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解液体系对ZrH_(1.8)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闫淑芳
刘向东
+3 位作者
陈伟东
王志刚
范秀娟
徐志高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652,共7页
采用恒压模式分别在Na2SiO3,Na5P3O10和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下对ZrH1.8表面进行微弧氧化(MA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膜层测厚仪测试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陶瓷层厚度,通过真空脱氢...
采用恒压模式分别在Na2SiO3,Na5P3O10和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下对ZrH1.8表面进行微弧氧化(MA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膜层测厚仪测试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陶瓷层厚度,通过真空脱氢实验评估了陶瓷层的阻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氢化锆表面可以制得厚度范围在35~60μm的微弧氧化陶瓷层。不同的电解液体系下在氢化锆表面得到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厚度不同,Na2SiO3电解液体系下得到的陶瓷层最厚,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次之,Na5P3O10电解液体系最薄。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由致密层和疏松层构成,靠近基体一侧为致密层,陶瓷层外层为疏松层。微弧氧化陶瓷层主要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少量的四方相氧化锆(T-ZrO2)构成;综合比较,在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下可以获得厚度适中,表面平整,致密性较好,阻氢性能优异的陶瓷层,陶瓷层的PRF值达到最大值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锆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电解液体系
原文传递
硅酸盐体系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闫淑芳
刘向东
+2 位作者
陈伟东
王志刚
徐志高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采用WHD-30型双向交流脉冲电源对氢化锆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厚度、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实验选取电解液体系为Na2SiO3-NaOH-Na2EDTA体系,正向电压为350V,电源频率为20...
采用WHD-30型双向交流脉冲电源对氢化锆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厚度、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实验选取电解液体系为Na2SiO3-NaOH-Na2EDTA体系,正向电压为350V,电源频率为200Hz,氧化时间为20min;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阻氢性能采用真空脱氢实验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负向电压在120~160V范围内变化时,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厚度在30~90μm范围内,氧化膜的厚度随着负向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氧化膜外部为疏松层,存在孔洞和裂纹缺陷,氧化膜内部为致密层,与基体结合紧密,无孔洞和裂纹缺陷。氧化膜相结构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四方相氧化锆(T-ZrO1.88)构成,并以单斜相氧化锆(M-ZrO2)为主。负向电压升高有利于增大氧化膜致密层的厚度,进而提高氧化膜的阻氢能力。当负向电压为160V时,氧化膜的阻氢能力最高,氢渗透降低因子(PRF,permeationreductionfactor)值达到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锆
微弧氧化
负向电压
氧化膜
原文传递
磷酸盐体系下氧化时间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闫淑芳
刘向东
+3 位作者
陈伟东
王志刚
范秀娟
徐志高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17-1721,共5页
在磷酸盐体系下,采用恒压模式对氢化锆进行微弧氧化。考察了微弧氧化时间对氧化膜的厚度、结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以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膜层测厚仪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
在磷酸盐体系下,采用恒压模式对氢化锆进行微弧氧化。考察了微弧氧化时间对氧化膜的厚度、结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以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膜层测厚仪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膜层厚度。通过真空脱氢实验评估膜层的阻氢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由65.2μm增大至95.4μm;氧化膜的生长速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氧化时间对于膜层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膜层主要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四方相氧化锆(T-ZrO2)构成;氧化时间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氧化膜的致密性和阻氢效果,当氧化时间为25 min时,氧化膜的PRF值达到最大值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锆
微弧氧化
氧化膜
氧化时间
原文传递
题名
电解液体系对ZrH_(1.8)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闫淑芳
刘向东
陈伟东
王志刚
范秀娟
徐志高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有金属及冶金材料研究所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6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4023)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847)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3-B10)资助
文摘
采用恒压模式分别在Na2SiO3,Na5P3O10和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下对ZrH1.8表面进行微弧氧化(MA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膜层测厚仪测试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陶瓷层厚度,通过真空脱氢实验评估了陶瓷层的阻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氢化锆表面可以制得厚度范围在35~60μm的微弧氧化陶瓷层。不同的电解液体系下在氢化锆表面得到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厚度不同,Na2SiO3电解液体系下得到的陶瓷层最厚,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次之,Na5P3O10电解液体系最薄。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由致密层和疏松层构成,靠近基体一侧为致密层,陶瓷层外层为疏松层。微弧氧化陶瓷层主要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少量的四方相氧化锆(T-ZrO2)构成;综合比较,在Na5P3O10+H2O2电解液体系下可以获得厚度适中,表面平整,致密性较好,阻氢性能优异的陶瓷层,陶瓷层的PRF值达到最大值12.1。
关键词
氢化锆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电解液体系
Keywords
zirconium hydride
micro-arc oxidation
oxide layer
electrolyte system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G146.4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硅酸盐体系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闫淑芳
刘向东
陈伟东
王志刚
徐志高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有金属及冶金材料研究所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4023
51364026)
+1 种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0847)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项目(NJYT-13-B10)资助
文摘
采用WHD-30型双向交流脉冲电源对氢化锆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厚度、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实验选取电解液体系为Na2SiO3-NaOH-Na2EDTA体系,正向电压为350V,电源频率为200Hz,氧化时间为20min;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阻氢性能采用真空脱氢实验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负向电压在120~160V范围内变化时,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厚度在30~90μm范围内,氧化膜的厚度随着负向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氧化膜外部为疏松层,存在孔洞和裂纹缺陷,氧化膜内部为致密层,与基体结合紧密,无孔洞和裂纹缺陷。氧化膜相结构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四方相氧化锆(T-ZrO1.88)构成,并以单斜相氧化锆(M-ZrO2)为主。负向电压升高有利于增大氧化膜致密层的厚度,进而提高氧化膜的阻氢能力。当负向电压为160V时,氧化膜的阻氢能力最高,氢渗透降低因子(PRF,permeationreductionfactor)值达到10.4。
关键词
氢化锆
微弧氧化
负向电压
氧化膜
Keywords
zirconium hydride
micro-arc oxidation
cathode voltage
oxide film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G146.4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磷酸盐体系下氧化时间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闫淑芳
刘向东
陈伟东
王志刚
范秀娟
徐志高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有金属及冶金材料研究所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17-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4023)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3-B10)
文摘
在磷酸盐体系下,采用恒压模式对氢化锆进行微弧氧化。考察了微弧氧化时间对氧化膜的厚度、结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以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膜层测厚仪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相结构及膜层厚度。通过真空脱氢实验评估膜层的阻氢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由65.2μm增大至95.4μm;氧化膜的生长速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氧化时间对于膜层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膜层主要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2)和四方相氧化锆(T-ZrO2)构成;氧化时间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氧化膜的致密性和阻氢效果,当氧化时间为25 min时,氧化膜的PRF值达到最大值11.6。
关键词
氢化锆
微弧氧化
氧化膜
氧化时间
Keywords
zirconium hydride
micro-arc oxidation
oxide film
oxidation time
分类号
TB30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解液体系对ZrH_(1.8)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
闫淑芳
刘向东
陈伟东
王志刚
范秀娟
徐志高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原文传递
2
硅酸盐体系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闫淑芳
刘向东
陈伟东
王志刚
徐志高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原文传递
3
磷酸盐体系下氧化时间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闫淑芳
刘向东
陈伟东
王志刚
范秀娟
徐志高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