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2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锤百炼磨一剑 别开生面育新人--记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
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30,共2页
在北京师范大学,但凡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们总是会提到一位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从教20多年来,熊晓琳老师始终以“四有标准”为师世范,热情饱满投入每一堂课,以无私和真诚面对每一位同学,将人生的希望和信仰之光照进... 在北京师范大学,但凡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们总是会提到一位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从教20多年来,熊晓琳老师始终以“四有标准”为师世范,热情饱满投入每一堂课,以无私和真诚面对每一位同学,将人生的希望和信仰之光照进每一位同学心里,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诠释着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体会生命中那些最纯粹的部分”接触到熊老师的人,都会感受到她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老师 同学 师生 教师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性省思——从五四时期“大同”观念的再出场说起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增岽 范嘉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性与省思西方现代性的现实议题,受社会心理转变和推介核心价值观念的隐喻思维影响,纷纷试图采用“大同”观念解决时代问题。但因择取非科学的思想学说,不具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空间,不仅未能带动传统观念发挥时代价值,而且使其落入倒退或空想的窠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在于其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传统文化发挥鼓舞群众实践的效力,使人民群众通过先进阶级语境中的传统观念理解、认同和运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应对现实课题及社会心理转变,科学利用隐喻思维推动理论大众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创新空间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结合”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更多原创性理论探索和创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标识和政党形象,承担世界责任、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隐喻思维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点简介
3
作者 朱志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中共党史学科第一批硕士点和第一批博士点之一。多年来,经过著名专家张静如为首的一批学者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学科理论完善、课程合理、研究领域宽泛,适于培养从事党政和高...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中共党史学科第一批硕士点和第一批博士点之一。多年来,经过著名专家张静如为首的一批学者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学科理论完善、课程合理、研究领域宽泛,适于培养从事党政和高校、科研机构教学与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多方面、多层次人才的学科,并且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共党史学理论和党史学史、李大钊生平与思想、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大革命和北伐战争史、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汪伪政权史研究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全国中共党史研究工作的进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学 中国共产党 张静如 中共党史研究 完善 民族资产阶级 邓小平理论 汪伪政权 北伐战争 史学史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点简介
4
作者 朱志敏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中共党史学 学科建设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维探释
5
作者 吴林龙 王洪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9期20-29,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一个有着科学依据和丰富内涵的重大论断。从深层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其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引领时代的历史主动、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行胜于言的实践效能。不断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一个有着科学依据和丰富内涵的重大论断。从深层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其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引领时代的历史主动、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行胜于言的实践效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新征程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焕发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 “两个结合” 人民至上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从“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到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早期的现代化思想探索及当代启示
6
作者 杨增岽 修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3,共11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早期探索现代化思想的开端。“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可以概括为“后发国家如何追赶时代”和“如何基于国家的特殊性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两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早期探索现代化思想的开端。“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可以概括为“后发国家如何追赶时代”和“如何基于国家的特殊性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两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基础上成功开拓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问题”思考的承接、丰富、创新和发展。以“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为起点,将理论眼光贯穿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我们可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更能理解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及民族与国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 “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振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72,F0002,共15页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青年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研究和开展青年教育与工作的根本立场、观点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青年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研究和开展青年教育与工作的根本立场、观点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充分展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新内涵的同时,提出新要求以及培育新途径。青年的强与兴事关国家的荣与盛,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一个原则、一个联系和三个必须,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路径,也是把青年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 青年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三重视域与现实关照——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分析
8
作者 徐斌 韩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8-115,共8页
