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石岩 魏志凌 +1 位作者 孟令鑫 宋华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机器人辅助,35例)和对照组(C臂透视辅助,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Cobb角,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椎体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椎体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进行PVP,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腰痛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后疗效评估的价值
2
作者 张浩然 吴京亮 +1 位作者 张从笑 魏更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通过常规X射线与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两种影像技术的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内固定后骨愈合和骨痂生长情况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 目的:通过常规X射线与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两种影像技术的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内固定后骨愈合和骨痂生长情况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FNS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行普通X射线和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评价两种影像技术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术后骨愈合和骨痂生长情况的显示情况,统计两种影像技术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图像检测过程的相关参数。结果: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时X射线断层融合成像技术的骨痂检出率均低于术后12个月,且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在患者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的骨痂检出率(94.44%和61.11%)均高于X射线(61.11%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5.790,P<0.05);经秩和检验显示,两种影像技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的骨痂生长情况图像质量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3,2.018,P<0.05),两种影像技术的术后1个月和12个月骨愈合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8、2.258,P<0.05);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引导的治疗前骨折处检测影像图显示效果理想,图像清晰,较完整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骨折线,术后12个月X射线正侧位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达临床愈合;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图像检测过程的空气比释动能、剂量面积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常规X射线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0、2.466、32.255,P<0.05)。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FNS内固定后患者骨愈合情况的诊断评价中,使用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判定骨愈合程度,尤其是对术后恢复时间更长的判定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好,在检测过程中辐射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 骨愈合 骨痂生长情况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张治水 王玉景 崔鹏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该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透视经皮置钉,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置钉。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该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透视经皮置钉,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置钉。比较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置钉时间,比较Gertzbein-Robbins螺钉位置分级,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骨折矫正效果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置钉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ertzbein-Robbins螺钉位置分级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骨折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升高(P<0.05),Cobb角、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C”臂透视辅助经皮置钉,机器人辅助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能缩短置钉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并有效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经皮置钉 胸腰椎骨折 置钉准确性
下载PDF
不同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华伟 石岩 +1 位作者 孟令鑫 许猛子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90-892,8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对移位性股骨颈骨折(FN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0例移位性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0例,2组均行HHA治疗,A组采用直接前入路(DAA),B组采用...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对移位性股骨颈骨折(FN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0例移位性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0例,2组均行HHA治疗,A组采用直接前入路(DAA),B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术后24、48、72 h时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术前、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HHS)评估]。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术后可持续坐位1 h所需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B组短,手术时间较B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48、72 h时VAS评分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HH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后外侧入路,采用DAA的HHA治疗对移位性FNF患者造成的手术创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能缩短患者坐立、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但DAA的手术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HHA的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穿刺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比较
5
作者 魏志凌 吴京亮 张浩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 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穿刺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纳入自2020-01—2022-10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对照组纳入自2018-01—2019-12采用常... 目的 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穿刺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纳入自2020-01—2022-10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对照组纳入自2018-01—2019-12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穿刺针调整次数、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未发生感染。观察组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例(9.6%)骨水泥椎体外侧渗漏,对照组6例(9.5%)骨水泥椎体外侧渗漏,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组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出院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出院时、术后1个月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穿刺针调整次数,进而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骨科手术机器人 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联合入路内窥镜下行腰椎管狭窄减压术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5
6
作者 蒋毅 吴磊 +4 位作者 左如俊 石岩 宋华伟 黄承 王艺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联合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以腰椎管侧隐窝狭窄为主要表现的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65±11.6岁(46~86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联合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以腰椎管侧隐窝狭窄为主要表现的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65±11.6岁(46~86岁),病程4.7±2.9年,患者均有明确腰腿痛病史并伴单侧下肢神经症状及体征,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均小于500m。术前评估行全麻开放手术风险较高,均采用局麻下联合椎间孔及椎板间入路行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疼痛及腰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Nakai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手术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140min,平均107.7±16.4min。术中并发神经根外膜撕裂1例,椎管内出血1例,经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后遗症状。平均住院4.7±1.2d(3~7d),平均随访时间19.6±9.0个月(9~40个月)。末次随访时腰部及下肢VAS评分由术前的4.6±0.8分和4.7±0.9分降至1.8±0.9分和1.0±0.7分,ODI由术前的(32.7±6.9)%降至(10.5±3.0)%,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Nakai评价的优良率为76.9%(优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局麻下联合椎间孔及椎板间入路行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混合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于麻醉风险高的患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内窥镜 腰椎管狭窄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下载PDF
