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中图版)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市》 第二节第二课时“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1
作者 张蕊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2-24,共3页
一、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北京市的天气和气候”一节中“气温和降水”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演示整个绘制过程,学生模仿、绘制。绘图完成之后,采用以学生小组合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北京市的天气和气候”一节中“气温和降水”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演示整个绘制过程,学生模仿、绘制。绘图完成之后,采用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分析、归纳气候特征,最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分析“北京市的气候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又有哪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地之间和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制约作用,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本节教学设计,遵循了建构主义理论和其教学模式,呈现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态,有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让每个人都有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上册 中图版 第二章 初一 地理教学 《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市》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气温和降水”
原文传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北京版) 第十章《黄金水道——长江》 第一节 “长江流域概况和居民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作者 张蕊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一、教学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许多抽象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以及跨越时空的广深的地理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强... 一、教学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许多抽象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以及跨越时空的广深的地理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水道——长江》 第一节 “长江流域概况和居民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初中 地理教学
原文传递
“东南亚”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3
作者 张蕊 《地理教学》 2008年第1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东南亚 教学过程设计 地形区 问题引领 学生自主学习
下载PDF
新课标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图版)第七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工业》——第二节“土地资源和农业”教学设计
4
作者 杨静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大量运用学生调查的数据和搜集的资料,遵循了(从... 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大量运用学生调查的数据和搜集的资料,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理论这一认知规律,逐步抽象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自己身边,地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农业 自然资源 课标教材 土地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