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1
作者 刘恬恬 贾存秋 +2 位作者 胡静 吴易丛 陈珊珊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急救中心2022年院前急救药品使用情况,为院前急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法对北京急救中心2022年1~12月院前急救药品应用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高... 目的:分析北京急救中心2022年院前急救药品使用情况,为院前急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法对北京急救中心2022年1~12月院前急救药品应用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高的前3位药是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及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费用较高的前3位药分别是盐参附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及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结论:该院院前急救药使用基本合理,其中抗休克血管活性药、抗高血压药在该院急救药品中占主要位置,后续应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合理采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药品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院前创伤急救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旭 左晓旭 +3 位作者 郭增勋 刘利民 王玮 黄江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71-272,共2页
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35%~40%)。本研究对2016年1-12月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救治的3236例院前创伤患者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 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35%~40%)。本研究对2016年1-12月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救治的3236例院前创伤患者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院前急救中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及规律,为院前急救资源的有效配置、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院前救治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创伤急救 流行病学特点 北京急救中心 急救医疗体系 院前急救 创伤患者 救治能力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浅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以北京急救中心为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汤旗 张桂霞 陈艳冬 《中国医院》 2005年第6期53-55,共3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它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在短时期内紧急制定政策,集中调动各方面资源.医疗救援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极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它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在短时期内紧急制定政策,集中调动各方面资源.医疗救援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在无数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与善后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本文仅以北京急救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思想政治工作 北京急救中心 人类社会 科技进步 救援组织 善后工作
下载PDF
优化院前急救人力资源配置的管理对策 以北京急救中心为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桂霞 《中国卫生人才》 2020年第9期70-73,共4页
院前急救是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院前急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院前急救是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院前急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院前急救服务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急救中心 人力资源配置 急危重症患者 院前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管理对策 前沿阵地 资源配置现状
下载PDF
浅析双因素理论及其在北京急救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桂霞 《中国卫生人才》 2011年第8期68-69,共2页
北京急救中心作为首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的急救医疗服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保证这一作用的高效发挥,就必须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运用传统的说服、教育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要... 北京急救中心作为首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的急救医疗服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保证这一作用的高效发挥,就必须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运用传统的说服、教育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重视运用激励因素,真正激发职工内在的动力。双因素理论作为诸多激励理论中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本文结合北京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的实际情况,浅析将双因素理论引入工作实践的成效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急救中心 双因素理论 应用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公共卫生体系 急救医疗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 人民群众
下载PDF
浅谈北京急救中心救护车的选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铁民 李巍 刘统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救护车选型的工作中,根据北京市的地理情况、城市的功能、经济的发展、百姓的需要和急救中心所承担的任务,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救护车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着力提高对突发意外事故现场的救援能力,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选择... 在救护车选型的工作中,根据北京市的地理情况、城市的功能、经济的发展、百姓的需要和急救中心所承担的任务,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救护车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着力提高对突发意外事故现场的救援能力,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选择适合北京地区的医疗救护车,以造福百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护车 选型 配置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崔晓丽 王鑫 +1 位作者 杨宁 曹晓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人员队伍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对北京市120院外急救网络近年来工作量情况、北京急救中心院外急救人员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北京市120院外医疗急救网络目前设急救分中心20个,运行急救站16... 目的了解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人员队伍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对北京市120院外急救网络近年来工作量情况、北京急救中心院外急救人员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北京市120院外医疗急救网络目前设急救分中心20个,运行急救站165个,拥有急救车512辆,实际从业人数2400余人。北京急救中心2014年职工人数为659人,相比2010年有所减少(2010年人数为72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58.88%,高于过去4年(49.45%~54.11%)。目前仅有北京急救中心雇佣了50名专职担架员。172名急救医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87人(其中43人为后续学历),专科73人(其中22人为后续学历),硕士3人(全部为后续学历)。一半以上的急救医生是初级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仅有5人(占2.91%);近5年北京急救中心共招聘急救医生116名,累计离职87名。结论北京急救中心正面临着急救人员数量不足、流失率高、素质较低和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人员队伍 急救中心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药品报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存秋 蒋小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048-1049,1062,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急救药品报损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2009年~2010年急救中心急救药品报损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中过期失效的药品为报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药品破损,药品年报损率超过卫生部医院等级管理要求规定的0.2%.结论 ... 目的 通过分析急救药品报损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2009年~2010年急救中心急救药品报损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中过期失效的药品为报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药品破损,药品年报损率超过卫生部医院等级管理要求规定的0.2%.结论 本中心急救模式是药品报损率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药品管理重新制定药箱配置药品的种类、数量,提高急救人员用药水平,改善运输及储存条件,建立奖惩制度,以减少药品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药品 报损 药品管理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第29届奥运会院外医疗急救保障的工作回顾 被引量:1
