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立新 张建明 +3 位作者 杨玉清 朴锦龙 白连军 赵春艳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1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无甲类鼠疫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1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无甲类鼠疫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报告7种218例,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4.59%,年均死亡率为0.06/10万,10例死亡病例均为狂犬病,2011-2017年发病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35.44,P<0.05),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7.86,P<0.05)。7种病种按照发病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布鲁菌病、疟疾、狂犬病、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血吸虫。21个街乡或地区有病例报告,以农村地区为主,每年3-9月为发病高峰,占73.39%。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0.66,P<0.05),以40~<70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占71.56%%;农民病例数最多,占40.83%。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报告3种4例,平均发病率为0.10/10万。结论2011-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发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主要以本地布鲁菌病和输入性疟疾为主。应加强联防联控、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等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