微创内窥镜下经不同入路治疗重度脱出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0
7
作者 蒋毅 左如俊 +5 位作者 吴磊 黄承 石岩 宋华伟 王艺伟 李斌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微创内窥镜治疗的68例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3种不同入路完成手术。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4...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微创内窥镜治疗的68例重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3种不同入路完成手术。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45例(A组),经椎板间隙入路15例(B组),经椎弓根入路8例(C组)。男43例,女25例;L2,3节段1例,L3,4节段12例,L4,5节段36例,L5S1节段19例;头端移位23例,尾端移位45例;年龄11~77岁,平均(42.29±15.92)岁。术前通过MRI证实诊断,术后复查MRI明确摘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返回工作岗位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观察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腿痛视觉疼痛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JOA(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应用Mac Nab评价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18.0±15.9)个月。术后7例(A组3例,B组3例,C组1例)患者出现患肢短暂性感觉异常(痛觉过敏或皮节支配区减退),予以对症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末次随访无残留症状。B组1例推挤管道时硬膜撕裂,未予处理,术后无头痛及皮肤窦道等并发症。A、B、C组术前腿痛VAS评分分别为6.93±1.34,6.33±1.23,6.13±1.7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80±0.87,0.73±0.70,0.38±0.52;JOA评分术前分别为9.09±2.62,9.80±2.31,10.50±2.9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6.82±1.53,25.93±1.58,26.50±1.51;3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的VAS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3种手术入路在出血量、术后返回工作岗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较短。依据Mac Nab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21例,可5例。结论:微创内窥镜技术可以很好地治疗重度脱出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种不同入路应依据术前患者解剖学特点选择,经椎弓根入路摘除向尾端重度脱出移位髓核直接方便,但对手术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弓根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内窥镜
下载PDF
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东 张丛笑 +3 位作者 吴磊 吴京亮 宋华伟 蒋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16例,PFN固定45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2年的随访,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目的探讨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16例,PFN固定45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2年的随访,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DHS组1例,PFN组1例。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3~5个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无疼痛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以及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合理选择内固定,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手术创伤较小,更适用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人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东 魏更生 +3 位作者 宋华伟 蒋毅 王艺伟 吴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每天2次主动康复治疗。术前、术后2周和3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角度测量仪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结果术后2周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疼痛评分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进行主动康复治疗后,CPM的辅助应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内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被动运动 主动康复治疗 疼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斌 石岩 +1 位作者 黄承 王艺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3-719,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T11~L2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统计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T11~L2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检测并收集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实验室指标。收集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内的下肢静脉彩超,根据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n=64)和非DVT组(n=7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创伤性SCI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Spearman法和Pearson法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根据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组和非DVT组的体重指数(27.03±2.12kg/m2和24.03±3.32kg/m2)、吸烟人数占比(39.06%和20.83%)、输血人数占比(45.31%和27.78%)、肿瘤病史人数占比(46.89%和23.61%)、出血量>600 mL人数占比(42.19%和22.22%)、ASIA分级A级人数占比(45.31%和18.06%)、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人数占比(18.75%和52.78%)、ASIA分级D级人数占比(14.06%和33.33%)、CRP(20.36±4.37和11.45±3.76)、FIB(6.49±1.31和4.51±1.26)以及D-二聚体(1.83±0.39和0.45±0.26)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ASIA分级A级、FIB>5g/L、D-二聚体>1.6mg/L以及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是急性创伤性SCI患者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输血、ASIA分级A级、FIB、D-二聚体以及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7(95%CI:0.791~0.86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输血、ASIA分级A级、FIB>5g/L、D-二聚体>1.6mg/L以及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是急性创伤性SCI患者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独立危险因素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ASIA分级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及其与脊柱曲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岩 许猛子 +3 位作者 黄承 王艺伟 李斌 左如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并探讨其与脊柱曲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北京市海淀医院1 213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估。通过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采用骨折风险测评工具(FRAX)评估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前... 目的评估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并探讨其与脊柱曲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北京市海淀医院1 213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估。通过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采用骨折风险测评工具(FRAX)评估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前臂、肩部、脊椎骨折等)概率和髋部骨折概率。采用脊柱电子测量仪测量直立位的躯干倾斜角、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最后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脊柱曲度的关系。结果≥80岁组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的检出率高于60~79岁组(P<0.05),女性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的检出率整体比较以及两两互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T7、T8夹角及躯干前倾角呈正相关(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直立胸椎曲度及直立腰椎曲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不但与年龄、性别、骨量有关系,而且与脊柱曲度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脊柱曲度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丁宇 李景云 +3 位作者 许猛子 阮狄克 韩秀玲 何勍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适合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 6 7例 ,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 ,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 3组 ,临床观察结合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延迟愈合... 目的 探讨适合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 6 7例 ,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 ,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 3组 ,临床观察结合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标准。结果 髓内钉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 ,外固定组的骨折延迟愈合率高于其他两组 ;并发症包括骨不连、关节僵硬及畸形愈合 ,发生率为 2 2 4 % ,其中骨不连发生率为 13 4 %。结论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 ;骨不连为胫骨骨折常见并发症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骨折 不愈合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承 王艺伟 +6 位作者 李斌 蒋毅 张丛笑 左如俊 石岩 吴磊 曹俊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方法与效果,分析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4月~2015年4月选择在笔者医院骨科诊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都进行MRI诊断与手术探查确诊。结果MRI诊断为...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方法与效果,分析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4月~2015年4月选择在笔者医院骨科诊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都进行MRI诊断与手术探查确诊。结果MRI诊断为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8例,手术所见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30例,为此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0%。随着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程度的增加,脊髓损伤百分比明显增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腰椎间盘病变和骨赘为导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比较常见,体重指数、腰椎间盘病变和骨赘为主要的危险因素,MRI诊断具有很好的敏感度、特异性,能有效反应损伤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MRI黄韧带 棘间韧带
