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郭佳钦 阳杨 高媛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05,共10页
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各地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平台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效应评估。结... 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各地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平台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效应评估。结果发现:平台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在南方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更加明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农村创业就业是平台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渠道;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合理干预能够强化平台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平台经济、农村创业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理,对改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探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农村就业 农村创业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艳婷 马金英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污水资源化将城市污水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达标的、可供人们二次利用的合格水资源,既能增加水源,又能减少水环境污染,是解决北京目前水资源...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污水资源化将城市污水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达标的、可供人们二次利用的合格水资源,既能增加水源,又能减少水环境污染,是解决北京目前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快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污水资源化 再生水 再生利用 北京
下载PDF
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与人口空间分布匹配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邵晖 温梦琪 《宏观质量研究》 2016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近年来,由于人口和各种资源在大都市快速集聚,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都市纷纷面临着人口疏解的难题。而教育等公共资源的空间协调配置,是城市健康发展和大都市多中心空间格局构建的重要支持。本文选取北京市公共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由于人口和各种资源在大都市快速集聚,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都市纷纷面临着人口疏解的难题。而教育等公共资源的空间协调配置,是城市健康发展和大都市多中心空间格局构建的重要支持。本文选取北京市公共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的特征。文章采用经济普查数据库和人口普查数据,在街道层面上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等指标研究各类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研究发现,北京市远郊区基础教育资源数量上充足,但规模较小;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于城市核心区;大学教育资源分布也过于集中于特定区域。这些特征影响着北京市人口和功能的疏解以及城市空间公平与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快对北京市公共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人口空间分布 城市公共服务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低碳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晶 姜如玥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7,共14页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也将是我国低碳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来源。本文对我国数字经济赋能低碳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我国2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数据,对数字经济影响低碳发展的作用路径...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也将是我国低碳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来源。本文对我国数字经济赋能低碳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我国2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数据,对数字经济影响低碳发展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赋能低碳发展,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条机制赋能城市低碳发展,但数字经济通过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赋能低碳发展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畅通。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大城市发挥得更为充分。空间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力城市间形成低碳发展协同机制。本文为数字经济赋能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也为我国从数字经济入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低碳发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北京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邵晖 吕思琦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8期2-10,共9页
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着居民生活品质,更对治理"城市病”、缓解社会空间分异和培育城市功能多中心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敎育、医疗公共服务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对其人均规模聚类模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 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着居民生活品质,更对治理"城市病”、缓解社会空间分异和培育城市功能多中心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敎育、医疗公共服务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对其人均规模聚类模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分布的核心-边缘格局使得区际和圈层分化突出,设施规模总体上从中心向外蔓延扩散,尚未形成明显的多中心格局;热点分析显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聚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空间格局 热点分析
下载PDF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邵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100-1102,共3页
阐述了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指出北京沟域经济能够蓬勃发展,其基础在于多年来一系列的生态建设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其发展动力来源于山区农民的致富愿望和现代都市居民对绿色资源、田园生活的亲近需求。提出北京山区在... 阐述了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指出北京沟域经济能够蓬勃发展,其基础在于多年来一系列的生态建设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其发展动力来源于山区农民的致富愿望和现代都市居民对绿色资源、田园生活的亲近需求。提出北京山区在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同构、资金缺乏、土地流转难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山区 沟域经济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前瞻
7
作者 张生玲 张思思 王诺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2023年,中国经济在内外部多重压力下仍保持向上势头和较强韧性,全年经济回升向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回落。展望2024年,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将逐渐消退,内需... 2023年,中国经济在内外部多重压力下仍保持向上势头和较强韧性,全年经济回升向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回落。展望2024年,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将逐渐消退,内需市场将继续恢复,经济复苏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宏观经济政策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指导思想下,应适时适当扩大力度,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预期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美琳 王少康 向坤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第10期78-91,共14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并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业务、数字商务应用和数字政策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指数,运用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总量和创...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并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业务、数字商务应用和数字政策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指数,运用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总量和创新质量两个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总量,并促进企业创新质量升级;且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科研人员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数字经济赋能科研人员是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上述研究结论为推动数字经济地区均衡发展、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创新 科研人员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
