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余靖 邸立军 +10 位作者 宋国红 车利 姜晗昉 祝毓琳 梁旭 贾军 张洁 杨化兵 王小利 周心娜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6,共6页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方案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肿瘤内科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4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A组)或...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方案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肿瘤内科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4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A组)或卡培他滨(B组)方案进行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试验,A组第1、8天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塞替派60-65 mg/m2静脉滴注,B组第1、8天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每日2次。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组22例,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组24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可评价疗效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组2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组22例。两组疗效分别为部分缓解9.52%vs.27.27%(2/21例,6/22例),稳定52.38%vs.31.82%(11/21例,7/22例),进展38.10%vs.40.91%(8/21例,9/22例),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90%vs.59.09%(13/21例,13/2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9个月(95%CI0.77-15.03)vs.8.3个月(95%CI4.01-12.59),1年生存率分别为88.2%vs.81%,P值均〉0.05,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组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主要不良反应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白细胞减少45.45%vs.26.09%,中性粒细胞减少45.45%vs.21.74%,血小板减少9.09%vs.0%,手足综合征0%vs.13.04%,P值均〉0.05,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经济、有效的解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西他赛 塞替派 卡培他滨
下载PDF
转移性乳腺癌上皮特异性细胞粘附分子(EpCAM)mRNA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严颖 程建平 +2 位作者 邸立军 宋国红 任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5-280,共6页
目的:以上皮特异性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EpCAM)为标志,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转移性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方法:以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47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及20例健... 目的:以上皮特异性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EpCAM)为标志,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转移性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方法:以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47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EpCAM mRNA的表达,并与原发灶病理特征、转移部位、疗效和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做相关分析。结果:化疗前和第1周期化疗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EpCAM mRNA阳性率分别37.8%和42.6%,20例健康志愿者均为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存分析显示,第1周期化疗后,EpCAMmRNA阳性的患者与EpCAM mRNA阴性的患者相比,中位TTP明显缩短,分别为7.1个月和11.1个月(P=0.013)。亚组分析显示,一线和二线化疗的患者,TTP存在明显差别(P=0.018),而三线及三线以上化疗的患者TTP无明显差别(P=0.471)。结论:转移性乳腺癌中,EpCAM mRNA的阳性率约为40%。第1周期化疗后,EpCAMmRNA阳性的患者中位TTP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循环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上皮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依维莫司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进展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霖惠 李惠平 +5 位作者 邵彬 宋国红 黄文发 冉然 刘笑然 孔维垚 《癌症进展》 201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对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依维莫司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依维莫司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对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依维莫司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依维莫司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使用维莫司治疗的时间为0.1~23.0个月,其中9例因不良反应停药,2例因经济原因停药,故有30例患者可评估疗效,其中4例(13.3%)部分缓解,16例(53.4%)疾病稳定,10例(33.3%)疾病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2个月(1.2~22.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0个月(1.3~30.0个月)。