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源性外切体负载的间充质干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博 任军 +1 位作者 姜晗昉 贾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目的:分离并纯化BALB/c小鼠肝癌恶性腹水来源的外切体及同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外切体负载经γ干扰素(IFN-γ)刺激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探讨其抗肝癌细胞活性改变。方法:利用超滤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BALB/c小鼠肝癌... 目的:分离并纯化BALB/c小鼠肝癌恶性腹水来源的外切体及同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外切体负载经γ干扰素(IFN-γ)刺激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探讨其抗肝癌细胞活性改变。方法:利用超滤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BALB/c小鼠肝癌恶性腹水来源的外切体;利用贴壁培养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法体外培养同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切体负载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小鼠肝癌H22细胞共孵育,72h后观察H22细胞增殖状态。结果:外切体负载的IFN-γ刺激活化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小鼠肝癌H22细胞共孵育72h后,活化组H22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负载肿瘤源性外切体的间充质干细胞抗肝癌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肿瘤源性外切体有可能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外切体疫苗诱导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肝肿瘤 免疫疗法 外切体
下载PDF
CD44^+/CD24^(-/low)/ABCG2^-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增高与临床治疗相关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龚继芳 袁艳华 +3 位作者 宋国红 余靖 贾军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目的:研究CD44+/CD24-/low/ABCG2-细胞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经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石蜡标本共43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G2和CD44/CD24双染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 目的:研究CD44+/CD24-/low/ABCG2-细胞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经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石蜡标本共43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G2和CD44/CD24双染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同时收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晚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共1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抽取空腹静脉血4mL,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CD44+/CD24-/low/ABCG2-的细胞比例,分析其与治疗的相关性,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43例患者中,术后5年内复发23例,5年内无复发2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复发组ABCG2表达高于术后无复发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3%vs60.0%,P=0.32),且与生存无相关性(P=0.086)。CD44+/CD24-双染细胞>10%者在复发组更常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2%vs35.0%,P=0.048),这部分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更短,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流式细胞检测CD45-/CD44+/CD24-/low/ABCG2-的细胞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数量为1~3725个/105(中位数为679个/105),健康志愿者中该细胞数为0~98个/105(中位数为12个/105)。该细胞数目在化疗前后出现了变化,但与治疗效果的相符性没有得出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的比例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4+/CD24-/low/ABCG2-的细胞数目高于健康志愿者,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肿瘤伴发贫血及其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23
3
作者 宋国红 刘淑俊 +1 位作者 聂均金 邸立军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1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伴发贫血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SF 36简表 )对 2 6 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评定 ,并分析这些患者的贫血情况与其他一些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1)在 2... 目的 :探讨肿瘤伴发贫血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SF 36简表 )对 2 6 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评定 ,并分析这些患者的贫血情况与其他一些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1)在 2 6 3例患者中总贫血发生率为 4 8 3% ,其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率最高 ,为 70 6 % ;血液系统肿瘤发生 3、4级贫血的比例最高 ,为 2 9 2 %。不同病种发生贫血的比例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2 )随肿瘤分期的升高 ,贫血发生率逐渐升高 ,且存在统计学差异 ,说明进展期肿瘤更易发生贫血。 3)不同性别、年龄和病程发生贫血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 4 )贫血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单因素分析显示 ,贫血对体能状态、精神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随贫血的加重生活质量下降。 5 )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 ,显示贫血对于体能状态、精神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均存影响。