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学习日运动负荷与体质的相关性
1
作者 赵鹏瑞 胡淞瀚 +3 位作者 吴枝桂 丁天翠 薛姣 侯莉娟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了解小学生学习日运动负荷与体质的关系,为制定校内体育运动计划以及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5—6月分层随机选取北京市某小学6个班级共2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Polar Verity Sense心率... 目的了解小学生学习日运动负荷与体质的关系,为制定校内体育运动计划以及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5—6月分层随机选取北京市某小学6个班级共2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Polar Verity Sense心率臂带对学生学习日运动负荷进行监测,计算学习日中到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时间、学习日训练冲量(TRIMP)值,并根据体质测试内容进行体质等级评定。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日运动负荷与体质评定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体质评定等级的相关因素。结果小学生学习日MVPA平均时间为(21.65±17.48)min;学习日TRIMP值为(361.47±124.81);小学生在室外课、零点体育、大课间和体育课后课间的MVPA时间分别为(8.86±8.56,9.41±10.47,1.97±3.12,2.46±2.57)min;在室外课、零点体育、大课间和体育课后课间的TRIMP值分别为(68.89±20.84,72.83±30.27,51.68±18.23,19.99±5.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体质量指数(BMI)的小学生体质评定等级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13,19.04,32.98,P值均<0.05);学习日MVPA时间、室外课TRIMP值、零点体育TRIMP值、大课间TRIMP值和体育课后课间TRIMP值与体质评定等级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07,1.05,1.02,1.03,1.11,P值均<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年级(低年级:OR=9.24,中年级:OR=7.81)、BMI(不正常:OR=0.21)、学习日MVPA时间(OR=1.06)、室外课TRIMP值(OR=1.05)与体质评定等级间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年级、BMI、校内日运动负荷和室外课运动负荷与小学生体质之间存在正相关。应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校内体育运动计划,增加学习日运动强度和时间,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活动 全身负荷 体质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