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焦虑对肝癌患者麻醉苏醒与术后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朱文智 邱倩 谭宏宇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开腹肝癌切除术的患者9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HAMA<7分)和焦虑组55例(HAMA≥7分)。记...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开腹肝癌切除术的患者9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HAMA<7分)和焦虑组55例(HAMA≥7分)。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EA)评分,拔出气管导管后5 min(T_(1)),术后6 h(T_(2))、12 h(T_(3))、24 h(T_(4))、48 h(T_(5))静息及活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累计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补救情况、术后胃肠道反应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5 d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值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组入手术室HR和MAP增高,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延长;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EA评分,T_(1)、T_(2)、T_(3)静息及活动VAS评分,T_(4)活动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补救次数均增加,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升高,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延长(P<0.05)。结论术前焦虑不利于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和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焦虑 麻醉苏醒延迟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乳腺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淑霞 钮昆 +4 位作者 于玲 付天啸 杨磊 杨希春 谭宏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57-60,共4页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乳腺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88例择期行乳腺癌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评...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乳腺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88例择期行乳腺癌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评估不同时点(术后第1天、第2天)患者疼痛情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不同时点(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5天)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估不同时点(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5天)患者睡眠质量,并记录手术时间、麻醉维持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同组术后第1天比较,两组术后第2天VAS评分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2天VAS评分减少(P均<0.05)。与同组术前1天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RCSQ总评分减少、HADS-A评分增加、HADS-D评分增加,术后第5天HADS-A评分减少(P均<0.05);与同组术前1天比较,对照组术后第1天RCSQ总评分减少、HADS-D评分和HADS-A评分增加,术后第2天RCSQ总评分和HADS-A评分减少、HADS-D评分增加,第5天HADS-A评分和HADS-D评分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2天RCSQ评分增加(P均<0.05),术后第1天HADS-A、HADS-D评分减少(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丙泊酚维持量、瑞芬太尼维持量、不良反应比较,P均>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乳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焦虑、抑郁情况,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且不增加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全身麻醉 乳腺癌切除术 乳腺癌 睡眠质量 疼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镇痛泵联合椎旁神经阻滞与单纯镇痛泵在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姜月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9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镇痛泵联合椎旁神经阻滞与单纯镇痛泵在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5月胸科手术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镇痛泵镇痛,观察组采用镇痛泵... 目的探讨镇痛泵联合椎旁神经阻滞与单纯镇痛泵在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5月胸科手术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镇痛泵镇痛,观察组采用镇痛泵联合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术后2d对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术后1d、2d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d静息、活动状态下N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d静息、活动状态下NRS评分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期间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低血压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镇痛泵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科手术患者中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椎旁神经阻滞 胸科手术 术后疼痛 不良反应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肿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董长江 谭宏宇 +2 位作者 朱文智 姚月勤 范志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7-310,共4页