结论 :轻、中、重度贫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体能状态和精神状态均有影响 ,且随着贫血的加重而加重 ,必须充分重视纠正贫血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贫血/并发症 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方法 数据收集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宝山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556,F0003,共3页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s now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Despite continuou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the overall five-year survival rate for NS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s now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Despite continuou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the overall five-year survival rate for NSCLC is still less than 15%.Now we have known that the growth of neoplastic tumors is maintained exclusively by a small subpopulation called "cancer stem cells" which posseses ability of self-renew and differentiation.I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that cancer stem cells are chemoresistant and radioresistant.Therefore,a major challenge in treating this and other cancers is the intrinsic resistance to conventional therapies demonstrated by the stem/progenitor cell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stained growth,survival,and invasion of the tumor.Identifying these stem cel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defining the biologic processes necessary for their existence are paramount in developing new clinical approaches with the goal of preventing disease recurrence.This review summarizes our update understandings of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perating within the putative cancer-initiating cells at the cor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干细胞 研究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治疗恶性体腔积液 被引量:7
5
作者 邸立军 任军 +4 位作者 宋国红 余靖 方健 车利 祝毓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研究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经引流管回输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我们采用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CSF方案动员采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4+干细胞,经... 目的:研究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经引流管回输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我们采用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CSF方案动员采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4+干细胞,经体外白细胞介素-4(IL-4)、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培养10~14天以促使其成熟和扩增。每周经引流管回输入患者体腔内一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体腔积液的变化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3例患者共26处体腔积液,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7例,进展(PD)5例,有效率54%(14/26),获益率(CR+PR+SD)81%,有效及稳定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20周(4~45周),82%的患者治疗后卡氏(KPS)评分升高,初治患者有效率(CR+PR)为50%,复治患者有效率(CR+PR)为57%。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极具希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腹水 造血干细胞 树突细胞 免疫疗法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的检测及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鲁智豪 贾军 +3 位作者 任军 马博 邸立军 宋国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是否存在乳腺癌起始细胞(CD44+/CD24-/low)亚群;并分析Hedgehog信号通路在CD44+/CD24-/low乳腺癌起始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方法检测与分选MCF-7和MDA-MB-231中的CD4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是否存在乳腺癌起始细胞(CD44+/CD24-/low)亚群;并分析Hedgehog信号通路在CD44+/CD24-/low乳腺癌起始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方法检测与分选MCF-7和MDA-MB-231中的CD44+/CD24-/low细胞亚群和非CD44+/CD24-/low细胞亚群,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确认。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D44+/CD24-/low细胞亚群和非CD44+/CD24-/low细胞亚群中Hedgehog信号通路重要基因PTCH(human patched gene)、SHH(sonic Hedgehog)、GIi-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和SMOH(smoothened homolog)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CD44+/CD24-/low亚群,比例分别为(1.70±1.43)%和(94.2±1.2)%。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的CD44+/CD24-/low亚群中Hedgehog信号通路处于明显活化状态,其中Hedgehog信号通路中重要下游信号分子GIi-1在MCF-7和MDA-MB-231细胞系CD44+/CD24-/low细胞亚群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非CD44+/CD24-/low细胞亚群(P分别为0.007和0.005)。结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存在CD44+/CD24-/low干细胞标志细胞亚群,其中Hedgehog信号通路处于明显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信号传导
下载PDF
