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北京前门地区空间形象设计与文化主题塑造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名城》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前门是北京内城市井生活和传统商业相结合的重要区域。选取前门地区"台湾会馆"、"天街"、"铁路博物馆与大观楼"、"老字号餐饮业态"四个重点案例加以分析,认为首先应当明确定位前门为平民化传... 前门是北京内城市井生活和传统商业相结合的重要区域。选取前门地区"台湾会馆"、"天街"、"铁路博物馆与大观楼"、"老字号餐饮业态"四个重点案例加以分析,认为首先应当明确定位前门为平民化传统商区,尽力营造京味民俗氛围;其次在街道设计上依据步行路线和体力需求,精细化设置游览线路;第三,将部分古建的商业目的剔除,改为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第四,引入高档专卖店之外的差异化商业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重新塑造区域整体文化形象,提高区域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前门 城市空间 形象设计 文化主题
下载PDF
论都市空间的文化创造力——以北京王府井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名城》 2018年第9期65-69,共5页
"王府井"是北京地标景观,主要由水井、步行街、老字号等组成。有关王府水井传说的转变折射出不同时段对权力态度认识的转变。王府井步行街利用复古元素赋予当下消费以历史感。因靠近使馆区,王府井最初具备外国人窥探中国的窗... "王府井"是北京地标景观,主要由水井、步行街、老字号等组成。有关王府水井传说的转变折射出不同时段对权力态度认识的转变。王府井步行街利用复古元素赋予当下消费以历史感。因靠近使馆区,王府井最初具备外国人窥探中国的窗口作用,但同时也为国人提供了了解异域文化的途径。当前,王府井的街景在消费功能和历史接续性之外,还具备为都市生活制造意义的功能:它在爱情电影中制造浪漫、在日常之外制造节庆和闲暇,赋予生活特殊的意义。王府井在对异域的容纳和化用中以民族文化实践了对东方主义的反拨,在迎接网络媒体虚拟经验冲击的过程中突出了实体经验的不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井 都市空间 文化创造力
下载PDF
现代空间理论与北京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名城》 2013年第11期36-41,共6页
形态各异的新型建筑构成了当代都市常见的景观,对都市建筑空间多重意义的解读使空间研究从地理步入人文。现代空间理论的发展与都市建筑关系紧密,许多建筑不仅承担着使用功能,还是空间理论的对象和实践场所。梳理现代空间研究的理论发... 形态各异的新型建筑构成了当代都市常见的景观,对都市建筑空间多重意义的解读使空间研究从地理步入人文。现代空间理论的发展与都市建筑关系紧密,许多建筑不仅承担着使用功能,还是空间理论的对象和实践场所。梳理现代空间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辨析其间的传承及相互影响,对应北京都市空间案例进行研究,有益于探索空间理论与当代建筑的互动,挖掘其文化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建筑 空间研究
下载PDF
斯道雷与开放的文化理论
4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90,共5页
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斯道雷教授所著《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面世不到一年就在中国登陆,其翻译之神速、出版之快捷令人欣慰。
关键词 文化理论 开放 大众文化 文化研究 第五版
下载PDF
北京打造中国设计交易所的初步设想
5
作者 陈红玉 《前线》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在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后,北京市率先制定《全面推进北京设计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实施“首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推动北京成为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2011年,北京已正式向联合国申请“设计之都... 在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后,北京市率先制定《全面推进北京设计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实施“首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推动北京成为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2011年,北京已正式向联合国申请“设计之都”和“创意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北京市 初步设想 交易所 中国 产业发展 设计创新 创意城市
下载PDF
