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市三间房东西生产队肝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
1
作者
曹维霁
许炽
+5 位作者
柯小英
钟惠澜
高佩芝
张月清
胡瑞云
刘桂玲
《北京医学》
CAS
1980年第1期37-39,共3页
1965年对2个生产队共1,365人进行有关本病调查。肝吸虫皮试阳性率和大便肝吸虫卵阳性率分别为33.7%和12.4%。同地区2~16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16岁以上者。检查纹沼螺267只,一只(0.38%)查见肝吸虫尾幼。检查6种鱼,麦穗鱼和虎头鱼的...
1965年对2个生产队共1,365人进行有关本病调查。肝吸虫皮试阳性率和大便肝吸虫卵阳性率分别为33.7%和12.4%。同地区2~16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16岁以上者。检查纹沼螺267只,一只(0.38%)查见肝吸虫尾幼。检查6种鱼,麦穗鱼和虎头鱼的肝吸虫囊幼感染率分别为80.7%和37.3%。每克麦穗鱼带囊173~962个。查6只猫,3只便有肝吸虫卵。在当地赤脚医生协助下,边查、边治、边做预防卫生宣传。已查出虫卵的146例,就地用六氯对二甲苯进行治疗,近期疗愈率为88.1%。1972年应用同样方法对当地进行复查,皮试和肝吸虫卵阳性率已分别降低至15.0%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病
阳性率
皮试阳性
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卵
生产队
三间房
北京市
东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难病例析评 第46例 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东明
陈庆江
+5 位作者
陈学荣
周劲松
许炽熛
Nawa Y
Paron D
李世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84-2187,共4页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 ,几乎遍及全身 ,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 ,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 ,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 ,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 ,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 ,几乎遍及全身 ,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 ,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 ,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 ,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 ,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 ,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 ,后果严重 ,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 ,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 :(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 (2 )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 ,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 ,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并做进一步检查 (例如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 ) ,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 ,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例析评
发热
匐行疹
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
原文传递
题名
北京市三间房东西生产队肝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
1
作者
曹维霁
许炽
柯小英
钟惠澜
高佩芝
张月清
胡瑞云
刘桂玲
机构
北京市热带病研究所
首都医院内科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1980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摘
1965年对2个生产队共1,365人进行有关本病调查。肝吸虫皮试阳性率和大便肝吸虫卵阳性率分别为33.7%和12.4%。同地区2~16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16岁以上者。检查纹沼螺267只,一只(0.38%)查见肝吸虫尾幼。检查6种鱼,麦穗鱼和虎头鱼的肝吸虫囊幼感染率分别为80.7%和37.3%。每克麦穗鱼带囊173~962个。查6只猫,3只便有肝吸虫卵。在当地赤脚医生协助下,边查、边治、边做预防卫生宣传。已查出虫卵的146例,就地用六氯对二甲苯进行治疗,近期疗愈率为88.1%。1972年应用同样方法对当地进行复查,皮试和肝吸虫卵阳性率已分别降低至15.0%和3.8%。
关键词
肝吸虫病
阳性率
皮试阳性
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卵
生产队
三间房
北京市
东西
分类号
R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难病例析评 第46例 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东明
陈庆江
陈学荣
周劲松
许炽熛
Nawa Y
Paron D
李世荫
机构
北京
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天津长征医院皮肤科
北京市热带病研究所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Department of Helminthology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84-2187,共4页
文摘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 ,几乎遍及全身 ,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 ,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 ,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 ,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 ,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 ,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 ,后果严重 ,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 ,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 :(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 (2 )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 ,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 ,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并做进一步检查 (例如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 ) ,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 ,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关键词
疑难病例析评
发热
匐行疹
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
分类号
R53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市三间房东西生产队肝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
曹维霁
许炽
柯小英
钟惠澜
高佩芝
张月清
胡瑞云
刘桂玲
《北京医学》
CAS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疑难病例析评 第46例 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
李东明
陈庆江
陈学荣
周劲松
许炽熛
Nawa Y
Paron D
李世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