9
作者 邵长花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文章采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构建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从压力层、状态层和准则层视角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文章采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构建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从压力层、状态层和准则层视角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协同性与时空演进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省份在三大准则层的表现和排名具有差异性;Dagum基尼系数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域逐渐趋向协同发展;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但各区域的演进规律呈现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PSR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10
作者 陈岑 滕阳川 +1 位作者 陈阳 张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3,206,共15页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索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挑战,更有助于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制定,缓解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不平等。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劳动收...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索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挑战,更有助于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制定,缓解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不平等。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劳动收入份额、内部薪酬差距和技能溢价的角度,对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内在的影响机制,发现:由于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效应超过了生产率效应,数字化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企业数字化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并改善企业信息环境等途径缩小了企业内部的薪酬差距;企业数字化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者的相对需求加剧了技能溢价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数字化发展 劳动收入份额 薪酬差距 技能溢价
下载PDF
资源聚集、经济增长、土地供给与区际房价增长差异研究
11
作者 汪昆 袁祥飞 《中国物价》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不同城市房市冷热不均,房价涨幅差异极大。本文以70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归纳整理出影响这些城市相对房价增长的资源集聚、经济增长和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因素,通过OLS方法构建出区际房价增长差...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不同城市房市冷热不均,房价涨幅差异极大。本文以70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归纳整理出影响这些城市相对房价增长的资源集聚、经济增长和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因素,通过OLS方法构建出区际房价增长差异影响因素的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资源聚集与区际房价相对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与土地供给具有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对区域房价相对增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房价增长差异 资源集聚 经济增长 土地供给
下载PDF
基于集聚经济规律的城市规模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祥栋 郑艳婷 张亮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81,共8页
本文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的变化规律,借鉴集聚经济理论对上述变化规律给出合理解释,并指出以不同产业为主的城市之间的适度规模差异巨大。首先,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地级市的城镇地区人口数据,文章首... 本文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的变化规律,借鉴集聚经济理论对上述变化规律给出合理解释,并指出以不同产业为主的城市之间的适度规模差异巨大。首先,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地级市的城镇地区人口数据,文章首次计算并比较了2000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的规模位序。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镇体系发展较为平衡、首位度低,10年间中国城市体系中人口往大城市集中的特征明显,高位次城市发展突出;但是在规模前100位的城市中,人口分布则更为平衡。这表明10年间中国一批大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集中与扩散并存"的趋势。进一步地,基于集聚经济理论,文章构造了城市单位生产成本函数,指出城市的单位生产成本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出"U"型曲线特征,城市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大。本文将城市的适度规模界定为城市单位生产成本最小时所对应的规模,利用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异方差稳健性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的适度规模。测算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的适度规模为420万人。这一结果也同时证实了目前中国的城市规模是普遍偏小的,人口往大城市迅速集中可以降低城市的生产成本,当前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符合经济理性。此外,文章认为,现实中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别巨大,这使得上述对城市适度规模的估计只是一个"一般情况"下的估计。一个城市的适度规模部分地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产业特征。一个城市中追求集聚效益的产业越多,那么这个城市的适度规模就会越大。在界定制造业集聚型城市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型城市的基础上,文章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与"一般情况"下的城市适度规模相比,制造业集聚型城市的适度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型城市的适度规模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规模位序律 城市规模
下载PDF
社会资本、合作与“科研生产力之谜”--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梁文艳 周晔馨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56,共24页
基于中国"211"大学教育学科教师的科研生产数据,本文尝试从社会资本与合作视角阐释女性科研生产力低于男性这一"科研生产力之谜"。研究发现:(1)女性仅在与导师所建立的合作关系这项强关系的"拥有"水平上... 基于中国"211"大学教育学科教师的科研生产数据,本文尝试从社会资本与合作视角阐释女性科研生产力低于男性这一"科研生产力之谜"。研究发现:(1)女性仅在与导师所建立的合作关系这项强关系的"拥有"水平上超过男性,女性"拥有的"和"动用的"其他社会资本均显著低于男性;(2)"动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拥有的"弱关系对女性科研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均显著高于男性,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上述提升效应在高科研生产力水平群体更加明显;(3)以与导师的合作关系为代表的基于学缘的强关系对男、女教师群体均无显著的提升效应,在高科研生产力的女性群体中甚至显示出负向效应。本文从一个较新的视角解释了"科研生产力之谜",并利用面板数据和计量模型设计尽可能揭示因果效应,为挖掘女性科研潜力的相关措施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生产力 性别差异 社会资本 科研合作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蓝庆新 韩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137,共8页
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世界上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位于中国,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污染水平,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测度1999-2009年我国各地区环境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环境污染程度... 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世界上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位于中国,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污染水平,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测度1999-2009年我国各地区环境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环境污染程度模型,考察贸易开放、FDI、政府规制、产业结构、资本深化、路径依赖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FDI、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路径依赖与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显著正相关;第三产业比重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环境污染水平显著负相关;资本深化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环境污染水平显著正相关;贸易开放虽然提高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却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对提高环境质量并没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技术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东中部环境质量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环境的改善则相对乏力。因此,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提高外资准入的环境门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绿色贸易战略,健全环境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指数 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
