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组生物学实验
- 1
-
-
作者
张国柱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35-36,共2页
-
文摘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期发表了一组生物学实验。它既符合国情,如装置简单,实验材料容易取得,容易使用代用品,同时又比经典的实验有了定量性质的内容和现代科学方法的内容。我们将继续发表这类实验,希读者提出意见并欢迎来稿。
-
关键词
生物学实验
-
分类号
Q-331
[生物学]
-
-
题名铁线蕨的形态构造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杜桂森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23,共2页
-
文摘
铁线蕨(Adiantum)属真蕨亚门、铁线蕨科,常生长在石灰岩潮湿处或墙角下,为钙质土壤的指示植物。我国约有40余种,分布于河北、山东、四川、贵州、广东、合湾等地。铁线蕨为陆生草木植物,根状茎短而直立或长而横走,被褐色全缘的披针形鳞片。叶柄圆、紫棕色、有光泽,1-4回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图1)。末回羽片扇形,团扇形或长方形,边缘有锯齿或无。
-
关键词
铁线蕨
形态学
-
分类号
Q949.360.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羽纹硅藻类的细胞构造和繁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杜桂森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6-8,共3页
-
文摘
硅藻约有16000种(据Hustedt估计),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少数生活在土壤里。传统分类将其列为一纲即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隶属于金藻门(Chrysophyta)。近些年来许多藻类学家根据硅藻特殊的形态构造和繁殖方式,将其单立一门即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下分两类即中心硅藻(Centricae)和羽纹藻类(Pennatae),在淡水硅藻群落中,羽纹硅藻类占优势。图1所示为常见的淡水羽纹硅藻类。
-
关键词
习纹硅藻
细胞
构造
繁殖
-
分类号
Q949.273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衣藻的藻种保存、扩大培养和观察
- 4
-
-
作者
杜桂森
邢彦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7-8,共2页
-
文摘
衣藻属(Chlamydomonas)是常见的淡水绿藻。在生长季节里,衣藻常在营养特别是氮、磷较丰富的坑塘中有时长成纯群,但在池水或缓流中则常与其他藻类等混生,不易采集。在非生长季很难找到它们。这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几年来,我们对衣藻的藻种保存、扩大培养进行观察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衣藻
藻种保存
扩大培养
-
分类号
Q949.21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田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的整理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郭平仲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8-21,共4页
-
文摘
根据一定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经过一定观察记载,就可取得一些数据。由于这些数据是对于有限样本的观察得到的,它们通常具有变异性、局部性和偶然性。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这些原始数据是杂乱无章的,必须对它们加以适当整理分析,才能发现其内在的规律,以便能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科学性结论。数据分组如果数据较为复杂,通常采用分组的方法研究事物的分布及总体结构,同时还能简化运算程序。数据类型不同,分组的方法也不同。
-
关键词
田间试验
试验数据
统计分析
-
分类号
S13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味觉与呈味物质
被引量:6
- 6
-
-
作者
白蓝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12,共3页
-
文摘
味觉生理学上把酸、甜、苦、咸定为四种基本味觉,其它味觉被认为是这四种味觉的混合。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觉都是由于物质的可溶性部分刺激舌表面味蕾而产生的。味蕾主要分布于舌背面、舌尖和舌侧缘、会咽和咽后壁等处也有分散的味蕾。味蕾由多个味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所组成。味细胞是味感受细胞,它的微绒毛伸出味蕾的味孔,浸润于唾液。舌尖、舌背、舌侧缘的味蕾受面神经支配,会厌、咽后部的味蕾由舌咽神经支配,每根神经纤维分成几个末梢分别和味细胞建立突触联系。味冲动经孤束核、丘脑传至同侧的大脑皮质。实验证明:分别用酸、甜、苦、咸液刺激味蕾时,在单根神经纤维上都能记录到不同频率的冲动,所以现在认为,各种味觉的形成是由神经冲动编码的模式所决定的。
-
关键词
味觉
呈味物质
-
分类号
R339.1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细菌转化及其机制
- 7
-
-
作者
张金栋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0-30,20,共2页
-
文摘
转化是指一种生物或细胞接受了另一种细胞的遗传物质而表现后者的遗传性状或发生遗传性状变异。细菌转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生物界进行遗传物质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对转化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基因工程、动植物育种及遗传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途径。细菌转化是1928年由格里菲斯(Griffith.F)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发现的,他利用具有菌落光滑、细胞有多糖荚膜、有毒性,能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等遗传性状的S_Ⅱ型肺炎双球菌和菌落粗糙、细胞无多糖荚膜、无毒性,不能使小鼠患败血症等遗传性状的R_Ⅰ型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首先把活的R_Ⅱ型和加热处死的S_Ⅱ型细菌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都不引起败血症,但是。
-
关键词
细菌
转化
-
分类号
Q939.103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植物蛋白新资源的开发
- 8
-
-
作者
尚礼邰
-
机构
北京师范学院分院生物学系
-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10,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高蛋白食品需求的急剧增加,愈来愈迫使人们去寻找和开发新的蛋白资源。据估计,在已开发的蛋白资源中,植物蛋白资源约占80%,而新的植物蛋白资源还在不断的开发,当前最引人重视的是米糠蛋白资源、叶蛋白资源的开发和有毒饼粕的去毒。
-
关键词
植物
蛋白
资源
-
分类号
Q946.1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