 体宽 体长 上颚 臀足趾钩 前胸侧毛 腹足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蛹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2 位作者 许志春 王涛 Kari Helivaara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32-3237,共6页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Chou , 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该虫约4a完成1代,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老熟幼虫在...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Chou , 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该虫约4a完成1代,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化蛹.为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控制其危害,应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和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方法对沙棘木蠹蛾蛹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约90%的蛹在6月初到7月末之间羽化,而7月份羽化的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之多.在调查样地中,雌雄蛹的比例基本为1:1.每株沙棘树周围,蛹的数量为0~4个,有蛹株率仅为24.3%.蛹在距离根基部周围1.3m的范围内均有分布,不同分布区间内蛹的数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90%的蛹分布在距根基部1m的范围内.沙棘木蠹蛾蛹的种群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状态,空间依赖范围大小为11.1m,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为90.7%,呈现较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在整个区域内有很多聚集点.对不同样方大小的变异曲线图进行比较得知:样方边长分别为5、6、7m时,变程、空间局部连续性强度和基台值的变化幅度均很小,几乎相等,而样方边长为5m时的决定系数较大,此样方为最适样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下载PDF
沙蒿尖翅吉丁幼虫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曾凡勇 王涛 宗世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为菊科蒿属半灌木,具有耐旱、耐瘠薄、抗风蚀、喜沙埋、结实丰富、采种容易、生长迅速、固沙作用强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荒漠灌木林植物,在荒漠化防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为菊科蒿属半灌木,具有耐旱、耐瘠薄、抗风蚀、喜沙埋、结实丰富、采种容易、生长迅速、固沙作用强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荒漠灌木林植物,在荒漠化防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灾害性天气频发,我国内蒙古、宁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尖翅吉丁 幼虫 危害特性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下载PDF
红缘天牛越冬幼虫耐寒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宇倩 李文博 +2 位作者 骆有庆 王涛 宗世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180,共6页
旨在探索红缘天牛越冬幼虫的耐寒性。采用热电偶法和昆虫生理生化的主要研究方法,测定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含水率、脂肪含量、糖原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及质量浓度,并分析上述指标变化与幼虫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 旨在探索红缘天牛越冬幼虫的耐寒性。采用热电偶法和昆虫生理生化的主要研究方法,测定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含水率、脂肪含量、糖原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及质量浓度,并分析上述指标变化与幼虫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小幼虫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幼虫经5℃1d处理后,过冷却点升高,冰点降低,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含水率由71.89%减至69.97%;血淋巴液中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占总量的百分比均有所提高;脂肪和糖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红缘天牛越冬幼虫具有较强的过冷却能力,通过调节血淋巴液中氨基酸质量浓度的变化抵御短时间低温环境变化,提高其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缘天牛 越冬幼虫 过冷却点 含水率 耐寒物质
下载PDF
当前沙棘木蠹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2 位作者 许志春 王涛 宗英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沙棘木蠹蛾的大面积暴发,使得其控制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从基础性研究到多种控制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沙棘木蠹蛾的进一步发生和危害。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问题。为此,本文对沙棘木蠹蛾的研究现状、... 沙棘木蠹蛾的大面积暴发,使得其控制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从基础性研究到多种控制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沙棘木蠹蛾的进一步发生和危害。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问题。为此,本文对沙棘木蠹蛾的研究现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控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更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控制策略
下载PDF
2种微生物制剂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伟成 李建 +3 位作者 王合 裘季燕 王金利 刘霆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在生长期对红地球葡萄植株喷布利迪链霉菌A02代谢活性液和种植型EM活性液。结果表明:2种微生物制剂分别能使葡萄增产22.50%~33.64%和24.92%-31.55%,且对果实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明显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 在生长期对红地球葡萄植株喷布利迪链霉菌A02代谢活性液和种植型EM活性液。结果表明:2种微生物制剂分别能使葡萄增产22.50%~33.64%和24.92%-31.55%,且对果实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明显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以及钠元素的含量;EM活性液还能明显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中磷、钾和钙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迪链霉菌A02 EM活性液 葡萄 品种 红地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树干液流的差异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洋 王烨 +8 位作者 王斐 邸楠 李全明 于凌霄 邓坦 于召斌 席本野 李广德 贾黎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在华北地区多采用宽窄行模式栽植。该模式下,不均匀的生长空间可能会引起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F_d)的差异,从而影响对林木蒸腾耗水的准确估计。为探究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F_...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在华北地区多采用宽窄行模式栽植。该模式下,不均匀的生长空间可能会引起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F_d)的差异,从而影响对林木蒸腾耗水的准确估计。为探究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F_d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和自动气象站,对9株不同胸径样树4个方位(东、南、西、北)的F_d及林地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树不同方位的F_d均具有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CV)为15.1%±9.2%。其中,西方位为优势方位,其F_d显著大于或与其他方位无差异,而其它三个方位F_d大小次序无明显规律。各方位F_d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均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且下午(12:00—24:00)的F_d显著高于上午(0:00—12:00)。林木各方位F_d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强烈,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R几乎为各方位F_d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水汽压亏缺(VPD)和空气温度(T_a)仅在个别方位对F_d具有一定驱动作用。不同方位F_d的CV和相对偏差(RD)与PAR、VPD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F_d的方位差异并未受气象因子影响。综上,在研究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林木蒸腾耗水时,方位间F_d差异不能忽视;在液流探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对每株样树随机选取一个方位进行F_d测定可能会获得更精确的林木蒸腾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方位差异 宽窄行 毛白杨
下载PDF
气温变化对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雪贞 姚国龙 +3 位作者 骆有庆 王涛 何善勇 宗世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5,共6页
