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8,共6页
价值观冲突是思想文化矛盾的集中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包含着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冲突及其影响的正视与认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含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以及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以民主保... 价值观冲突是思想文化矛盾的集中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包含着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冲突及其影响的正视与认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含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以及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以民主保证自由的实现,以法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原则。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价值观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使价值观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意蕴 价值观路径
下载PDF
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 被引量:22
2
作者 廖申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9,共6页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是在与私人交往相区别的意义上使用了公民交往的概念。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哈贝马斯深入洞察了发生于近代劳动与交换领域的交往又与之相互疏离的市民的公共领域。这种交往可以被概括为公共交往,...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是在与私人交往相区别的意义上使用了公民交往的概念。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哈贝马斯深入洞察了发生于近代劳动与交换领域的交往又与之相互疏离的市民的公共领域。这种交往可以被概括为公共交往,并在理论的思考上区别于私人交往。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的相互疏离,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私人交往关系在基本性质上是特殊主义的,人们用于支持朋友和伙伴间的友爱的基础也是共同交往所产生的感情关系。在公共生活中,交往关系是“普遍主义的”,这种关系上的相互有效性要求所诉诸的是人们对陌生人或“一般人”的法律的相互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尊重与平等相待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私人生活 交往关系 私人交往 公共交往
下载PDF
共通性与共同性——从中国哲学看人的超越性存在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景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0,共6页
普遍性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哲学与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哲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通”,可以用“共通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科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同”,可以用“共同性”这个概念来表... 普遍性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哲学与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哲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通”,可以用“共通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科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同”,可以用“共同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通”的意义是,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经由充分的个性化而构成一“共通性”的境域。这个“通”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存在原初的生命情态。这人类存在原初生命情态的“共通性”之概念哲理表现,为哲学;形象表现,为艺术;由仪式、功夫、仪轨而引向精神修炼,达到存在转变中的生命实现,为宗教。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一贯地坚持了此一“通”的精神,这使它能够代替宗教构成中国文化的超越性价值基础。关注和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这种“通以显体”的精神,对未来世界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通性 共同性 个性化 儒家 道家 中国
下载PDF
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 被引量:20
4
作者 韩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9,共6页
当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性车轮碾平的时候,消费似乎已经成为塑造和表征人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消费已经成为界定人们的存在、个性、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文化定位的标志。我们应该把人们的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特别是精神发展的... 当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性车轮碾平的时候,消费似乎已经成为塑造和表征人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消费已经成为界定人们的存在、个性、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文化定位的标志。我们应该把人们的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特别是精神发展的消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助现代性力量构筑人们的现代认同而避免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生产方式 现代消费 人学 文化认同 自我认同
下载PDF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景林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3,共7页
郭简《六德》篇讲“仁内义外”,孟子则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仁义内在。学者疑之,至有据此否定郭简思想属思孟学派者。本文指出:《六德》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名词相同,但内涵迥异。郭简《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讲家族... 郭简《六德》篇讲“仁内义外”,孟子则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仁义内在。学者疑之,至有据此否定郭简思想属思孟学派者。本文指出:《六德》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名词相同,但内涵迥异。郭简《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讲家族内、外治理方法的区别;告子所持“仁内义外说”,则是由人的情感生活与道德普遍性之割裂,而引生一人性“白板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言治道,表达了儒家的一贯思想,亦为孟子所肯定。但告子“仁内义外说”所表述的人性论,则与儒家尤其思孟一系的核心思想相抵触,故为孟子所驳斥。孟子与告子有关“仁内义外说”的论辩,凸显了孟子人性论的根本特色和精神实质。孟子仁义内在于人的实存和情感生活的性善论,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表达的儒家治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本无矛盾,不能据此而将《六德》乃至郭店儒简排拒于思孟学派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内义外 仁义内在 门内之治 门外之治 仁义 六德