劳动正义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核与实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三种视域对劳动正义进行了阐释。在事实视域下,马克思以生产劳动为靶,揭示了资本主义以物质利益为“正义需要”,钳制劳动发展与抹杀正义诉求的社会现... 劳动正义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核与实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三种视域对劳动正义进行了阐释。在事实视域下,马克思以生产劳动为靶,揭示了资本主义以物质利益为“正义需要”,钳制劳动发展与抹杀正义诉求的社会现实;在价值视域下,马克思从本体论出发,对劳动这种体现人的本质的生命活动进行了哲学反思与价值考量;在实践视域下,马克思立足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实现劳动正义进行了现实层面上的探讨。不同视域的研究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一个兼具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逻辑严整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推进劳动正义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劳动正义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又面临着新的发展隐忧,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深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正义 劳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以赛亚·伯林对马克思的批评及其局限
9
作者 李娉 《天中学刊》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作为20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捍卫者和复兴者,以赛亚·伯林在其学术生涯中对马克思既给予了充分关注,又做出了激烈批评。在人格上,伯林把马克思刻画成一个令人生畏的“复仇者”形象;在理论建构上,伯林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 作为20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捍卫者和复兴者,以赛亚·伯林在其学术生涯中对马克思既给予了充分关注,又做出了激烈批评。在人格上,伯林把马克思刻画成一个令人生畏的“复仇者”形象;在理论建构上,伯林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历史先知”的形象;在理论后果上,伯林把马克思描述为一个“极权者”形象。伯林对马克思人格的刻画并不完整真实,对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理解存在错误偏差,对马克思理论后果的评价充满偏见与不公。同时,伯林的批评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启发我们要审慎对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要在承认消极自由的基础上追求积极自由、要重视个体责任和自由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亚·伯林 马克思 批评 启发
下载PDF
从新视界到新境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创生逻辑
10
作者 王天民 高涧竹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创生的关键在于确立了全新的理论根基,即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人类开创了一个自为的生活世界,并以辩证的方式生活在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超越西方传统观念论哲学,以人的生活世界为思想...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创生的关键在于确立了全新的理论根基,即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人类开创了一个自为的生活世界,并以辩证的方式生活在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超越西方传统观念论哲学,以人的生活世界为思想对象,开启新的理论视域,建构起作为人的自我理解学说的崭新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属人精神特质,内蕴着与人的生存样式的同构属性,彰显出变革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新境界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新境界
下载PDF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四六四五”教育模式为例
11
作者 黄荟宇 杜娜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9-22,共4页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工业大学通过探索建立“四六四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搭建“四阶段”塔式贯穿培养结构、坚持“六结合”科学平衡培养理念、建强“四团队”多元联动培养主体...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工业大学通过探索建立“四六四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搭建“四阶段”塔式贯穿培养结构、坚持“六结合”科学平衡培养理念、建强“四团队”多元联动培养主体、制定“五素养”综合发展培养目标,建立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层层递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综合培养体系。为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实效,高校要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加强育人主体协同、增强学生骨干服务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思想政治教育 “四六四五”模式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方法再研究——马克思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形而上学方法质疑的回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天慧 张润枝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方法。前者是资产阶级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后者是马克思开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方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质疑马克思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方法。马克思通过论...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方法。前者是资产阶级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后者是马克思开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方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质疑马克思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方法。马克思通过论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唯物辩证法,表明其是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而非形而上学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具有高度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自觉,通过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演绎规律,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终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表明《资本论》是哲学—经济学一体性研究范式的典范之作,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需要从跨学科的研究空间对其进行哲学—经济学一体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形而上学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一体”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暴力 王胜利 赵朝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三项主要职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学科支撑,教师队伍建设是根本基础。这三项职能是紧密联系...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三项主要职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学科支撑,教师队伍建设是根本基础。这三项职能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一体"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科建设 教师队伍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33,共5页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回应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要求高期待的必然举措,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回应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要求高期待的必然举措,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标,在于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凸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学院师生的理想信念。