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会教育史研究述评——以中国大陆学术界为分析范围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邦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7期46-53,共8页
中国教会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教育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与中国传统教育截然不同,采取的是新式教育,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教育等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它作为一门新兴的课题,学术界研究探讨了中国... 中国教会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教育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与中国传统教育截然不同,采取的是新式教育,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教育等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它作为一门新兴的课题,学术界研究探讨了中国教会教育史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所存在的几种范式,但总体来说,研究的现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目前,仍有诸多问题亟待开发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教育史 研究范式 学术史
下载PDF
浅论史学大师陈垣的大学历史教育实践与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邦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6年第6期67-70,33,共5页
陈垣是中国20世纪享誉世界的史学大师和著名的大学历史教育家。他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北京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多所大学从事了数十年的历史教育实践(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高贵品格,注重培养学生的史学... 陈垣是中国20世纪享誉世界的史学大师和著名的大学历史教育家。他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北京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多所大学从事了数十年的历史教育实践(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高贵品格,注重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创造性地实行度人金针的教学方法,培育了一大批现代史学名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历史教育 教学方法 《史源学实习》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在华西人视野中的科举制度特征与作用——另一双眼看科举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邦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4-79,共6页
本文在对大量的文献特别是西人的英文著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了16-19世纪的在华西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特征与作用的认识与看法:筛选严格、竞争激烈;竞争残酷、结果悲喜两重天;具有公平、公开性,对读书人起到激励作用,... 本文在对大量的文献特别是西人的英文著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了16-19世纪的在华西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特征与作用的认识与看法:筛选严格、竞争激烈;竞争残酷、结果悲喜两重天;具有公平、公开性,对读书人起到激励作用,对国家政治稳定具有调节器和安全阀的作用。总体来说,西人对科举制度特点与作用的分析,在不少方面是中肯的,而且与当前中外学者的观点有不少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 特征 作用 在华西人
下载PDF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看孔子《诗》教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上博简竹书《孔子诗论》是孔子教《诗》的记录,它的整理和出版为研究孔子诗教思 想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直接的材料。分析《孔子诗论》的文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诗》教 思想,了解孔子教《诗》的内容和方法,总结孔子教《诗》的特点。
关键词 《诗》 《孔子诗论》 诗教 上博简 文本 竹书 思想 内容和方法 出版 地理
下载PDF
论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教育兴国思想
5
作者 孙邦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8年第1期61-65,53,共6页
自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年,以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为代表的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通过书籍和报刊不断阐述教育兴国思想。当时正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人受到了西教士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启发。产生了教育救国、教育改革思想。在... 自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年,以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为代表的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通过书籍和报刊不断阐述教育兴国思想。当时正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人受到了西教士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启发。产生了教育救国、教育改革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不可能单纯依靠教育实现救国目标。但对推动包括中国教育改革在内的早期现代化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乐知 李提摩太 教育兴国 《万国公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