下载PDF
论“可欲之谓善”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景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可欲之谓善”是孟子性命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流行旧注未规定这“可欲”的思想内涵;今人则往往把“可欲”理解为人的各种情欲和功利性的“欲求”,与孟子意旨不相切合。宋儒张以“四端”及“仁义礼智”四德规定“可欲之谓善”的内容... “可欲之谓善”是孟子性命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流行旧注未规定这“可欲”的思想内涵;今人则往往把“可欲”理解为人的各种情欲和功利性的“欲求”,与孟子意旨不相切合。宋儒张以“四端”及“仁义礼智”四德规定“可欲之谓善”的内容是正确的。孔子从人的道德抉择的角度发现,行仁义是人心唯一可以不凭外力而“可欲”、“可求”者,是人之最本己的可能性。孟子循此思理,以“求在我”和“求在外”为据区分性、命,将这“可欲之谓善”建立为人性的内容;并进而揭示了人性之善所具有的先天内容及其实在性的意义。“可欲之谓善”这一命题揭示出,人的意志自由是一个存在性的事实,而非像康德那样的一种理论悬设。这为孔子所开辟的思想和文化方向确立了内在的价值本原和形上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欲 可求 性命 存在性事实
下载PDF
守望家园——家庭伦理的当代境遇 被引量:16
7
作者 晏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在原初意义上,家庭具备生育、经济、教化和关怀功能。在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背景下,家庭的原初功能会分离、弱化甚至消失。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在不同人群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新的配置... 在原初意义上,家庭具备生育、经济、教化和关怀功能。在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背景下,家庭的原初功能会分离、弱化甚至消失。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在不同人群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新的配置方式,女性可在新的配置方式中获得相当份额的缘故。当婚姻与家庭的当事人只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建构和解构婚姻与家庭,而在客观上没有伤害他人和社会时,其伦理性为弱势;当这种建构与解构客观上殃及他人、子女的利益时,其行为的伦理性为强势。人类家庭及其伦理的当代形态所涉及到的不止是个人如何生活、想怎样生活的问题,更涉及到家庭在当代生活中到底具有何种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种价值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方式,既受到社会整合方式的影响,又受到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制约。对此问题的研究,伦理分析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 社会转型 解构 家庭责任
下载PDF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景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6,共7页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凸显了一种历史的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原则。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止 文化认同 历史精神 差异原则 全球化 本土化
下载PDF
儒家伦理与今日之公共生活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廖申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研究完善的人格及实现这完善的工夫。其主要观念是,人不是生而成的,而是经人伦日用而道德地生成的。儒家基于自然秩序观点确定父子尊卑观念,使孝与敬成为对子代的单方面的要求,并在历史的演化中逐步蜕变为脱离自然亲情...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研究完善的人格及实现这完善的工夫。其主要观念是,人不是生而成的,而是经人伦日用而道德地生成的。儒家基于自然秩序观点确定父子尊卑观念,使孝与敬成为对子代的单方面的要求,并在历史的演化中逐步蜕变为脱离自然亲情的繁文缛节。儒家思想还简单地把这种伦理设想为可据以推展社会伦理原则的基础。这是儒家伦理传统的两个主要问题。中国正在从农耕社会转变为工商业社会,从村社社会转变为城镇化社会。儒家伦理传统使人们懂得如何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却不懂得应当如何对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解决今日的公共生活问题,有赖于人们对周围陌生人的尊重态度的发展。基于这种态度,才能够有照顾弱者的态度和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公共生活 陌生人 规则 尊重
下载PDF
八十余年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志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6,共10页
80余年来的五四运动研究可以划分为1919至1949年、1950至1977年、1978至2005年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研究热潮出现。学者关注的中心和选题取向不同,价值尺度和研究方法不尽一致。常与时代热点话题相关联是其显著特点,学术研究中不时有... 80余年来的五四运动研究可以划分为1919至1949年、1950至1977年、1978至2005年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研究热潮出现。学者关注的中心和选题取向不同,价值尺度和研究方法不尽一致。常与时代热点话题相关联是其显著特点,学术研究中不时有非学术倾向是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研究
下载PDF
“学”何以能“乐”——《论语》“学而时习”章解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景林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2,共3页
《论语·学而》首章三句话,有着内在的意义关联。“有明而乐”、“人不知不愠”,讲的是人的生活和德性修养之事。学所以能“乐”,乃在于这“学”是表现整体生命的“学”,而不单纯以知识技艺为内容。孔子并不否定知识技艺,他对知识... 《论语·学而》首章三句话,有着内在的意义关联。“有明而乐”、“人不知不愠”,讲的是人的生活和德性修养之事。学所以能“乐”,乃在于这“学”是表现整体生命的“学”,而不单纯以知识技艺为内容。孔子并不否定知识技艺,他对知识技艺的态度,可以用“游于艺”一语来概括。生命要由“道(德、仁)”为人的分化了的现实存有奠基,并起到整合的作用。人通过道德修养的路,才能达到存在的真实。“学”,保持在它的生命整体的意义中,才能是“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知识技艺 生命
下载PDF
文化的“无用之用”与儒学未来发展的契机和天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化成 功利性 儒学 无用之用 共通性 文化意识
下载PDF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景林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0,共2页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老子所言“道”,为一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道是一自然原则,但其本质上却是为“人”而设。老子从“观”的意义上讲道之无名与有名的统一。惟有“观”,才能开显道之本真意...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老子所言“道”,为一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道是一自然原则,但其本质上却是为“人”而设。老子从“观”的意义上讲道之无名与有名的统一。惟有“观”,才能开显道之本真意义。老子所谓“自然”、“无名”,无非是要在人伦或文明中保持住孝慈、忠信、慈俭等德性之本真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它与儒家的精神本无实质上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名 无名
下载PDF
百家争鸣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志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7-141,共5页
关键词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 双百方针 学术派别 《汉书》 六家要旨 《史记》 文化学术
下载PDF
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两个世纪的主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申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91,共6页