在可评估疗效的30例患者中,4例患者使用依维莫司时间超过12个月。药物不良反应方面,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停药,故有39例患者可评估不良反应,其中呼吸困难6例(2例出现肺间质病变,其中1例为4级病变),皮疹8例(2例为4级皮疹),骨髓抑制1例,39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4例为4级口腔溃疡)。进一步分析HR表达情况、使用依维莫司时所处疾病线数、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转移与生存的关系发现,雌激素受体(ER)≤50%和﹥50%的患者mPFS分别为3.0、6.0个月(χ2=4.178,P=0.041)。结论经多线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后,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对HR阳性、HER2阴性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仍有一定疗效,但需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乳腺癌 内分泌耐药 依维莫司
下载PDF
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邵彬 余靖 +17 位作者 邸立军 宋国红 朱步东 车利 贾军 姜晗昉 祝毓琳 梁旭 张洁 王超颖 严颖 吕敏 林晓琳 黄晓蕾 尤渺宁 王小利 周心娜 任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7,共7页
目的研究有症状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有症状胸腔积液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手术病理分期、手术后无病... 目的研究有症状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有症状胸腔积液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手术病理分期、手术后无病生存期(DFS)、胸腔积液是否为初次复发部位、是否复发后一线化疗、是否伴有其他积液、是否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情况[是否血性胸腔积液、胸水细胞数、胸水单核细胞数、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蛋白、胸水量]及胸腔积液的治疗情况(胸腔局部治疗方式、胸腔局部化疗药物、是否使用IL-2)中各种因素对于胸腔积液疗效及控制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手术至出现胸腔积液的中位时间44月(0~180月)。手术至出现胸腔积液的时间>44月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术后DFS≤44月者(P=0.046),分别为66.7%,33.3%;复发后一线化疗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复发后二线及以上化疗者(P=0.044),分别为65.0%和31.3%;胸水单核细胞数>1×106/L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胸水单核细胞数≤1×106/L(P=0.046)的患者,分别为66.7%,33.3%。胸腔积液中位控制时间为4月,胸腔积液LDH≤400 u/ml较LDH>400 u/ml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时间显著延长(P=0.032),胸腔积液中位控制时间分别为6月和2月。结论胸腔积液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后DFS时间长、复发后一线化疗及胸水单核细胞高者有效率高,胸腔积液LDH浓度高是胸水控制时间短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预后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严颖 任军 +2 位作者 林晓琳 宛凤玲 邸立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2 000mg/(m2.d)]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卡培他滨单药治疗43例转移性乳腺癌,2 000mg/(m2.d),d1~14,每3周为1周期。结果 43例患者平均行8周期卡培他滨治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18.6%,临床获益...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2 000mg/(m2.d)]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卡培他滨单药治疗43例转移性乳腺癌,2 000mg/(m2.d),d1~14,每3周为1周期。结果 43例患者平均行8周期卡培他滨治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18.6%,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6.0%。整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1月(95%CI:5.8~8.4),在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和三线及以上治疗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月、6.1月和8.1月(P=0.390)。在蒽环类药物与紫杉类药物治疗均失败的患者中,PFS明显缩短(6.1月vs.7.1月,P=0.038)。大于65岁的患者PFS显著延长(8.1月vs.6.1月,P=0.045)。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19例(44.2%)。结论中等剂量[2 000mg/(m2.d)]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剂量 卡培他滨 转移性乳腺癌
下载PDF
外周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年轻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国红 任军 +3 位作者 邸立军 余靖 贾军 邵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成逐渐升高的趋势,预后较差,尤其对于复发转移性年轻乳腺癌的治疗更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high dose chemotherapy,HDC)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目前仍存在争议,... 背景与目的: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成逐渐升高的趋势,预后较差,尤其对于复发转移性年轻乳腺癌的治疗更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high dose chemotherapy,HDC)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目前仍存在争议,有可能一些亚组人群在其中获益。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对于年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年龄≤40岁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16例接受外周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HPC,14例接受常规剂量化疗(standard dose chemotherapy,SDC)。