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建构--评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的翻译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元会 苗兴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诗歌是翻译中最难的,因为缺乏理论共识,对诗歌翻译的评价也是颇具争议的。本文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三方面对一首十四行诗的翻译进行讨论,旨在揭示诗歌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建构过程,并对诗歌翻译的批评进行理论上的尝试。
关键词 诗歌翻译 人际意义 语气 情态 评价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的亨利·詹姆斯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洪川 王庆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2期68-86,共19页
亨利·詹姆斯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新时期我国的詹姆斯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反思性回顾与辨析,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的詹姆斯研究状况,并比照西方的研究成果,... 亨利·詹姆斯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新时期我国的詹姆斯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反思性回顾与辨析,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的詹姆斯研究状况,并比照西方的研究成果,审视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今后的研究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研究 回顾 反思
下载PDF
汉语重叠词的突显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干校六记》重叠词英汉语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吉荣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干校六记》的重叠词有着明显的突显意义。这些带有主观记量的中量表述及其语法异位的语用动机,有利于系统分析句法异位的话语构建及其语义指向。澳大利亚译者、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对《干校六记》重叠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倾向... 《干校六记》的重叠词有着明显的突显意义。这些带有主观记量的中量表述及其语法异位的语用动机,有利于系统分析句法异位的话语构建及其语义指向。澳大利亚译者、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对《干校六记》重叠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倾向于静态的、被动的、概念化的表现,有的倾向于动态的、主动的和深度的主观化体验,有的突显空间概念,有的突显过程概念,还有的突显动作、时间和空间三维立体体验。这些策略突显了不同的翻译识解型式,彰显了翻译的体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重叠词 突显 翻译识解 《干校六记》
下载PDF
摄入性改写视域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以方言翻译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吉荣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摄入性改写突显过程性、生成性,而以摄入性改写为理论视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和相关性解决翻译研究的各种问题。作为非标准语的方言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律和语用功能,是小说翻译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目前的方言翻译研究在理论研究中... 摄入性改写突显过程性、生成性,而以摄入性改写为理论视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和相关性解决翻译研究的各种问题。作为非标准语的方言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律和语用功能,是小说翻译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目前的方言翻译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从表层来看,方言翻译理论研究受到翻译实践现状的影响;从深层来看,方言翻译与方言语言体系的发展休戚相关。要改变方言翻译理论研究困难这种状况,还需从根本上解决方言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入性改写 方言翻译 理论困境 研究思路
下载PDF
评《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
5
作者 陈吉荣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0-33,共4页
2009年10月,《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张景华七年研究心血的结晶,也是我国第一部韦努蒂翻译研究的专著,系统性、批判性和反思性是本书的主要特色。此书的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全面... 2009年10月,《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张景华七年研究心血的结晶,也是我国第一部韦努蒂翻译研究的专著,系统性、批判性和反思性是本书的主要特色。此书的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全面而系统的分期研究,融合性的理论视域,问题意识,批判性思路和元伦理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努蒂 翻译思想 差异性伦理 解读 批判 反思
下载PDF
《道德经》英译研究现状分析
6
作者 董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4-90,共7页
《道德经》译本数目众多,其翻译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运用科技文献引用分析理论与方法,从文献学和学科学的角度,对1980~2010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道德经》英译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分析... 《道德经》译本数目众多,其翻译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运用科技文献引用分析理论与方法,从文献学和学科学的角度,对1980~2010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道德经》英译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分析,针对该领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旨在对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的成果和现状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进一步完善《道德经》英译研究并推动《道德经》英译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典籍 翻译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虚与实——以屠格涅夫作品汉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新 郑海凌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
虚与实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一对重要的范畴。文学作品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等具体的事物,称为"实境",由实境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称为"虚境"。虚境是艺术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同时,虚境不... 虚与实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一对重要的范畴。文学作品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等具体的事物,称为"实境",由实境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称为"虚境"。虚境是艺术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同时,虚境不可能凭空而生,它要通过实境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将虚实相生的原理引入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做文学翻译,在正确达意的基础上,还要有审美层次上的追求。本文以屠格涅夫作品汉译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使译文虚实相映:画面的流畅性,语言的音乐性,语义的互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境 实境 文学翻译
原文传递
论认知语言学对译者认知不足与认知过度的解释力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吉荣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9,32,共5页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双语认知心理、翻译识解模型、翻译信息加工等翻译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而较少涉及译者认知不足与认知过度这一现象。本文依据“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语言学途径,运用现有的认知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双语认知心理、翻译识解模型、翻译信息加工等翻译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而较少涉及译者认知不足与认知过度这一现象。本文依据“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语言学途径,运用现有的认知方式,研究译者认知不足与认知过度的表征与动因,并对上述两个层面的翻译活动提供解释性理据。研究表明,译者认知不足与翻译语境的辖域和背景有关,而译者认知过度则与“焦点与场景”翻译框架紧密相连。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译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深入理解。这种理解对研究翻译作品背后的译者认知机制有很大启发意义,并为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译者认知不足 译者认知过度
原文传递
接受的另一个维度:我国新时期庞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8
9
作者 董洪川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2,共9页
庞德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旗手,也是我国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我国近二十年在庞德的诗歌与诗学、庞德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庞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辨析和总结,以此管窥庞德在我国新时期... 庞德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旗手,也是我国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我国近二十年在庞德的诗歌与诗学、庞德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庞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辨析和总结,以此管窥庞德在我国新时期一个层面的接受状况。本文还参照当代西方庞德研究从研究范围、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角度简要分析了我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研究 新时期 接受
原文传递
语料库辅助下的译者痕迹研究
10
作者 董娜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0年第1期158-165,共8页
译者痕迹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策略的取向、源语文本的选择或译者个人因素等,译者在翻译源语文本时留下的创造性并有别于原作的痕迹,依照这些痕迹便可以分辨出译者的目的、个性、风格以及其他特征。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 译者痕迹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策略的取向、源语文本的选择或译者个人因素等,译者在翻译源语文本时留下的创造性并有别于原作的痕迹,依照这些痕迹便可以分辨出译者的目的、个性、风格以及其他特征。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语料库来调查翻译中的译者痕迹,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没有的优势,但必须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将译者痕迹与其他外部因素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译者痕迹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