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言战略角度看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宁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语言文字在信息时代具有了影响全民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国民的语言能力与思维素养,是实施语言文字战略的前提。要改变语文教育在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层面存在的滞后性,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语言文字在信息时代具有了影响全民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国民的语言能力与思维素养,是实施语言文字战略的前提。要改变语文教育在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层面存在的滞后性,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努力推进语文教学建设。当前的关键之点是理解和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以及“学习任务群”课程组织原则。语文核心素养是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构成的整体,综合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等多个方面,包含强烈的人文性;学习任务群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教学原则,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养成和提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建设还必须有理论建设做支撑,建设契合汉语汉字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知识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语言文字战略 语文教育 课程建设 语言文字知识体系
下载PDF
大文学观视野下的地域文化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勇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大文学观”是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它提供了一种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学研究路径。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地域发展的关注深刻地影响了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要求我们以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大文学观观... “大文学观”是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它提供了一种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学研究路径。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地域发展的关注深刻地影响了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要求我们以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大文学观观照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揭示了地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透视二者的互文、互动,聚焦地域文学既表现出地域性,又展现出超地域性的复杂面貌,使得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不仅具备宏阔的理论意义,更具有一种将文学与现实、与社会、与时代结合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文学观 地域文化 “大京派”文学
下载PDF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发展趋势
3
作者 李倩 董怡雯 郑国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共6页
深化学业水平考试变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国际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在测评理念、测评设计、测评结果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在测评理念上,立足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促进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理念的融合;在... 深化学业水平考试变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国际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在测评理念、测评设计、测评结果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在测评理念上,立足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促进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理念的融合;在测评设计上,探索教育数字化赋能测评设计与实施,创设情境性、交互性在线测试系统;在测评结果的分析与应用上,强调测评、教学、学习之间的有效关联,充分发挥测评数据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测评理念 测评设计 测评结果
下载PDF
无独必有对:朱熹《大学》《中庸》阐释的文本结构与经义生成
4
作者 白如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7,共11页
文本结构的理据重构是经学典籍义理生成的重要方式,典籍的结构化程度与义理思想的致密程度具有正相关的联系。朱熹的《大学》《中庸》(简称《学》《庸》)阐释充分发挥章句体“离章辨句”的功能,通过文本结构的多维调试,完成理学化重塑... 文本结构的理据重构是经学典籍义理生成的重要方式,典籍的结构化程度与义理思想的致密程度具有正相关的联系。朱熹的《大学》《中庸》(简称《学》《庸》)阐释充分发挥章句体“离章辨句”的功能,通过文本结构的多维调试,完成理学化重塑。朱熹的哲学思想与注经实践内外贯通,“无独必有对”既是其理学思想层面的认识论,也是指导其经典阐释的方法论。尤其在《学》《庸》阐释中呈现出鲜明的对称化追求:对于经文中的对称表达,多通过“添加一致性概念”“嵌入成对式概念”的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分析;对于单句、句群、章节之中的非对称结构,则通过“二元切分”“并蒂架构”“对称排布”等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组构。在“无独必有对”理念的作用下,《学》《庸》阐释建构起围绕关键理学概念展开的义理体系,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和精密化程度大大提升。其中就单句、句群文本脉络展开的结构化阐说,使得章句体具有了文章学的特征,义理阐释也更为邃密通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独必有对 文本结构 经义生成 章句 朱熹
下载PDF
语文是一门典型的人文课程——以朱光潜关于语文与思想关系的讨论为中心
5
作者 任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100,共11页
