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
作者 邱倩 王怀 +2 位作者 刘秀颖 张卫 庞星火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既往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的危险因素,为明确北京市丙肝筛查重点人群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以北京市7家医院为研究场所,开展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调查点...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既往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的危险因素,为明确北京市丙肝筛查重点人群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以北京市7家医院为研究场所,开展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调查点在研究期间新报告的HCV抗体阳性者,对照组为与病例居住相同街(乡)、性别相同和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健康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感染者、对照组各581人.多因素分析结果输血史(OR=14.59,95%CI:6.16~34.54)、共用注射器史(OR=8.55,95%CI:1.67~43.68)、日常密切接触者中有丙肝患者(OR=2.06,95%CI:1.14~3.74)和手术治疗史(OR=1.84,95%CI:1.24~2.74)与既往HCV感染有较强关联.不同年龄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输血史为≤40岁组仅有的独立危险因素,>40岁组中手术治疗史、输血史、日常密切接触者中有丙肝患者、和共用注射器史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输血和共用注射器可能是北京市既往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以上述人群为重点人群加强丙肝筛查力度,从而发现更多潜在的HCV感染者,同时应对静脉药瘾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加强HCV健康宣贯,提高人群整体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以进一步降低北京地区HCV的人群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23年181例猴痘病毒基因组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夫 金昊源 +9 位作者 孙玉兰 张新 李伟红 杨扬 窦相峰 任振勇 李丹 李佳 张代涛 王全意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3年5—9月份发现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为猴痘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猴痘病例咽拭子、疱疹涂抹拭子和肛拭子等样本,采用扩增子测序方法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和变异分析,并构建...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3年5—9月份发现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为猴痘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猴痘病例咽拭子、疱疹涂抹拭子和肛拭子等样本,采用扩增子测序方法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和变异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果共获得181例高质量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共携带193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80.8%的突变位点为APOBEC3酶驱动。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毒均属于西非株系C.1进化分支,并可分为四个不同的进化簇。单倍型分析显示,181例病毒可分为108个单倍型。结论北京市当前流行的猴痘病毒由多个源头输入,以及本地病毒持续传播和进化构成,有必要持续开展基因组监测和研究以评估本地病毒遗传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基因组 系统发育 变异 单倍型
原文传递
2023年北京市猴痘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丹 金昊源 +7 位作者 窦相峰 李爽 李夫 孙玉兰 陈艳伟 张代涛 王全意 任振勇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2023年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猴痘的后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分析的方法,对2023年北京市报告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3年北京市报告猴痘病例26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18/10万,首例报告... 目的了解北京市2023年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猴痘的后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分析的方法,对2023年北京市报告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3年北京市报告猴痘病例26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18/10万,首例报告于2023年5月31日。报告病例以散发为主,发病高峰在7~8月,共报告146例病例(54.89%)。病例主要为男性(99.25%),平均年龄为(32.71±6.70)岁,114例(42.86%)为HIV感染者,241例(90.6%)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男性20~39岁年龄组病例人数最多(217例,81.58%)。病例的职业以无业/待业(63例,23.68%)为主。北京本土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近郊区(161例,65.71%)。152例(58.24%)病例在首次就诊即确诊,122例(46.74%)病例在发病3 d内就诊。118例(45.21%)病例在首次就诊中选择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科室主要是皮肤科(50例,39.68%)和发热门诊(33例,26.19%)。结论2023年底,北京市猴痘病例呈现散发传播的特点。病例多有较强的就诊意识和自我信息保护意识,疾病的传播较为隐匿。建议继续在高风险人群和入境人群中加强宣传教育,在高发病区的医院的皮肤科和发热门诊进行培训,提升患者的首诊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流行病学特征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混检策略应用
4
