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咽腔电刺激对吞咽康复的作用
1
作者 张茜 代欣 +4 位作者 贺媛 贾维维 王海英 梁艳 张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7-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及咽腔电刺激对于吞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观察组增加咽腔电刺激训练。对比2...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及咽腔电刺激对于吞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观察组增加咽腔电刺激训练。对比2组患者训练前后的FOIS评分,比较患者康复前后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咽腔收缩率、舌骨位移幅度、上食道括约肌最大开放幅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咽腔对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的收缩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咽腔对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的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进食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时,舌骨向上、向前位移幅度,上食道括约肌最大开放幅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腔电刺激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吞咽造影定量评估能够精确判断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定量评估 吞咽造影检查 咽腔电刺激
下载PDF
单侧声带运动不良患者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有效性研究
2
作者 贺媛 贾维维 +4 位作者 王海英 邱子 梁艳 张茜 魏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在单侧声带运动不良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将4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单侧声带运动不良(UVDF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嗓音卫生指导干预,观察组采用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联合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在单侧声带运动不良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将4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单侧声带运动不良(UVDF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嗓音卫生指导干预,观察组采用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嗓音声学评分、嗓音障碍指数评估(VHI)评分及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VH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动作启动时间及咽腔收缩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UVDFP患者嗓音质量,提升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声带运动不良 吞咽及嗓音评估 康复治疗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康复介入前的病程对四肢骨折工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就业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董婕 孙凤龙 +4 位作者 王宏庆 李富 刘祖耀 李珂 刘铁军 《中国康复》 2019年第7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前的病程长短对四肢骨折工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就业意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于本院行康复治疗的四肢骨折工伤患者,按照伤后康复介入前的病程长短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伤后2个月内即开始接受康复治疗,B组为受伤2个月后开始...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前的病程长短对四肢骨折工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就业意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于本院行康复治疗的四肢骨折工伤患者,按照伤后康复介入前的病程长短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伤后2个月内即开始接受康复治疗,B组为受伤2个月后开始接受康复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用改良林氏就业准备量表(LASER)评估工伤患者回归工作的意愿。结果:A、B2组患者分别有38.6%、75.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分别有60.2%、83.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B组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LASER结果中处于考虑前阶段的患者占比最高,B组高于A组(P<0.05);处于考虑阶段的患者占比次之,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工伤患者人群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并且康复介入越晚心理障碍越明显,同时身心的障碍使其逃避工作,相应地其重返工作的积极性也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 早期康复 心理状态 就业意愿
下载PDF
多功能康复仪辅助上肢机器人治疗偏瘫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华美 郄淑燕 《中国康复》 2022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偏瘫患者应用多功能康复仪辅助上肢机器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行上肢机器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功能康复仪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MBI、UEFI及FMA-UE评分。结果... 目的:研究偏瘫患者应用多功能康复仪辅助上肢机器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行上肢机器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功能康复仪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MBI、UEFI及FMA-UE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06%、83.82%,P<0.05)。治疗后1及3个月时,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2组UEFI及FMA-U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患者应用多功能康复仪辅助上肢机器人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康复仪 辅助治疗 上肢机器人 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颖 宋雪 +3 位作者 王啸 霍利鹏 覃鼎文 危杰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ERAS)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疗集团北京英智康复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患者55例。通过ERAS宣教、运动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措施...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ERAS)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疗集团北京英智康复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患者55例。通过ERAS宣教、运动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关节活动度(ROM)和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55例患者平均康复治疗时间为12.25周。康复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分别为(6.20±2.37)分和(2.10±1.12)分,屈髋角度分别为(57.20±3.35)°和(108.00±4.66)°,HAMA评分分别为(15.23±2.01)分和(5.12±1.23)分,FIM评分分别为(75.20±2.36)分和(108.45±1.87)分。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ROM、心理焦虑和功能障碍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康复治疗前肌力为股四头肌3-级,臀大肌2+级,臀中肌2级;康复治疗后肌力为股四头肌4+级,臀大肌4级,臀中肌4级。全部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平均Harris评分为(92.00±1.42)分,其中63分1例,76分3例,优良率为92.72%。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提高手术近期疗效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康复治疗是临床ERAS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股骨 康复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辅助功能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喜莲 薛翠萍 刘自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724-3727,共4页