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今天,深入理解语文与思想的关系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三方面:语文与思想是同时发生、相互成就的统一体;语文的最高标准是“精确妥帖”,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风格必须与人格同一,锤炼语文也就是锻造品格;语文是时代的... 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今天,深入理解语文与思想的关系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三方面:语文与思想是同时发生、相互成就的统一体;语文的最高标准是“精确妥帖”,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风格必须与人格同一,锤炼语文也就是锻造品格;语文是时代的镜像,思想随时代发展而发展,语文也随思想发展而更新,语文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着自己。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人用他们的智慧洞察了语文的本质,不但解答了文学、语言学、哲学、美学的重要问题,也解答了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使我们进一步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语文是一门典型的人文课程,这样可以更好地推进语文学科理论建设,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语文与思想 形式与内容 语文教育
下载PDF
鲁迅“生死追问”的生命底色及其文学史影响
6
作者 刘勇 解楚冰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7,239,共8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贡献已有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认识,而在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深度反思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世界视野,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关注与探讨。鲁迅创作中弥漫的死亡气息与荒原之... 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贡献已有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认识,而在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深度反思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世界视野,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关注与探讨。鲁迅创作中弥漫的死亡气息与荒原之感,冷峻肃穆之下暗涌着丰沛的人文激情,这本质上源于他对无数个体生命的极度关切,其贯穿一生的生死追问具有“向死而生”的哲学底蕴。鲁迅所开创的生死传统在萧红、曹禺、孙犁的创作中得以接续,艺术风格与感知方式的差异铸就了不同的情感温度,但最终都回归到对人之生存的眷顾与反思。余华、史铁生等当代作家的痛苦体验连通并呼应了鲁迅的人生体悟,既坚忍地承担着黑暗的沉重,又以一种近乎纯粹与本真的热情超越幽暗,这种理性与诗性交织的丰饶与张力构成了鲁迅生命美学的哲思意味。鲁迅“生死追问”的文脉奠定了现当代文学对终极命题持续探赜的重要方向,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敢于搏击命运的精神底气与生命底色。“生”与“死”作为关涉生命与文学的根本问题,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容量,见证了个体与民族充满艰辛与荣光的精神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生死追问 精神传承 文学史影响
下载PDF
燕赵文脉谱系中的白洋淀作家群
7
作者 刘勇 陈蓉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7-45,共9页
“白洋淀作家群”是生长在河北大地上,继承了燕赵文脉传统,并不断涌动向前吸收时代新质的一个文学团体,他们的创作是燕赵文化在现当代的余响,是河北古老历史底蕴的现代演绎。考察白洋淀作家群发生发展、文学作品和文化生态,在河北文学... “白洋淀作家群”是生长在河北大地上,继承了燕赵文脉传统,并不断涌动向前吸收时代新质的一个文学团体,他们的创作是燕赵文化在现当代的余响,是河北古老历史底蕴的现代演绎。考察白洋淀作家群发生发展、文学作品和文化生态,在河北文学的精神谱系中寻找白洋淀文学的历史定位,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冀中平原的时代变革与文化记忆,从而为河北孕育独特的现代文化品格提供文学支撑,推动京津冀三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文脉 白洋淀作家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从法书文献到童蒙读物的流传轨迹——以启功先生《说〈千字文〉》为线索
8
作者 于翠玲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1期21-33,共13页
智永的《千字文》以楷书和草书体书写,有多种版本。启功的研究展示了法书文献的复制方式及流传轨迹,还强调《千字文》具有启发童蒙、流传广远的实用价值。这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法书文献的版本知识、认识“王羲之这个角色”、拓展法书文... 智永的《千字文》以楷书和草书体书写,有多种版本。启功的研究展示了法书文献的复制方式及流传轨迹,还强调《千字文》具有启发童蒙、流传广远的实用价值。这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法书文献的版本知识、认识“王羲之这个角色”、拓展法书文献出版物及书法教学“启发童蒙”的功用,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特色的阅读史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智永 千字文 法书文献 童蒙读物 阅读史
下载PDF
语文是“传统”的首道大门——李小龙访谈录
9
作者 李小龙 林玮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4-11,共8页
语文是当代学生系统接触传统的首道大门,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为中国文化守好这道大门。在与西方交流过程中,中国语言文学难免被扭曲与重塑。如中国古典小说文体被西方小说同化,而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小说的分析、欣赏,都以西方小说文体概... 语文是当代学生系统接触传统的首道大门,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为中国文化守好这道大门。在与西方交流过程中,中国语言文学难免被扭曲与重塑。如中国古典小说文体被西方小说同化,而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小说的分析、欣赏,都以西方小说文体概念为模板,这应引起重视。阅读古典文学可以延伸人的生命体验与滋味,理解人自身的丰富性。这种中国人在中国文化浸淫中的独特体验,需要中小学语文教学予以继承。如何经由语文课正向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细地从西方“拿来”,需要数代人的研究与建构,而中小学课堂则是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说 古典小说 网络文学 国学素养
下载PDF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字词问题——以《书戴嵩画牛》为例
10