作者 李征 刘平平 +7 位作者 王超 王同瑜 苏健婷 孙瑛 任振勇 于建平 杨鹏 吴双胜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混采核酸检测结果,评价混采检出能力,总结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它传染病病原体混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年11月3日至17日10合1混采阳性样本,对其中核酸阳性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 目的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混采核酸检测结果,评价混采检出能力,总结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它传染病病原体混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年11月3日至17日10合1混采阳性样本,对其中核酸阳性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汇总分析。结果累计收集942管10合1混采阳性样本,每管检出(0.98±0.05)例感染者。混采开放读码框1ab(open reading frame,ORF1ab)基因、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基因Ct值≥30占单采检出感染者812管混管的百分比分别为59.7%、67.9%。单采ORF1ab基因、N基因Ct值<30占检出923例感染者的百分比分别为72.2%、64.6%。混采与单采的O、N基因差值均值分别为(4.44±6.85)、(4.40±6.93)。空间分布显示,混管及单采阳性感染者分布存在明显空间聚集性。结论混检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有效发现阳性感染者。今后开展人群感染情况检测时,应用混采筛查也能有效判断空间聚集性,实现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混检策略 ORFlab基因 N基因
原文传递
一起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2.2引起的北京市某市场新冠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征 马建新 +7 位作者 齐啸 刘平平 孙瑛 任振勇 苏健婷 王超 杨鹏 吴双胜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分析一起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2.2引起的北京市某市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为今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北京市A市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中感染者资料,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 目的分析一起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2.2引起的北京市某市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为今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北京市A市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中感染者资料,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核酸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2022年4月30日至5月10日,本起疫情共报告5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42例(79.2%),无症状感染者11例(20.8%);男性33例(62.3%),女性20例(37.7%);年龄范围在20~68岁,年龄中位数为44岁;最短潜伏期3.2 d;续发率为33.3%。结论市场疫情受指示病例排查速度影响,市场封控后应尽早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避免发生更大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聚集性疫情 集中隔离
原文传递
北京市气象因素与季节性流感活动度相关性及滞后效应分析
6
作者 张莉 段玮 +5 位作者 吴双胜 孙瑛 马春娜 张代涛 王全意 刘民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气象因素与季节性流感活动水平的关联性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北京市2014—2019年5个流感季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对流感活动度及气象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流感活动水平与气象因素... 目的探讨北京市气象因素与季节性流感活动水平的关联性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北京市2014—2019年5个流感季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对流感活动度及气象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流感活动水平与气象因素的关联。结果2014—2019年北京市季节性流感活动度与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和日均风速均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日均气温在-14.3℃时累积风险最大,RR值为25.42(95%CI:11.84~54.57)。日均相对温度在8.0%时累积风险最大,RR值为36.61(95%CI:24.72~54.22)。日均风速在0.5 m/s时累积风险最大,RR值为3.24(95%CI:1.75~6.00)。结论低温、低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小的气候条件与北京市季节性流感活动度水平增强有关,能够增加流感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气象因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杜婧 王佳敏 +3 位作者 王晶 高燕琳 庞星火 李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在北京市现有防控措施下的传播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年3月7-25日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分别采用Gamma和Weibull分布拟合潜伏期和序...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在北京市现有防控措施下的传播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年3月7-25日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分别采用Gamma和Weibull分布拟合潜伏期和序列间隔时间,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估计实时再生数(R_(t))。结果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M(Q_(1),Q_(3))为4.0(3.0,6.0)d,序列间隔时间3.0(2.0,5.0)d,序列间隔时间在未完成和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感染者中M(Q_(1),Q_(3))分别为2.0(1.0,4.0)d和4.0(2.0,6.0)d(Z=-2.12,P=0.034),儿童和成年人感染者分别为2.0(1.5,3.0)d和4.0(2.0,6.0)d(Z=-2.02,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轮疫情Rt初始值为4.98(95%CI:2.22~9.04)。结论与既往Delta变异株相比,北京市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较强,应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关注儿童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序列间隔 实时再生数