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宣传、人才培养提供思想基础、政治方向和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润枝 陈艳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2,共3页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是学院建设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标志。具体可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领导班子集体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发展三个维度着手,构建系统性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多元考...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是学院建设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标志。具体可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领导班子集体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发展三个维度着手,构建系统性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主体、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等方式,将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到考评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领导班子 考核评价
下载PDF
对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从基督教团契组织在大学生中扩张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臧金峰 袭凤臣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效果不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等现象。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基督教团契组织却得到了强劲的发...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效果不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等现象。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基督教团契组织却得到了强劲的发展。高校应认真总结大学生基督教团契组织快速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大学生党组织的建设、"红色社团"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获取一些启示,从而长期有效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督教团契 思想政治理论课 红色社团 大学生党组织
下载PDF
契合与超越:全球文明倡议与马克思跨文明交往观关系之辩
17
作者 王富军 韩潇 《学术交流》 2024年第7期31-42,共12页
基于对世界历史一般趋势的分析,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时代跨文明交往的悖论与限度,提出在普遍交往中实现共产主义文明、重塑文明交往关系的最终目标。马克思的跨文明交往观是全面、深入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理论环节。全球文明倡议不... 基于对世界历史一般趋势的分析,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时代跨文明交往的悖论与限度,提出在普遍交往中实现共产主义文明、重塑文明交往关系的最终目标。马克思的跨文明交往观是全面、深入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理论环节。全球文明倡议不仅在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正确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文明内生发展的基本思路、重视交往促推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与马克思跨文明交往观存在着共通与契合之处,而且实现了叙事时空的转换,在基本态度、发展动力与实现路径等维度超越了马克思的跨文明交往观,实现了对马克思跨文明交往观的超越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跨文明交往观 马克思 文明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的劳动解放思想探赜
18
作者 李诗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7-23,46,共8页
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家信奉的“劳动创造财富”圭臬无法开解“工人劳动带来贫困”的悖论。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纠正了国民经济学家对劳动的抽象表达,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宰制,说明了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以及工人劳动受贬损的必然... 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家信奉的“劳动创造财富”圭臬无法开解“工人劳动带来贫困”的悖论。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纠正了国民经济学家对劳动的抽象表达,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宰制,说明了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以及工人劳动受贬损的必然,并指明了工人阶级的劳动解放进路。马克思指出:雇佣劳动是“低级的”和“暂时的”形式,注定会被更高社会形态的自由联合劳动取代;劳动战胜资本的根本路径是,工人阶级要以革命的政治行动废除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解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消除劳动的阶级属性,使劳动回归人的自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人阶级 劳动解放 劳动 资本 雇佣劳动
下载PDF
数字资本抽象统治的运作逻辑、宰控格局及突围路径——基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的视角
19
作者 侯晓玉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孕育人的解放潜能的同时,也对人实施着更加全面彻底的统治,资本的抽象统治效应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呈现出一些新的表征。就运作逻辑而言,数据的资本化塑造了数字资本统治的主体之维,生命的虚拟化塑造了数字资...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孕育人的解放潜能的同时,也对人实施着更加全面彻底的统治,资本的抽象统治效应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呈现出一些新的表征。就运作逻辑而言,数据的资本化塑造了数字资本统治的主体之维,生命的虚拟化塑造了数字资本统治的客体之维,操控的隐匿化塑造了数字资本统治的过程之维。就宰控格局来讲,数字资本的统治时间进一步延长,形成了对人的“全时统治”;统治空间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对人的“全域统治”;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对人的“全员统治”。破解数字资本的抽象统治,要以人本逻辑有效规制数字资本的“野蛮面”,以数据共享充分激活数字资本的“文明面”,使数字资本由奴役人的异化力量转化为解放人的积极力量,开创人的进步与物的繁荣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抽象统治 运作逻辑 宰控格局 突围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探析
20
作者 侯晓玉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迎来百年变局与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时代产物,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明和生态等多个方面。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相较,该思想既延续了其理论基础、价值理念及实现条件,同时又在设计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迎来百年变局与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时代产物,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明和生态等多个方面。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相较,该思想既延续了其理论基础、价值理念及实现条件,同时又在设计理念上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实现中西合璧,在路径选择上由强调斗争转变为突出合作,在实现程度上由绘制蓝图付诸于实践探索,既富有理论厚度,又不乏时代气息。新时代要继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凝聚价值共识以形成发展合力,聚焦发展主题以夯实物质基础,朝着马克思指引的“真正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