作者 王立军 《小学语文》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古诗文的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古诗文的字词教学,必须了解古诗文的词汇特点。古诗文词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诗文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二是古诗文词汇具有多义性;三是古诗文词汇在用法上具有... 古诗文的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古诗文的字词教学,必须了解古诗文的词汇特点。古诗文词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诗文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二是古诗文词汇具有多义性;三是古诗文词汇在用法上具有灵活性。古诗文教学既要关注古今词义之间的重要差别,也就是“迥异”;也要关注古今词义看似不同却又有联系的现象,也就是“微殊”。掌握理解古诗文词义的方法如下:通过古今词义的沟通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理解古诗文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文教学 字词问题
下载PDF
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语文教学总体框架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乐会进 张秋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26,共6页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3.5发布,带动了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催生了人机协同语文教学的实践变革。为此,需要从顶层设计构建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语文教学的总体框架。文章首先基于文献梳理和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分析,明确...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3.5发布,带动了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催生了人机协同语文教学的实践变革。为此,需要从顶层设计构建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语文教学的总体框架。文章首先基于文献梳理和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分析,明确了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语文教学的整体内涵和关键特征;其次,通过分析人机协同的语文教学典型案例,论述了人机协同教学的基本路径;最后,针对人机协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反馈,分析了智能生成结果的可解释性与学生鉴别能力之间的矛盾,提出语文教师要从选准适用技术、关注人机协同学习过程和注重语文核心知识教学等层面进行风险规避与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提示语 风险化解
下载PDF
“语文教学”多人谈
12
作者 周金声 詹丹 +3 位作者 吴欣歆 盛志武 何杰 徐志伟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才能导向有效的语文教与学周金声(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所谓“语文”,叶圣陶概括得最准确:“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部分。这就构成了“语文... 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才能导向有效的语文教与学周金声(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所谓“语文”,叶圣陶概括得最准确:“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部分。这就构成了“语文”的第一个层面--语言文字运用技能。语文教学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研究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不单是言语能力。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语文知识教学,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院 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知识教学 言语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语文能力 正确指导
下载PDF
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基于实证分析的讨论——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
13
作者 胡小鸾 吴欣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4,共5页
本文根据文言文独特的教学价值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要求设计编码系统,选择七位优秀教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堂实录进行文本分析,提炼共识性的教学内容要点,以明确“当前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教了什么”,... 本文根据文言文独特的教学价值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要求设计编码系统,选择七位优秀教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堂实录进行文本分析,提炼共识性的教学内容要点,以明确“当前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教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讨论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要点,为教师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第二学段 文本分析 教学内容选择
下载PDF
“哪怕有战争,生命也会像岩石下的小草一样探出头来”——儿童文学《少年的荣耀》访谈
14
作者 李东华 陈晖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6期98-104,共7页
《少年的荣耀》既是“中国好书”的入榜作品,也是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优秀青少年读物。《少年的荣耀》记录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历史,融入了作者的乡土之思、家国之情。作品通过对战争年代朴素的乡村日常生活的描述、个性鲜明饱满儿... 《少年的荣耀》既是“中国好书”的入榜作品,也是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优秀青少年读物。《少年的荣耀》记录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历史,融入了作者的乡土之思、家国之情。作品通过对战争年代朴素的乡村日常生活的描述、个性鲜明饱满儿童形象的塑造,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面前坚韧顽强、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的荣耀》 李东华 中国好书 儿童文学
下载PDF
百年新文学与百年北京形象建构——“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北京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刘景艳 陈蓉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5期209-214,共6页