原文传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工作回顾与分析
8
作者 高培 王观 +6 位作者 霍达 沈莹 周涛 王全意 佟颖 黄春 王劲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深入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型赛事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结合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今后大型赛事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系统收集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文件和赛事防控策略... 目的深入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型赛事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结合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今后大型赛事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系统收集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文件和赛事防控策略,回顾与分析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工作。结果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有赖于完善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架构、全面的公共卫生管理要求、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贯彻落实以及良好的公共卫生对外沟通交流机制。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境外输入疫情,降低传播风险,科学指导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区域制定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各项防疫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圆满完成以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为重点的北京冬奥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结论公共卫生保障工作需及早介入大型赛事和活动,既要全面兼顾各项职责,也应突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与各项保障工作、各类参与方的有效衔接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公共卫生保障 经验 回顾 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要防疫政策调整及其对社会面疫情防控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沈莹 霍达 +6 位作者 冯兆民 潘阳 吕若然 佟颖 王全意 庞星火 黄春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之际,正值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流行高峰。通过疫苗应接尽接、全程闭环管理、每日核酸检测、佩戴N95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及措施调整,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卓著...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之际,正值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流行高峰。通过疫苗应接尽接、全程闭环管理、每日核酸检测、佩戴N95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及措施调整,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卓著,确保赛事如期顺利举办和所有境内外参与者健康安全,其防控经验对社会面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防控经验 流行高峰 社交距离 核酸检测 政策及措施 残奥会 健康安全
原文传递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东京2020年奥运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对比分析
10
作者 沈莹 霍达 +6 位作者 冯兆民 吕若然 周涛 佟颖 王全意 庞星火 黄春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01-506,共6页
目的初步对比分析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简称"东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所采用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异同,总结两届奥运会疫情防控经验。方法系统收集北京冬奥会、东京奥运会... 目的初步对比分析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简称"东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所采用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异同,总结两届奥运会疫情防控经验。方法系统收集北京冬奥会、东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资料和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数据,对主办国采取的赛事防控策略和防控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两届奥运会均采用了"闭环管理"或"防疫泡泡",而北京冬奥会采用全流程闭环管理,将赛事参与人员与本地人员完全分开。东京奥运会采用唾液抗原初筛加鼻咽拭子PCR核酸复测,并针对四类赛事参与人员采用不同检测频次;北京冬奥会采用口咽拭子PCR核酸初筛加鼻咽拭子PCR核酸复测,环内全部人员每日检测。北京冬奥会进一步要求佩戴N95或同等防护水平口罩。北京冬奥会还另外提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或集中隔离21 d后才可进入闭环。结论北京冬奥会和东京奥运会针对各自情境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可为传染病大流行背景下大型集会筹办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集会 防控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运会
