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的共同性思想研究
1
作者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共同性是关于事物关系、属性、状态的概念。荀子从人群共同生活与人性共同欲望的冲突入手探讨共同性问题,建构“维齐非齐”的共同性秩序,以共同性秩序转化现实人性,而最终落实到人的心智对宇宙万物共同性存在谱系的认识,实现“知通统类... 共同性是关于事物关系、属性、状态的概念。荀子从人群共同生活与人性共同欲望的冲突入手探讨共同性问题,建构“维齐非齐”的共同性秩序,以共同性秩序转化现实人性,而最终落实到人的心智对宇宙万物共同性存在谱系的认识,实现“知通统类”,显现出重功利、重理智、重统一性的思想特色。荀子的共同性思想立足于建构和谐的人群共同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与人心,把共同性与儒家人伦秩序、礼法规范紧密结合,开启了秦汉以降政治统治、学术思想大一统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共同性 维齐非齐 知通统类
下载PDF
“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会议综述
2
作者 姜逢禹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6期117-122,共6页
2023年11月4日,“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价值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珠海)... 2023年11月4日,“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价值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珠海)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验室联合主办。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国际中心(珠海)主任王葎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杂志社等新闻媒体代表40余人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人民大学 科研机构 国内外高校 山西大学
下载PDF
新时代公民宪法认同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样态与策略分析
3
作者 刘丹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宪法,宪法的人民性是其鲜明的底色。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宪法来确认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宪法来保障人民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宪法,宪法的人民性是其鲜明的底色。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宪法来确认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宪法来保障人民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人民群众评价宪法生命力和权威性的主要标准。当前,我国的公民宪法认同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渐呈常态化、制度化及系统化发展趋势,这对于传播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公民宪法认同教育常态化发展中的“宣”重于“教”、制度化发展中的“违誓”责任机制建设以及系统化发展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以全面落实“八五”普法期间将公民宪法教育作为普法教育核心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民 宪法认同 社会共识
下载PDF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4
作者 兰久富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3期30-41,共12页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是价值研究的基本准则,这一准则强调事实与价值有根本的区别,既不能把价值命题还原为事实命题,也不能从事实命题推论出价值命题。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在语词构成和表达内容上有重要的差异,事实命题由有指称的描述用语构...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是价值研究的基本准则,这一准则强调事实与价值有根本的区别,既不能把价值命题还原为事实命题,也不能从事实命题推论出价值命题。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在语词构成和表达内容上有重要的差异,事实命题由有指称的描述用语构成,内容是陈述世界状态,而价值命题则包含至少一个没有指称的评价用语或规范用语,内容是表达对事物的评价或对行动的规范,依据这种差异可以论证和支持事实与价值二分法。不过事实与价值二分法有其条件和限度,只有限定在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不存在蕴涵关系的意义上才具有有效性。尽管从事实命题不能演绎地推论出价值命题,但是事实命题仍然可以作为提出和论证价值命题的支持性理由,因而事实和价值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事实命题 价值命题 语词的涵义和指称
下载PDF
美以成人——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在价值选择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黄正蜜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4期69-92,共24页
康德的审美判断力理论可用于解决一个康德自己未曾处理过的问题———关于幸福的、非道德的价值选择,这种对幸福理论的重构可以嵌入到康德自身的哲学中去,起到调和、统一道德和幸福的作用。为此,首先考察康德早期智能化幸福的观点以确... 康德的审美判断力理论可用于解决一个康德自己未曾处理过的问题———关于幸福的、非道德的价值选择,这种对幸福理论的重构可以嵌入到康德自身的哲学中去,起到调和、统一道德和幸福的作用。为此,首先考察康德早期智能化幸福的观点以确定在康德伦理学中讨论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其次,通过类比静观性的鉴赏判断和实践性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论证先验视角下价值选择的普遍可传达性,另一方面解释经验视角下现实中个体之间的不同选择;最后,将追求智性幸福与履行完善自己的不完全义务联系起来,并由此完成在康德哲学中一种从自然到自由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审美判断力 幸福 价值选择 自由 自我完善的不完全义务 明智
