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志愿服务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莲丽 《青年探索》 2019年第3期54-63,共10页
《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中都有关于志愿服务的规定,二者该如何适用?怎样的立法模式能够使二者都发挥最大作用以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呢?通过文本规范分析,发现美国采用了弱慈善、强志愿模式,日本是强慈善、弱志愿,韩国... 《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中都有关于志愿服务的规定,二者该如何适用?怎样的立法模式能够使二者都发挥最大作用以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呢?通过文本规范分析,发现美国采用了弱慈善、强志愿模式,日本是强慈善、弱志愿,韩国是慈善志愿并驾齐驱,我国则是大慈善、小志愿。域外各国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志愿服务立法都突出志愿服务作为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重要手段的功能,政府积极干预和保护志愿者权益,这是慈善立法难以独立完成的。《志愿服务条例》开启了处理二者关系的有益探索,但独特性稍显不足。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应往前一步,明确使命,成为实实在在的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志愿服务促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慈善 法律适用 非营利组织
下载PDF
论青少年学生志愿服务立法自愿性与义务性规定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莲丽 《青年探索》 CSSCI 2021年第1期47-55,共9页
继大学生“被志愿”现象之后,法律政策层面出现了志愿服务学分化的规定,引发了志愿服务自愿性与义务性的悖论之争。这场争议的实质是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思自治与国家权力的强制干预之间的张力。采用宪法规范的扩张性解释方法、通过基... 继大学生“被志愿”现象之后,法律政策层面出现了志愿服务学分化的规定,引发了志愿服务自愿性与义务性的悖论之争。这场争议的实质是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思自治与国家权力的强制干预之间的张力。采用宪法规范的扩张性解释方法、通过基本权利功能的视角,经分析发现,政治自由、社会权以及平等权可以成为志愿服务立法源头性问题——合宪性的依据,但是难以证成其义务性规范的合宪性。不过,对于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主体,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从教育权的角度为二者的并存寻找到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自愿 义务 法理基础 青少年
下载PDF
志愿者保险如何落地
3
作者 李芳 张祖平 许莲丽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19期10-11,共2页
志愿者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公益服务,勇担责任、奉献爱心,但他们自身的权益也可能面临风险,甚至遭受侵害。保护志愿者权益不仅关乎志愿者群体,更关乎志愿精神的弘扬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记者特邀相关专家,从志愿者的保护和保险两个层... 志愿者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公益服务,勇担责任、奉献爱心,但他们自身的权益也可能面临风险,甚至遭受侵害。保护志愿者权益不仅关乎志愿者群体,更关乎志愿精神的弘扬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记者特邀相关专家,从志愿者的保护和保险两个层面探讨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切实推进。本期关注志愿者保险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公益服务 志愿者 切实推进 遭受侵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