HDC组:首先应用化疗多西他赛120 mg/m2和G-CSF 5μg/kg动员。采集外周血CD34+干细胞,然后行2个周期大剂量化疗,方案为15例接受了3药联合化疗:多西他赛120 mg/m2+塞替派175 mg/m2+卡铂AUC=6,1例接受两药联合化疗:多西他赛120 mg/m2+塞替派175 mg/m2。SDC组:多西他赛75 mg/m2+塞替派50~60 mg/m2,每21 d为1个周期,应用4~6个周期或至疾病进展。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HDC组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为31.3%;SDC组部分缓解1例,有效率为7.1%。HDC组PFS为9个月(2.3~15.7个月);SDC组PFS为3.8个月(2.7~4.9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HDC组OS为11.8~21.2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SDC组OS为6.8~16.0个月(中位生存期是11.4个月),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8)。大剂量化疗安全性良好。结论: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对年轻转移性乳腺癌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今后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乳腺癌 转移 大剂量化疗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口服依托泊苷治疗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严颖 邸立军 +6 位作者 李惠平 宋国红 姜晗昉 梁旭 邵彬 林晓琳 宛凤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评价口服依托泊苷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接受口服依托泊苷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口服依托泊苷50 mg/d,d1~20,每28天为一周期。结果共纳入88例乳腺癌患者,83.0%(73/88)为三线以上治疗,78.4%(6... 目的评价口服依托泊苷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接受口服依托泊苷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口服依托泊苷50 mg/d,d1~20,每28天为一周期。结果共纳入88例乳腺癌患者,83.0%(73/88)为三线以上治疗,78.4%(69/88)既往用蒽环类、紫杉类药物及卡培他滨治疗过。88例患者采用口服依托泊苷方案中位化疗5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7例(8.0%),疾病稳定(SD)50例(56.8%),疾病进展(PD)31例(35.2%),无完全缓解(CR)患者。客观缓解率(CR+PR)为8.0%,临床获益率(CR+PR+SD≥6.0月)为44.3%。整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0月(95%CI:3.8~6.2月),中位生存期(OS)为17.0月(95%CI:11.3~22.7月)。主要不良反应为1~2级恶心18例(20.5%),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9例(21.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3.4%)。结论口服依托泊苷治疗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耐受性好、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乳腺肿瘤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25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丽娜 严颖 +7 位作者 李惠平 赵红梅 雷玉涛 宋国红 姜晗昉 梁旭 王超颖 邵彬 《癌症进展》 201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及北京大学第鼍医院收治的2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男性乳腺癌生存情况。结果分析的25例男性...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及北京大学第鼍医院收治的2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男性乳腺癌生存情况。结果分析的25例男性乳腺癌发病中位年龄为65岁(44—80岁)。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80.0%),仅l例患者为浸润性小叶癌(4.0%)。激素受体阳性患者23例(92.O%)。luminalA—like亚型12例(48.0%),Her-2阴性luminalB—like亚型2例(8.0%),Her-2阳性luminal B—like亚型6例(24.0%),无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i阴型)2例(8.0%),未分型3例(12.O%)。早期(I~Ⅲ期)患者比例较大,占92%(23例),均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9例(39.1%)接受了辅助化疗,14例(60.9%)接受了辅助内分泌治疗,其中7例患者为他莫昔芬治疗,4例患者为芳香化酶抑制剂(aronlatase inhibitors,AI)联合戈舍瑞林治疗,3例患者为他莫昔芬治疗2~3年转换为AI联合戈舍瑞林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1%。结论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以老年患者为主。早期患者治疗以手术为主,内分泌治疗原则不能完全相同于绝经后的女性乳腺癌,使用AI治疗的患者,应注意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 无病生存 亚型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继续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严颖 李惠平 +5 位作者 邸立军 宋国红 姜晗昉 梁旭 邵彬 宛凤玲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2期1191-1194,1198,共5页
目的评价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继续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继续行曲妥珠单抗治疗,仅更换化疗方案的3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疗效... 目的评价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继续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继续行曲妥珠单抗治疗,仅更换化疗方案的3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在复发转移阶段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中位治疗时间6.0个月(95%CI为1.7-10.3个月);30例患者在出现疾病进展后,均继续进行曲妥珠单抗治疗,仅更换联合的化疗方案。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7例(23.3%),疾病稳定(SD)12例(40.0%),疾病进展(PD)11例(36.7%),无完全缓解(CR)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3.3%,临床获益率为43.3%。总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0个月(95%CI为3.0-7.0个月)。有临床获益的13例患者的PFS明显长于17例无临床获益者(9.0个月vs 3.0个月,P﹤0.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考虑主要与化疗药物相关。结论对于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更换化疗方案有较好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乳腺癌 HER2阳性 转移 曲妥珠单抗 化疗
