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1
作者 张建平 张子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0期0160-0163,共4页
最近这几年以来,医疗机械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革新,因此,我们需要培育更多专业化的医疗器械维修从业人员,组建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本文从当下医疗器械维修从业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明确了我们需要培育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基本要求,深入... 最近这几年以来,医疗机械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革新,因此,我们需要培育更多专业化的医疗器械维修从业人员,组建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本文从当下医疗器械维修从业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明确了我们需要培育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基本要求,深入剖析了通过何种路径进行专业化的人才培育,明确了组建专业化团队的深层意义。同时,本文还明确了需要采取的政策支持,同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够培育更多专业化的医疗器械维修工作者,组建专业化的团队,为行业的总体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医疗器械 维修人才 团队建设
下载PDF
气功推拿按摩对脑性瘫痪儿胸腰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崔荣庆 洪学宾 +1 位作者 张瑞林 李宏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66-168,177,共4页
用胸腰脊髓诱发位(Thoracolumbar sipnal Cord Eyoked Potential, TL-SCEP)评价气功推拿按摩疗法对32例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小儿脊髓机能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后患儿TL-SCEP电压增大,潜伏时缩短,双侧反应趋向对称,脊髓传... 用胸腰脊髓诱发位(Thoracolumbar sipnal Cord Eyoked Potential, TL-SCEP)评价气功推拿按摩疗法对32例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小儿脊髓机能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后患儿TL-SCEP电压增大,潜伏时缩短,双侧反应趋向对称,脊髓传导速度加快,总有效率为81.25%。提示气功推拿按摩疗法能明显改善CP小儿脊髓躯体运动基本中枢的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诱发电位 脑性 瘫痪 气功 按摩
下载PDF
消黄汤经验方和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辨治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勇 张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用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辨治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北京按摩医院收治的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目的:观察用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辨治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北京按摩医院收治的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加用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治之,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记录黄疸的消退时间,监测肝肾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7.9%(P<0.05);观察组胆红素水平经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黄疸的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及肾功能指标BUN、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利于缓解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其机制与改善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湿热熏蒸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按摩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海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治疗脂肪肝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月间来诊的脂肪肝患者40例进行手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影像学变化,检测肝功与血脂(TG、TC、HDL、LDL)。结果:患者相关证状明显好转,B超、血脂、...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治疗脂肪肝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月间来诊的脂肪肝患者40例进行手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影像学变化,检测肝功与血脂(TG、TC、HDL、LDL)。结果:患者相关证状明显好转,B超、血脂、肝功等检测显示诸项指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其中治愈率为17.5%。结论:按摩疗法对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肝功、降低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脂肪肝 机理
下载PDF
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曲怡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按摩治疗组60例,药物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调心行气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消癖片,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和伴随症状进行复查... 目的:观察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按摩治疗组60例,药物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调心行气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消癖片,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和伴随症状进行复查和评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乳房肿块、疼痛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按摩治疗组疼痛症状改善率要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行气法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乳癖消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 调心行气按摩法
下载PDF
王友仁中医按摩取穴经验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海龙 王友仁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王友仁老师临证取穴思路开阔,独具特色。王老认为,按摩取穴须以经络为纲,按经络循行辨明证型,选取本经腧穴施治,根据"经脉同名,其气相应"理论,主张选用同名经相关腧穴;运用中医阴阳互根互用理论,重视经脉表里阴阳间的络属与关... 王友仁老师临证取穴思路开阔,独具特色。王老认为,按摩取穴须以经络为纲,按经络循行辨明证型,选取本经腧穴施治,根据"经脉同名,其气相应"理论,主张选用同名经相关腧穴;运用中医阴阳互根互用理论,重视经脉表里阴阳间的络属与关联;灵活选用特定穴,且配伍广泛,从整体平衡入手,注重健侧的对称取穴。王老按摩取穴的经验,对于临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友仁 按摩 取穴 学验传承
下载PDF
按摩配合针灸与穴位注射治疗猫叫综合征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鸿雁 邱丽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4-85,共2页
