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彤 许丽娟 +2 位作者 崔莉 吕彧 王秀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例SPTP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SPTP,男女之比为2∶5,平均年龄34岁,仅3例有临床症状。6例发生于胰腺,有1例发生在胰腺外...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例SPTP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SPTP,男女之比为2∶5,平均年龄34岁,仅3例有临床症状。6例发生于胰腺,有1例发生在胰腺外。肿瘤均呈囊实性;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巢状排列,并形成假乳头状结构,部分瘤细胞呈透明细胞样细胞改变;间质黏液样变性、异物巨细胞反应及胆固醇样结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Vimentin、AAT呈强阳性,EMA均呈阴性;部分病例NSE、Syn、CgA、CD56、CD10、、AE1/AE3、PR局部阳性。4例术后随访30~114个月,患者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SPTP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以实性、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并伴有其它多种组织学结构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SPT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AT、Vimentin阳性是诊断SPTP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许丽娟 刘彤 +5 位作者 杨建杰 刘凤阁 崔莉 胡艳萍 刘辉 李新飞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CK5/6、CK14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与TNBC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从浸润性乳腺癌中筛选TNBC病例,然后利用CK5/6... 目的研究CK5/6、CK14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与TNBC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从浸润性乳腺癌中筛选TNBC病例,然后利用CK5/6和CK14从TNBC中筛选出BLBC的病例,分析两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TNBC的发病率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6.1%。TNBC中的CK5/6和CK14表达有正相关性(γ=0.463)。应用CK5/6、CK14从TNBC中筛选出的BLBC的百分率为54%。结论BLBC与TNBC有大部分交叉。CK5/6和CK14可以用来从TNBC中筛选出大部分的BLBC的病例。BLBC相对其他类型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必要将其从TN-BC中鉴别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雌、孕激素在子宫腺瘤样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艳萍 李雪 +2 位作者 杨建杰 崔莉 刘凤阁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301-302,共2页
腺瘤样瘤是由Golden和Ash于1945年提出的,其形态类似于腺瘤,但起源不明,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少见良性肿瘤。发生于子宫的腺瘤样瘤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与子宫平滑肌瘤伴发,临床极易误诊和漏诊。近年免疫组织化... 腺瘤样瘤是由Golden和Ash于1945年提出的,其形态类似于腺瘤,但起源不明,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少见良性肿瘤。发生于子宫的腺瘤样瘤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与子宫平滑肌瘤伴发,临床极易误诊和漏诊。近年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已经证实了腺瘤样瘤的间皮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瘤样瘤 表达情况 孕激素 实验室检查结果 少见良性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海平 许丽娟 +1 位作者 陈国生 段明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下载PDF
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灭活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成礼 孙立新 崔莉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9期44-45,共2页
目的介绍术中化学胆囊切除的方法及在困难切胆囊术中的应用。方法 18例切除后胆囊标本以化学试剂灭活胆囊粘膜,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胆囊粘膜病理改变,再以38例术中难切的胆囊作为临床试验,胆囊大部切除或胆囊造瘘后,化学试剂灭活胆囊壁粘... 目的介绍术中化学胆囊切除的方法及在困难切胆囊术中的应用。方法 18例切除后胆囊标本以化学试剂灭活胆囊粘膜,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胆囊粘膜病理改变,再以38例术中难切的胆囊作为临床试验,胆囊大部切除或胆囊造瘘后,化学试剂灭活胆囊壁粘膜后,观察患者近、远期效果。结果 3%的高碘灭活胆囊粘膜效果最好;38例患者无一例手术死亡。有2例术后窦道不愈,行换药将窦道内线头清除后愈合;术后2例膈下感染,均保守治愈;术后近期B超复查胆囊窝均有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远期随访良好。结论胆囊化学切除在复杂胆囊手术中不失为一种好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炎 化学灭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S聚丙烯网片在污染切口应用的大鼠实验研究
6