下载PDF
多西他赛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彬 李惠平 +6 位作者 宋国红 邸立军 姜晗昉 严颖 王环 宛凤玲 尤渺宁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2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行多西他赛一线化疗的复发MBC患者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行多西他赛一线化疗的复发MBC患者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3-/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K)、CD3^+/CD16^+56^+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和CD8^+/CD28^+T淋巴细胞]比率,并进一步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对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结果 34例患者化疗后CD3^+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比率均较化疗前下降(P=0.002、0.044、0.006),下降平均比率分别为2.2%、4.7%、3.1%。中位年龄﹥54岁的患者CD19^+B淋巴细胞下降比率较中位年龄≤54岁的患者小(P=0.031);中位OS﹥3.6个月的患者CD3^+总T淋巴细胞下降比率较中位OS≤33.6个月的患者小(P=0.038)。结论多西他赛化疗后MBC患者外周血总T、B淋巴细胞比率下降,免疫功能降低,而相对保留较好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多西他赛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125例三阴性复发转移乳腺癌首发转移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惠平 刘笑然 +7 位作者 孔维垚 冉然 张如艳 张嘉杨 刘雅昕 韩祎帆 刘慧敏 金秋杰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2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首次复发转移部位的特征,以指导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治疗选择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和复发转移时间进行描述和统计,归纳其首次复发转移的模...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首次复发转移部位的特征,以指导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治疗选择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和复发转移时间进行描述和统计,归纳其首次复发转移的模式。结果 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首次单发转移部位以淋巴结和肺最为常见,分别占11.2%和5.6%;首发即为多发转移的比例高达79.2%,其中,含淋巴结、肺、骨、肝和脑转移的比例分别为52.8%、34.4%、27.1%、14.4%和6.4%,其他特殊部位(包含肾上腺等)转移32例(25.6%)。首发内脏转移(仅包含肝和肺)63例,占50.4%,其中6例同时有肝和肺转移;淋巴结转移比例最高,为64.0%;合并肺转移(40.0%)的患者明显多于肝转移(15.2%)的患者(P=0.000)。复发转移的时间多在术后2~3年,2年内复发者52例(41.6%),2~3年复发者23例(18.4%),3年以上复发者50例(40.0%)。结论 TNBC淋巴结、肺转移多见;脑转移作为首发部位也值得关注;TNBC多发转移比例高;多数在2~3年内复发。建议在辅助治疗后的随访中,除了关注淋巴结的检查外,还需关注肺部和颅脑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部位分布 进展期乳腺癌 三阴性
下载PDF
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总生存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丹 宋国红 +10 位作者 李惠平 邵彬 张如艳 严颖 孔维垚 刘笑然 刘雅昕 邸立军 冉然 王环 张嘉扬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2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分析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总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转移后来我院治疗,并随访至病亡的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特征、复发情况及治疗方式评价其总生存情况。结果 78例患者总生存时间(OS)... 目的分析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总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转移后来我院治疗,并随访至病亡的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特征、复发情况及治疗方式评价其总生存情况。结果 78例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为6-236个月,中位OS为32.1个月。1年生存率92.3%,5年生存率28.2%,10年生存率6.4%。71例(91.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手术,其无病生存时间(DFS)为1-184个月,中位DFS为15.0个月,7例(9.0%)患者为初治Ⅳ期。Ⅰ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S为19.7-236个月,中位OS为90.0个月。复发转移后OS为3.0-93.3个月,中位OS为14.4个月。13例(16.7%)患者局部复发或单纯部位转移的患者行局部手术治疗联合全身治疗者中位OS为26.5月,65例(83.3%)仅行全身治疗者中位OS为12.2个月(P=0.034)。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类药物的患者中位OS为14.6个月,未予紫杉类药物的患者中位OS为11.0个月(P=0.048)。结论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整体预后较差,生存期短,但异质性较高,且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只针对已经有生存节点的患者进行分析,这组患者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也间接提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也不能一概而论。对这些早期复发的患者,目前的辅助治疗可能是不足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复发转移 总生存 临床特征 化疗 局部手术
