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局灶脑缺血大鼠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占军 汪丽娅 +2 位作者 王忠 李澎涛 王永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功效作用,WEST... 目的: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功效作用,WESTERN-BLOT法测定Akt-PKB,CREB,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其功效优于单一组分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并且对脑海马组织Akt/PKB,CREB,P-CREB蛋白表达有影响,其脑保护的药效加和作用与信号转导PI3K-Akt-PKB-BAD-CREB-PCREB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栀子苷 脑缺血 信号转导
下载PDF
磁共振DWI技术在栀子苷、胆酸及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占军 王忠 +2 位作者 李澎涛 张文生 王永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栀子苷、胆酸及其配伍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于造模后缺血再灌注3h综合评价组分配伍的... 目的通过磁共振,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栀子苷、胆酸及其配伍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于造模后缺血再灌注3h综合评价组分配伍的治疗作用,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行为测评,病理及超微组织观察作为药效评价辅助手段,准确界定不同组分配伍的功效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病灶的表现弥散系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有升高趋势;栀子苷加胆酸组病灶周边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栀子苷加胆酸组分配伍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磁共振技术结合行为学评分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是评价神经保护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栀子苷 胆酸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占军 李澎 +1 位作者 刘慧兰 王永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7-1171,共5页
基因芯片可同时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主要用途,该文将其作为医药研究中的筛选器和成像器加以叙述。作为筛选器,多数研究都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将实验样本以及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治疗后的组织或细胞作为标本,筛选差异... 基因芯片可同时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主要用途,该文将其作为医药研究中的筛选器和成像器加以叙述。作为筛选器,多数研究都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将实验样本以及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治疗后的组织或细胞作为标本,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作为成像器,基因表达谱可用来区分不同组织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特征,以利于疾病诊断,为其海量实验数据走向应用提供了借鉴。对于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前仍以非监督的逐级聚类、k-m eans、自组织映射等聚类分析方法作为常用分析手段,通过不同算法辅助芯片实验结果对未知功能基因作出推测,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指标和治疗靶标作出判断。总之,基因芯片不只是纯粹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从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时代进入了以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时代,为科学研究从实验的还原分析走向系统生物学的整体层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 筛选器 成像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