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33在百草枯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晨风 吴小红 +5 位作者 曾扬 高同同 于虹 郭彦 孙世惠 周育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在百草枯(PQ)染毒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25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PQ损伤6、12、24、48 h组。腹腔注射PQ(30 mg/kg)建立小鼠ALI模型并于各时间点处死取材。评价肺组...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在百草枯(PQ)染毒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25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PQ损伤6、12、24、48 h组。腹腔注射PQ(30 mg/kg)建立小鼠ALI模型并于各时间点处死取材。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和炎症细胞浸润;观察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组织中IL-3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析IL-33与病理损伤和炎症指标关联性以明确IL-33在调解内源性细胞因子及在ALI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Q损伤后小鼠肺组织弥漫性损伤伴有严重水肿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PO明显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2明显下调(P<0.05);PQ损伤后IL-33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关联性分析显示IL-33与病理损伤指标,IL-1β、IL-6、TNF-α、MPO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IL-2呈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33在PQ诱导小鼠ALI中表达水平下降,提示可能在调解内源性炎症因子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临床干预和治疗ALI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3 百草枯 急性肺损伤 炎症
下载PDF
肝炎病毒感染相关microRNA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鲍春旸 李军锋 周育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756-3760,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危险因素.micro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的调控.近期研究表明,miRNA在肝炎病毒的复制、基因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危险因素.micro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的调控.近期研究表明,miRNA在肝炎病毒的复制、基因表达和致病性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miRNA的药物研发为抗肝炎病毒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对肝炎病毒相关miRNA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MICRORNA
下载PDF
人伤寒沙门菌Ty21a菌蜕的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温晶 寇志华 +6 位作者 于虹 吕兴茹 王欣 郭彦 俞建萍 赵光宇 周育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噬菌体PhiX174 E基因制备人伤寒沙门菌Ty21a菌蜕的可行性以及适当制备条件。方法将PhiX174 E基因克隆至温控表达系统,筛选获得裂解效率较高的质粒pMBE,通过优化转化方法将pMBE导入Ty21a,利用温控表达系统进行Ty21a菌蜕制备... 目的探讨利用噬菌体PhiX174 E基因制备人伤寒沙门菌Ty21a菌蜕的可行性以及适当制备条件。方法将PhiX174 E基因克隆至温控表达系统,筛选获得裂解效率较高的质粒pMBE,通过优化转化方法将pMBE导入Ty21a,利用温控表达系统进行Ty21a菌蜕制备。菌落计数计算菌蜕裂解效率,并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裂解质粒pMBE介导大肠杆菌DH5α的裂解效率达99.99%;通过电击转化方法获得重组Ty21a(pMBE),利用温控表达系统成功制备Ty21a菌蜕,裂解效率达96.77%。电镜观察菌蜕结构完整并呈空泡状结构,并能看到溶菌孔道。结论 PhiX174 E基因表达可实现人伤寒沙门菌Ty21a裂解形成Ty21a菌蜕,为其作为疫苗和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21a菌 细菌菌蜕 电击转化 噬菌体PhiX174 E基因
下载PDF
大肠杆菌RNaseⅢ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4
作者 解岩 郭俊伟 +1 位作者 赵兴卉 陈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克隆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RNaseⅢ基因。方法:提取大肠杆菌JM109株的基因组DNA,以之为模板扩增得到RNaseⅢ基因全序列,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RNaseⅢ表达。结果与结论... 目的:克隆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RNaseⅢ基因。方法:提取大肠杆菌JM109株的基因组DNA,以之为模板扩增得到RNaseⅢ基因全序列,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RNaseⅢ表达。结果与结论: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到了RNaseⅢ的全基因,经测序证明与数据库中报道的序列一致;表达的重组RNaseⅢ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Ⅲ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2023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地区蜱传立克次体调查
5
作者 李丹尼 李娅 +4 位作者 于永慧 欧阳譞 熊小路 金山 焦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地区蜱携带立克次体感染率,为当地蜱传立克次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4—6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高兴村捕捉牛、羊体表寄生蜱,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蜱种进行鉴定。采用巢式... 目的 了解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地区蜱携带立克次体感染率,为当地蜱传立克次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4—6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高兴村捕捉牛、羊体表寄生蜱,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蜱种进行鉴定。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蜱携带的立克次体,包括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柯克斯体属、无形体属、埃立克体属和东方体属,扩增的阳性片段测序后与Gen Bank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 共采集200只蜱,经鉴定均为微小扇头蜱。巢式PCR联合测序鉴定出蜱携带敬信立克次体暂定种(40.50%)、贝氏柯克斯体(1.50%)和柯克斯体共生菌(27.00%),未检测出无形体、埃立克体及东方体。结论 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地区微小扇头蜱携带敬信立克次体暂定种、贝氏柯克斯体和柯克斯体共生菌;当地有关部门需加强家畜和人群蜱传立克次体感染监测,减少蜱传立克次体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扇头蜱 立克次体 敬信立克次体暂定种 贝氏柯克斯体 柯克斯体共生菌 六盘水市
原文传递
AphA蛋白对副溶血弧菌vopT的转录调控研究
6
作者 张伟 侯书宁 +5 位作者 何婷 徐淼 黄新祥 杨瑞馥 周冬生 张义全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71-1976,共6页