原文传递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东京2020年奥运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对比分析
11
作者 冯兆民 沈莹 +6 位作者 霍达 于彤 吕若然 郑阳 佟颖 王全意 庞星火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系统探讨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简称"东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在各自疫情形势下的防控效果,为未来传染病大流行背景下大型集会筹办工作提供启示。方法系统检索东京奥... 目的系统探讨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简称"东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在各自疫情形势下的防控效果,为未来传染病大流行背景下大型集会筹办工作提供启示。方法系统检索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相关文献及数据,利用公开数据对二者病例构成、发现方式、发病趋势及外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东京奥运会共报告新冠肺炎阳性人员869例,其中奥运会546例(62.8%),残奥会323例(37.2%);海关筛查发现55例(6.3%),常规筛查发现814例(93.7%);运动员41例(4.7%),其他利益相关方828例(95.3%);入境人员249例(28.7%),本土居民620例(71.3%);未对城市层面造成大量外溢传播。北京冬奥会共报告新冠肺炎阳性人员535例,其中冬奥会509例(95.1%),冬残奥会26例(4.9%);海关筛查323例(60.4%),常规筛查212例(39.6%);运动员及随队官员209例(39.1%),其他利益相关方326例(60.9%)。无外溢病例报告。结论东京奥运会与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所面临的国内外疫情形势截然不同,其新冠阳性人员构成及传播情况虽有较大差异,但结合各自背景来看,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型集会 防控效果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Del 143~145突变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定值研究
12
作者 梁志超 赵兴春 +10 位作者 王晓文 徐雷 孟昊洋 鲁玺龙 赵洁 冯兆民 李夫 王全意 张代涛 杨扬仲夫 潘阳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制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Del143~145突变位点假病毒核糖核酸标准物质,满足公共卫生检测领域对标准物质的需求。方法以新冠病毒原始株序列为参考,引入Omicron变异株特征性S蛋白Del 143~145,使用三质粒慢病毒包装系统制备假病毒。对产... 目的研制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Del143~145突变位点假病毒核糖核酸标准物质,满足公共卫生检测领域对标准物质的需求。方法以新冠病毒原始株序列为参考,引入Omicron变异株特征性S蛋白Del 143~145,使用三质粒慢病毒包装系统制备假病毒。对产物进行均匀性、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评价,多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制备的假病毒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可在-40℃下长期保存6个月以上,在常温条件下稳定12 h以上。多家实验室联合确定标准物质量值为(1.37±0.24)×10^(4) copies/μL。结论研究制备的标准物质均匀稳定,适用于相关实验室的量值传递;质量检定、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慢病毒 核酸检测 标准物质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及奥密克戎不同分支毒株感染对感染者症状影响分析
13
作者 马春娜 孙瑛 +7 位作者 张莉 吴文婷 段玮 张姣姣 马佳鑫 王莹莹 张代涛 王全意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对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再次感染情况和症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23年3—5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聚集性疫情中涉及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二次感染者和首次... 目的对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再次感染情况和症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23年3—5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聚集性疫情中涉及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二次感染者和首次感染者性别、年龄、感染时间、症状发生的占比,比较XBB和非XBB变异株在上述变量占比差异,探索调整其他因素情况下,首次/二次感染以及不同变异株对高热、咳嗽等症状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21例病例,244例(76.01%)为二次感染,198例(61.68%)感染毒株为XBB变异株。二次感染者主要分布在4月(28.95%)和5月(71.08%),呈上升趋势。首次感染和二次感染均以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为主,但二次感染者出现发热(58.44%vs.90.98%)、高热(体温≥38.5℃)(11.69%vs.61.48%)、咳嗽(35.06%vs.57.79%)、头痛(20.78%vs.45.49%)、乏力(25.97%vs.45.90%)和肌肉关节疼痛(14.29%vs.26.64%)等症状的比例低于首次感染者,出现呕吐症状的占比高于首次感染者(6.49%vs.1.64%,χ^(2)=5.061,P=0.039)。XBB变异株感染者出现鼻塞(46.46%vs.28.46%)和呕吐(4.55%vs.0%)等症状的比例高于非XBB变异株感染者,但出现发热(79.29%vs.89.43%)和高热(41.92%vs.61.79%)等症状的比例低于非XBB变异株感染者。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发现,首次感染是出现高热(OR=15.195,95%CI:6.435,35.880)、咳嗽(OR=2.617,95%CI:1.378,4.971)和肌肉关节疼痛(OR=2.278,95%CI:1.044,4.972)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二次感染的主要症状未发生变化,其大部分症状的发生率低于首次感染者,目前北京市流行的各分支毒株导致的主要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对一些症状的出现率可能有影响,应持续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症状 二次感染 奥密克戎
原文传递
新冠病毒核酸在物体表面存留时间研究
14