下载PDF
互联网经济中的“在线评价”及其影响——以北京地区外卖平台在线评论为例
6
作者 郑伟 郭恬辰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3期96-105,共10页
网站商品“在线评价”有评分、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嵌着社会公共价值观层面的“社会评价”,它们在不同维度上对互联网平台商家销量产生着重要影响。本调查以北京地区美团外卖平台72家快食简餐类商家为对象,从评论数量、评论效价、... 网站商品“在线评价”有评分、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嵌着社会公共价值观层面的“社会评价”,它们在不同维度上对互联网平台商家销量产生着重要影响。本调查以北京地区美团外卖平台72家快食简餐类商家为对象,从评论数量、评论效价、晒图率、评论长度四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好评率、评论数量对销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线评价”背后的“社会评价”,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观经济领域内的迅速普及,并对网络经营提出了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在线评价 社会评价
下载PDF
论德沃金的价值整合论
7
作者 梁馨元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6期69-80,共12页
价值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价值是否具有真理性?当代哲学家在探讨价值问题时考虑了许多问题:什么是好的、值得欲求的价值?价值由什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自由主义者支持以赛亚·伯林提出的价值多元主义,认为... 价值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价值是否具有真理性?当代哲学家在探讨价值问题时考虑了许多问题:什么是好的、值得欲求的价值?价值由什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自由主义者支持以赛亚·伯林提出的价值多元主义,认为价值应该是一种客观的东西,并且存在着多种冲突的价值。德沃金提出一种“价值整合论”来反对伯林的观点。价值整合论从对价值怀疑主义的反驳切入,从“整全的结构”与“解释的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在价值整合论的背景下得出伦理、个人道德和政治道德三者的统一。德沃金成功地论证了伯林的多元主义不足以赋予自由价值,但是这种整合对现实价值更多起启示性而非指导性的作用。在整合的尝试下,德沃金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每个人都要参与到对价值的解释性事业中,在这个过程里实践着自己的良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主义 价值整合论 整全性 解释
下载PDF
卡利尼科斯基于科学研究纲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阐释
8
作者 胡思慧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引发了主张知识应当具有理性自主发展能力的科学哲学革命,该纲领的批判、辩证以及历史特性强调了科学的进步应当基于对新事实的容纳和预测。卡利尼科斯认为,这一研究纲领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认识论模式具...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引发了主张知识应当具有理性自主发展能力的科学哲学革命,该纲领的批判、辩证以及历史特性强调了科学的进步应当基于对新事实的容纳和预测。卡利尼科斯认为,这一研究纲领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认识论模式具有相互勾联的可能性,他以此对马克思认识论革命性的科学意义进行强化,并尝试通过以科学研究纲领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来对抗新自由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现时代意义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利尼科斯 科学研究纲领 思辨逻辑 范畴体系
下载PDF
威廉·莱斯生态经济批判理论探析
9
作者 赵婧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威廉·莱斯通过其独特的辩证哲学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深度分析,论述了资本主义高强度市场经济架构中商品结构特征的新变化及其消费主义倾向,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应用与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悖论,主... 威廉·莱斯通过其独特的辩证哲学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深度分析,论述了资本主义高强度市场经济架构中商品结构特征的新变化及其消费主义倾向,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应用与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悖论,主张通过确立环境友好的社会制度体系与伦理价值观念,将人类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从市场依赖与技术律令中解放出来,构建重视发展质量且尊重自然限度的生态经济形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态批判及其重建的思想图景。莱斯首次明确了生态环境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批判及其重建中的重要地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环境保护思潮的融合性发展,为我们当下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提供了思想启示,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建设不仅在于发展更为成熟的市场机制与技术条件,更在于构建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斯 市场经济 技术律令 控制自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下载PDF