腹部手术对组织创伤较重,往往导致严重的术后疼痛,阿片类药物是治疗术后疼痛的首选药物,但因其具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给医生术后镇痛给药带来一定的顾虑[1],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氟比洛芬 舒芬太尼 腹部肿瘤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病人控制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云霄 陈冀衡 +6 位作者 万有 王祥瑞 范志毅 黄川 陈克能 孔国华 李晓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针药复合组(A组)32例,对照组(C组)32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针药复合组(A组)32例,对照组(C组)32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中持续及术后3次(术后6 h、24 h、48 h)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术前、术后电刺激强度为引起感觉阈强度2-3倍即10-15 m A,术中麻醉期间刺激强度为30 m A,刺激部位是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30 min/次;C组也以相同的装置和时间点连接在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处但以较小电刺激强度4 m A进行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IA)。术后6 h、24 h、48 h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的用药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A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镇痛泵用药量及术后6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有效按压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以有效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肺癌 针刺 镇痛
下载PDF
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曦 于玲 +1 位作者 范志毅 左明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62-3765,共4页
目的:研究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PKP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索患者一般情况、手术部位、硬膜外穿刺部位、穿刺操作时... 目的:研究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PKP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索患者一般情况、手术部位、硬膜外穿刺部位、穿刺操作时间、硬膜外用药、麻醉阻滞范围等。提取并分析麻醉前(T1)、穿刺后5 min(T2)、达到阻滞目标时(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共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3例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与手术部位距离(1.8±1.2)个节段,应用不同局麻药的种类及容量分别为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9.0±2.6)m L和1.5%利多卡因(8.9±3.0)m L。2例患者因硬膜外穿刺失败改为腰麻。所有患者均达到满足手术需要的阻滞范围并顺利完成手术。与T1相比,T2~T5时患者的平均压均显著降低(P〈0.05),以T3的平均压最低(降低13.8%)。结论 :对行PKP的老年患者应用单次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可满足手术要求,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老年 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球囊椎体扩张术 单次给药
下载PDF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手术全身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31
7
作者 何自静 陈静 +2 位作者 李密 段金崇 范志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患者全麻诱导及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的女性患者200例,年龄2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00例。静脉注射羟考... 目的观察和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患者全麻诱导及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的女性患者200例,年龄2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00例。静脉注射羟考酮0.2 mg/kg(O组)或舒芬太尼0.2μg/kg(S组)、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拔管后V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O组静态和动态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其他时点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拔管后各时点静态和动态中度以上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有18例(18%)发生头晕,O组和S组分别有11例(11%)和9例(9%)发生恶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舒芬太尼比较,羟考酮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的全麻诱导及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麻醉 乳腺癌
下载PDF
术中麻醉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魏晋 于玲 谭宏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影响肝癌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的麻醉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7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第5天ALT恢复正常或小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恢复组(n=78),ALT未恢复正常且高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未恢... 目的探讨术中影响肝癌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的麻醉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7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第5天ALT恢复正常或小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恢复组(n=78),ALT未恢复正常且高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未恢复组(n=99)。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术后ALT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LT恢复组中术后第5天ALT值、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值和乳酸升高值低于ALT未恢复组,ALT恢复组中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和术后体温<35.5℃的患者占比低于ALT未恢复组,而手术时间≤180 min的患者占比高于ALT未恢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升高值较高(OR=1.526,95%CI:1.105~2.107)、CVP降低值较高(OR=1.170,95%CI:1.017~1.346)、手术切除范围较高超过3个肝段(OR=2.487,95%CI:1.185~5.216)是ALT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乳酸升高值、手术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CVP降低值影响肝癌患者术后ALT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乳酸 中心静脉压 肝肿瘤 肝切除术 麻醉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麻醉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姚月勤 刘英华 +2 位作者 范志毅 陈冀衡 董长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2-77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盐酸羟考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组(Q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 目的 探讨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盐酸羟考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组(Q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静脉滴注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0.001 