IgH、TCRγ基因重排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德亮 勇威本 +6 位作者 柯杨 冯莉雅 孟松娘 郑文 朱军 张运涛 卫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0-480,F003,共2页
关键词 基因重排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病理学 骨髓侵犯 IGH TCRΓ
下载PDF
吗啡及吗啡联合右美沙芬镇痛疗效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聂鋆 谢广茹 +2 位作者 刘淑俊 戴玲 徐国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规范即释吗啡剂量滴定方法及应用右美沙芬对吗啡的增效作用。方法:选择86例重度癌痛患者,试验分为吗啡滴定阶段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阶段。吗啡滴定阶段:吗啡剂量从5 mg/4 h 1次开始,出现爆发痛时给予吗啡解救治疗,解救剂量为当日吗... 目的:规范即释吗啡剂量滴定方法及应用右美沙芬对吗啡的增效作用。方法:选择86例重度癌痛患者,试验分为吗啡滴定阶段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阶段。吗啡滴定阶段:吗啡剂量从5 mg/4 h 1次开始,出现爆发痛时给予吗啡解救治疗,解救剂量为当日吗啡总剂量的10%,直至疼痛稳定;随机双盲对照阶段:在吗啡滴定至疼痛稳定后,将所有吗啡剂量减量30%,加用右美沙芬或其模拟片(剂量比为1∶1),再次进行剂量滴定,至疼痛稳定。结果:滴定阶段:药物剂量于第4天达到稳定并以稳定的剂量持续用药。镇痛剂量最小为30 mg,最大为160 mg。患者的疼痛强度自第3天开始明显减弱并保持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照试验阶段:2组患者的吗啡总用量均有所减少,加右美沙芬组的减药量略多于对照组,但2组间没有差异,疼痛强度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规范的即释吗啡剂量滴定方法镇痛效果满意,加用右美沙芬有减少吗啡用药总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右美沙芬 镇痛药 阿片类
下载PDF
MDA-MB-453细胞中分离CD44^+/CD24^(-/low)和SP细胞及其Wnt和Notch通路状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昕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通过分离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453中的CD44+/CD24-/low和SP(side population)细胞亚群,探索其干细胞表型,同时分析其SP细胞亚群与Wnt和Notch信号传导通路... 目的:通过分离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453中的CD44+/CD24-/low和SP(side population)细胞亚群,探索其干细胞表型,同时分析其SP细胞亚群与Wnt和Notch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蛋白(β-catenin和Notch-1)基因扩增的关系,研究其SP细胞亚群与HER2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3,HER3)基因扩增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453和HER2阴性细胞MCF-7是否存在CD44+/CD24-/low细胞亚群和SP细胞亚群。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MDA-MB-453细胞中β-catenin和Notch-1的基因扩增情况,粗略比较在MDA-MB-453细胞及其SP细胞亚群中β-catenin,Notch-1,HER2和HER3蛋白基因扩增量的差异。结果:MDA-MB-453细胞系未检测到CD44+/CD24-/low细胞亚群,但可检测出SP细胞亚群。在MDA-MB-453细胞和MCF-7细胞均可扩增到β-catenin和Notch-1。β-catenin和Notch-1的基因扩增在MDA-MB-453细胞中低于其SP细胞亚群;然而,HER2和HER3的基因扩增在两个细胞亚群中是类似的。结论:SP细胞能够富集MDA-MB-453乳腺癌干细胞。Wnt和Notch信号通路在MDA-MB-453细胞中处于开放激活状态,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可能与MDA-MB-453乳腺癌干细胞的维持和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多潜能干细胞 基因扩增 受体 NOTCHL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国红 任军 +2 位作者 张力健 方健 邸立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7-35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目前临床上需要一种简单、敏感...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目前临床上需要一种简单、敏感、可靠的方法来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从而指导TKI类药物的最佳应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并针对常见的特异性突变,寻找一种方便、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方法:手术切除的NSCLC冰冻组织标本50例,对照为正常肺组织16例。分别提取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DNA,PCR法扩增肿瘤组织DNA中EGFR基因外显子18-21,提纯后测序,确定有无突变存在。针对常见特异性突变设计突变特异引物,应用该引物扩增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肺组织DNA,观察有无特异条带出现,并与直接测序结果相比较,观察是否存在一致性。结果:50例NSCLC组织中共检出突变15例,突变率30%,均为杂合子突变,其中外显子19突变的6例(12%),外显子21突变的9例(18%);外显子19的突变类型均为缺失突变delE746-A750;外显子21的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8例为L858R,1例为L861Q。应用特异引物扩增已在直接测序中验证的存在特异突变的肺癌组织DNA,均显示出阳性条带;相反,对于16个正常对照肺组织DNA和在直接测序中未发现有突变的肺癌组织DNA,应用该特异引物扩增后,均无阳性条带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为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和外显子21的替代突变,应用突变特异PCR检测肺癌组织中的常见EGFR基因突变类型,是一种简单、特异、准确、经济、省时省力的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99m)Tc-平阳霉素肺癌显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俊星 张艳华 +5 位作者 张梅颖 刘叙仪 唐谨 林保和 王吉欣 方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5,共2页
了探求非创伤性评价肺部病变的方法,对32例肺部疾患患者应用(99m)~Tc-平阳霉素(PYM)行平面显像。结果发现良恶性病变对(99m)~Tc-PYM 的摄取时相显著不同,储留指数(RI)可反映该差异。对恶性病灶,以 RIx^--s作为诊断标准,结果优于肉眼观察... 了探求非创伤性评价肺部病变的方法,对32例肺部疾患患者应用(99m)~Tc-平阳霉素(PYM)行平面显像。结果发现良恶性病变对(99m)~Tc-PYM 的摄取时相显著不同,储留指数(RI)可反映该差异。对恶性病灶,以 RIx^--s作为诊断标准,结果优于肉眼观察,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可达92%、100%及93%;RI 在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非小细胞肺癌低分化者与高中分化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99m)~Tc-PYM 显像为一有前途的肺癌诊断方法,且能反映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性核素诊断 锝99M 平阳霉素
下载PDF
AFP和IL-18双表达腺病毒转染DC肝癌瘤苗的制备及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吉成 王弼 +3 位作者 贾军 封江南 陈涛 陈燕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68-1771,共4页