当代听觉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当代文化的变迁中,对知识、科技、理性的推崇,导致了视觉中心主义以及听觉的萎缩,机器化大生产使得噪音成为时代的基础音。然而,我们不仅生活在知识的世界,还生活在感觉的世界,对环境的聆听、欣赏和投入,是人类的权利和福祉。我们也不... 当代文化的变迁中,对知识、科技、理性的推崇,导致了视觉中心主义以及听觉的萎缩,机器化大生产使得噪音成为时代的基础音。然而,我们不仅生活在知识的世界,还生活在感觉的世界,对环境的聆听、欣赏和投入,是人类的权利和福祉。我们也不仅生活在影像的世界,世界还通过声音的维度促成我们的存在,我们也通过倾听保持着与世界亲密而灵敏的接触。我们聆听的不仅是物理的声音,还有他人的心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归根到底,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 视觉中心主义 感性 文化
下载PDF
网络文学:驱动力量及其博弈制衡 被引量:17
7
作者 许苗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8,共7页
网络文学在定义、形式、生产主体等方面都频繁变动。变动是网络文学向外部借力和屈服的结果,也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媒介、资本和制度是驱动网络文学变化的三个主要力量。媒介技术带来新的发布渠道和传播方式,推动网络文学形式上... 网络文学在定义、形式、生产主体等方面都频繁变动。变动是网络文学向外部借力和屈服的结果,也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媒介、资本和制度是驱动网络文学变化的三个主要力量。媒介技术带来新的发布渠道和传播方式,推动网络文学形式上的一次次突破。资本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网络文学的趣味,使其从早期迎合编辑审读、模仿印刷文学,走向追随市场、面向网民的通俗化道路。在管理和制度层面,出版监管的宽容、各级作协的接纳等助力了网络文学的壮大。三股力量各自发挥作用,也相互牵制:资本使一度先锋的新媒体技术普及到大众,但当资本达到垄断、制约创新时,新技术又成为竞争者的突破口。管理制度通过主张知识产权间接调控技术的泛滥,又以净网行动对逐利资本的庸俗化导向予以警示。三者在相互博弈和制衡中形成合力,共同驱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驱动力量 媒介技术 商业资本 管理制度
下载PDF
网络文学:再次面向现实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苗苗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3期54-64,共11页
早期自发创作的网络文学中并不缺乏现实题材,其中以青春情感类、都市生活类最多,一些边缘话题、私人话题和争议话题也时有出现。随着现实创作资源的消耗、市场对幻想题材的追捧、以及作者和网站对监管的规避等,网文(即网络小说)呈现出... 早期自发创作的网络文学中并不缺乏现实题材,其中以青春情感类、都市生活类最多,一些边缘话题、私人话题和争议话题也时有出现。随着现实创作资源的消耗、市场对幻想题材的追捧、以及作者和网站对监管的规避等,网文(即网络小说)呈现出背向现实的趋势。然而,现实题材网文并未销声匿迹。近年来,扶植力度的导向、市场需求变化的推进、作者突破固定模式的写作意愿等,支撑现实题材网文再度兴起,网络文学重新面向现实。在网络文学这个涵盖面广、包容丰富的领域里,现实题材时常借用幻想手法,幻想题材也会折射现实问题,幻想和现实相互依存。健康的网络文学生态必然拥有百花齐放的格局,无论现实题材或非现实题材,都应在其中享有开放、自由、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网络小说 现实题材 网文评论
下载PDF
中国网络媒体走向文化自觉——评《走向文化自觉——中国网络媒体行业自律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苗苗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0,共3页
"走向文化自觉"预示着发展,也代表着希望,它强调动态的进步过程。文化自觉不仅是网络自律与他律结合的目标,更是媒体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网络媒体 文化自觉 行业自律机制 中国 自律与他律
原文传递
精英趣味与大众生产力——网络文学“非线性”特征的转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苗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中国网络文学没有像网络普及之初人们预想的那样带来技术的狂欢,而是受商业力量影响变成了通俗文学的一种。论文以曾被反复论证的网络文学"非线性"特征为例,对研究者的设想和当前发展实际的区别进行了分析。非线性的"超... 中国网络文学没有像网络普及之初人们预想的那样带来技术的狂欢,而是受商业力量影响变成了通俗文学的一种。论文以曾被反复论证的网络文学"非线性"特征为例,对研究者的设想和当前发展实际的区别进行了分析。非线性的"超链接"、"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并没有在网络文学创作、文本、阅读上带来根本改变,而是引起了阅读的系列化和分散化,激发了读者在新作品、新话题方面的文化生产力。民众对网络文学的技术特点进行筛选和简化,也使网络文学从精英趣味的探索变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非线性 大众生产力
下载PDF
莫言之我见
11
作者 郑春光 刘堃 +2 位作者 严彬 伊北 许苗苗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11期12-14,共3页
前文是专家们对莫言获得诺奖的见解,论述深刻而犀利,有着术业专攻之上的学术高度,闪烁理性反思的智慧光芒。青年人也应该发出的自己声音,他们是青年学者、作家、媒体人,他们有热情、锐气、个性张扬,他们是正在成长着的未来。
