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旭东 张军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朱旭东教授重点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分析中,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既包含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也包含教师教育机构和制度体系。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具有三重属性:既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个学术范畴,同时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教师教育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还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朱旭东教授还指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科教师教育,由此推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让教师教育学科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体系 学科教师教育
下载PDF
低出生率背景下省域学前教育资源供需关系与动态调配——基于对中部J省人口预测的分析
2
作者 冯婉桢 袁一清 伍津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7,共13页
低出生率背景下研判省域学前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低供给高需求类型的中部J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ADIS-INT软件预测分析了J省2023—... 低出生率背景下研判省域学前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低供给高需求类型的中部J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ADIS-INT软件预测分析了J省2023—2035年低、中、高三种方案下城乡在园幼儿人数的变化,调查了J省学前教育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供给现状,进而预测分析了J省学前教育资源在供给动态变化与静态不变情况下的供需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在园幼儿人数减少,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将明显减少;现有人力资源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未来会出现城乡配置失衡;物力资源配备已达到高水平,未来会严重过剩。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地方政府根据资源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做好学前教育长期规划,控增量、调存量、疏余量;从结构与质量入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谨慎增加办园条件投入,采用多种形式提升物力资源使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资源 供需关系 低出生率 动态调配
下载PDF
谋开放新篇 育强国优师--《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解读
3
作者 宋萑 汪佳成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2023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旨在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依托,选拔培养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理工类学科人才,从而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国优计划”的出台,一... 2023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旨在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依托,选拔培养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理工类学科人才,从而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国优计划”的出台,一方面是对教师教育历史政策实践,即推动教师教育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以及健全以开放、协同、联动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继承与延续;另一方面是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和契合基础教育发展新形势所制定的创新发展路径,即构建多主体联动,贯通本研、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优秀人才”向“优秀教师”转化,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学科结构不均衡、培养层次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从源头上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对“国优计划”的政策实施路径提出以下建议:促进政策主体的外部行动协同与内部治理优化;规范研制人才选拔标准与培养方案;建立和健全面向政策实施的专业评估与跟踪监测机制;建立与政策相配套的培训与试点经验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层次 多元开放格局 基础教育
下载PDF
高等教育振兴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吗?——来自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樊丽 邹琪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63-180,共18页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多元关系为我国社会转型与教育制度变革提供多重路径。基于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08—2019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考察高等教育振兴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多元关系为我国社会转型与教育制度变革提供多重路径。基于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08—2019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考察高等教育振兴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显著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效应仅作用于西部城市和一二三线城市,对东中部城市以及四五线城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是高等教育振兴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两条重要路径。因此,政府应当有序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与地方发展现状的契合度,并不断完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撑体系,以此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振兴 经济增长 中西部 双重差分
下载PDF
国际理解教育:在摸索中前行——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姜英敏教授
5
作者 刘洁 姜英敏 《留学》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第一届大会上正式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时至今日,已过去近80年。但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对于中小学师生而言仍是一个似熟悉而陌生的事物。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近十余年更是...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第一届大会上正式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时至今日,已过去近80年。但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对于中小学师生而言仍是一个似熟悉而陌生的事物。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近十余年更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展开了从地方到学校的系列实践,但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模式也处在摸索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中小学师生 教育研究院 实施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摸索
下载PDF
数智赋能智慧体育推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研究——基于北京市教育大数据案例的分析
6
作者 郑洋 臧静 +1 位作者 李玉顺 代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8期33-35,共3页
为了推进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本研究基于北京市教育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深入分析了智慧体育在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市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利用智慧体育系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致力于构建多元... 为了推进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本研究基于北京市教育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深入分析了智慧体育在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市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利用智慧体育系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程资源体系;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教学和过程性评价;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北京市在智慧体育实践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为体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转型 智慧体育 体质健康 数字化环境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路径
7
作者 薛二勇 王红伟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3,共13页
