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SPECT性能检测模体的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红磊 刘晓建 +3 位作者 杨昆 李晓鸣 姚树林 杜国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几何尺寸、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及结构优化合理的用于SPECT系统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新型模体。方法:调研国内外现有标准及模体资料,确定关键参量;依据γ射线辐射检测与防护特点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现有技术提高其使...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几何尺寸、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及结构优化合理的用于SPECT系统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新型模体。方法:调研国内外现有标准及模体资料,确定关键参量;依据γ射线辐射检测与防护特点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现有技术提高其使用性能。结果:研制出检测模体:①用于检测SPECT系统"固有空间分辨力"、"固有空间微分线性"的铅栅模(X、Y方向各一个模体);②用于"系统空间分辨力"和"全身空间分辨力"检测的双线源模,可同时检测双探测器的"系统空间分辨力";③可同时检测双探测器的"系统平面灵敏度"的平面源模;④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⑤其他连接支撑部件;⑥采集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并获得四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结论:研制的模体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可降低核素99Tcm的使用量,减少操作人员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检测模体 分辨力 铅栅模
下载PDF
仿真排粪造影中的患者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铭 野健 杜国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中受检者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产RXI型数字胃肠机上实施仿真排粪造影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材质为LiF(Mg、Cu、P)测定、分析50例消化道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仿真排粪造影过程中透视、... 目的:调查研究在仿真排粪造影检查中受检者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产RXI型数字胃肠机上实施仿真排粪造影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材质为LiF(Mg、Cu、P)测定、分析50例消化道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仿真排粪造影过程中透视、点片时X射线皮肤入射处及靶器官(直肠)的辐射剂量。结果:成功记录了50例便秘患者仿真排粪造影透视、点片X射线曝光全过程,统计分析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论:仿真排粪造影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个体差异均较大,需谨慎应用;仿真排粪造影技术应用的防护最优化管理有可研究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排粪造影 热释光剂量计(TLD) 辐射剂量 入射皮肤剂量
下载PDF
某钢铁企业辐射源项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学邈 马永忠 +4 位作者 张泓 田威 孙广慧 于会明 迟江朋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6-310,共5页
为了解辐射源项在钢铁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潜在危害,为企业放射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依据辐射源项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要求,对某大型国有钢铁... 为了解辐射源项在钢铁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潜在危害,为企业放射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依据辐射源项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要求,对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600余个(密封源约占80%)辐射源项,从其购置、运输、安装、使用、维护、拆卸以及密封源废弃的整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该钢铁企业可能发生放射风险的指数为8~76,放射性风险事件12个,其中,极严重风险5个,高危险度风险5个,中等危险度风险1个,低危险度风险1个;同时提出了辐射防护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关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辐射源项 放射风险 HACCP AS/NZS4360
原文传递
X射线床旁拍片时受检患者和非受检患者辐射状况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苗田 马大庆 杜国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床旁拍片 检测和分析 受检 患者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辐射状 放射卫生防护 X射线检查 影像资料 工作状况 恐惧感
原文传递
DSA不同参数组合对颅脑器官辐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士龙 周桂娟 +4 位作者 李传东 王玉丽 刘瑞宏 贾绍田 杜国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DSA附加滤过和采集野的不同参数组合对颅脑器官辐射剂量影响。方法采用血管造影机,调整不同采集野(分别为48、42、31、22 cm)和附加滤过(分别为0.9 mmCu+1.0 mmAl、0.4 mmCu+1.0 mmAl、0.1 mmCu+1.0 mmAl),将采集野... 目的:探讨DSA附加滤过和采集野的不同参数组合对颅脑器官辐射剂量影响。方法采用血管造影机,调整不同采集野(分别为48、42、31、22 cm)和附加滤过(分别为0.9 mmCu+1.0 mmAl、0.4 mmCu+1.0 mmAl、0.1 mmCu+1.0 mmAl),将采集野及附加滤过分别组合,对装入剂量计的仿真模体行正侧位二维造影采集(2D-DSA)及三维造影采集(3D-DSA)。采集过程中记录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和入射参考点的空气比释动能(AK),并测量垂体、左晶体、右晶体的吸收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2D-DSA和3D-DSA采集时吸收剂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DAP、AK参数与不同部位吸收剂量的差异。结果2D-DSA条件下(n=12),左晶体、右晶体、脑垂体的吸收剂量分别为(2.77±0.68)、(6.23±3.54)、(8.65±2.62)mGy,3D-DSA条件下(n=12)上述部位的吸收剂量分别为(1.78±0.82)、(2.18±1.15)、(3.32±0.64)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3.76和6.85,P均〈0.01)。DAP [(8739±5731)mGy·cm2]与脑垂体、左晶体、右晶体的吸收剂量[分别为(5.988±3.299)、(2.258±0.872)、(4.207±3.303)mGy]均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66、0.684、0.727,P均〈0.01)。AK值为(31±23)mGy,和脑垂体吸收剂量具有相关性(r值为0.894,P〈0.01)。受检者眼晶体辐射剂量随着附加滤过增加、采集野减小而减小,垂体的辐射剂量随着附加滤过增加、采集野增加而减小。结论头颈部DSA时,晶体和垂体的辐射剂量随附加滤过和采集野的不同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且3D-DSA辐射剂量低于2D-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辐射剂量 垂体 晶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