根据宁夏彭阳2006—2011年期间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资料和2005-201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彭阳县每年5—9月气温变化趋势和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年变化趋势,探讨了发生期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5—2011年,彭阳县平均气温、平... 根据宁夏彭阳2006—2011年期间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资料和2005-201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彭阳县每年5—9月气温变化趋势和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年变化趋势,探讨了发生期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5—2011年,彭阳县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气温倾向率分别达-0.89、-0.57℃/10年,而平均最低气温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18℃/10年,但总体来说,气温的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趋势不显著。沙棘木蠹蛾成虫始见期和结束期均向后推迟,发生期总体呈现加长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低对沙棘木蠹蛾成虫始见期的影响较大,始见期随气温的降低而推迟,平均温度下降1℃则向后推迟约9d,而历期受气温降低的影响较小,其他时期基本不受气温降低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沙棘木蠹蛾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沙棘木蠹蛾 成虫发生期 相关性
下载PDF
气候变化条件下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涛 葛雪贞 宗世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768,共11页
红脂大小蠹作为一种国际性重大林业害虫,传入我国后,立即成为油松的致命性害虫并迅速在我国扩散开来。本研究利用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和未来气候数据(2011-2040年),以CLIMEX软件和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资料为理论依据,分析... 红脂大小蠹作为一种国际性重大林业害虫,传入我国后,立即成为油松的致命性害虫并迅速在我国扩散开来。本研究利用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和未来气候数据(2011-2040年),以CLIMEX软件和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资料为理论依据,分析、预测、比较在历史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气候适生区。结果表明:在历史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域均集中在我国南方和华北地区,高度适生区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将发生变化,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将向西北和东北方向扩增。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对红脂大小蠹的适生区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其适生范围变大,适生边界北移,大部分地区适生程度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检疫防控、控制其扩散暴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红脂大小蠹 气候适生区 CLIMEX4.0.0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长林小蠹的全球及中国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玉婷 葛雪贞 +4 位作者 邹娅 郭思维 王涛 陶静 宗世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99,共10页
【目的】长林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木检疫性害虫,对智利、新西兰等多国松树造成严重危害,并随林木进口入侵我国山东,对我国林业安全造成威胁。根据长林小蠹的已知分布,对其全球和中国范围内的适生区范围进行准确预测,明确该虫在我国潜在... 【目的】长林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木检疫性害虫,对智利、新西兰等多国松树造成严重危害,并随林木进口入侵我国山东,对我国林业安全造成威胁。根据长林小蠹的已知分布,对其全球和中国范围内的适生区范围进行准确预测,明确该虫在我国潜在的分布区范围,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采取科学高效的监测和防治措施,降低潜在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方法】利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通过筛选生物气候变量和优化模型参数构建拟合优度和复杂度综合表现最佳的模型,进而应用于长林小蠹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的适生区的预测。利用ArcGIS软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和面积统计,并利用模型的结果对影响长林小蠹定殖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相较默认参数下的模型,参数优化后的模型精度明显提高,平均AUC值达到0.964 6。同时,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长林小蠹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位于欧洲、北美洲东部和西部沿海、亚洲东部、南美洲东南部、非洲最南端以及大洋洲的东南沿海。其中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低度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占比1.21%、1.92%和3.95%。中国范围内该虫的适生区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其南界至中国台湾,北界至辽宁大连。其中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低度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占比0.28%、5.00%和13.43%。在所有生物环境变量中,贡献率最为显著的为最干季降水量、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温度季节性、最热月份的最高温度、年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37.9%、25.4%、12.7%、7.0%和6.6%。【结论】已有长林小蠹发生的区域外,美国东南部和西北部、阿根廷东部、巴西的南部和中国大部的适生区尚未有长林小蠹的捕获记录,被入侵风险较高。长林小蠹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以中度和低度适生区为主,几乎囊括了中国中部和南部所有的省份,其中,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沿海地带及其周边地带、中国西部局地和中国中南部局地的适生性相对较高。由此我们建议在国内开展长林小蠹的普查及防控工作,严防其扩散蔓延;同时加强入境口岸的各项检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林小蠹 MAXENT 适生区 气候适生性
下载PDF
不同演替阶段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姚国龙 王涛 宗世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67-170,共4页
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带和固定沙地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沙地内植物群落多样性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演替阶段均有不同的... 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带和固定沙地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沙地内植物群落多样性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演替阶段均有不同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物种。豆科和藜科植物作为流动沙地的先锋物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由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其种类变化较大,表明其在沙地恢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萝摩科植物可作为区分流动沙地和其他沙地类型的指示性植物;马齿苋科和紫薇科植物仅在固定沙地中出现,已成为判断固定沙地的标志性植物。除沙地恢复过程中人为播种的柠条和沙蒿外,流动沙地阶段的优势物种是沙米,半固定阶段是沙生冰草,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地带是老瓜头和地梢瓜,而固定沙地则为花棒和地梢瓜。因此,在沙漠化治理中应根据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演替阶段 植被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柠条主要害虫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涛 李建 宗世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244,共3页
根据柠条自身的生态经济价值及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中国西部地区柠条主要害虫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要坚持可持续控制和森林健康的防治理念,遵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原则,以营林措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无公害化防治... 根据柠条自身的生态经济价值及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中国西部地区柠条主要害虫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要坚持可持续控制和森林健康的防治理念,遵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原则,以营林措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无公害化防治为主。积极开发不同的营林模式和技术,同时进行抗性品种的选育;筛选和应用高效低毒的环境协调性药剂;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信息素、植物源引诱剂和相应的应用技术等,最终建立有效控制柠条林虫灾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害虫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