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香山饭店——民族建筑的初期探
1
作者 张磊 《建筑与环境》 2012年第5期76-77,共2页
去过北京的人相信都会对香山有所耳闻。是的,香山是北京的一个著名风景区,尤其以红叶著称。你是否记得在30多年前.就在这个美轮关奂的自然之地,曾经孕育了一项多人关注的设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香山饭店。香山的魅力是生活在钢... 去过北京的人相信都会对香山有所耳闻。是的,香山是北京的一个著名风景区,尤其以红叶著称。你是否记得在30多年前.就在这个美轮关奂的自然之地,曾经孕育了一项多人关注的设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香山饭店。香山的魅力是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们极度渴望的,对这种自然之地的向往与眷恋使我们几度不曾试图干预他的自然存在,因为我们生怕失去这难得的自然。因此,多年前在这里兴建的旅馆建筑香山饭店.引起了建筑界和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是再自然不过的了。香山饭店对幽静的香山。林海一般的香山,秋阳艳映火红枫叶的香山.是有所增色还是有所减色?是值得深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饭店 贝聿铭 形式 特点
下载PDF
建筑材料的组合方式
2
作者 张洁 房志勇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设计实践及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从材料的知觉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角度.总结出建筑材料的几种组合方式,并分析其对建筑表现的影响,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空间知觉 组合方式 建筑表现
下载PDF
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当代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媛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论文对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当代特征进行了探讨。消费社会是“读图时代”的社会。视觉文化超越了其它文化元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在基于崇高化审美的大众流行、基于视觉文化审美的表皮演绎及基于符号... 论文对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当代特征进行了探讨。消费社会是“读图时代”的社会。视觉文化超越了其它文化元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在基于崇高化审美的大众流行、基于视觉文化审美的表皮演绎及基于符号化审美的媒介推动当中。大型商业建筑的表皮对消费活动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视觉文化的介入和表皮的媒介化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并总结了当代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时代性和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大型商业建筑 表皮 媒介 视觉文化
下载PDF
大众传媒对体育建筑发展的影响
4
作者 王慧 《建筑与设备》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人类新闻活动传播经历了四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人类新闻活动传播经历了四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建筑发展 传播方式 体育 传播媒介 文化传播 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术语的分类及流变初探
5
作者 应佃伦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1期8-9,共2页
中国古代建筑术语,是我们学习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一把重要的钥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深厚.古建筑术语也非常丰富,这是一笔宝贵的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古代建筑术语的命名、传承及流变特点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建筑技术的... 中国古代建筑术语,是我们学习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一把重要的钥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深厚.古建筑术语也非常丰富,这是一笔宝贵的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古代建筑术语的命名、传承及流变特点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建筑技术的特点,深化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中国古代建筑术语中一部分鲜明生动简明易懂.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学习理解。但很多术语晦涩难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给我们的学习造成诸多困扰。本文尝试总结其中的一些规律,探寻其流变的一些特点。希望能对古建筑的初学者有所帮助.受作者个人水平所限,难免有失偏颇,也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建筑术语 方言建筑术语 文字建筑术语 类规律 流变性
下载PDF
建筑立面采光口设计研究现状
6
作者 张文亮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日光作为绿色环保能源,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家及行业领域的关注。大范围的使用日光照明可以保证建筑空间功能的同时,可以营造出更多更好的关学氛围。对采光口现阶段的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师提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日光 采光口 自然 光影 舒适
下载PDF
商业建筑中庭设计探析
7
作者 赵洪涛 《建筑与环境》 2012年第4期50-51,共2页
本文通过对商业建筑中庭的解读,从流线设计、空间尺度、场所精神的创造等方面分析中庭在商业建筑中的作用及设计时要注意的因素。
关键词 商业建筑 中庭 流线设计 空间 尺度场所精神
下载PDF
汾城文物古建筑群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8