mg/kg、地佐辛0.1 mg/kg,待术者完成穿刺后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患者人手术室、射频消融开始时、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手术结束出针时和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记录术后疼痛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检验、x2检验等分析麻醉效果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组、D组、F组射频消融开始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7±1.6)次/min、(12.1±1.7)次/min、(10.3±2.3)次/min(F=5.068,P=0.009),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9±1.3)次/min、(12.2±1.4)次/min、(10.7±1.3)次/min(F=7.024,P=0.002),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组均低于Q组和D组(P<0.05).Q组、D组、F组清醒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0.2±0.7、0.3±0.7、1.7±1.5(F=12.981,P=0.000),术后1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2.0±0.9、1.8±0.8、4.3±0.9(F=42.362,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Q组和D组均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Q组(3例)和D组(3例)少于F组(9例)(x2 =6.400,P=0.041).术中呼吸抑制Q组(3例)和D组(2例)低于F组(9例)(x2=8.012,P=0.018).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在术后镇痛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导管消融术 肝细胞 羟考酮
原文传递
胸椎旁神经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8
10
作者 陈冀衡 张云宵 +1 位作者 李萍 范志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肋间神经阻滞(IN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麻复合TPVB组(GP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肋间神经阻滞(IN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麻复合TPVB组(GP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TPVB,TPVB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全麻复合INB组(GI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INB,INB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三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PCIA。分别于术后1h(T1)、2h(T2)、3h(T3)、24h(T4)、48h(T5)行VAS评分,记录术后24、48hPCIA泵按压次数及背景输注总量。观察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均为满意。与GI组比较,静息和咳嗽时T1~T3时GP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hGP组术后24、48h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G组比较,静息和咳嗽时T1~T3GP组和GI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hGP组和GI组PCIA泵按压次数、背景输注总量明显减少(P<0.05)。G组术后嗜睡5例(16.7%),GP组和GI组无一例发生嗜睡(P<0.05)。G组恶心、呕吐分别13例(43.3%)、4例(13.3%),GP组10例(33.3%)、3例(10.0%),GI组11例(36.7%)、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皮肤瘙痒1例(3.3%),GP组和GI组无一例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结论与胸腔镜手术前行INB比较,胸腔镜手术前行TPVB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与单纯全麻比较,胸腔镜手术前行TPVB或INB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麻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肿瘤侵袭和转移风险的比较:VEGF和MMP-9血浓度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冀衡 范志毅 +2 位作者 张云霄 金云玉 李萍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浓度,比较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麻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肿瘤侵袭和转移风险.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40例,年龄30 ~ 64岁,性别不限,BMI 18~25 kg/m^2,... 目的 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浓度,比较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麻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肿瘤侵袭和转移风险.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40例,年龄30 ~ 64岁,性别不限,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全麻组(G组)和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PG组全麻诱导前,局部注射0.375%罗哌卡因5 ml行患侧T4-7椎旁神经阻滞.两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 ~2%)、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3 μg·kg^-1·min^-1及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24 h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VEGF和MMP-9的浓度.结果 与G组比较,PG组术后血浆VEGF和MMP-9的浓度降低(P<0.05).结论 与全麻比较,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肿瘤侵袭和转移风险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胸椎 肺肿瘤 肺切除术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原文传递
经皮多穴位电刺激对预防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晓曦 陈冀衡 +1 位作者 范志毅 张云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后溪-支沟穴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30min于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后溪-支沟穴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30min于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连接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设置频率为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E组)电刺激强度为引起感觉阈的2倍,经皮穴位假电刺激组(C组)电刺激强度仅为引起感觉阈的强度。E组患者于诱导结束后继续经皮穴位电刺激,强度为30mA,直至手术结束,C组不给予经皮电刺激。术中维持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术前及手术过程中均不给予止吐药物。术后6、24和48h对患者进行30min经皮电刺激,E组和C组的频率和强度均与麻醉诱导前30min一致。随访患者PONV情况、使用补救止吐药物情况、VAS疼痛评分及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E组拔管后即刻、术后6、24、48h恶心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术后24h的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6h及术后24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h的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使用补救止吐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后溪-支沟穴对预防PONV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经皮神经电刺激 术后恶心呕吐 胸腔镜 肺切除术
