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分類與《洪範五行傳》災異體系的構建
1
作者
楊繼承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118,共30页
《洪範五行傳》是五行説與災異論的集成之作,對傳統文化的形塑具有極爲深遠的影響。這一災異體系的成立,與早期中國的生物分類學説關係密切。基於戰國以來的生物等級分類法,《洪範五行傳》試圖構建“妖-草木、孽-蟲豸、禍-六畜、痾-人...
《洪範五行傳》是五行説與災異論的集成之作,對傳統文化的形塑具有極爲深遠的影響。這一災異體系的成立,與早期中國的生物分類學説關係密切。基於戰國以來的生物等級分類法,《洪範五行傳》試圖構建“妖-草木、孽-蟲豸、禍-六畜、痾-人”的遞進式災異預警系統。而通過利用五蟲、六畜、四相等動物分類知識,借助陰陽時令、氣論、易象、醫學等理論資源,《洪範五行傳》完成了“孽”“禍”“痾”等災異類型的設置,從而實現了“五行”關聯系統與“五事+皇極”災異框架的配比。劉歆《傳》則以《月令》、天文等學説爲據,調整與改造了《洪範五行傳》的災異類型,使這一災異體系更爲嚴整、富有學理性。這種調整也打破了《洪範五行傳》咎徵體系的内在平衡,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對舊有五行關聯系統的簡單依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範五行傳》
生物分類
五行關聯
陰陽
災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人对时日禁忌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继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8,共12页
为了趋吉避凶,汉代社会普遍迷信时日禁忌。然而日禁过于严苛繁密,往往“使人拘而多所畏”,故而引起了汉人的反思与批判。在遭遇紧迫之事而“不得择日”时,日者往往通过举行救禳仪式以祛除灾祸,变通行事。一些士人则认为,时日本无吉凶,...
为了趋吉避凶,汉代社会普遍迷信时日禁忌。然而日禁过于严苛繁密,往往“使人拘而多所畏”,故而引起了汉人的反思与批判。在遭遇紧迫之事而“不得择日”时,日者往往通过举行救禳仪式以祛除灾祸,变通行事。一些士人则认为,时日本无吉凶,不过是人内心有所忌讳才会生出禁忌,若能“考于心”而不“围心”,则可以“不问时日”“不拘日禁”。儒家传统则特别强调“人事”的作用,认为为善者为吉人,为恶者为凶人,吉人遇吉日,凶人则遇凶日,从而将时日的吉凶归结为道德层面的善恶。王充则认为,吉人、凶人并非由善恶所致,而是命定的,从而彻底否定了人对于命运、吉凶的主动性。而无论是强调“心”、人事还是命运,都否定了时日所具有的吉凶属性,从而消解了时日禁忌观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时日禁忌
人事
王充
命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五代割据政权的类型
3
作者
刘喆
《唐史论丛》
2022年第2期73-85,共13页
“十国”指唐宋之间的吴、南唐、前蜀、后蜀、闽、南汉、北汉、楚、吴越、南平十个政权。此概念形成于宋代,是宋人在特定政治语境下对复杂历史过程的高度概括。实际上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远不止此数,仅《旧五代史》的“世袭”“僭伪”二...
“十国”指唐宋之间的吴、南唐、前蜀、后蜀、闽、南汉、北汉、楚、吴越、南平十个政权。此概念形成于宋代,是宋人在特定政治语境下对复杂历史过程的高度概括。实际上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远不止此数,仅《旧五代史》的“世袭”“僭伪”二传便载有十五家之多。这些政权并非均质,存在不少差异。近代以来,学界对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据政权
南汉
《旧五代史》
唐宋之间
政治语境
北汉
五代时期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分類與《洪範五行傳》災異體系的構建
1
作者
楊繼承
机构
北京
師範大學
珠海
校
區
文理
學院歷史
系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118,共3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數術簡帛與秦漢民間信仰研究”(20YJC770034)階段性成果。
文摘
《洪範五行傳》是五行説與災異論的集成之作,對傳統文化的形塑具有極爲深遠的影響。這一災異體系的成立,與早期中國的生物分類學説關係密切。基於戰國以來的生物等級分類法,《洪範五行傳》試圖構建“妖-草木、孽-蟲豸、禍-六畜、痾-人”的遞進式災異預警系統。而通過利用五蟲、六畜、四相等動物分類知識,借助陰陽時令、氣論、易象、醫學等理論資源,《洪範五行傳》完成了“孽”“禍”“痾”等災異類型的設置,從而實現了“五行”關聯系統與“五事+皇極”災異框架的配比。劉歆《傳》則以《月令》、天文等學説爲據,調整與改造了《洪範五行傳》的災異類型,使這一災異體系更爲嚴整、富有學理性。這種調整也打破了《洪範五行傳》咎徵體系的内在平衡,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對舊有五行關聯系統的簡單依從。
关键词
《洪範五行傳》
生物分類
五行關聯
陰陽
災異
分类号
Q19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B2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人对时日禁忌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继承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历史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8,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术简帛与秦汉民间信仰研究”(20YJC770034)。
文摘
为了趋吉避凶,汉代社会普遍迷信时日禁忌。然而日禁过于严苛繁密,往往“使人拘而多所畏”,故而引起了汉人的反思与批判。在遭遇紧迫之事而“不得择日”时,日者往往通过举行救禳仪式以祛除灾祸,变通行事。一些士人则认为,时日本无吉凶,不过是人内心有所忌讳才会生出禁忌,若能“考于心”而不“围心”,则可以“不问时日”“不拘日禁”。儒家传统则特别强调“人事”的作用,认为为善者为吉人,为恶者为凶人,吉人遇吉日,凶人则遇凶日,从而将时日的吉凶归结为道德层面的善恶。王充则认为,吉人、凶人并非由善恶所致,而是命定的,从而彻底否定了人对于命运、吉凶的主动性。而无论是强调“心”、人事还是命运,都否定了时日所具有的吉凶属性,从而消解了时日禁忌观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汉代
时日禁忌
人事
王充
命运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五代割据政权的类型
3
作者
刘喆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历史系
出处
《唐史论丛》
2022年第2期73-85,共13页
文摘
“十国”指唐宋之间的吴、南唐、前蜀、后蜀、闽、南汉、北汉、楚、吴越、南平十个政权。此概念形成于宋代,是宋人在特定政治语境下对复杂历史过程的高度概括。实际上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远不止此数,仅《旧五代史》的“世袭”“僭伪”二传便载有十五家之多。这些政权并非均质,存在不少差异。近代以来,学界对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结论。
关键词
割据政权
南汉
《旧五代史》
唐宋之间
政治语境
北汉
五代时期
分类号
K24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分類與《洪範五行傳》災異體系的構建
楊繼承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人对时日禁忌的反思与批判
杨继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五代割据政权的类型
刘喆
《唐史论丛》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