下载PDF
176例HER2阳性乳腺癌首发转移部位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惠平 冉然 +9 位作者 李鹍 孔维垚 刘笑然 王晶 张如艳 邵彬 严颖 姜晗昉 刘雅昕 张嘉杨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2期1167-1169,1190,共4页
目的分析176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首发转移部位与分子类型的关系,帮助判断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和随访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HER2阳性定义为免疫组化+++,或FISH扩增,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分... 目的分析176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首发转移部位与分子类型的关系,帮助判断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和随访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HER2阳性定义为免疫组化+++,或FISH扩增,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术后首次复发转移的分布情况。结果 176例患者中,中位年龄50岁(范围31-76岁);首发肝转移占38.1%,其中单发肝转移占18.8%;肺转移29.0%,其中单发肺转移11.4%;肝和肺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淋巴结转移42.6%(包括锁骨上下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等),其中单发淋巴结转移19.9%;骨转移25.1%,其中单发骨转移6.3%;胸壁复发14.3%,包括仅胸壁复发的8.0%;含脑转移的4例(2.3%);还有一些少见部位转移:卵巢转移1例,子宫转移1例。首发内脏转移占59.7%,首发即多部位转移的占34.7%。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有其特殊性,内脏和淋巴结转移多见,内脏转移中肝转移更常见。所以在辅助治疗后的随访中,除了要关注淋巴结的状况外,还要关注内脏的检查,尤其是肝和肺。同时也间接地说明不同的分子类型转移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术后辅助化疗也应该考虑器官转移的特殊性,采取相对应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部位分布 进展期乳腺癌 HER2阳性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毓琳 邵彬 +17 位作者 余靖 邸立军 宋国红 张洁 梁旭 车利 姜晗昉 贾军 尤缈宁 张春荣 孟松娘 杨玉琴 高敏 黄晓红 谢嵘 王小利 周心娜 任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行紫杉醇动员的26例乳腺癌患者,紫杉醇(PTX,175 mg/m2持...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行紫杉醇动员的26例乳腺癌患者,紫杉醇(PTX,1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 h)化疗后,白细胞降至1.0×109/L左右时使用rhG-CSF5μg/(kg.d)动员至采集结束。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最低数,采集前各类血细胞数,术后分期以及既往化疗等因素对采集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CD34+细胞数的影响。结果白细胞计数于紫杉醇化疗后中位7d降至1.0×109/L左右,皮下注射rhG-CSF中位4d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总MNC平均(7.89±1.45)×108/kg,采集总CD34+细胞平均(4.88±1.54)×106/kg。年龄与采集CD34+细胞数显著相关。而其他因素对MNC及CD34+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TX(1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h)联合rhG-CSF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动员的有效安全方案。患者年龄显著影响CD34+细胞的采集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乳腺癌外周血干细胞 CD34+细胞 动员
下载PDF
铂类化疗药物对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与BRCA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楠 李鹍 +5 位作者 李惠平 宋国红 邸立军 姜晗昉 刘笑然 孔维垚 《癌症进展》 2019年第4期419-422,438,共5页
目的观察铂类化疗药物一线治疗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n=86)和对照组(n=124)。比较两... 目的观察铂类化疗药物一线治疗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n=86)和对照组(n=12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CB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二代测序法检测患者BRCA基因的突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中BRCA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CBR和PFS;按转移部位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含铂类和不含铂类化疗方案的CBR和PFS。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CBR和中位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转移部位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含铂类和不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后不同转移部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CBR和中位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59例检测过BRCA基因,治疗组中,BRCA基因野生型患者CBR低于突变型(P﹤0.05),中位PFS短于突变型(P﹤0.05);对照组中,BRCA基因野生型患者的CBR低于突变型(P﹤0.05),但BRCA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铂类化疗药物一线治疗进展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其他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但在有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中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BRCA基因 铂类
下载PDF
