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对聚酰亚胺表面的改性研究
1
作者 廖斌 吴先映 +1 位作者 梁宏 张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7-620,共4页
聚酰亚胺膜(PI)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薄膜,缺点是与金属膜层结合力很差,表面处理是一种提高PI膜和金属膜层结合力的非常有效方法.本文结合MEVVA(金属真空蒸汽离子源)离子注入技术和磁过滤沉积技术对PI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经4.5×1015 ... 聚酰亚胺膜(PI)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薄膜,缺点是与金属膜层结合力很差,表面处理是一种提高PI膜和金属膜层结合力的非常有效方法.本文结合MEVVA(金属真空蒸汽离子源)离子注入技术和磁过滤沉积技术对PI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经4.5×1015 cm-2注量的Ni离子注入后,PI膜层表面形貌变化很小,经FTIR分析表面的苯环,酰亚胺环等特征吸收峰强度未有变化,即未造成表面的键断裂等损伤.经4.5×1015 cm-2 Ni注入(10kV)+10nm Ni沉积+4.5×1015 cm-2 Ni注入(12kV)+100nm Ni沉积处理后的膜表面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表面不再平整的过渡层,这过渡层和聚酰亚胺膜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混合钉扎状态,即过渡层和聚酰亚胺表面膜层发生化学作用,这点从膜层剥离后PI膜的特征吸收的消失可以得到直接验证.还利用SRIM和TRIDYN理论模拟计算了10kV的3种不同注量的Ni离子注入PI膜层的射程以及浓度随着深度的变化曲线,比较直接的显示了Ni离子富堆积深度为17.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表面处理 金属等离子体 NI
下载PDF
C和金属(Mo,Ti)离子双注入H13钢抗腐蚀纳米丝状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通和 吴瑜光 易仲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金属Mo和Ti与C离子双注入和 2种元素注入的顺序对抗腐蚀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抗腐蚀纳米相生成的条件 ,首次观察到细丝状纳米碳化物镶嵌相的形成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扫描...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金属Mo和Ti与C离子双注入和 2种元素注入的顺序对抗腐蚀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抗腐蚀纳米相生成的条件 ,首次观察到细丝状纳米碳化物镶嵌相的形成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抗腐蚀的细丝状纳米碳化物镶嵌相与双注入的注入次序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相仅出现在碳为最后的双注入中 .特别可贵的是这种细丝状纳米碳化物镶嵌相也能有效地提高抗点蚀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注入 抗腐蚀特性 H13钢 改性机理 表面处理 碳离子注入 抗腐蚀纳米丝状结构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及其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廖斌 覃礼钊 +2 位作者 吴晓玲 张旭 刘安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79,共3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制备出致密有序的TiO2纳米管膜层.利用FESEM、XRD方法研究了不同阳极氧化时间、电解液组成以及退火对TiO2纳米管形貌的影响.讨论了TiO2纳米管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TIO2 纳米管 阳极氧化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层TiO2薄膜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军 廖斌 +1 位作者 吴先映 张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479,共5页
利用粒径为20和200nm TiO2在导电玻璃表面制备光阳极的光透明层薄膜、混合层薄膜以及散射层薄膜,通过有效地调整3种薄膜结构进而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表明,多功能层TiO2膜结构大幅度地提升了光电流,而且电子在多功能层TiO2膜... 利用粒径为20和200nm TiO2在导电玻璃表面制备光阳极的光透明层薄膜、混合层薄膜以及散射层薄膜,通过有效地调整3种薄膜结构进而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表明,多功能层TiO2膜结构大幅度地提升了光电流,而且电子在多功能层TiO2膜内的界面传输阻抗较低.将3种薄膜有效结合并控制其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在AM1.5,光强度为100 mW·cm-2的条件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提升至5.29%,电流密度达到11.7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制备 电化学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光阳极 转化效率
下载PDF
离子注入制备锐钛矿型Fe:TiO2薄膜紫外光、可见光和自然光催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覃礼钊 廖斌 +4 位作者 董西亮 吴先映 侯兴刚 程肯 刘安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 O2薄膜,然后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tal vapour vacuumarc,MEVVA)离子注入机注入从6×10^15~6×10^16cm24种注量的Fe离子,制备复合纳米Fe:Ti O2薄膜.用UV-Vis透射光谱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 O2薄膜,然后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tal vapour vacuumarc,MEVVA)离子注入机注入从6×10^15~6×10^16cm24种注量的Fe离子,制备复合纳米Fe:Ti O2薄膜.用UV-Vis透射光谱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薄膜在紫外光、可见光和自然光下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O2薄膜 离子注入 光降解
下载PDF
氟化锂(镁铜磷)元件的剂量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亚芳 马永忠 谢立青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考查GR 2 0 0A型LiF :Mg,Cu ,P(氟化锂∶镁 ,铜 ,磷 )元件在常规剂量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 使用RGD 3A型热释光测读仪对元件的有关剂量学特性进行检测。结果 元件分散性误差为 4%;2mGy~ 17mGy范围内 ,元件的剂量响应具有很好... 目的 考查GR 2 0 0A型LiF :Mg,Cu ,P(氟化锂∶镁 ,铜 ,磷 )元件在常规剂量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 使用RGD 3A型热释光测读仪对元件的有关剂量学特性进行检测。结果 元件分散性误差为 4%;2mGy~ 17mGy范围内 ,元件的剂量响应具有很好的线性 ;元件的重复性偏差为 2 %;32 0℃退火时 ,元件灵敏度最低 ;测量结果基本不受加热速率的影响。结论 该LiF∶Mg ,Cu ,P热释光元件完全符合个人剂量常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锂 热释光 LiF:Mg Cu P元件 剂量学特性
下载PDF
C和Mo双注入H13钢纳米结构和抗腐蚀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通和 吴瑜光 +2 位作者 邓志威 易仲珍 王晓妍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2,共6页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C +Mo双注入和两种元素注入的顺序对抗腐蚀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抗腐蚀相生成的条件 ,观察到细丝状纳米碳化物镶嵌相的形成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 ,在C+Mo双注入...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C +Mo双注入和两种元素注入的顺序对抗腐蚀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抗腐蚀相生成的条件 ,观察到细丝状纳米碳化物镶嵌相的形成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 ,在C+Mo双注入H1 3钢中 ,生成了含Fe2 Mo,FeMo合金相和MoC ,Mo2 C ,MoCx ,FeMo2 C ,Fe2 C ,Mo和MoO等的表面钝化膜 .双注入则具有C和Mo单注入双重优点 ;可有效地提高H1 3钢的耐腐蚀性和抗点蚀特性 ;效果比Mo单注入更好 ,与C +Mo双注入注入次序相反的Mo+C双注入生成的钝化膜抗腐蚀性更强 .特别可贵的是这种注入能有效地提高抗点蚀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双注入 抗腐蚀特性 电化学测量 纳米结构 离子注入 改性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