农耕文明中国在交往或实践活动方面造成了一个与私人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非常发育,但范围比较狭窄的私人交往社会。这个交往社会中的私人关系以及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异常稳定的性质。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它造成家族成员的过大规模的聚... 农耕文明中国在交往或实践活动方面造成了一个与私人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非常发育,但范围比较狭窄的私人交往社会。这个交往社会中的私人关系以及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异常稳定的性质。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它造成家族成员的过大规模的聚居,形成了择偶和婚姻方面的许多禁忌、繁缛的私人交往礼节和人情往来上的过大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村落中的人们去外界、去城市追求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社会的基础及其秩序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历经王朝的变迁而没有根本变动。这个社会基础的改造或改进是中国最近的近两百年的社会思想中的一个主题,尽管它常常被别的话题压倒。直到最近几十年间,这个社会才在基本结构上发生着一些深层的改变。在总体上,在这近两百年的历史上发生的是中国人的交往生活的一种缓慢而带有根本性质的转变,即这种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生活 村社社会 私人性 公共性
下载PDF
村社社会的私人性与代表的公共性
16
作者 廖申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从哈贝马斯在阐述欧洲中世纪的国王与领主权力的性质时使用的“代表的公共性”概念(所有权与公共性是一个意思)中,可以看出,村社社会的帝王正具有这种公共性。因为村社社会是一个私人性的社会,这种私人性,是各个孤立的、彼此之间缺乏有... 从哈贝马斯在阐述欧洲中世纪的国王与领主权力的性质时使用的“代表的公共性”概念(所有权与公共性是一个意思)中,可以看出,村社社会的帝王正具有这种公共性。因为村社社会是一个私人性的社会,这种私人性,是各个孤立的、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在这个社会中,除开各个私的领域之外,其他的领域都几乎不存在,帝王被看做最大的私家,它不仅拥有了所有不属于一个个私人的资源,而且由于使它获得了这个资源的强大权力,而获得了对各个私人的统治权力,从而也就具有了对这个社会的所有权。这在中国尤为突出,并影响着中国人的基本思想定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社会 私人性 代表 公共性
下载PDF
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景林 田智忠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99,共12页
在宋明儒学中,朱子之心论,实最为完备。但现代学者往往既囿于理学心学分系和对峙之前见,又受到西方哲学诠释模式的影响,常倾向以“认知心”来理解朱子之心说,或以理性主义来诠解其心性哲学的精神。而实际上朱子心论是以“情”为心的主... 在宋明儒学中,朱子之心论,实最为完备。但现代学者往往既囿于理学心学分系和对峙之前见,又受到西方哲学诠释模式的影响,常倾向以“认知心”来理解朱子之心说,或以理性主义来诠解其心性哲学的精神。而实际上朱子心论是以“情”为心的主体内容,以仁为“心之德”,在“爱”或情的实存活动上来把握心的整体义涵。心的“知觉”内在于情,构成人的生命存在之内在的主宰和定向作用。由此,其在形上学上,立足于以个体实存一系列自我转化的工夫历程展开和实现性体、道体的超越性意义。故朱子心论可以说是创造性地接续和再建了先秦儒学性情论和形上学的精神传统。剖析朱子心论这个典型的思想案例,对于我们了解儒学作为一种“哲学”的独特思想内涵,建构儒家哲学的现代形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朱子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 被引量:27
18
作者 廖申白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技艺 概念 柏拉图 理解方式 制作活动 创作活动 哲学家 能力
原文传递
国学:中国学术文化的家园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景林 许家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7,105,共8页
Upholding "thoroughness(all-roundness)" is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of classics or the so-called "Guoxue".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of classics ... Upholding "thoroughness(all-roundness)" is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of classics or the so-called "Guoxue".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of classics in China today has introduced the 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pattern from the Western,which leads to the lost of the original significance-adding foundation and its "thoroughness(all-roundness)" spirit of Chinese learning itself,and conceals its inner academic specialties.So it mak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lack a solid foundation of its self-identification.At present,various colleges,institutes and cente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have been set up in many universities,which should gradually become a platform with academic freedom,enlightenment and creative spirit to promote the current academic exchange between the folks and the institutions,so as to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of classics("Guoxue")as a primitive significance-adding foundation or "academic home".The modern tur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of classics started from 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and academic transformation,will certainly be complet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its original significance-adding foundation and its "thoroughness(all-roundness)" spir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文化 家园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热” 民国初年 整理国故 90年代 生活基础
原文传递
论公民伦理——兼谈梁启超的“公德”、“私德”问题 被引量:20
20
作者 廖申白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8,共6页
公民伦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或公共交往中可以相互地提出的那些有效性要求,即诉诸于对于他人的恰当的尊重的态度和出于这种态度的恰当的行为习惯。公民关系的自然基础是由兄弟关系引申的同邦人关系。公民伦理只在同陌生人的关系对人们成... 公民伦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或公共交往中可以相互地提出的那些有效性要求,即诉诸于对于他人的恰当的尊重的态度和出于这种态度的恰当的行为习惯。公民关系的自然基础是由兄弟关系引申的同邦人关系。公民伦理只在同陌生人的关系对人们成为重要的生活关系,人们对陌生人的排斥心理已经基本消除,并且把他(们)当做与自身地位同等的公民而相互对待时才是生活的伦理。梁启超曾试图用“私德”、“公德”概念分析私人生活、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生活的不同准则含义,但由于没有引入对交往的分析,使得这两个概念一个变得过于宽泛,一个变得过于褊狭,都不具有分析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伦理 梁启超 私德 公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