ER阳性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金荣 邸立军 李惠平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2期1170-1173,1186,共5页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居女性肿瘤疾病首位。其中有70%~80%乳腺癌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雌激素的存在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于E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均占据重要的位置...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居女性肿瘤疾病首位。其中有70%~80%乳腺癌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雌激素的存在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于ER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均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何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ER阳性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阳性 HER2阴性 进展期乳腺癌 一线治疗
下载PDF
氟维司群是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晓琳 邸立军 《药品评价》 CAS 2012年第6期7-9,共3页
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的竞争性、“纯粹的”雌激素受体抗拮剂,具有如下特点:⑴与TAM不同,不具有部分雌激素受体激动作用,和ER高结合力结合后可以阻断ER信号传导通路,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氟维司群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邵彬 余靖 +18 位作者 邸立军 宋国红 祝毓琳 张洁 梁旭 车利 姜晗昉 贾军 尤缈宁 黄晓蕾 王小利 周心娜 任军 张春荣 孟松娘 杨玉琴 高敏 黄晓红 谢嵘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乳腺癌患者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55例行多西他赛(商品名多帕菲,TXT,120mg/m2持续静脉滴...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乳腺癌患者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55例行多西他赛(商品名多帕菲,TXT,120mg/m2持续静脉滴注3h)动员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降至1.0×109/L左右时使用rhG-CSF5μg/(kg.d)动员至采集结束。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最低数、采集前各类血细胞数、内脏、骨转移情况及化、放疗情况对采集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MNC)和CD34+细胞的影响。结果多西他赛化疗动员后中位7d白细胞降至1.0×109/L左右,皮下注射rhG-CSF中位3d,采集总MNC平均(5.51±1.24)×108/kg,采集总CD34+细胞平均(2.90±1.38)×106/kg。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最低数与采集CD34+细胞均显著相关(P<0.05)。化疗的周期数≤6的患者采集平均CD34+细胞数较周期数≥6患者显著增高(P<0.05)。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XT(120mg/m2持续静脉滴注3h)联合rhG-CSF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动员的有效安全方案。患者年龄、既往化疗周期数显著影响患者CD34+细胞的采集数量。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最低数可作为采集CD34+细胞数量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乳腺癌 外周血干细胞 CD34+细胞 动员
下载PDF
乳腺癌基底细胞样亚型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预后分析
19
作者 周围围 任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2-713,共2页
0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亚型的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预后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各异。Perou等[1]首次提出乳腺癌的一种新亚型-基底细胞样亚型(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该亚型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6%[2]~37%[3]。
关键词 乳腺癌基底细胞样亚型 雌激素受体 角蛋白5/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2014年美国第50届临床肿瘤年会乳腺癌内科治疗热点撷英
20
作者 严颖 李惠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年第S01期1-5,共5页
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在芝加哥召开,大会报告了乳腺癌领域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临床研究数据。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癌内科治疗领域4项主要临床研究结果:①与他莫西芬+卵巢功能抑制相比,依西美坦+卵巢功能抑制也可以用于激素受体... 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在芝加哥召开,大会报告了乳腺癌领域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临床研究数据。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癌内科治疗领域4项主要临床研究结果:①与他莫西芬+卵巢功能抑制相比,依西美坦+卵巢功能抑制也可以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但年轻患者要充分做到卵巢功能抑制。②在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拉帕替尼没有获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③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辅助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没有获得总生存的改善。④依西美坦+贝伐珠单抗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维持治疗在治疗周期上有一定延长。本文对乳腺癌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科治疗 热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