作者 赵亮 苏拓 +4 位作者 张杰 许铮 刘凤阁 刘彤 王秀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7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污染伤口植入聚丙烯网片后切口感染率和病理学变化,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大鼠分成3组,每组40只,分别为清洁植入网片组(A组)、大肠杆菌污染不植入网片组(B组)和大肠杆菌污...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污染伤口植入聚丙烯网片后切口感染率和病理学变化,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大鼠分成3组,每组40只,分别为清洁植入网片组(A组)、大肠杆菌污染不植入网片组(B组)和大肠杆菌污染植入网片组(C组)。在大鼠左右背部切口3 cm,A组直接植入聚丙烯网片,B组应用大肠杆菌悬浊液污染切口30 min后0.25%稀释碘伏冲洗切口后局部用咽拭子浸蘸做细菌培养然后直接缝合,C组如B组处理后植入聚丙烯网片。术后观察A、B、C三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率,并分别于术后1、2、4、8周取出网片作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死亡。A组切口1期愈合,切口感染率为0;1周时网片网孔内已有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部分区域已有肉芽形成,8周时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已经排列规则致密;B、C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B组切口感染率7.5%(3/40),感染切口经引流换药2期愈合;C组切口感染率10.0%(4/40),未感染之网片较清洁切口之网片同期病理有较多巨噬细胞存在;感染切口未去除网片经引流换药2期愈合,术后8周取出网片作病理检查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较规则排列,有巨噬细胞存在。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切口污染状态下经稀释碘伏冲洗后,植入聚丙烯网片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率。提示对于嵌顿性腹股沟疝甚至发生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患者可以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疝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污染伤口 聚丙烯网片 感染率 病理学
下载PDF
HP阳性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3年随访1例
7
作者 徐宝宏 李静 +2 位作者 王晓慧 于锋 崔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4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HP阳性 快速尿素酶试验 ^13C-呼气试验 反复上腹痛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浅表肿大淋巴结 随访 免疫组化检查 阿莫西林胶囊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探讨——附8例病例分析
8
作者 徐宝宏 崔莉 +4 位作者 李静 王晓慧 于锋 张凤英 马敬梅 《中国消化内镜》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共8例胃MALT淋巴瘤,采用胃镜、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面进行分析。结果8例胃MALT淋巴瘤中,男性...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共8例胃MALT淋巴瘤,采用胃镜、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面进行分析。结果8例胃MALT淋巴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54.5岁(40~77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诊断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化,病理学上以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全部为B细胞性淋巴瘤。经手术、化疗和根除Hp治疗,患者6例存活。结论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的认识,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化疗为主,配合放疗。对幽门螺旋杆菌(Hp)的治疗可缓解胃MALT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下载PDF
原发性软组织内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艳萍 张学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组织内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本院1例原发性软组织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例局部肿块伴皮肤发红;镜下肿瘤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组织内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本院1例原发性软组织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例局部肿块伴皮肤发红;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多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白细胞共同抗原、CD20、CD79α阳性,CD45RO、CD3、嗜铬素A、突触素、广谱细胞角蛋白、CD117、HMB45、S-100、波形蛋白、结蛋白等均阴性。结论:原发性软组织内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明确诊断,预后较好,软组织内恶性肿瘤的诊断首先要除外原发性软组织内淋巴瘤的可能,以免误诊导致错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软组织 原发性 非霍奇金
原文传递
微小RNA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艳萍 刘红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时序性。miRNA在转录后水平参与调节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如胚胎发育、细胞增殖与分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等,而肿瘤的...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时序性。miRNA在转录后水平参与调节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如胚胎发育、细胞增殖与分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等,而肿瘤的发生多是由于这些过程出现的调控异常所致,因此miRNA可通过对靶信使RNA(mRNA)翻译水平的调控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血管形成和转移等,从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鳞癌)主要指起源于口或喉部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93%~95%[1-2]。头颈部鳞癌是第6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3],近年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60万新病例发生[2]。我们就miRNA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 头颈部恶性肿瘤 miRNA 头颈部鳞癌 小分子RNA 肿瘤发生发展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