目的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辅助功能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辅助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tDCS辅助干预。分析两组干预前... 目的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辅助功能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辅助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tDCS辅助干预。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三维步态、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步速、步频与步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 w后,两组的步速、步频与步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步速、步频与步宽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 w后,两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TUGT测试、平衡能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 w后,两组TUGT测试降低,平衡能力评分提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CS辅助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功能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论骨科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瑾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21-22,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北京康复医院康复科就诊的180例患者,根据骨损伤类型分成5组,对5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自卑感、抑郁、心理健康和疲劳测试。结果 C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北京康复医院康复科就诊的180例患者,根据骨损伤类型分成5组,对5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自卑感、抑郁、心理健康和疲劳测试。结果 C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较为明显,患者心理变化较为显著,自卑感测试评分为(20.12±4.46)分和(15.78±4.58)分、抑郁测试评分为(28.44±6.48)分和(12.68±4.65)分、心理健康测试评分为(186.96±45.18)分和(143.85±26.32)分、疲劳测试评分为(11.62±3.27)分和(7.69±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心理变化不明显,自卑感测试评分为(12.34±2.52)分和(13.38±2.68)分、抑郁测试评分为(9.65±2.52)分和(9.14±1.47)分、心理健康测试评分为(144.32±25.47)分和(112.36±18.67)分、疲劳测试评分为(7.83±1.26)分和(7.12±1.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损伤的严重程度、性别、年龄、就诊类型等因素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损伤类型 心理变化 心理健康测试
下载PDF
血糖控制与康复治疗联合优化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吞咽障碍及血糖水平的体会
8
作者 陈和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251-254,共4页
对康复治疗、血糖控制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该方法对血糖水平、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选择区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选择对象为糖尿病并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选择数例为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 对康复治疗、血糖控制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该方法对血糖水平、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选择区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选择对象为糖尿病并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选择数例为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表现。结果:对比与观察组,常规组的血糖水平比较低,P<0.05;吞咽障碍评分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常规组更高,P<0.05;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方面数据对比,观察组比常规组更高,P<0.05;相比于常规组,观察组有着更高的干预效果,P<0.05。结论:康复治疗与血糖控制的联合使用有着显著优化效果,对血糖水平以及吞咽障碍的控制与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康复治疗 糖尿病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血糖水平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疗法对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影响研究
9
作者 陈和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80-283,共4页
分析针对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人数共计54例,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7例,... 分析针对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人数共计54例,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7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全部进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均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治疗以后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常规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干预之前血糖指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进行了治疗干预之后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血糖指标都得到了一定改善,并且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治疗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治疗干预的常规组患者(P<0.05)。 常规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干预之前FAC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了治疗干预之后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FAC评分都得到了一定改善,并且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治疗干预的实验组患者FAC评分改善情况更优于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治疗干预的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伴脑卒中病人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血糖指标,对于患者的康复锻炼效果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并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康复疗法 2型糖尿病 脑卒中 血糖控制 效果
下载PDF
下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孙建淼 张孟利 +1 位作者 权璐 杨傲然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10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5例... 目的分析下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10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下肢机器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下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血清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4.5%(52/55)比74.5%(4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后观察组6MWT距离及BBS、FMA、SS-QOL评分长于/高于常规组,MAS分级情况优于常规组,血清NPY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BDNF、NGF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运动能力,下调血清NPY表达量,上调血清BDNF、NGF表达量,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机器人 下肢运动障碍 步行能力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4
11
作者 焦俊杰 郭洪亮 +3 位作者 刘丽杰 何有娣 袁俊亮 胡文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英智康复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英智康复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于干预3个月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部分对两组患者下肢分离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对两组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与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与步行能力,提高总体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运动疗法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图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夏琳 莫林宏 +2 位作者 孙晓丹 刘墨吉 张丽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组(每组各7例),其特征是:1组(单源性房性早搏),呈三分布,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2组(双源性房性早搏)呈五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早搏前后点分别位于其两边,图形对称呈双分布,1、2组B线斜率均在0-1之间,其斜率无显著差异(P>0.05);3组(单源性室性早搏),呈四分布图形,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早搏前后点分别趋向平行于X、Y轴,4组(双源性室性早搏)呈六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与单源性室早不同之处在于,其早搏前后点呈对称双分布,3、4组B线斜率均趋向于0,其斜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5组(单源性并行心律)图形特征为沿垂直于45°线的四分布图形,早搏点集垂直于45°线,早搏前点、后点集分别垂直于X、Y轴;6组(双源性并行心律)图形为沿垂直于45°线的七分布图形,图形与单源性并行心律相似,5、6组间B线斜率均趋向于∞,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之处在于呈双分布;5、6组B线斜率明显大于1、2组[(∞)比(4.78±0.19)],1、2组B线斜率又显著大于3、4组(0.36±0.06),P均<0.01。结论: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特征与单源性并行心律,单(双)源性房、室早搏图形均有显著差异,有助于并行心律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早搏复合征 室性早搏复合征 并行收缩
下载PDF