作者 吴琼 《建筑与环境》 200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文物古建筑群是文物古建筑及其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文物古建筑群的环境不能与其自身分割开来。汾城文物古建筑群的环境蕴含独特的历史信息,也是文物古建筑群保护工作的对象,对它进行研究有切实的意义。通过对汾城文物古建筑群环境的... 文物古建筑群是文物古建筑及其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文物古建筑群的环境不能与其自身分割开来。汾城文物古建筑群的环境蕴含独特的历史信息,也是文物古建筑群保护工作的对象,对它进行研究有切实的意义。通过对汾城文物古建筑群环境的剖析与解读,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城文物古建筑群 环境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一种被忽略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
9
作者 颜雪寅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2期4-7,共4页
从对公众活动的接受度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作出新的定义.进而引出一种被忽略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并对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对其在抵御蓄意破坏行为、保障空间安全及在支持城市生活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在... 从对公众活动的接受度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作出新的定义.进而引出一种被忽略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并对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对其在抵御蓄意破坏行为、保障空间安全及在支持城市生活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在补充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改善建筑与城市间的关系、改善城市步行环境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建筑外部空间 公共化
下载PDF
中国元素建筑设计——洛阳上清宫道文化景区规划与主体建筑概念设计
10
作者 郭讯 《建筑与环境》 2012年第6期65-66,共2页
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如何在现代建筑空间与使用需求下对传统中国元素进行重新解读与创新,是我们探索、表现中国建筑文化特性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洛阳上清宫道文化景区规划与主体建筑概念设计为入手点,通过对中... 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如何在现代建筑空间与使用需求下对传统中国元素进行重新解读与创新,是我们探索、表现中国建筑文化特性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洛阳上清宫道文化景区规划与主体建筑概念设计为入手点,通过对中国道文化核心思想的解读和高台建筑的现代重构,研究中国元素在当代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文化建筑 中国元素 景区
下载PDF
山西渠家大院的建筑装饰
11
作者 李瑶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渠氏家族史明清时期的晋中巨商,而渠家大院是晋中民居的典型代表。渠家大院中,无处不在的砖雕、木雕、石雕等建筑艺术装饰,体现出丰富的晋中大院文化内涵,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渠家大院的建筑装饰工艺手法精湛,题材内容丰富... 渠氏家族史明清时期的晋中巨商,而渠家大院是晋中民居的典型代表。渠家大院中,无处不在的砖雕、木雕、石雕等建筑艺术装饰,体现出丰富的晋中大院文化内涵,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渠家大院的建筑装饰工艺手法精湛,题材内容丰富。对今天的艺术设计具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家大院 建筑装饰 传统设计
下载PDF
浅议柯布西耶的建筑与绘画
12
作者 高腾 《建筑与设备》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勒·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建筑界杰出的人物.通过探讨柯布西耶的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找寻其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解其深层的观念、精神实质及其突出的创作与巨大成就的原因。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绘画 建筑
下载PDF
地理环境对东西方古典建筑的影响
13
作者 戴敏 《建筑与设备》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东西方古典建筑有明显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又是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作者试图从地理建筑观的角度入手,分析文化对东西方古典建筑差异的影响,并试图从中找到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启示。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文化 地理建筑观
下载PDF
北京郊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全章 刘帆 《建筑与设备》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北京郊区,大量传统村落的结构与形态保存完整,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村落规划思想,记载着当地的建筑风貌、建造工艺和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村落与环境共生共荣。人们以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了融于自然、富有寓意的... 在北京郊区,大量传统村落的结构与形态保存完整,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村落规划思想,记载着当地的建筑风貌、建造工艺和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村落与环境共生共荣。人们以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了融于自然、富有寓意的村落环境,其中公共空间独具特色。本文以对北京郊区传统村落的调研为基础.对其传统公共空间的形态、类型和行为特征等进行解析.深化传统村落空间文化价值的研究,以指导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弘扬传统公共空间文化和塑造新型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郊区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新农村
下载PDF
北京望京住宅外立面的色彩设计
15