作者 梁志超 林长缨 +5 位作者 李夫 崔淑娟 张代涛 杨鹏 王全意 潘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污染不同物体表面后,不同温度条件下病毒核酸存留时间及变化规律,为环境样本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相关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取实验室保存的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咽拭子灭活样本,污染...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污染不同物体表面后,不同温度条件下病毒核酸存留时间及变化规律,为环境样本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相关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取实验室保存的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咽拭子灭活样本,污染不锈钢、塑料、木材、纸板及棉布等材质的表面,制成模拟污染样本,放置常温及冷藏环境下,分别在第0 d、1 d、3 d、7 d、14 d和第30 d,每种材料每次取出3件样本,浸泡后提取核酸,使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分析不同类型材料表面污染后病毒核酸回收率、核酸可检出时间和Ct值变化。结果新冠病毒污染后,棉布、塑料和不锈钢核酸的回收率为1.75%~2.90%,木材和纸板较低,分别为0.0021%和0.21%。所有材料模拟样本在第30 d均仍可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不锈钢、木材、纸板及棉布表面病毒核酸Ct值在前7 d内快速上升,随后变化较小。塑料表面病毒核酸Ct值较其它四种材料变化较小。结论新冠病毒污染物体表面后,第30 d仍可检出病毒核酸,且不同性质的物体表面降解模式不同。在日常环境监测中,应结合核酸检测和其他调查手段,综合评估判定污染物品的病毒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外环境监测 核酸残留
原文传递
病毒载量对SARS-CoV-2测序准确性的影响
15
作者 徐晖 张漫 +9 位作者 刘平平 潘阳 李夫 冯兆民 崔淑娟 吕冰 梁志超 沈玲羽 王全意 张代涛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评估病毒载量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全基因组测序准确性的影响,为新冠病毒基因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提取3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核酸进行4个梯度稀释处理... 目的评估病毒载量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全基因组测序准确性的影响,为新冠病毒基因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提取3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核酸进行4个梯度稀释处理,同时提取83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核酸进行验证,通过测序深度、基因组覆盖率和测序深度均一性等指标对测序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毒载量的改变不能影响原始测序数据的质量,病毒载量对测序数据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当Ct值≤32时,病毒载量变化对测序深度和基因组覆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能够达到全基因组测序目的;当Ct达到38时,覆盖率急剧下降至50%以下,无法测到病毒的基因组全长。结论通过评估病毒载量对SARS-CoV-2的测序准确性的影响,我们建议选取Ct值≤32的样本,产生的测序数据的全基因组覆盖率能够满足后续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载量 高通量测序 数据分析 日常监测
原文传递
传染病患者就医行为预测与优化建模研究综述
16
作者 王姣姣 王小莉 +3 位作者 王立贵 王全意 曹志冬 曾大军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病患跨区域就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体现,新冠疫情最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短板与漏洞,也深度考验了各级政府就医需求应急的治理能力。本文以传染病"医患复杂系统"中"就医行为"为切... 病患跨区域就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体现,新冠疫情最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短板与漏洞,也深度考验了各级政府就医需求应急的治理能力。本文以传染病"医患复杂系统"中"就医行为"为切入点,指出了就医行为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分析评述了就医行为时空预测、优化调控建模以及公共卫生医疗系统韧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家新突发传染病应急管理和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就医行为 时空预测 人工智能 优化调控
原文传递
大型国际赛事核酸检测管理工作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昆 李洁 +19 位作者 张瑞 郗淑艳 甄诚 王建伟 岳育红 武迎宏 周涛 高婷 王全意 彭晓霞 彭亚光 李炬 陈平 陈宝荣 王雅祺 古擘 张代涛 吴丹 王鹏飞 朱伟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20-324,共5页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为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增加诸多挑战。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是确保成功举办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接国际赛事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周密调度采样检测力量、开展精准管理等措施。冬奥会核酸检测机构累计检测涉奥人...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为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增加诸多挑战。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是确保成功举办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接国际赛事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周密调度采样检测力量、开展精准管理等措施。冬奥会核酸检测机构累计检测涉奥人员1859423人次,检出阳性437人次,取得了采样检测工作高效运行且无生物安全事故、采送检报时限符合赛会要求,采样检测人员无感染的佳绩。冬奥会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创新了大型国际赛事核酸检测的管理方法,积累了工作经验,各检测机构的采样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及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后勤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多锻炼和提升,为后续大型活动和社会面核酸检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质量控制 生物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