文化多元主义的身份政治困境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5,共9页
一元与多元、普遍与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身份认同问题,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焦点论题。20世纪后半叶,应和世界范围内围绕文化和身份议题同质化与异质化间的紧张关系,文化多元主义主张尊重少数群体的文化权利,要求承认差异公民身份,... 一元与多元、普遍与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身份认同问题,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焦点论题。20世纪后半叶,应和世界范围内围绕文化和身份议题同质化与异质化间的紧张关系,文化多元主义主张尊重少数群体的文化权利,要求承认差异公民身份,掀起了一场针对主流普遍公民资格的思想挑战运动,凸显了当今世界对"承认政治""身份政治"话语的特别关注。然而,坚持差异公民身份的文化多元主义,始终面临特殊的差异性诉求的正当性如何证成,身份政治的实质正义能否保障,以及如何平衡差异承认与普遍共识的可能裂隙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难题。作为理解现代政治生活重要概念的身份认同,它既不固定,也非生而有之;它可以用来区分,也可以实现统一。与此相关的民族国家建构,既需要保护边缘少数群体,也需要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实现共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主义 文化权利 差异承认 身份政治 认同困境
下载PDF
朱子学的“求真是”与“护朱”之争——以陈栎《四书发明》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家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关于陈栎的“朱子世嫡”、“信朱子不如信饶氏”、朱学门户株守者的三种评价,折射出如何看待朱子后学对朱子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就陈栎《四书发明》来看,它确实提出了诸多不同于朱子之见,其中除少量文字径直表达对朱子不满外,多数是通... 关于陈栎的“朱子世嫡”、“信朱子不如信饶氏”、朱学门户株守者的三种评价,折射出如何看待朱子后学对朱子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就陈栎《四书发明》来看,它确实提出了诸多不同于朱子之见,其中除少量文字径直表达对朱子不满外,多数是通过引用他人之说表达对朱子的异议;它除采用张南轩不同于朱子之说外,还采取饶双峰对朱子的修正之解,从而体现了朱子学本有的“求真是”之精神。这引发了具有强烈护朱意识的史伯璿的指责,批评陈栎倒向双峰而背离朱子。这些不同的评价,体现了宋元以来朱子学中“求真是”与“护朱”两种不同解释立场之争,反映了朱子后学夹在“忠臣”与“佞臣”之间的内在张力。而坚守“求真是”之精神,正是超越这一“忠臣”与“妄议”分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栎 史伯璿 饶双峰 求真是 护朱
下载PDF
威廉·施特恩的形而上学人格主义
12
作者 W.H.威尔克迈斯特 罗松涛 孔晓辉(译)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1期83-105,共23页
威廉·施特恩认为,只有当形而上学存在时,科学和价值哲学才会存在,因此,应充分地阐明价值领域的内在有效性和规范。他在发展其价值哲学时,从“先验价值理论”入手,认为主体自身与价值相关联,价值不是独立的存在。关于“自身价值”... 威廉·施特恩认为,只有当形而上学存在时,科学和价值哲学才会存在,因此,应充分地阐明价值领域的内在有效性和规范。他在发展其价值哲学时,从“先验价值理论”入手,认为主体自身与价值相关联,价值不是独立的存在。关于“自身价值”“辐射性价值”和“服务性价值”的区分,为施特恩的价值哲学提供了决定性的方向。“自身价值”概念是其价值哲学的关键,在他看来,以自我为中心是所有价值学的基本事实。在其中,价值内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处于价值宇宙中心的人确认其自身的中心价值和非中心价值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人格主义 自身价值 价值承担者 价值内省
下载PDF
圣之清、任、和、时——从孟子论四圣看其圣人观
13
作者 李鑫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90-99,共10页
孟子肯定伯夷、伊尹、柳下惠皆为古之圣人,同时也认为他们各有所偏,未至圆满。但圣人之偏,绝非出于私欲,而往往是四端之发未能中节所致,根本原因是“智”有不足。圣人之间亦可能存在高下层次的分别,孟子心中最理想的圣人人格是像孔子那... 孟子肯定伯夷、伊尹、柳下惠皆为古之圣人,同时也认为他们各有所偏,未至圆满。但圣人之偏,绝非出于私欲,而往往是四端之发未能中节所致,根本原因是“智”有不足。圣人之间亦可能存在高下层次的分别,孟子心中最理想的圣人人格是像孔子那样随时而处中的圣之时者。相较于孔子,孟子降低了圣人的门槛,扩大了圣人的范围,提振了人学以成圣的信心,与此同时,对孔子之为圣之时者的揭明,又坚持了圣人的高远理想性,使人知所向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夷 伊尹 柳下惠 孔子 孟子 圣人观
下载PDF
论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域下的人权理念
14
作者 陈永 郭佳宏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阿玛蒂亚·森为回应功利主义的效用平等和罗尔斯主义的基本善平等提出了可行能力平等,认为可行能力强调基于获取重要功能性活动的实质性自由,凸显了发展和倡导人权的重要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和处理人权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合法性问题... 阿玛蒂亚·森为回应功利主义的效用平等和罗尔斯主义的基本善平等提出了可行能力平等,认为可行能力强调基于获取重要功能性活动的实质性自由,凸显了发展和倡导人权的重要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和处理人权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合法性问题。在其可行能力人权观基础上,努斯鲍姆、罗宾斯、安德森等一批支持可行能力哲学思想的学者试图不断发展和拓展可行能力的可及性,他们更加关注从社会实践层面推进具体的人权。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人权观对于发展民主与法治,推进人权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人权 功能性活动 自由
下载PDF
经验知识的推理主义路径何以可能?
