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158,共5页
感物论是一个有关文学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发生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理论之一。明代感物论经历了三个阶段:明初感物论思想深受理学影响,以理、道为文学发生的起点,形成了以心、物、理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并通过对"比德"... 感物论是一个有关文学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发生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理论之一。明代感物论经历了三个阶段:明初感物论思想深受理学影响,以理、道为文学发生的起点,形成了以心、物、理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并通过对"比德"说的改造和贯彻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中期的复古文学则从反对理学出发,形成了以心、物、情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干预,以积极的理想主义精神投身现实。晚明的感物论受到心学的巨大影响,突出心灵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抛弃现实,而是既执着于现世,又强调心灵的超越,从而形成了以心、物、境为主体的感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物 理学 文学复古派 心学
下载PDF
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国民 陈晓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新世纪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而同的追求。语文教科书“主题-情境”的编排方式是指以“主题--情境”为核心元素来组织并呈现单元。对这一编排方式出... 在新世纪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而同的追求。语文教科书“主题-情境”的编排方式是指以“主题--情境”为核心元素来组织并呈现单元。对这一编排方式出现的背景与内涵、理论基础及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特别是对作为“背景”“载体”和“支点”的“主题-情境”进行理论探析有助于教科书编写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主题-情境 编排方式
下载PDF
章马合论——章太炎、马一浮两先生所论国学之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龚鹏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章太炎与马一浮,都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长期讲说国学,影响深远。但二君为学旨趣不同,对国学之理解及其讲说国学之目的亦各不同。章先生论国学,以小学为门径,以玄理为终极,分说经史子集,而归宗于佛法;马先生则以国学为六艺之学,又以六艺摄... 章太炎与马一浮,都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长期讲说国学,影响深远。但二君为学旨趣不同,对国学之理解及其讲说国学之目的亦各不同。章先生论国学,以小学为门径,以玄理为终极,分说经史子集,而归宗于佛法;马先生则以国学为六艺之学,又以六艺摄于一心,一切学术摄归六艺。二者取途互异章先生为古文经学家立场,以孔子为良史,以讲说国学为保存国故,旨在激扬种性;马先生为宋明理学家路数,欲得孔子之用心,而复人人本然之善性,故以讲说国学为昌大人学之机。二者精神又异章先生归宗佛学,谓孔老庄颜合乎佛说;马先生援佛入儒,虽用佛家名相及解义方法,而以儒正佛。二人宗旨更是不同。透过分疏衡较,恰好可以看出民国初年有关国学研究之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马一浮 国学 经学 佛学
下载PDF
透析报纸发行的三大战略
4
作者 禹建强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职能战略 公司 发展战略 市场地位 业务战略 财务 报纸发行 报社 报纸 能力
下载PDF
论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5
作者 姜娜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23期118-119,共2页
随着当前中国梦理想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都围绕着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迈进,文艺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文艺的功能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当前中国梦理想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都围绕着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迈进,文艺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文艺的功能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够促进国民认知教化、促进心灵的审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以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艺功能
下载PDF
我想写这样一篇博士论文——文明史随想
6
作者 刘庚子 《社会学家茶座》 2007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学达性天”四个字是一块匾额,悬于白鹿洞书院正堂,为康熙手书。2004年5月游庐山得见,很是激赏!私以为讲的是作学问(学术与思想)的境界,更是人生的境界。对此境界心向往之久矣,然岁月践跄,两鬓苍苍,虽不坠读书、践行、思考,... “学达性天”四个字是一块匾额,悬于白鹿洞书院正堂,为康熙手书。2004年5月游庐山得见,很是激赏!私以为讲的是作学问(学术与思想)的境界,更是人生的境界。对此境界心向往之久矣,然岁月践跄,两鬓苍苍,虽不坠读书、践行、思考,却多年既未深研经典,也未认真笔耕,所以距此境界依旧甚远。但心有不甘,私下认定路向无错,所悟所行是在前往此境界的路上。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可以肯定它不会是玄奥不可及的,非加“伟大”、“英明”、“天才”、“超凡脱俗”才能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论文 文明史 随想 白鹿洞书院 超凡脱俗 向往 读书
下载PDF
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
7
作者 郑国民 陈晓波 《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 2009年第9期21-25,共5页
在新世纪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而同的追求。语文教科书“主题-情境”的编排方式是指以“主题-情境”为核心元素来组织并呈现单元。对这一编排方式出现... 在新世纪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而同的追求。语文教科书“主题-情境”的编排方式是指以“主题-情境”为核心元素来组织并呈现单元。对这一编排方式出现的背景与内涵、理论基础及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特别是对作为“背景”“载体”和“支点”的“主题-情境”进行理论探析有助于教科书编写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主题一情境 编排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