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北京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多... 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北京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多所海内外高校与学术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与研讨。300余名学者与观众在线上积极参会,反响热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京派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 学术机构 北京书写 国际学术研讨会 形象建构
下载PDF
重回文学本身:方法与意义——以张清华的“文学性研究”为讨论中心
16
作者 蔡岩峣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张清华的“文学性研究”可以归纳出四个方面的方法与意义。首先是“潜结构”与“潜叙事”理论,其对文学形式的强调,不仅能解决革命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性”问题,也可以推广至先锋文学等其他文学类型的研究。其次,对于人文主义价值的坚守... 张清华的“文学性研究”可以归纳出四个方面的方法与意义。首先是“潜结构”与“潜叙事”理论,其对文学形式的强调,不仅能解决革命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性”问题,也可以推广至先锋文学等其他文学类型的研究。其次,对于人文主义价值的坚守,建立以普通个体生命与存在主义哲学相合的人文批评观,可以有效弥补新世纪以来文学价值判断的缺失问题。再次,以“细读”和“作家论”批评等方式建构当代文学经典,可以有效抵御“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对当代文学“文学性”价值的质疑。最后,在写作研究文章时充分运用“诗性文体”,这不仅可以视作文学研究与“文学性”的同构,也可以从中发现张清华对文学整全历史判断的诗性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研究 潜结构与潜叙事 生命本体论诗学 经典 诗性文体
下载PDF
作为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文学性——以陈晓明的文学研究为中心
17
作者 白欢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文学性作为文学批评与研究的重要构成,陈晓明对其本体性概念与方法展开了详细界说与实践。他辩证解读了解构主义对“文学性”的阐释,反对德里达将文学性乌有化的激进姿态,但赞赏保罗·德曼与哈罗德·布鲁姆的解构批评对文学的... 文学性作为文学批评与研究的重要构成,陈晓明对其本体性概念与方法展开了详细界说与实践。他辩证解读了解构主义对“文学性”的阐释,反对德里达将文学性乌有化的激进姿态,但赞赏保罗·德曼与哈罗德·布鲁姆的解构批评对文学的建设意义,从而确认了文学性作为本体论的价值。先锋文学研究与文学现场的动态追踪等实践表明,陈晓明的批评与研究深刻践行着文学性的方法论。他同时还将文学性方法论与研究者的个人主体性生成结合起来,对主体的知识结构积蓄、文章风格的个性生成、主体的批评修养等方面的理想形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陈晓明 解构主义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论陈思和文学性研究的理论创新与探索
18
作者 聂章军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陈思和始终致力于在时代的喧嚣中发现真正的艺术创作,其在文学性研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与探索。在“民间”审美立场层面,陈思和提出于主流文学标准之外的“非文学性”中存在着另一种“文学性”,莫言、余华小说中的粗鄙、怪诞是... 陈思和始终致力于在时代的喧嚣中发现真正的艺术创作,其在文学性研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与探索。在“民间”审美立场层面,陈思和提出于主流文学标准之外的“非文学性”中存在着另一种“文学性”,莫言、余华小说中的粗鄙、怪诞是民间的美学与力量,应放到民间文化立场下去理解;民间隐形结构、“法自然”的现实主义、“历史·家族·神话”叙事模式、恶魔性、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是陈思和以审美为标准重建文学性的几种理论创新与批评实践;文本细读是抵达文学性的有效途径,也是陈思和秉持和倡导的理念与方法;以文本为依据,以文学性为标准,以理论为方法,以世界为视野,讨论中国的问题,也许是解决当前文学界焦虑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文学性 民间理论 民间隐形结构
下载PDF
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
19
作者 李煜晖 苏荣格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语言分析是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具有支持学生理解作品之意、欣赏文本之美和学习语用之道等重要功能。据此,文学语言分析要经历“因言求意”“审言析美”“觅言为用”等过程:... 语言分析是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具有支持学生理解作品之意、欣赏文本之美和学习语用之道等重要功能。据此,文学语言分析要经历“因言求意”“审言析美”“觅言为用”等过程:“因言求意”是把文学语言作为意指符号来分析,重在大语境性之下把握文学语言的表现意义并关注文学文本的语意空白;“审言析美”是把文学语言作为审美客体来分析,重在揭示文学语言“自指”“曲指”“虚指”等审美特性的表征和效果;“觅言为用”是把文学语言作为语用范例来分析,重在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趋同、不得体、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发现并实现文学语言的语用指导价值。三者因文学语言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存在密切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语言分析具有灵活性,既可从不同维度多次进入同一文本,也可在一次文本阅读中同时关注多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学阅读 文学语言 分析策略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评分方案研制
20
作者 杨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8,共5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逐渐成熟,亟须研制与之适配的、能够真实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分标准。本文从评分的内容、评分的结构、评分的机制三个方面考量,在遵循系统性、相对性、建构性、反拨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研制了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逐渐成熟,亟须研制与之适配的、能够真实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分标准。本文从评分的内容、评分的结构、评分的机制三个方面考量,在遵循系统性、相对性、建构性、反拨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符合核心素养立意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评分模式,以期为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业水平考试 评分内容 评分结构 评分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