关键词 莫言 青年学者 理性反思 个性张扬
下载PDF
微博中的身体
12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4年第3期12-19,共8页
微博里充斥着身体:写实的、夸张的、优雅的、低俗的、思想性的和纯肉欲的。它们各行其是又和平共处,彼此强化又相互消解,浏览微博如同享用一席身体盛宴。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身体具有活跃的话题性,既可对抗传统观念,又可生发个人兴... 微博里充斥着身体:写实的、夸张的、优雅的、低俗的、思想性的和纯肉欲的。它们各行其是又和平共处,彼此强化又相互消解,浏览微博如同享用一席身体盛宴。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身体具有活跃的话题性,既可对抗传统观念,又可生发个人兴趣,正好适合公众不断转移注意力的需求。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不仅在技术上便于筛选内容,还为“观看身体”这一私人行为提供了公开途径。二者一拍即合,将各式鲜活肉体源源不断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当代文化语境 和平共处 传统观念 个人兴趣 新兴媒体 思想性 话题性
下载PDF
都市里的神圣空间
13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11期27-32,共6页
走在欧洲街头,最吸引目光的往往是教堂。在普通的居民区拐角、在宽阔的金融街尽头、在路口、在道边、在地铁站旁……那些可大可小,尖顶、圆顶、黄金顶的教堂引人驻足。传承古老信仰的神圣空间看似与光鲜激进的当代都市生活互不相干,... 走在欧洲街头,最吸引目光的往往是教堂。在普通的居民区拐角、在宽阔的金融街尽头、在路口、在道边、在地铁站旁……那些可大可小,尖顶、圆顶、黄金顶的教堂引人驻足。传承古老信仰的神圣空间看似与光鲜激进的当代都市生活互不相干,实际上,二者不断影响、争夺,又相互吸纳、学习。神圣空间主动消解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力图与当代都市生活和谐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空间 都市生活 日常生活 居民区 金融街 地铁站 教堂 当代
下载PDF
从档案史料看红色特工范纪曼
14
作者 陈镭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57,共2页
历史上有一些打入国民党内部、多重身份的红色特工,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其中就有一位工作出色却鲜为人知的教授范纪曼。他在美术、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造诣,也曾在北平、上海、南京三地从事情报工作,甚至代理过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 历史上有一些打入国民党内部、多重身份的红色特工,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其中就有一位工作出色却鲜为人知的教授范纪曼。他在美术、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造诣,也曾在北平、上海、南京三地从事情报工作,甚至代理过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北平站站长。范纪曼曾经长期被误解,而今天可以从档案史料中追踪到他的足迹,印证补充当事人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史料 情报工作 多重身份 国民党 红色 北平 特务
下载PDF
北京都市建筑空间文化分析
15
作者 许苗苗 《北京规划建设》 2013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当代都市景象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各类新兴空间。拔地而起的楼宇、道路、桥梁将都市空间分割得形态各异,一些传统建筑也焕发出新的光彩。西方现代空间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大都市的面貌;当代北京也有不少建筑是现代空间理论的成果,... 当代都市景象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各类新兴空间。拔地而起的楼宇、道路、桥梁将都市空间分割得形态各异,一些传统建筑也焕发出新的光彩。西方现代空间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大都市的面貌;当代北京也有不少建筑是现代空间理论的成果,它们构建了崭新的城市面貌,演绎着全新的都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建筑 空间文化 北京 空间理论 城市面貌 空间分割 传统建筑 都市文化
原文传递
网络媒体变迁与网络文学的生成转化
16
作者 许苗苗 《教育传媒研究》 2017年第3期73-77,共5页
本文通过追溯主流网络文学发布媒介平台的变迁,指出网络文学跟随媒介变迁的过程,虽然技术上是被动的,却在不停试错中呈现出积极意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学在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认为网络作者在加入作协体系后拥有了跨媒介话语权.... 本文通过追溯主流网络文学发布媒介平台的变迁,指出网络文学跟随媒介变迁的过程,虽然技术上是被动的,却在不停试错中呈现出积极意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学在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认为网络作者在加入作协体系后拥有了跨媒介话语权.低收入网络读者群体还通过海量点击将热点推送到有付费能力的其他媒介受众群体中,促成趣味的反向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变迁 网络文学 生成