目的:制备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AFP瘤苗,探索增强肝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途径.方法:构建和制备rAd-IL18-AFP双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8和AFP基因在DC中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制... 目的:制备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AFP瘤苗,探索增强肝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途径.方法:构建和制备rAd-IL18-AFP双基因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8和AFP基因在DC中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制备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AFP瘤苗,rAd-IL18-AFP介导的IL-18和AFP基因能够在DC中进行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制备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AFP瘤苗,为进一步的肝癌免疫基因治疗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树突状细胞瘤苗 甲胎蛋白 肝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清除及诱导乳腺癌干细胞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9-452,共4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负载p53基因诱导对HMCC97肝癌细胞特异性杀伤
14
作者 贾军 任军 +2 位作者 张红梅 张利旺 郭晓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以p53基因转染CD34造血干细胞采集物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观察其对表达P53抗原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动员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 目的:以p53基因转染CD34造血干细胞采集物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观察其对表达P53抗原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动员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D34+造血干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4,IL-4)、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联合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CD34+细胞分化为DC。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携带人p53基因的质粒pEGFP-C3/p53转染培养7d的DC,MTT法检测对不同人肝癌细胞HMCC97和HepG2的特异性杀伤效果。结果:经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分枝状突起,高表达CD1a、CD11c、CD80、CD86和HLA-DR分子。转染p53基因后可见到转染DC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可见转染p53基因的DC发出红色荧光,而未转染DC无荧光表达。MTT法检测结果表明,p53基因转染后的DC可诱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杀伤表达P53抗原的HMCC97细胞,p53基因转染组、空载体组和未转染DC组的杀伤率分别为(49.3±4.6)%、(25.4±4.1)%和(24.8±3.8)%,转染组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DC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不表达P53抗原的HepG2细胞,转染P53的DC诱导的CTL反应未能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p53基因转染组、空载体组和未转染DC组的杀伤率分别为(30.8±4.6)%、(27.3±4.3)%和(28.5±5.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转染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可诱导特异性CTL反应杀伤表达P53抗原的肝癌细胞,提示P53可能成为DC细胞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53 造血干细胞 树突细胞 肝肿瘤
下载PDF
Sonic 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5
作者 车利 任军 +5 位作者 袁艳华 贾军 邸立军 宋国红 余靖 王小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623,共8页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明确这些基因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29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明确这些基因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29例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以及相对应的远癌正常组织中4种SHH基因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hh和Ptch蛋白的表达。结果:所检测的4种SHH基因(Shh,Ptch,Smoh和Gli-1)在远癌正常肝癌组织中均低表达或无表达。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1、68、48和62,而Shh和Ptch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在癌组织中均显著相关(P=0.041和P=0.035)。Gli-1mRNA在远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明显相关,表达阳性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总生存时间(OS)均明显缩短(P<0.05)。同时,Gli-1mRNA在肝癌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阳性者的预后极差。结论:SHH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细胞癌中处于激活状态,SHH通路的激活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SHH传导通路基因标记物也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信号传导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小鼠肝癌组织诱发肝癌细胞坏死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晗昉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H22原位肝癌移植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探讨小鼠骨髓MSCs在肝癌微环境中是否向肝细胞分化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利用贴壁培养法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分选CD45^-...