下载PDF
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权 冀萌新 +3 位作者 和晋予 张文生 吴英刚 张占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4,共2页
“十一五”时期,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这给中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药经济的发展面临两方面的约束:一是需求约束,人们卫生保健的需求中,一部分是对中药的需求;二... “十一五”时期,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这给中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药经济的发展面临两方面的约束:一是需求约束,人们卫生保健的需求中,一部分是对中药的需求;二是中药资源约束,中药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中药经济的发展必然对资源进行消耗。从我国中药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药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从经济角度而言,资源永远是稀缺和有价的,它是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中药资源的禀赋及供给情况决定了一个国家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大计及中药企业的经济增长路径。中药资源的有限性引发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自然地确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边界。对资源研究的重点应该转向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生态、资源经济成为主要研究领域。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经济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角下语言的经济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倩 芮亚楠 +1 位作者 刘清杰 刘敏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148,共7页
语言作为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纽带和桥梁。自1492年地理大发现开始,经济贸易带动文明的互通,而语言作为贸易实现的必要条件从一开始便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一带一路”成为当今全球化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语言作为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纽带和桥梁。自1492年地理大发现开始,经济贸易带动文明的互通,而语言作为贸易实现的必要条件从一开始便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一带一路”成为当今全球化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体系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途径。语言作为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可通过加强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本进而提升收入水平,以及推动语言产业实现其经济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建设将为语言人才就业及语言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进一步助力语言经济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语言经济学 人力资本 语言产业
下载PDF
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晶 刘俊博 酒二科 《城市观察》 2015年第6期47-54,共8页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之间明显存在着大三角的互动关系。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把握首都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三个要点,找准自己的合作...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之间明显存在着大三角的互动关系。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把握首都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三个要点,找准自己的合作定位、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定位、文化定位,才能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突出政策协调功能,打造北京"一带一路"总指挥部;发挥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经济辐射作用,促进周边产业结构升级;确定北京投融资中心地位,形成"一带一路"主题的金融集聚;通过北京国际影响力,发挥支撑服务功能;依托北京中国文化中心优势,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一带一路” 定位 对策
下载PDF
韩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将土地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度及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韩国工业化在加速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整个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耕地减少与GDP、工业化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不同的:土地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在工业化加速阶... 将土地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度及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韩国工业化在加速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整个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耕地减少与GDP、工业化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不同的:土地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的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很强,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影响度则比以前明显减弱;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而过分强调平抑地价,降低土地供给成本,那么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仍将持续走高,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虽然不同国家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结论和启示,对我国强化土地管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发展 相关度 土地政策优化与调整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史志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3-116,共4页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已转向中高速增长,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拉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势并没...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已转向中高速增长,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拉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各省市和地区的分析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地域特征充分利用资本、劳动两大要素,并积极配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下载PDF
资源约束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中国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阶段、剩余经济阶段进入到了资源约束经济新阶段,当前面临矛盾是:经济增长是以牺牲大量资源为代价;受世界经济波动风险影响增大;越来越多的经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伤;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未来经济持... 中国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阶段、剩余经济阶段进入到了资源约束经济新阶段,当前面临矛盾是:经济增长是以牺牲大量资源为代价;受世界经济波动风险影响增大;越来越多的经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伤;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未来经济持续增长构成严重阻碍,经济安全风险增大、也造成国家安全隐患。因此,本文提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必然选择,而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指导思想上用“以经济持续增长为重心”替代“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循环经济的产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科技创新体制和技术创新体系;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源产权制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思想上彻底实现观念转变,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节约型习惯和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缺经济 剩余经济 资源约束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