下载PDF
术前焦虑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云霄 李宗超 +1 位作者 陈冀衡 范志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4-71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患者常伴焦虑,影响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焦虑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 背景与目的肺癌患者常伴焦虑,影响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焦虑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患者进行评估,其中焦虑患者44例(焦虑评分≥8分)纳入焦虑组;非焦虑患者56例(焦虑评分<8分)纳入对照组,术后随访患者早期预后指标。主要研究终点: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次要研究终点: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恶心呕吐及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镇痛药和补救止吐药用量。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焦虑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5.1±2.5)d vs(4.0±1.3)d,P<0.01;(10.9±4.0)d vs(9.1±4.1)d,P<0.05];术后VAS评分、恶心及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4.7±1.9)分vs(2.6±1.8)分,P<0.001;40.9%vs 16.1%,P<0.01;36.4%vs 20.7%,P<0.05];术后镇痛药和补救止吐药用量增多[(72.5±8.9)m L vs(68.2±9.4)m L,P<0.05;(2.1±2.9)mg vs(0.9±1.9)mg,P<0.05]。结论术前焦虑可影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术后VAS评分、恶心及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术后镇痛药及补救止吐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肺肿瘤 胸腔镜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志红 刘丹 +1 位作者 何自静 范志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5-689,共5页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80例,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80例,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1)D组:实验组,术前给予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C组:对照组,术前给予2 m L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滴注。每组患者再分为两亚组,每组7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P亚组)和七氟醚维持吸入全身麻醉(S亚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的全身麻醉操作,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昂丹司琼(ondansetron)8 mg。随访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PONV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晕动病史/既往PONV史、是否应用地塞米松以及麻醉方法。结果:术后24 h内D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者(11.4%vs.20.7%,P=0.034);术后0~2 h D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低于C组患者(1.4%vs.6.4%,P=0.031);术后2~24 h D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与C组患者差异无显统计学意义(10.7%vs.17.9%,P=0.088)。术后24 h内各时段,D组与C组内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亚组与吸入麻醉亚组PONV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效果(OR=0.447,P=0.030),晕动症/PONV病史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OR=15.730,P〈0.001)。结论: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恶心呕吐 新辅助治疗 地塞米松 丙泊酚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下载PDF
限制容量下肝脏部分切除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对血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玲 孙宏伟 +1 位作者 金荒漠 谭宏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9-661,共3页
目的研究肝部分切除病人在肝脏病灶切除前限制液体输注、围手术期处理对动脉血乳酸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开腹肝脏部分切除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病人为研究对象,肝脏病灶切除前限制液体... 目的研究肝部分切除病人在肝脏病灶切除前限制液体输注、围手术期处理对动脉血乳酸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开腹肝脏部分切除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病人为研究对象,肝脏病灶切除前限制液体输注速度为6 m L/(kg·h)。肝脏病灶切除后加快输液速度。测定围手术期动脉血乳酸值,计算血乳酸清除率。结果 67例病人中,肝脏病灶切除后10 min(T3)和出恢复室前(T4)血乳酸值明显增高。T3和T4血乳酸值与肝门阻断时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各时间点血乳酸值与给麻黄碱次数、快速补液次数、出血量、肝脏切除期间中心静脉压(CVP)均值以及是否存在肝硬化无相关性。血乳酸清除率均值为正值。结论肝门阻断可增加血乳酸值。病灶切除后加快输液可维持血乳酸清除率为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值 乳酸清除率 肝部分切除术 肝门阻断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疼痛激活脑区的影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思芳 谭宏宇 +1 位作者 权翔 叶铁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1-783,共3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剂量芬太尼对疼痛激活脑区的影响。方法选取右利手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年龄20~4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眷随机分为2组(n=10):芬太尼1.0tLg/kg组(F1组)和芬太尼1.5μg/kg组(F...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剂量芬太尼对疼痛激活脑区的影响。方法选取右利手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年龄20~4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眷随机分为2组(n=10):芬太尼1.0tLg/kg组(F1组)和芬太尼1.5μg/kg组(F2组)。300gyonFrey纤维丝刺激受试者左足心作为机械性伤害性刺激。静脉注射各组相应剂量芬太尼。于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min时给予机械性伤害性刺激,记录VAS评分。