电动起立床辅助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珊珊 刘自双 +2 位作者 刘芳芳 张新峰 魏莉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电动起立床辅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的心脏功能、呼吸功能、胃肠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治疗老年脑卒中提供方法。方法选取70名脑卒中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和传统的... 目的研究电动起立床辅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的心脏功能、呼吸功能、胃肠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治疗老年脑卒中提供方法。方法选取70名脑卒中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和传统的侧翻身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增加电动起立床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3 d的消化功能,治疗15 d后呼吸功能(FVC、FEV1和FEV1/FVC)和心功能(LVEF、LVEDD和LVESD),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FVC和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明显升高,而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开始前3 d胃液残留量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的胃液残留量平均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压疮和便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谵妄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采用电动起立床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和心功能,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便秘和压疮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长期卧床 电动起立床 器官功能
下载PDF
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减速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夏琳 莫林宏 +2 位作者 刘墨青 刘晓玲 戴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探讨其预测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DCG直接检出室性心动过速的41例康复患者为室速组,随机选择同期一般资... 目的:分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探讨其预测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DCG直接检出室性心动过速的41例康复患者为室速组,随机选择同期一般资料相仿,且无心动过速的37例患者为无心动过速组。所有入选者经DCG检测,计算得出DC,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以DC值<4.5ms为异常,<2.5ms为显著异常作为评判标准。与无心动过速组比较,室速组DC显著降低[(8.72±1.78)ms比(4.01±1.90)ms],P<0.01;DC异常率(5.41%比51.22%)和DC显著异常率(0比29.27%)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有较高的异常心率减速力检出率。心率减速力测定有益于预测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猝死 心脏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同小细胞肺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立伟 王键玮 +4 位作者 贾伟 强薇 薛梅 马超 魏秀芹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住院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65例,收集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临床资料,随访统计...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住院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65例,收集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临床资料,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期。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中的ROC曲线,确定PLR的最佳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PLR及低PLR组的生存,采用COX回归分析法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利用ROC曲线求得最佳PLR界值为189,低PLR组(<189)为120例,高PLR组(≥189)为45例。低PLR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高于高PLR组(8.6个月vs6个月,P=0.016),低PLR组患者总生存高于高PLR组(13.8个月vs12.1个月,P=0.01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是否行放疗既可作为影响SCL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488,95%CI=0.303~0.787,P=0.003),也可作为影响SCL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14,95%CI=0.190~0.519,P=0.000)。而PLR水平仅作为影响SCL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538,95%CI=1.040~2.274,P=0.031),但不能作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323,95%CI=0.883~1.982,P=0.175)。结论PLR可以反映SCLC患者预后,但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护理中系统性康复干预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海燕 王笑 于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74-174,176,共2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护理中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择取5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康复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护理中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择取5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张口受限程度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ENT/SOMA张口受限分级Ⅰ级占比和吞咽功能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干预应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吞咽困难 系统性康复干预 张口受限程度
原文传递
康莱特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珊珊 刘芳芳 +2 位作者 刘自双 张新峰 魏莉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康莱特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分析康莱特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Karnofsk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CA15-3、CA125、CE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莱特治疗晚期乳腺癌,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晚期乳腺癌 肿瘤标志物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胸腺五肽治疗晚期胃癌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珊珊 刘芳芳 +2 位作者 刘自双 张新峰 魏莉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在晚期胃癌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在晚期胃癌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肿瘤进展情况、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3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肿瘤进展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给予胸腺五肽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清因子水平、有效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晚期胃癌 重症肺炎 治疗有效率 生存期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杨云涛 左刚 +2 位作者 吴毅明 李赛赛 娄亚兵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对照组24例采用新Bobath技... 目的观察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对照组24例采用新Bobath技术和低频痉挛机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ADL)、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分别判断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CSI评分均有明显程度的降低;治疗后ADL评分增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尤其在大小便、穿衣及修饰方面改善显著;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增高,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尤其在共同运动和分离运动方面改善显著。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显著。结论臭氧水注射配合特色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臭氧水 脑卒中 肱二头肌 痉挛性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THA与内固定术联合功能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楠 郄淑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内固定术联合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n=62)与B组(n=58)。A组应用THA治疗,B组应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内固定术联合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n=62)与B组(n=58)。A组应用THA治疗,B组应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行康复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 (1)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卧床、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B组(P <0.05);(2)术后3个月时,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P <0.05),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均低于术前(P <0.05),且A组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P <0.05);(3)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Harris评分均大于术前(P <0.05),其中术后3个月时A组大于B组(P <0.05),而术后6月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THA能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状况,有利于骨折愈合,改善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 骨折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