9
作者 万立东 蒋小燕 李宗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9期697-699,共3页
北京急救中心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奥运定点医疗机构,筹备期间,充分发挥职能,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奥运期间,急救人员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实现了确保奥运医疗急救万无一失的工作目标。回顾北京奥运会的院外急救工作,以... 北京急救中心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奥运定点医疗机构,筹备期间,充分发挥职能,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奥运期间,急救人员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实现了确保奥运医疗急救万无一失的工作目标。回顾北京奥运会的院外急救工作,以为国家组织大型国际活动的医疗保障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医疗保障 机制
下载PDF
院前急救型的北京急救中心
10
作者 杨建国 刘红君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1年第10期23-24,共2页
北京急救中心是市卫生局直属的医疗救援机构,前身为市红十字急救站,地处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03号,主建筑占地面积3600m^2,建筑面积1.3331万平方米。2005年7月,该中心申请立项改造,2008年获准批复改造,2009年竣工。作为独立性的典... 北京急救中心是市卫生局直属的医疗救援机构,前身为市红十字急救站,地处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03号,主建筑占地面积3600m^2,建筑面积1.3331万平方米。2005年7月,该中心申请立项改造,2008年获准批复改造,2009年竣工。作为独立性的典范,其建设突出了4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急救中心 院前急救 占地面积 2009年 医疗救援 市卫生局 急救站 红十字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的应急保障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南 万立东 +1 位作者 单沙林 蒋小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青海玉树地震后,北京急救中心接市卫生局指令,先后选派104名急救人员、25辆救护车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圆满完成任务,经验表明,在高原地震灾区,应合理调配救援人员、物资和车辆开展救援,后勤保障存救援中非... 青海玉树地震后,北京急救中心接市卫生局指令,先后选派104名急救人员、25辆救护车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圆满完成任务,经验表明,在高原地震灾区,应合理调配救援人员、物资和车辆开展救援,后勤保障存救援中非常重要。行对今后应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的紧急救援工作进行思考和提小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援 应急保障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病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笠 《中国医院统计》 1999年第1期54-55,共2页
病案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的管理水平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北京急救中心的工作特点,运用软件工程学的原理,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出的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病案管理系统,从1996年开始投入运行,... 病案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的管理水平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北京急救中心的工作特点,运用软件工程学的原理,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出的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病案管理系统,从1996年开始投入运行,普遍反映该系统性能可靠,使用灵活,运行迅速,对我中心的急救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下是对该系统的介绍: 1 系统结构 本系统选用Foxpro 2.5 for Windows为开发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录入、数据维护、检索、统计、打印、系统维护。 2 运行环境 主机:IBM兼容的486以上微机。 显示器:VGA。 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 3.1或以上。 3 系统任务 3.1 利用计算机对急救病案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3.2 建立方便快捷的急救病案交叉检索系统。 3.3 按需要提供有关的医疗统计指标及工作量情况。 4 系统设计 急救病案管理的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之间关系紧密。大量的数据使用起来有一个由大到小,由表及里,逐步细化,逐层分解的渐进的过程,即需要有“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病案管理系统 设计 实施
下载PDF
北京急救中心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体会
13
作者 张永利 王韧 张进军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0-350,共1页
自2009年4月28Et我中心转运1名自美国返回的发热空乘人员开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救中心和医院便全面开展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从4月28日至11月13日8时,北京市120急救网络共转运甲型H1N1流感及相关人员7294人,现将其... 自2009年4月28Et我中心转运1名自美国返回的发热空乘人员开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救中心和医院便全面开展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从4月28日至11月13日8时,北京市120急救网络共转运甲型H1N1流感及相关人员7294人,现将其转运特点和院前救治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 急救网络 救治分析 转运
原文传递
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贵芳 孙涛 +2 位作者 耿聆 巴衣尔策策克 陈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54-57,68,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714名院前急救人员在隶属单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职称分类、职称等级、工作年限方面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一般及不理想占比达到39.91%;7个类别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个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0%的院前急救人员建议提高薪酬待遇。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青壮年男性为主,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占比高;工作满意度不容乐观;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对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明显;应该从提高薪酬待遇、加强急救技术培训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暴雨灾害102例伤患院前应急救援分析
15
作者 孙婧 高丁 韩鹏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6-308,312,共4页