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H22原位肝癌移植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探讨小鼠骨髓MSCs在肝癌微环境中是否向肝细胞分化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利用贴壁培养法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分选CD45^-、CD11b^-细胞法制备BALB/c小鼠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标志鉴定,采用绿色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5(6)-carboxyfluoresce indiacetate N-succinimidyl ester,CFSE]对其标记后备用。随机取12只8周龄BALB/c小鼠,肝脏原位注射法建立小鼠H22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建模1周后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开腹直视下分别注射入肝癌组织和/或同一肝叶的正常肝组织内。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利用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小鼠肝组织白蛋白表达,并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MSCs移植组平均生存期为25d(95%可信区间:22~28d),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21d(95%可信区间:20~23d),但组间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在肿瘤边缘和瘤体内可见CFSE标记细胞有白蛋白表达;另与对照组相比,MSCs移植组肝癌组织内出现大片坏死。结论:小鼠骨髓MSCs可在原位肝癌移植小鼠模型的肝脏定植,并且能分化为具有肝细胞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同时可能诱发肿瘤细胞坏死,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间质干细胞 模型 动物 细胞分化 小鼠
下载PDF
人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血清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维亨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索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肝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和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肝细胞诱导培养基中,刺激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设立4个实验组加入不同血清:A组,5%(体积分数... 目的:探索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肝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和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肝细胞诱导培养基中,刺激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设立4个实验组加入不同血清:A组,5%(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BS);B组,2.5%(体积分数)FBS+2.5%(体积分数)乙型肝炎感染血清;C组,2.5%FBS+2.5%(体积分数)正常人血清;D组,以含10%(体积分数)FBS的LG-DMEM培养液作为对照。诱导培养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细胞特异性标志,以及感染细胞是否表达乙型肝炎特异性蛋白。应用糖原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合成和储存糖原的功能。结果:诱导组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白蛋白(ALB)和甲胎球蛋白(AFP),并具备合成和储存糖原的功能。B组细胞加入感染血清后,扩增能力受到抑制,少量细胞可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但ALB和AFP的表达阳性率以及糖原储存能力与C组相似。荧光共聚焦技术检查可见部分细胞同时表达ALB和HBsAg。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肝细胞诱导条件下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乙型肝炎感染血清可以明显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但对其向肝细胞分化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骨髓 肝炎病毒 乙型
下载PDF
应用联合化疗及免疫调节剂等治疗蕈样肉芽肿14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沈力 勇威本 +2 位作者 李世荫 梁桂莲 周劲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本文报告1979~1990年我院经治蕈样肉芽肿(MF)14例,全部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4例经免疫组化显示了MF细胞具有辅助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免疫调节剂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类Ia抗原免疫学表现型的初步分析
19
作者 勇威本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小白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中由Ⅰ区位点基因所决定的分子称Ⅰ区相关抗原(Ia)。人的HLA-DR抗原与小白鼠Ia抗原相似,称为类Ia抗原(Ia-likeAntigen)。类Ia抗原存在于淋巴细胞系、髓细胞系及少数其他类型细胞。目前类Ia抗原不只用于组织... 小白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中由Ⅰ区位点基因所决定的分子称Ⅰ区相关抗原(Ia)。人的HLA-DR抗原与小白鼠Ia抗原相似,称为类Ia抗原(Ia-likeAntigen)。类Ia抗原存在于淋巴细胞系、髓细胞系及少数其他类型细胞。目前类Ia抗原不只用于组织相容性检测,也做为细胞表面标记应用于研究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及识别不同亚型白血病。 本文应用抗Ia抗原单克隆抗体检测73例白血病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类Ia抗原 免疫学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损伤与白细胞介素1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健 刘淑俊 +1 位作者 刘华 宛风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571-573,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过量骨吸收在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13例MM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短期培养上清,被用来检测骨吸收活性(BRA)和白细胞介素I(IL-1)水平。所有MM患者培养上清具有BRA,8/10例广泛骨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过量骨吸收在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13例MM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短期培养上清,被用来检测骨吸收活性(BRA)和白细胞介素I(IL-1)水平。所有MM患者培养上清具有BRA,8/10例广泛骨损伤患者有较高的BRA和IL-1活性,而少数部位骨损伤和无骨损伤病例BRA值较低,患者有较高BRA与IL-1浓度间有较好相关性。体外骨吸收实验证实IL-1具有显著BRA。我们的结果提示,IL-1是MM患者骨髓细胞培养上清中BRA的主要成分,在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骨髓肿瘤 骨损伤 白细胞介素 骨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