1周后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结构像扫描和功能像扫描,其中功能像扫描包括机械性伤害性刺激P1扫描、不同剂量芬太尼的药物扫描(扫描前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和机械性伤害性刺激P2扫描。P1、P2扫描包括10S的初始采集信号扫描及静息态(20s)与刺激态(20s)交替循环6次扫描。给药扫描包括空白平衡扫描4min和给药后扫描8min。记录芬太尼给药前后疼痛激活脑区的改变。结果F1组(P2-P1)激活的脑区:同侧扣带回;R组(P2-P1)激活的脑区:双侧扣带回和对侧岛叶。F2组与F1组功能磁共振成像叠加相比(F2组-F1组)可见同侧扣带回激活。结论机械性伤害性刺激时芬太尼可促进扣带回和岛叶的活动,且与剂量有关,提示这两个脑区可能是芬太尼发挥镇痛作用的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镇痛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地佐辛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英华 范志毅 金云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D组术前静注地佐辛0.100 mg/kg,F组术前静注芬太尼0.001 mg/kg,待术者完成穿刺后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各...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D组术前静注地佐辛0.100 mg/kg,F组术前静注芬太尼0.001 mg/kg,待术者完成穿刺后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单个病灶丙泊酚用量;观察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评估麻醉效果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各时段的血压、HR、脉搏SPO2,单个病灶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麻醉期间舌后坠及术后恶心、呕吐,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麻醉期间呼吸抑制显著少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 vs 4,P<0.05);术后5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30 min、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分±1.7分vs 3.3分±1.5分,1.2分±1.0分vs 3.1分±1.2分,P<0.05).结论:地佐辛在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中可以达到与芬太尼同等的临床疗效,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在术后镇痛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肝癌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宏宇 孙丽娜 +1 位作者 王晓良 叶铁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IA。加用不同浓度(10、30、100、300和1 000μmol/L)氯胺酮后,计算IA抑制率,建立氯胺酮的浓度...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瞬间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IA。加用不同浓度(10、30、100、300和1 000μmol/L)氯胺酮后,计算IA抑制率,建立氯胺酮的浓度-效应曲线,选择30μmol/L氯胺酮作IA稳态激活(及失活)曲线。结果:10μmol/L的氯胺酮对IA的电流幅度无影响;30、100、300和1 000μmol/L的氯胺酮对IA的电流幅度抑制率分别为(11±2)%、(22±3)%、(45±5)%和(53±5)%。IC50为(130±24)μmol/L,Hill系数为1.19±0.56。30μmol/L氯胺酮使激活曲线的半数最大激活膜电位(V1/2)从(-8.70±0.13)mV移动到(-11.2±2.10)mV(n=8,P<0.05),K从(15.0±4.6)mV移动到(17.6±5.7)mV(n=8,P>0.05);失活曲线的V1/2从(-75.53±7.98)mV移动到(-91.94±11.85)mV(n=8,P<0.05),K从(10.5±2.2)mV移动到(8.0±1.2)mV(n=8,P>0.05)。30μmol/L氯胺酮使IA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超极化方向明显移动。结论:临床浓度的氯胺酮能够同时加速IA的激活和失活过程,但加速IA失活的能力大于其加速IA激活的能力。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与IA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海马 神经元 钾通道 信号传导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在肝脏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文智 范志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射频消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芬太尼组(F组)和羟考酮组(O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3 min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射频消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芬太尼组(F组)和羟考酮组(O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3 min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1+丙泊酚1.5 mg·kg-1和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1+丙泊酚1.5 mg·kg-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T1)、治疗开始时(T2)、治疗开始后10 min(T3)和治疗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观察每组的镇痛效果和麻醉不良反应(呼吸抑制、不自主体动、恶心、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及镇痛效果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羟考酮组苏醒时间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的循环较平稳,在T3时点与芬太尼组相比,呼吸、循环抑制较轻(P〈0.05)。结论:羟考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射频消融术 麻醉
原文传递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低电压激活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谭宏宇 叶铁虎 +1 位作者 马士平 王晓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低电压激活钙电流[low-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urrents,ICa(LVA)]的影响。方法:培养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ICa(LVA)。加用不同浓度(3、10、30、100、300μmol/L)...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低电压激活钙电流[low-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urrents,ICa(LVA)]的影响。方法:培养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ICa(LVA)。加用不同浓度(3、10、30、100、300μmol/L)异丙酚后,计算ICa(LVA)抑制率,建立异丙酚的浓度-效应曲线,选择20μmol/L异丙酚作ICa(LVA)的激活及失活曲线。结果:3μmol/L的异丙酚对ICa(LVA)的电流幅度无影响;10、30、100、300μmol/L的异丙酚对ICa(LVA)的电流幅度抑制率分别为(12.6±4.1)%、(29.2±5.7)%、(36.6±5.3)%、(31.6±2.6)%。拟合后的浓度-效应曲线的IC50为16.8μmol/L,Hill系数为0.15。激活曲线的半数最大激活膜电位(V1/2)由(-10±1)mV移动到(-11±2)mV;K分别为12±1和8±1;失活曲线的V1/2分别为(-25±1)mV和(-25±5)mV,K分别为15±1和16±3。20μmol/L异丙酚均未使ICa(LVA)的激活曲线及稳态失活曲线发生明显移动。结论:异丙酚对ICa(LVA)通道有抑制作用,异丙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可能与ICa(LVA)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海马 神经元 膜片钳术 钙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