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一起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溯源调查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双胜 潘阳 +9 位作者 段玮 马春娜 孙瑛 张莉 窦相峰 王小莉 贾蕾 杨鹏 王全意 庞星火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对一起在北京市顺义区局部地区发生的新冠肺炎本地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 目的:对一起在北京市顺义区局部地区发生的新冠肺炎本地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对疫情早期报告的病例和环境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链。结果: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1月16日,顺义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报告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感染来源为1例从印度尼西亚入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020年11月26日从印度尼西亚入境,11月26日至12月10日在集中观察期间5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2月10日隔离期满后到京,12月28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在入京后传播给合租房屋的租户1人,在A商场购物期间传播给该商场服装售货员1人,同时传播给在A商场购物的同一家庭3人。随后在顺义区多个点位发生续发病例,并在顺义区某工业园区引发局部暴发疫情。结论:此次疫情为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提示应适当延长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并加强对入境人员的样本采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来源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洋 赵越 +6 位作者 李茜瑶 朱文通 马永忠 索罗丹 王全意 庞星火 黎新宇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描述其转归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估算不同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0年4月30日,北京市累计对4151例本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其中期满解除3937例,确诊200例,无症状感染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总感染率为5.16%(214/4151)。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OR=14.626,95%CI:9.873~21.668)、暴露类型为同住(OR=10.695,95%CI:4.810~23.780)或同餐(OR=6.968,95%CI:2.633~18.440)、医学隔离观察方式为居家(OR=3.949,95%CI:2.346~6.647)、住院隔离(OR=38.567,95%CI:21.570~68.957)者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高,需严格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顺义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贾蕾 王小莉 +4 位作者 吴双胜 窦相峰 庞星火 王全意 张松建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分析2020年底北京市顺义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特点,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疫情由常规核酸筛查发现,发现时间较早期病例发病时间迟滞7天。疫情历时25天,感染42人,... 目的分析2020年底北京市顺义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特点,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疫情由常规核酸筛查发现,发现时间较早期病例发病时间迟滞7天。疫情历时25天,感染42人,潜伏期中位数4天,因两个脆弱群体形成2个发病高峰,部分病例考虑为通过污染物品或环境间接感染。密接筛查发现的病例占85.71%(36/42),家庭续发率19.48%(15/77),就餐续发率为16.67%(12/72),在同一单位内,参加聚餐的感染风险是非聚餐者的3.773倍(x^(2)=5.177,P=0.023)。结论密闭空间疫情传播更容易实现,要增强对于脆弱群体的管理和健康宣教,大规模人群筛查是聚集性疫情处置时尽早控制的"兜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脆弱群体 间接接触传播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相关的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梨煜 张楠 +6 位作者 李富辉 杜晨蕾 索罗丹 黎新宇 王全意 庞星火 马永忠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2020年1-4月期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为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当医务人员被判定为病例密切接触者后24 h内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暴露信... 目的调查北京市2020年1-4月期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为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当医务人员被判定为病例密切接触者后24 h内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暴露信息等,医学隔离期间监测每日健康状况,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共405例,其中男92人(22.72%),女313人(77.28%),平均年龄38.47岁。经过医学隔离观察后共有390例期满解除,14例转归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转归为无症状感染者,总感染率为3.70%(15/405)。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不同科室(x^2=36.321,P<0.05)、与病例关系(x^2=24.891,P<0.05)、暴露类型(x^2=29.246,P<0.05)、隔离方式(x^2=10.122,P<0.05)是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直接接触者,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分区管理,避免与病例共同暴露在其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加强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密接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海先 姜金茹 +6 位作者 王鸿飞 李隆飞 马永忠 黎新宇 王全意 庞星火 索罗丹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估和优化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调查北京市2020年2月至4月期间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在京密... 目的了解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估和优化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调查北京市2020年2月至4月期间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基本信息、暴露相关信息等。在密切接触者纳入隔离医学观察后,追踪每日健康监测状况,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转归情况,计算不同类型、不同暴露条件和不同隔离医学观察方式下,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结果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变化趋势均大致呈钟型曲线。截至2020年4月30日,累计对1271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完成了隔离医学观察,转归情况分别为期满解除1245例、确诊26例、无症状感染0例,总感染率为2.05%;其中航班密接感染率0.69%(7/1011),非航班密接感染率7.31%(19/260)。暴露类型为同餐(37.50%)、同住(30.23%),曾经出现症状(34.62%),非航班密切接触者(7.31%),隔离观察方式为住院(68.97%),与确诊病例同排(2.07%)及机组人员(16.67%)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较高。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以航班密切接触为主,航班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低,应继续坚持并优化各项科学措施,严格防控境外输入疫情。暴露类型、与病例座位相距排数等因素可能是密切接触者转归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境外输入 感染率
原文传递
寨卡病毒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小洁 佟颖 曾晓芃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21-524,共4页
寨卡病毒在1947年被发现,随着2014年其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而受到关注。为了科学有效控制寨卡病毒传播和危害,研究人员对寨卡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围绕寨卡病毒的起源扩散、分子进化、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概述... 寨卡病毒在1947年被发现,随着2014年其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而受到关注。为了科学有效控制寨卡病毒传播和危害,研究人员对寨卡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围绕寨卡病毒的起源扩散、分子进化、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概述,并对尚未明确的重要问题加以总结,为全面了解寨卡病毒相关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致病机理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