下载PDF
新空间与旧符码:会馆对当代城市意义的填充
17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名城》 2015年第10期84-89,共6页
会馆是同乡之间基于地缘情谊相互帮扶的产物,在历史上发挥过试馆、行馆的功能,并曾经作为地方势力的维护者发挥着社会功能。近年来,一些原本被工厂、居民占用或是废弃的老会馆重新得到启用。在形态上,它们修旧如旧,但在功能上却得到了... 会馆是同乡之间基于地缘情谊相互帮扶的产物,在历史上发挥过试馆、行馆的功能,并曾经作为地方势力的维护者发挥着社会功能。近年来,一些原本被工厂、居民占用或是废弃的老会馆重新得到启用。在形态上,它们修旧如旧,但在功能上却得到了新的开掘,突出文化意义、商业意义甚至政治意义。作为都市新空间的它们沿用了"会馆"这一旧符码,意在以熟悉的概念唤起人们对乡土亲缘关系的信任感,以意义填充城市,将都市人关系转换为稳定有序的伦理关系,在陌生人之间建筑起想象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新空间 会馆 历史文化资源
下载PDF
什刹海:京城贵地的时尚变迁
18
作者 许苗苗 《中国名城》 2014年第7期54-59,共6页
什刹海区域是北京内城新兴的休闲旅游区。2000年左右,什刹海还只是一片普通居民区,但短短两三年间,它经历了从普通到显赫的转变,获得"中国最美城区"的称号。这一成功的都市新空间采用了以下几种营造策略。首先应和了国人观念... 什刹海区域是北京内城新兴的休闲旅游区。2000年左右,什刹海还只是一片普通居民区,但短短两三年间,它经历了从普通到显赫的转变,获得"中国最美城区"的称号。这一成功的都市新空间采用了以下几种营造策略。首先应和了国人观念的转变,旅行者把对景点的参观转变为闲暇的享受。其次是在消费文化主题下的包装策划,突出区域的日常化、时尚化及其与传统的关联性。第三是在同质化中显优势,一方面不排斥全球化的流行元素,一方面以差异化内涵使自身成为国内、国际友人都乐于接受的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刹海 都市文化 空间生产
下载PDF
信仰的光芒
19
作者 许苗苗 《新湘评论》 2011年第17期63-63,共1页
一百年前,尼采说出“上帝死了”,当时神权统治世界,个体需要打破权威的禁锢,人的面目开始显出轮廓。如今,经济高速发展,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成为通行时尚,“我”的影子无限扩大,空洞而迷乱的个性在现实里游走。当下,我们最需要... 一百年前,尼采说出“上帝死了”,当时神权统治世界,个体需要打破权威的禁锢,人的面目开始显出轮廓。如今,经济高速发展,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成为通行时尚,“我”的影子无限扩大,空洞而迷乱的个性在现实里游走。当下,我们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个体意识,而是信仰,一种有着自我清醒意识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才会有真正的信心,才能有真切的自我认识,才能给人以充足的力量感,才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经济高速发展 个体意识 个体需要 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 自我认识 “我”
下载PDF
网络文学研究:跨界与沟通——贺麦晓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苗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85,共8页
贺麦晓(Michel Hockx),1964年生,荷兰人。曾获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英国汉学协会会长。研究范围包括中国现当代诗歌、新诗诗学以及文学社会学。曾进行民国期刊研究,最近关注中... 贺麦晓(Michel Hockx),1964年生,荷兰人。曾获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英国汉学协会会长。研究范围包括中国现当代诗歌、新诗诗学以及文学社会学。曾进行民国期刊研究,最近关注中文网络文学。专著有:《雪朝:通往现代之路上的八位中国诗人》(199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场》(1999)、《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2003)、《当代中国文化》(2006)等。中文文章发表于《读书》、《学人》、《诗探索》、《现代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当代作家评论》等杂志。本刊特邀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许苗苗博士对其进行访谈,在面谈、邮件基础上改定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研究 教授 访谈录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社会科学论坛》 《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