北京市率先在全国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基本均衡发展经验体现为:均衡发展政策先行,发挥引导作用;学校布局调整改进,发挥支撑作用;教师配置因需优化,发挥能动作用;要素建设抓实抓细,发挥基石作用。新时期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 北京市率先在全国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基本均衡发展经验体现为:均衡发展政策先行,发挥引导作用;学校布局调整改进,发挥支撑作用;教师配置因需优化,发挥能动作用;要素建设抓实抓细,发挥基石作用。新时期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体现为:学位需求大且区域需求不均衡、优质师资配置存在量和质的差距、学校建设关键基础要素需优化、优质资源扩散组合协同性不足。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首善标准在于发展“个适性”教育。为此,应多源并用、内部扩散、外部疏解,优化学校布局;主动流动、胜任先行、双向互促,优化教师轮岗;执行章程、以文育人、要素联动,建设品质学校;要素综合、模式多样、效果监测,推进资源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政策研究 高质量教育体系 首都
下载PDF
2020—2035年北京市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及教育资源配置预测研究
8
作者 安超 巴音 +1 位作者 阳科峰 张继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状态人口预测模型,考虑死亡率、生育率、人口净迁移等影响因素,对北京市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变动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20—2035年,北京市3~5岁学龄人口规模处于不断缩小趋势;北京市学前教育教师... 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状态人口预测模型,考虑死亡率、生育率、人口净迁移等影响因素,对北京市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变动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20—2035年,北京市3~5岁学龄人口规模处于不断缩小趋势;北京市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整体上呈现平稳下降的变动过程,在保持现有教师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学前教育的教师供给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供求平衡,随后伴随学前教育需求的下降,学前教育教师供给过剩的数量在2025—2035年逐步扩大;2020—2035年,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将逐渐增加。为此,建议摸清家底,调研北京市各区域学前人口变动趋势,为优化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供真实数据支撑;统筹分配,拓展普惠性教育资源布局,补齐农村普惠性资源短板;提前预案,统筹利用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人口变动 教育资源配置
下载PDF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困境与突破——基于北京市106所义务教育学校的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东娇 赵静 《中国教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0,共6页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事关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事关国家优质教育均衡目标的实现。是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北京市106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学校在40条规定性指标...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事关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事关国家优质教育均衡目标的实现。是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北京市106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学校在40条规定性指标和个别禁止性指标建设上仍有完善空间,倡导性指标建设最需引起学校重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面临着标准操作性欠佳、执行主体交错,政策认知有偏差、标准执行不深入,校家社合力不强、作用发挥有限困境。建议优化标准可操作性,多主体共建标准;强化政策认知,多措推动标准常态落实;构建学校治理共同体,提高校家社共治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学校管理 学校标准 教育治理
下载PDF
区域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浩文 杜育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5,共9页
区域普通高中学位资源需求受户籍学龄人口数、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和普通高中年级升级比例影响,专任教师需求受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配置标准影响。对2021年至203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位和专任教师需求进行预测表... 区域普通高中学位资源需求受户籍学龄人口数、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和普通高中年级升级比例影响,专任教师需求受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配置标准影响。对2021年至203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位和专任教师需求进行预测表明,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位需求将出现快速、大幅增长,普通高中学位和专任教师都将出现较大缺口。针对这一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短期增长但长远下降、错峰增长、在城区高度聚集的特征,建议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促进学段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做精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需求 学位 学龄人口 人口变动 普通高中
下载PDF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维持机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林园 唐逸文 +1 位作者 王婧怡 李蓓蕾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3,共15页
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策略分析了20位城市中小学生家长的访谈资料,构建了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维持的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教育焦虑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影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期望评估与... 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策略分析了20位城市中小学生家长的访谈资料,构建了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生成与维持的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教育焦虑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影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期望评估与教育效能感)、环境因素(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同辈影响、学校环境、家庭氛围)、历时因素(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与行为反馈因素(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其中认知、环境与行为反馈因素对家长教育焦虑有直接影响,环境、历时与行为反馈因素会通过影响家长个体的认知因素影响其焦虑程度,而认知因素又调节了环境和行为反馈因素对教育焦虑的影响。因此,建议从改变家长认知、创设良好教育氛围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缓解家长过高的教育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小学生 家长教育焦虑 生成与维持机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校长领导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德成 周照林 罗宁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新的质量观与发展观。校长需要在领导实践中根据情境和任务展现多元领导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加强课程领导力,创造性构建学校课程育人体系;强化教学领导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 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新的质量观与发展观。校长需要在领导实践中根据情境和任务展现多元领导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加强课程领导力,创造性构建学校课程育人体系;强化教学领导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增强关系领导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发挥协作领导力,构建育人共同体。本着要事优先的管理原则,新时代校长队伍建设既要注重促进校长领导力的多元化发展,也要在其中抓住重点,精准识别校长成长需求,有效促进校长领导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 教学领导力 数字化领导力 关系领导力 协作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胜任特征模型
下载PDF
U-S合作伙伴关系“三级协同多维度”体系的构建与反思——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袁丽 石中英 朱旭东 《大学(研究)》 2015年第12期37-52,共16页
一、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欧美兴起大学与中小学结为伙伴、合作探索中小学学校改进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即“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简称“U—S”伙伴合作或“U—S”合作)的教育研究新路向。
关键词 合作伙伴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维度 协同 专业发展 中小学
下载PDF