下载PDF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磊 魏更生 +1 位作者 张丛笑 许猛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1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北京市海淀医院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441例,以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并发症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47例和非并发症组3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北京市海淀医院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441例,以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并发症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47例和非并发症组39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前内科合并症情况和手术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7例(10.7%)患者术后发生了肺部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35例,胸腔积液9例,肺不张9例,吸入性肺炎4例,呼吸衰竭7例。并发症组患者的年龄、术前卧床时间、术前肺疾病及脑血管病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并发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性别、心脏疾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肾功能不全病史、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上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03)、术前卧床时间(OR=1.139)、术前肺疾病(OR=7.331)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卧床时间、术前肺疾病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髋部骨折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JOABPEQ对非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毅 宋华伟 +1 位作者 王东 杨明连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15-817,共3页
目的分析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调查问卷(JOABPEQ)对非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应用非融合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随访,应用JOABPEQ调查问卷对腰痛、腰部功能... 目的分析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调查问卷(JOABPEQ)对非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应用非融合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随访,应用JOABPEQ调查问卷对腰痛、腰部功能、行走功能、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5个方面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JOABPEQ量表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评分显著增高(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比较,腰痛、腰部功能、行走功能及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JOABPEQ调查问卷在多个方面能良好地表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情转归,可以作为评价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效果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狭窄症 非融合 评价
下载PDF
成人Tillaux-Chaput骨折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毅 张丛笑 +2 位作者 王东 宋华伟 杨明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99-1600,共2页
关键词 Tillaux 踝关节骨折 成人 胫骨远端骨折 X线片示 X线片检查 踝关节肿胀 病例摘要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药物起始率及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魏更生 吴京亮 吴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起始率及依从性。方法将32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48例)和女性组(178例)。采集患者入院时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并计算药物起始率;...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起始率及依从性。方法将32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48例)和女性组(178例)。采集患者入院时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并计算药物起始率;术后待患者恢复进食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统计患者术后1年期间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分析术后0~6、7~12个月两个随访阶段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及药物依从性。结果术前服药起始率:男性组钙剂为27.70%,维生素D为20.27%,双膦酸盐为6.76%;女性组钙剂为46.07%,维生素D为31.46%,双膦酸盐为15.17%;男性组3种药物服药起始率均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0~6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比例较高,男性组中钙剂为79.73%,维生素D为71.62%,双膦酸盐为70.27%;女性组中钙剂为85.96%,维生素D为78.65%,双膦酸盐为76.97%;男性组略低于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2个月时两组患者3种服药依从性良好的人数比例均显著减少(P<0.05),男性组钙剂为55.40%,维生素D为48.65%,双膦酸盐为41.89%;女性组钙剂为71.91%,维生素D为60.67%,双膦酸盐为57.86%;男性组3种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均低于女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起始率低,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低;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中患者长期的药物依从性较差,男性患者差于女性患者。提示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加强抗骨质疏松的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药物起始率 依从性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东 杨明连 +1 位作者 吴磊 左如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评价用体位复位和腰背支具保守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无神经损伤T11~L2胸腰椎骨折患者行体位复位和腰背支具保守治疗,伤后随诊1年,观察脊柱后凸Cobb氏角、椎体前缘压缩比例、疼痛程度、工作能力恢复情况... 目的评价用体位复位和腰背支具保守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无神经损伤T11~L2胸腰椎骨折患者行体位复位和腰背支具保守治疗,伤后随诊1年,观察脊柱后凸Cobb氏角、椎体前缘压缩比例、疼痛程度、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19例经治疗后无痛或偶有微痛,18例恢复原有工作状态。复位前后及伤后1年复诊时平均脊柱后凸Cobb氏角、椎体前缘压缩比例分别为21°、32%,10°、14%,20°、26%。结论采用体位复位和腰背支具非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虽然不能长期矫正脊柱的后凸畸形,但可获得较好的整体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体位复位 支具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在创伤性膝关节血肿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兵 吴磊 王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创伤性膝关节血肿诊治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采用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40例40膝,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2.2岁。从血肿发生到手术的时间为1-7天,平均3.1天。所有...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创伤性膝关节血肿诊治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采用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40例40膝,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2.2岁。从血肿发生到手术的时间为1-7天,平均3.1天。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X线检查,部分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探查,明确诊断并行相应的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关节镜探查结果为急性髌骨脱位3例、韧带损伤9例、骨及软骨损伤27例、其他损伤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6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13.2个月,无感染和血肿复发。术后Lysholm评分优3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5%,患者主观满意度达95%。结论:关节镜下诊治创伤性膝关节血肿,具有直观、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早期确诊并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血肿
下载PDF
颈后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艺伟 黄承 蒋毅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3期366-367,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elopathy,CSM)典型特征为颈椎内突出物对脊髓压迫,多累及多个节段,病情较为严重,致残率较高。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CMS的疗效。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老年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