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消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喆 李志成 +2 位作者 高继东 郑明非 殷传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57-560,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芪消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60例患者术后口服埃克替尼片。治疗组脱落3例,剩余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消... 目的 探讨参芪消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60例患者术后口服埃克替尼片。治疗组脱落3例,剩余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消癌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检测两组血清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水平。对比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使用肺癌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 FACT-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经统计学比较,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COX-2、MMP-2、VEGF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COX-2、MMP-2、VEG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VC、PEF、MVV高于治疗前,治疗组的FEV1/FVC、PEF、MVV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FACT-L各项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皮疹、腹泻、恶心、转氨酶异常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芪消癌方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助于降低血管的形成,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药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消癌方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形成 肺功能 生活质量 药物毒性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学利 赵阳 +1 位作者 冯立锋 殷传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不同术式的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52)和实验组(n=74),前者实施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后者实施胸...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不同术式的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52)和实验组(n=74),前者实施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后者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前、术后两组均采静脉血留存血浆和血清,检测外周血浆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评估两组免疫功能状态;记录两组不同术式的切口长度、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均采用肺癌症状量表(LC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不同术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1)流式细胞学和酶联免疫学检测,术前观察组和实验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CD4+/CD8+、IL-2、IFN-γ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较观察组高及IL-6、TNF-α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观察组比较,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3)生存质量的比较,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CSS、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实验组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降低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它具有切口小、术中时间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的特点,同时能提高癌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炎性因子 肺癌症状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改良手动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明非 高继东 +3 位作者 冯喆 殷传军 赵阳 冯立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手动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5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6)、观察组(n=26)分别采用导管直接溶栓术(CDT)治疗、改良手动血栓清除术(MAT)联合CDT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改良手动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5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6)、观察组(n=26)分别采用导管直接溶栓术(CDT)治疗、改良手动血栓清除术(MAT)联合CDT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栓清除成功率、总有效率均较高(均P<0.05);观察组失血量、24 h患肢消肿程度高于对照组,CDT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指标、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MAT联合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血栓 治疗 改良手动血栓清除术 导管直接溶栓术 凝血指标 尿激酶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清NT-proBNP、Cys-C、cTnⅠ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本超 冯喆 周喆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387-5392,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及其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拟行CABG的179例ACS患者开展前...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及其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拟行CABG的179例ACS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于术前1 d及术后1~3 d分别采集晨起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NT-proBNP、Cys-C、cTnⅠ水平。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术后血清NT-proBNP、Cys-C、cTnⅠ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179例ACS患者CABG术后6个月内发生MACE者43例(24.02%),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6例(14.53%),靶血管重建12例(6.70%)及心源性死亡5例(2.79%)。MACE组年龄≥65岁、手术时间≥3.5 h及体外循环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术后血清NT-proBNP、Cys-C、cTnⅠ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患者CABG术后血清NT-proBNP、Cys-C、cTnⅠ峰值与早期预后密切相关(P<0.05);CABG术后血清NT-proBNP、Cys-C、cTnⅠ水平预测6个月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6、0.684和0.717,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794,敏感度为60.47%,特异度为89.71%。结论ACS患者CABG术后血清NT-proBNP、Cys-C、cTnⅠ水平变化与早期预后存在密切联系,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6个月内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胱抑素C 心肌肌钙蛋白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