基础学科对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秉林 苏原正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共7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是大学的基层组织基础,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基础学科作为以基础科学知识为研究内容的学科类别,是开展基础研究...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是大学的基层组织基础,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基础学科作为以基础科学知识为研究内容的学科类别,是开展基础研究并产生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土壤,通过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研创新等途径对建设教育强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基础学科对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需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高校有组织基础研究能力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学科跨域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学科管理效能,持续深化对基础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大资源投入,确保基础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基础学科 基础研究 原始创新
下载PDF
我国课程改革语境下的跨学科:教育意蕴与实践样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明全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在我国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学科实现综合育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新课题。跨学科是人类知识的结构形式之一,是人类探究知识的一种具体表达,在实践中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跨学科的教育意蕴主要表现为:产生新的知... 在我国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学科实现综合育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新课题。跨学科是人类知识的结构形式之一,是人类探究知识的一种具体表达,在实践中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跨学科的教育意蕴主要表现为:产生新的知识形态,拓展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促进课程融合;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跨学科知识运用。跨学科的实践样态主要有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跨学科协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跨学科 综合育人
下载PDF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践行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萑 袁培丽 詹祺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文化精神的引领和支持,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梳理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分析其内涵特征并探索其践行路径,既是当下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中国特有的... 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文化精神的引领和支持,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梳理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分析其内涵特征并探索其践行路径,既是当下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教育救国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初心使命相契合,具有本土性、引领性、实践性、能动性。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在制度设计中融入教育家精神;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浸润教育家精神;在教师教育项目中贯彻教育家精神,增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体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育强国 文化引领 教师荣誉制度 教师教育
下载PDF
习近平职业教育观:内容、理念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兴洲 龙语兮 邵建华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共7页
习近平职业教育观系统回答了为何、是何及如何“办好职业教育”的问题,以“基础工程”“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价值功能,“德育为先”“服务导向”的办学方向,“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培养目标,“类型发... 习近平职业教育观系统回答了为何、是何及如何“办好职业教育”的问题,以“基础工程”“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价值功能,“德育为先”“服务导向”的办学方向,“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培养目标,“类型发展”“三协三融”的体系道路,“文化熏染”“格局开放”的环境生态为主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先进性、人本性、生产性、科学性、实践性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职业教育观,需要从面向人人、成就人人、适合人人、发展人人、吸引人人出发,坚定党的领导以找准职业教育方向,坚守育人规格以确保职业教育成效,推动职普协调以扩大职业教育选择,深化产教融合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善社会环境以提升职业教育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职业教育观 内容 理念 实践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现实挑战与现代化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秀敏 朱文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基本前提是科学把握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教育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为指引,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以办好人...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基本前提是科学把握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教育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为指引,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追求;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限度上,应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均衡、公益普惠和产出效益的关系。然而,当前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质量评价亟待推进、投入效益有待提升等多重困境。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质量提升为抓手,以高效治理为保障,加快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育人体系、供给体系、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高质量发展 逻辑内涵 现实挑战 现代化
下载PDF
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月娟 黄晶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1,共11页
明确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是保障和提升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水平、推动学前教育评估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起点。本研究采用三轮德尔菲法,建构了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评估理念与道德、评估知识与技术、组织与实施... 明确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是保障和提升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水平、推动学前教育评估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起点。本研究采用三轮德尔菲法,建构了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评估理念与道德、评估知识与技术、组织与实施3个一级指标,评估理念、职业道德、评估知识、评估技术、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6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为遴选、培训、指导、考核学前教育评估人员提供了参考框架,并为学前教育评估人员的自我反思与专业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评估 评估人员 专业素养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资源需求与配置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秀敏 赵思婕 +1 位作者 邵婷婷 李汉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发展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人口均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队列要素法,运用Leslie矩阵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三孩政策”背景下北京市托育服务适龄人口及其变... 发展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人口均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队列要素法,运用Leslie矩阵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三孩政策”背景下北京市托育服务适龄人口及其变化趋势,并参照相关政策要求,预测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资源需求。结果显示:北京市2023—2030年托育服务适龄人口呈现下降趋势。托育服务资源总体需求在未来三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2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十四五”时期托育服务总量扩充与结构优化需求攀升,“十五五”时期托育服务综合质量提升需求进一步凸显。面向2030年的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资源配置策略思考:科学把握家庭需求,统筹规划托育服务资源布局;整合利用多方资源,补齐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短板;优化资源供给结构,不断提升托育服务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服务 体系建设 资源需求 配置策略 北京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