15
作者 杨倩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在传统认识论视域中,获取经验知识的方式主要基于一种表征主义路径,认识活动对实在的有效表征是相关经验知识确定性的基础。长期以来,此路径为怀疑论的质疑所困扰。布兰顿在《信任的精神:对黑格尔现象学的一种解读》一书中对这种表征主... 在传统认识论视域中,获取经验知识的方式主要基于一种表征主义路径,认识活动对实在的有效表征是相关经验知识确定性的基础。长期以来,此路径为怀疑论的质疑所困扰。布兰顿在《信任的精神:对黑格尔现象学的一种解读》一书中对这种表征主义路径下的怀疑论问题及其产生的缘由进行了哲学诊断,依托语言哲学的哲学理路,借鉴黑格尔的思想资源,给出了消解怀疑论的推理主义语义学解决方案。通过探讨在双模态质形结构的概念实在论语境中重建经验知识的语义学可能性,有助于回应传统认识论所面临的怀疑论挑战,进而重新回答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兰顿 经验知识 推理主义语义学 规范性
下载PDF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纪念莫尔《乌托邦》发表500周年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1,共7页
自莫尔发表《乌托邦》以来,社会主义已有五百年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之后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清楚地看到,价值观是社会主... 自莫尔发表《乌托邦》以来,社会主义已有五百年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之后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清楚地看到,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维度,不同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一种从抽象到具体,从革命到建设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变化,还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逻辑,即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实践问题与境遇的解答与回应。其中,对实践问题与境遇的解答与回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逻辑中的主线和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价值观 建设逻辑
下载PDF
阿尔都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及其后果
17
作者 郑伟 田懿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阿尔都塞在保留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构成要素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结构性改造,通过强调生产关系的优先地位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或个体主体性建构思路提升为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主体性建构思路。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中,阿尔都塞绕开了... 阿尔都塞在保留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构成要素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结构性改造,通过强调生产关系的优先地位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或个体主体性建构思路提升为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主体性建构思路。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中,阿尔都塞绕开了马克思的社会分工视角,将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提升为“历史原则”,得出了历史“有方向性”和“无目的性”结论。由于回避了生产力问题的基础性地位,阿尔都塞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实际上再度回到了启蒙哲学的视角。进一步来说,由于忽略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破坏性作用,阿尔都塞没有看到历史唯物主义所隐含的关于“灾难资本主义”的分析。其最终结果是,阿尔都塞在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出现了重大逻辑缺陷,即历史与社会的“概念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历史唯物主义 改造
下载PDF
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向东 刘爽 王鑫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5期33-42,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全人类命运与共的重大现实和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展现“世界之中国”的大国智慧和担当,原创性地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述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全人类共...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全人类命运与共的重大现实和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展现“世界之中国”的大国智慧和担当,原创性地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述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六个方面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基础,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价值引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价值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共同价值 时代背景 理论内涵 实践意义
下载PDF
冯友兰后期哲学思想的转变--从《〈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讲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景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1,共8页
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新编》所作的《总结》,表现了一种由对哲学概念之形式与直觉内容的严格区分,到肯定"真正的哲学是理智与直觉的结合"的思想转变。这个转变的根据,乃是一种哲学观念上的变化,冯先生从早年对"形式... 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新编》所作的《总结》,表现了一种由对哲学概念之形式与直觉内容的严格区分,到肯定"真正的哲学是理智与直觉的结合"的思想转变。这个转变的根据,乃是一种哲学观念上的变化,冯先生从早年对"形式性"观念的凸显,到后期对"内在关系论"哲学观念的肯定,其内在的机理,是由"分别"共殊到"超过"共殊,而建立"具体的共相"的思想。从西方哲学的影响来看,冯先生晚年思想之转变,是经由黑格尔而超越柏拉图、新实在论为思想契机的,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亦有助缘的作用。冯先生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应可理解为一种思想之固有、潜在的意义的逐渐凸显和自觉,其间实有着内在的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 理性主义 神秘主义 “具体的共相”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逢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2,共6页
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其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合乎目的性与合乎规律性的统一。从美学角度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想诉求上各有侧重... 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其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合乎目的性与合乎规律性的统一。从美学角度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想诉求上各有侧重,但其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充分展现个体生命的自由本质,构造美好的生活世界。通过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对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其内涵和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理想 自由本质 审美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