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发病率很低,约为1/50 000,在国内外均很少见[1]。1963年,法国科学家Lejeune首先报道此病[2]。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部畸形、哭声奇特、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 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发病率很低,约为1/50 000,在国内外均很少见[1]。1963年,法国科学家Lejeune首先报道此病[2]。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部畸形、哭声奇特、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该病病死率低,多数患儿可活到成年,但体质量及身长均低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叫综合征 按摩 针灸 穴位注射
下载PDF
腰腹按摩促进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鸿雁 王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腰腹按摩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即Bobath法、针灸治疗、穴位注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腰腹部按摩。3... 目的观察腰腹按摩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即Bobath法、针灸治疗、穴位注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腰腹部按摩。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肌张力、肌力、坐位平衡反应及消化系统情况。结果治疗组肌力下降、坐位平衡反应异常以及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及便秘)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腰腹按摩不仅能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腰腹部肌力、运动协调及平衡能力,同时可明显增强脑性瘫痪患儿的脏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腰腹按摩 BOBATH法 针灸 穴位注射 物理疗法
下载PDF
按摩手法与毫针刺法治疗颈性失眠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小波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7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按摩手法与毫针刺法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及对PSQI分值的影响。方法将门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按摩手法和毫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对疗效、睡眠效率、PSQI及安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疗效及睡眠... 目的观察比较按摩手法与毫针刺法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及对PSQI分值的影响。方法将门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按摩手法和毫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对疗效、睡眠效率、PSQI及安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疗效及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从PSQI分项积分和总分变化来看,两种治法均可明显改善睡眠(P<0.01),按摩对PSQI积分的改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颈性失眠是由颈椎病引起的常见病症之一。按摩可有效消除或减轻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缓解疼痛,从而改善睡眠。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没有成瘾性及依赖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治疗 颈性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睡眠效率
下载PDF
按摩八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30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彬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9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按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病患者30例,将对其进行治疗所运用的八种推拿手法与作用机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老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按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病患者30例,将对其进行治疗所运用的八种推拿手法与作用机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老年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分别能达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30例患者中,治疗时间近2个月的10例,近3个月的13例,近1个月的7例,治疗痊愈的14例,显效的8例,有效的6例,无效的2例,有效率占93.3%。结论:将总结出的八个推拿手法应用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中,能减轻疼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八法 退行性膝关节炎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提高临床按摩的疗效刍议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友仁 王仁林 《按摩与导引》 2000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按摩 按摩 疗效 研究
下载PDF
中医推拿按摩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巧莲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9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使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组别均分,参照组(n=27)开展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n=27)开展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对... 目的研究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使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组别均分,参照组(n=27)开展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n=27)开展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对参照组与试验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腹痛腹胀改善用时、大便性状改善用时、腹泻改善用时、住院时间实施比对.结果试验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高于参照组数据,腹痛腹胀改善用时、大便性状改善用时、腹泻改善用时、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数据指标,P<0.05,表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验证意义.试验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P>0.05,数据指标不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可缩短各项症状恢复时间,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按摩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按摩孔最穴治疗小儿哮喘的即刻平喘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巧莲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0期116-117,131,共3页