目的分析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中伤患院前救援数据,总结自然灾害下急救医疗保障经验。方法收集2023年7月31日—8月8日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灾害地区伤病呼救数据,分类统计其基本信息、呼叫原因、病种分类、救治和转归情况。结果暴雨... 目的分析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中伤患院前救援数据,总结自然灾害下急救医疗保障经验。方法收集2023年7月31日—8月8日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灾害地区伤病呼救数据,分类统计其基本信息、呼叫原因、病种分类、救治和转归情况。结果暴雨受灾地区呼叫伤患共计102例,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58.01±19.75)岁。受灾地区呼叫救护车原因主要为灾害所致创伤(47.06%),医疗条件受限(30.39%),突发疾病后交通受阻(22.55%)。灾害所致创伤中,水中异物冲击(13.73%)及物体撞击(10.78%)占比较高。伤患分布区域主要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且两区的整体派车量及突发事件量较2022年同期相比均增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种分类中,损伤性疾病占比最高(48.04%)。转归中有91例送达医院(89.22%),现场处置未送医院5例(4.90%),移交110处理6例(5.88%)。结论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人员要针对伤患病情特点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应加强救援信息多方联动、网络通讯及信息化建设,确保急救装备配置充足,灾后疏散及后续保障工作完备,建立全市救援力量统筹支援机制,为院前应急救援处置及医疗急救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灾害 调度指挥 应急救援 医疗保障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北京市院前急救出车车次预测分析
16
作者 邓贵芳 孙涛 +2 位作者 耿聆 巴衣尔策策克 陈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北京市院前急救出车车次,预测未来时间内的出车车次,以期为北京市院前急救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学法分析北京市2018年—2022年院前急救出车车次基本情况;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运用... 目的研究分析北京市院前急救出车车次,预测未来时间内的出车车次,以期为北京市院前急救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学法分析北京市2018年—2022年院前急救出车车次基本情况;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运用“专家建模器”自动选择最优模型,对北京市2023年院前急救出车车次进行预测。结果北京市2018年—2022年院前急救出车车次逐年上升,2022年出车车次是2018年出车车次近2倍,每年出车车次最高、最低月份分别为12月、2月;时间序列模型自动选择最优模型为“温特斯加型”,模型拟合度R方为0.896,平稳R方为0.377,杨-博克斯Q(18)统计量的显著性P值为0.642,数据拟合效果良好;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6.85%,模型的预测能力“优良”;较好预测了2023年院前急救出车车次。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出车车次呈逐年上升趋势,院前急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时间序列模型较好地拟合北京市院前急救出车车次变化趋势并进行预测,助力适时调配院前急救服务资源;推进北京市院前急救供给侧改革完善,赋予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更高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时间序列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浅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以北京急救中心抗击新冠肺炎为例分析
17
作者 余宏伟 张桂霞 《新丝路(下旬)》 2020年第18期0136-0137,共2页
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造成 意想不到的灾难,甚至可能引发区域乃至全国、全球危机。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的导向、政治动 员和升华职工品格的作用。及时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职工的 心理动态,创新思... 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造成 意想不到的灾难,甚至可能引发区域乃至全国、全球危机。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的导向、政治动 员和升华职工品格的作用。及时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职工的 心理动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汲取公众危机意识教 育经验,注重加强思想预测,及时捕捉工作中带倾向性的苗 头,就能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作用 政治动员作用 注重加强思想预测 公众危机意识教育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量区域和时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增勋 于海玲 +2 位作者 鲁强 陈丽冰 樊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50-3051,共2页
目的总结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区域、时间分布规律,为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10年120急救需求量及未满足量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北京市六大城区120急救需求量由多到... 目的总结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区域、时间分布规律,为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10年120急救需求量及未满足量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北京市六大城区120急救需求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石景山区。120急救需求量均在4:00~5:00最少,此后逐渐增多,在9:00~10:00达到最高峰,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在20:00~21:00形成第二个小高峰,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在21:00~22:00形成第二个小高峰。各城区120急救需求未满足量在4:00~6:00最少,此后逐渐增多,在11:00~12:00达到最高峰,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均在19:00~20:00形成第二个小高峰。朝阳区急救需求未满足量最多,石景山区最少。结论北京120院前急救需求具有区域、时间分布特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急救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市民急救呼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资源分配 需求估价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院前急救网络合理布局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于海玲 关金保 王亚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214-4216,共3页
目的通过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方案。方法建立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75%救护车能够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8 min道路行驶时间、道路曲度系数1.6为布... 目的通过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方案。方法建立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75%救护车能够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8 min道路行驶时间、道路曲度系数1.6为布局参数,制定布局方案,北京市城区理论上共应规划建设200个急救站。结论北京市城区建设200个急救站,75%的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能够达到12 min,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社区网络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120院前急救疾病谱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志 聂冬妮 +4 位作者 刘民 张文中 王勇 雷燕妮 王小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北京急救中心120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数据与既往同期的对比分析,探讨疫情对120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2020年1月1日0时至2月26日24时受理院前...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北京急救中心120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数据与既往同期的对比分析,探讨疫情对120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2020年1月1日0时至2月26日24时受理院前急救呼叫疾病谱进行统计,并与既往(2014~ 2019年)6年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比往年同期,2020年1月1日0时至2月26日24时期间单病种数量增幅最大的前2位任务类别是发热和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升高不明显,而心脏急症、外伤、昏迷、脑血管病、中毒、车祸任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热任务总计7427例,占呼叫时段总例数的10.10%,同期比增长为98.80%.其中明确新冠肺炎相关任务930例,其他发热任务共计6497例,占总数的8.83%,增长幅度高于既往6年的平均增长趋势.同期以呼吸系统疾病呼叫患者例数也有增长,同期比上升8.73%.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120院前急救疾病谱出现了特征性变化,其中发热任务明显增加.在120指挥调度数据库中建立院前急救症状监测系统,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传染病疫情并监测其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症状监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指挥调度 发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