【目的】研究副溶血弧菌AphA对vop T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提取野生株(WT)和aphA突变株(ΔaphA)的总RNA,采用引物延伸实验研究vop T的转录起始位点,并根据产物的丰度差异判断AphA对其调控关系。分别将WT和ΔaphA的总RNA逆转录成c DNA... 【目的】研究副溶血弧菌AphA对vop T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提取野生株(WT)和aphA突变株(ΔaphA)的总RNA,采用引物延伸实验研究vop T的转录起始位点,并根据产物的丰度差异判断AphA对其调控关系。分别将WT和ΔaphA的总RNA逆转录成c DNA,利用实时定量RT-PCR进一步研究AphA对靶基因的调控关系。将vop T的启动子区克隆入p HRP309质粒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上游,构建Lac Z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转入WT和ΔaphA中,通过测定并比较两株菌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差异来判定AphA对vop T的调控关系。PCR扩增靶基因整个启动子区DNA序列,并纯化His-AphA蛋白,利用凝胶阻滞实验(EMSA)验证His-AphA对靶基因启动子区是否具有直接的结合作用。【结果】vop T只有一个转录起始位点A(-86),且其转录活性受AphA的间接抑制。RT-PCR和EMSA结果显示AphA对vtrA的转录也具有间接的抑制作用。【结论】AphA间接抑制vop T转录,且该间接抑制作用与VtrA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转录调控 AphA VOPT
原文传递
新型隐球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欣 张伦理 +5 位作者 郭彦 杨裔 于虹 高基民 寇志华 周育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0-1182,1195,共4页
目的:比较IMMY检测多糖荚膜抗原的乳胶凝集(LA)和胶体金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以指导临床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以墨汁染色方法作为诊断标准,采用胶体金和乳胶凝集方法对40例脑膜炎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血清学方法的敏感... 目的:比较IMMY检测多糖荚膜抗原的乳胶凝集(LA)和胶体金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以指导临床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以墨汁染色方法作为诊断标准,采用胶体金和乳胶凝集方法对40例脑膜炎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血清学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当检测标本为原液不进行稀释处理而直接检测时,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当标本按1/20稀释后进行检测,其特异性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假阳性。结论:新型隐球菌胶体金检测方法是一种更简便快速的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方法,样品1:20稀释后进行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胶体金 乳胶凝集
原文传递
运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羊种布鲁氏菌免疫反应性蛋白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忠鹏 闫芳 +8 位作者 吉文汇 罗德炎 刘鑫 邢丽 段跃强 杨鹏辉 师秀敏 李仲 王希良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9-747,共9页
布鲁氏菌是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能引起人类慢性感染,造成家畜流产和不孕.在不同种布鲁氏菌中,羊种布鲁氏菌毒力最强,在中国布鲁氏菌病流行中占主导地位.目前,还没有安全的用于预防人类布鲁氏菌感染的疫苗.用于预防家畜布鲁氏菌感染的弱... 布鲁氏菌是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能引起人类慢性感染,造成家畜流产和不孕.在不同种布鲁氏菌中,羊种布鲁氏菌毒力最强,在中国布鲁氏菌病流行中占主导地位.目前,还没有安全的用于预防人类布鲁氏菌感染的疫苗.用于预防家畜布鲁氏菌感染的弱毒活疫苗产生的抗体能够干扰对免疫动物感染布鲁氏菌野毒的诊断,从而对根除布鲁氏菌病的计划实施有负面影响.然而,羊种布鲁氏菌免疫蛋白质谱目前还不完善.为了研制更安全、有效且能区分野毒感染的疫苗,本研究应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M5的免疫反应性蛋白.经二维电泳结合免疫杂交技术筛选到88个具有免疫反应性的蛋白质点,后经质谱鉴定其归属于61个蛋白,包括许多新的免疫反应性蛋白,如延伸因子G,F0F1ATP合成酶亚单位??,OMP1.本研究为布鲁氏菌病疫苗研制提供了许多免疫反应性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免疫蛋白质组学 免疫反应性蛋白
原文传递
新型隐球菌Cap10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欣 于虹 +4 位作者 佟双 杨裔 高基民 寇志华 周育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9-1231,1236,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新型隐球菌Cap10蛋白并制备特异抗体,为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诊断提供特异抗原和抗体。方法:选择CAP10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抗原表位集中、保守性高的片段,经过大肠杆菌偏嗜的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基因合成,将目的片段克隆至原... 目的:重组表达新型隐球菌Cap10蛋白并制备特异抗体,为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诊断提供特异抗原和抗体。方法:选择CAP10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抗原表位集中、保守性高的片段,经过大肠杆菌偏嗜的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基因合成,将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QE30-CAP10并鉴定,IPTG诱导重组蛋白在M15中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镍柱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ap10,其纯度大于95%;二免后家兔血清抗体效价达到200万以上。结论:获得了高纯度的Cap10蛋白及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为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荚膜相关蛋白10(Cap10) B细胞表位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一种定量测定副溶血弧菌溶血活性的方法
10
作者 姜汉雯 王开功 +4 位作者 张义全 黄倩 胡小许 杨瑞馥 周冬生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建立定量评价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溶血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以大耳白兔红细胞为靶细胞,野生型VP标准株RIMD2210633(J5421)、opaR敲除株、toxR敲除株的菌体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调节感染菌量及孵育时间来优化条件... 目的建立定量评价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溶血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以大耳白兔红细胞为靶细胞,野生型VP标准株RIMD2210633(J5421)、opaR敲除株、toxR敲除株的菌体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调节感染菌量及孵育时间来优化条件,从而建立溶血活性评价模型。结果与结论 VP最佳溶血活性条件为红细胞终浓度5%条件下,用约3×106CFU的菌量感染靶细胞,37℃孵育2.5 h。opaR负调控VP的溶血活性,而ToxR正调控VP的溶血活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定量测定VP溶血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溶血活性 opaR tox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