作者 李晓剑 李英 《中外建筑》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色彩是建筑表达的重要因素,在现代设计中是最经济的表达手段及语言,准确到位的色彩设计,优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北京望京社区的建筑尝试着不同风格的色彩设计,给人们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从中我们看到了在建筑色彩设... 色彩是建筑表达的重要因素,在现代设计中是最经济的表达手段及语言,准确到位的色彩设计,优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北京望京社区的建筑尝试着不同风格的色彩设计,给人们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从中我们看到了在建筑色彩设计方面的发展,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为我们今后的设计给予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相 明度 彩度 类似色 对比色
下载PDF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B&R)系统的研究——以北京为例
16
作者 王思明 《建筑与环境》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随着中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小汽车的数量激增产生了严重的城市拥堵状况.影响了市民的工作、生活及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绿色出行作为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方式又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从研究背景出发.基于国内外概况及B&R的基本概念... 随着中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小汽车的数量激增产生了严重的城市拥堵状况.影响了市民的工作、生活及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绿色出行作为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方式又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从研究背景出发.基于国内外概况及B&R的基本概念,提出B&R系统的组织类型及空间构成。针对北京的B&R空间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现存问题,研究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城市轨道交通 停车空间 换乘空间
下载PDF
试论古代城市人居环境的人文结构与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树声 刘临安 《建筑师》 2009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本文选取晋陕地区黄河沿岸的古代城市为案例,分析了古代城市的功能类型和用地特征,论述了古代城市具有的人文结构和文化意义,提出了古代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由礼格空间为主导、以神格空间和人格空间为辅弼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 本文选取晋陕地区黄河沿岸的古代城市为案例,分析了古代城市的功能类型和用地特征,论述了古代城市具有的人文结构和文化意义,提出了古代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由礼格空间为主导、以神格空间和人格空间为辅弼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从本质上来讲,中国古代城市是一种蕴含着高度文化意义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人居环境 用地特征 人文结构 文化意义
下载PDF
理念与谎言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秋野 《建筑师》 2009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文讨论当今在建筑行业生产过程与研究领域泛滥的"理念",分析当前行业中的理念滥用情况,指出其欺骗性,并指出,这种倾向助长了方案构思、内涵阐释、研究选题和项目推广诸环节中的不诚实态度。
关键词 理念 谎言 诚信
下载PDF
阳光的影子——对“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及巴西利亚的理解
19
作者 李震岳 《建筑与设备》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勒·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的《明日之城市》中所提到的“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有指导意义且付诸实践的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进行介绍.通过归纳、总结两个方案的特征,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本文主要通过对勒·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的《明日之城市》中所提到的“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有指导意义且付诸实践的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进行介绍.通过归纳、总结两个方案的特征,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总结出二者对于当今我们处理城市规划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日之城市》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巴西利亚历史局限性
下载PDF
电影中“创造性空间”与“空间连贯性”概念之比较——以里维特的《北桥》和侯麦的《飞行员的妻子》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弗朗索瓦.潘兹 金秋野 《建筑师》 2008年第6期32-42,共11页
本文通过对里维特的《北桥》和侯麦的《飞行员的妻子》进行比较.讨论了电影中的"创造性空间"和"空间连续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描述巴黎的"可读性"时的不同效果。侯麦使用了城市中的日常标志物以在影片中... 本文通过对里维特的《北桥》和侯麦的《飞行员的妻子》进行比较.讨论了电影中的"创造性空间"和"空间连续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描述巴黎的"可读性"时的不同效果。侯麦使用了城市中的日常标志物以在影片中重建真实城市的空间地理,并引导观众们的方向认知。而里维特则选择了一些对于游客来说更加有名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巴黎之海"的观察点。侯麦的城市策略是对日常性的精确刻画.而里维特的角色们则在超现实的心理地图中进行"都市漫游",并凸现出"消失中的巴黎"。但是由于里维特遵守由叙事所限定的时间连贯性,影片叙事空间中的"高度统一场"得到了尊重,在观众的知觉中影片的情节依然是连续可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空间 空间连贯性 侯麦 里维特 空间认知 可读性 心理地图 叙事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