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侯瑞芬
-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6-21,共6页
-
文摘
现代汉语的“动(形)+死+……”这一结构形式中,“死”可以表示三种意思:①表示死亡。②表示不活动,不可改移,丧失作用等。③表示达到极点。这三种不同意义的“死”以同样的形式构成了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面对同样的结构形式如何判定“死”的意义及其充当的补语的类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从语义、句式变化和时态变化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死”的词性。
-
关键词
补语
语义
时态
句式
-
Keywords
complement
semantic
tense
syntax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郭利霞
侯瑞芬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9-44,共6页
-
文摘
山阴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当地人习惯把县境分为山区和川区,川区又以桑干河为界,分河北片和河南片。本文从这种分区出发,根据地名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的密切关系,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分析了地名反映出的地形、水文及人们的居处差异,其次对三区地名命名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地名中的特殊读音及用字加以说明,阐释了特殊地名反映出的历史文化景观,并对部分村名的语源进行了考证,最后简要分析了不同地区相互排斥的原因。
-
关键词
山阴地名
命名法
文化语言学
-
Keywords
the name of place in Shanyin count
the nomenclature
the culture linguistics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无论……都……”中“或者”与“还是”的差异
被引量:4
- 3
-
-
作者
侯瑞芬
-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
文摘
从使用频率和使用条件限制两方面对“或者”与“还是”“在”“无论……都……”中的差别进行分析得出,二者不仅在使用频率上有很大差异,而且使用条件也有很多不同的限制。这主要是由“无论……都……”或者”与“还是”的结构、语义等差异造成的。
-
关键词
使用频率
使用条件限制
差异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构想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振先
-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0-74,共5页
-
文摘
本文在介绍、评价和比较美、英、法、德、日等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及英美两国测试和教育评估认证机构设立的英语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并建立一套全国统一且具有各省和直辖市特色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资格准入和在职资格晋级制度。
-
关键词
中小学
英语教师资格
国际认证
英语教师培训
-
Keywords
K - 12
TESOL/TEFL certificatio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美日外语教学比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敏
-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6-98,共3页
-
文摘
中美日三国外语教学从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等方面看,三国都各有优劣。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中国而言,我们不应该完全否定传统教学,而应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不能偏废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
-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
Keywords
f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途径
被引量:7
- 6
-
-
作者
王振先
-
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
出处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0,共6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概念、特征和中小学英语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五种途径,即教学反思、教育科研、同事互助、教师发展档案以及参加专业组织活动。
-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教师
自主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档案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