目的研究在小儿哮喘中使用按摩孔最穴治疗的即刻平喘效果。方法本文分析研究项目资料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实施组别均分,一组收入患儿33例,将常规对症治疗用于参照组,将按摩孔最穴治疗... 目的研究在小儿哮喘中使用按摩孔最穴治疗的即刻平喘效果。方法本文分析研究项目资料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实施组别均分,一组收入患儿33例,将常规对症治疗用于参照组,将按摩孔最穴治疗用于试验组,计算比对参照组与试验组哮喘患儿临床救治的有效率、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哮喘患儿临床救治的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数据指标(78.78%),P<0.05,数据指标之间展现统计学研究意义;试验组哮喘患儿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指标,P<0.05,数据指标之间展现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按摩孔最穴治疗用于小儿哮喘中可将喘憋、咳嗽、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孔最穴 小儿哮喘 即刻平喘效果
下载PDF
按摩治疗骶髂关节损伤6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友仁 《按摩与导引》 1998年第2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骶髂关节损伤 按摩治疗 关节损伤 外治法
下载PDF
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摩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国 《按摩与导引》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于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于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突出的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笔者以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中,男性21例,占32.8%;女性43例,占67.2%。年龄26-82岁,平均53.4岁,其26-40岁26例,40-55岁29例,55岁以上9例。体力劳动者19例,脑力劳动者45例,占70.3%。使用电脑2年以上者24例,占37.5%;驾龄3年以上者22例,占34.4%。有反复落枕者42例,有颈部外伤者3例。病史最长3年,最短2周,平均半年。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45次,平均2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牵引治疗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按、动结合的按摩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志国 《按摩与导引》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节炎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的纯属关节局部病变,有的则与全身疾病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虽属关节的局部病变,但又与患者的体表形态、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免疫机能低下有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原发性增生性膝关节... 关节炎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的纯属关节局部病变,有的则与全身疾病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虽属关节的局部病变,但又与患者的体表形态、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免疫机能低下有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原发性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按摩治疗 按动结合手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按摩中府穴治疗腹胀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法利 《按摩与导引》 1990年第6期13-15,共3页
中府穴,位于胸部外上方,距胸骨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据针灸文献记载,本穴治疗的病症多限于胸腔之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常见。如:肺胀满,胸中痛,咳嗽,哮喘,流清涕,喉痹,肺风面肿,少气息肩,呕逆上气,肩背痛,唾浊,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 中府穴,位于胸部外上方,距胸骨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据针灸文献记载,本穴治疗的病症多限于胸腔之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常见。如:肺胀满,胸中痛,咳嗽,哮喘,流清涕,喉痹,肺风面肿,少气息肩,呕逆上气,肩背痛,唾浊,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府穴 按摩 腹胀
下载PDF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手法治疗50例
18
作者 王友仁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文对50例疑难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该组病人临床表现为卧床不起、不能独立行走及长期剧痛无缓解等各种症状。经过不同疗程临床治疗,治愈率为62%,显效率为24%,有效率为14%。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系统总结出各种不同... 本文对50例疑难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该组病人临床表现为卧床不起、不能独立行走及长期剧痛无缓解等各种症状。经过不同疗程临床治疗,治愈率为62%,显效率为24%,有效率为14%。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系统总结出各种不同症状的10余种对症手法,手法富有技巧性和独道之处,并提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腰椎间盘复位观点的商榷,消炎镇痛和治愈之间的认识,强调一症多法、同病异治,注重脊柱内外平衡、掌握适当的刺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推拿手法
下载PDF
五体理论指导下按摩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19
作者 王海龙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五体理论指导下的改良手法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五体理论对按摩思路的指导作用。方法将14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五体理论指导下的改良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 目的观察五体理论指导下的改良手法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五体理论对按摩思路的指导作用。方法将14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五体理论指导下的改良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均为每日1次,共治疗20次。手法治疗后1个月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6.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可改善失眠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情绪、脑力和躯体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五体理论指导下,按摩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疗效大大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理论 非器质性失眠症 按摩
下载PDF
意会知识在按摩传承中的意义
20
作者 王海龙 《河北中医》 2011年第5期800-800,共1页
1按摩传承中的问题 近年来,经络的实质性实验研究、神经定位分析、按摩穴位与部位的局部解剖、手法作用力、频率、角度的计量及现代影像学的测量等研究使中医按摩在精确性与客观化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对按摩手法的深透性、患者整体状... 1按摩传承中的问题 近年来,经络的实质性实验研究、神经定位分析、按摩穴位与部位的局部解剖、手法作用力、频率、角度的计量及现代影像学的测量等研究使中医按摩在精确性与客观化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对按摩手法的深透性、患者整体状况的观察与把握,疾病的洞察和辨证思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