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冶金Cu-0.6%Al合金内氧化析出产物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陆艳杰 康志君 +4 位作者 崔舜 林晨光 惠志林 李明 周增林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携带的能谱分析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粉末冶金内氧化法制备的Cu-0·6%Al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重点观察了弥散析出相的颗粒形貌、大小及分布,并对其物相及影响因素进行...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携带的能谱分析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粉末冶金内氧化法制备的Cu-0·6%Al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重点观察了弥散析出相的颗粒形貌、大小及分布,并对其物相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铜基体相上弥散分布的颗粒相为Al2O3,晶内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5nm,平均间距20nm;晶界处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20nm,平均间距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氧化 弥散强化铜合金 A12O3颗粒 显微组织
下载PDF
高能机械研磨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毛昌辉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5-188,共4页
采用高能机械研磨制备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研磨后的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其微观结构(包括晶粒尺寸,应变,Co的分布和晶格缺陷... 采用高能机械研磨制备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研磨后的纳米结构WCCo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其微观结构(包括晶粒尺寸,应变,Co的分布和晶格缺陷)。研究发现经过高能机械研磨,WC的晶粒尺寸能降低到10nm以下,纳米尺度的WC晶粒被Co薄层覆盖和分离,WC晶粒的形貌为近似球形,并且WC晶粒中产生了大量的晶格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机械研磨 纳米材料 复合粉末 碳化钨
下载PDF
二次电池电极基板用复合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惠志林 高云 +2 位作者 李明 崔舜 余成洲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4-73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复合金属多孔体的制备及其方法 ,首先以泡沫塑料为芯膜 ,经过导电化处理使其具有导电性 ,其次进行电沉积金属铁 ,再进行电沉积金属镍 ,经过热处理后可制备出复合金属多孔体。该复合金属多孔体用铁取代金属镍 ,其抗拉性能优于... 介绍了一种复合金属多孔体的制备及其方法 ,首先以泡沫塑料为芯膜 ,经过导电化处理使其具有导电性 ,其次进行电沉积金属铁 ,再进行电沉积金属镍 ,经过热处理后可制备出复合金属多孔体。该复合金属多孔体用铁取代金属镍 ,其抗拉性能优于单质泡沫镍 ,同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多孔体 电沉积 二次电池 电极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金属纳米粒子的异质连接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维 王家君 +1 位作者 林晨光 崔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107,122,共5页
碳纳米管作为金属纳米粒子的载体材料,用于催化剂、纳米电子学、光学、纳米生物技术等领域。但碳纳米管与金属之间表面张力的差异显著,不利于金属纳米粒子附着。通过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利用功能基团可实现较好的异质连接。分析了碳纳米... 碳纳米管作为金属纳米粒子的载体材料,用于催化剂、纳米电子学、光学、纳米生物技术等领域。但碳纳米管与金属之间表面张力的差异显著,不利于金属纳米粒子附着。通过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利用功能基团可实现较好的异质连接。分析了碳纳米管与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异质连接及其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状况,探讨了解决碳纳米管/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结合问题的各种方法,展望了异质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金属纳米粒子 异质连接
下载PDF
超细粉末的团聚及其消除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曹瑞军 林晨光 +3 位作者 孙兰 赵诣林 刘总 贾成厂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0-466,共7页
主要讨论与归纳了超细粉末团聚产生的现象与机理,团聚对粉体成形及致密化的影响,控制团聚的原理与方法,团聚体的表征;介绍了关于超细粉末团聚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细粉末 团聚 形成机理 控制方法
下载PDF
聚变用V-Cr-Ti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增德 崔舜 +3 位作者 林晨光 李明 周增林 李学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0-846,共7页
综述了核聚变用结构材料V-Cr-Ti系合金的低活化特性、高温强度、耐液态金属腐蚀、抗中子辐照肿胀等性能的研究现状。概括了H,O与中子辐照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目前V-Cr-Ti合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变堆 V-Cr-Ti合金 中子辐照 拉伸性能 物理性能
下载PDF
钨及其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雪辉 林晨光 +2 位作者 崔舜 李增德 胡晓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稀有金属钨属于难熔金属,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及国防军工领域。然而钨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昂贵且加工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采用各种表面工程技术在基体材料表面制备钨及其合金功能涂层,赋... 稀有金属钨属于难熔金属,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及国防军工领域。然而钨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昂贵且加工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采用各种表面工程技术在基体材料表面制备钨及其合金功能涂层,赋予基体材料以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能,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其应用范围,又节约了资源。文中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制备钨及其合金涂层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对各技术手段的特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钨基合金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涂层 现状
下载PDF
金刚石/Cu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方针正 林晨光 +2 位作者 张小勇 陆艳杰 刘鑫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10,共5页
金刚石/Cu复合材料是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导热低膨胀热管理材料。采用金刚石经表面镀Ti或Cr后再镀Cu,SPS烧结制备金刚石/Cu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金刚石/Cu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与金刚石的体积分数、粒度大小、烧结温度及形成的金刚石/金属... 金刚石/Cu复合材料是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导热低膨胀热管理材料。采用金刚石经表面镀Ti或Cr后再镀Cu,SPS烧结制备金刚石/Cu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金刚石/Cu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与金刚石的体积分数、粒度大小、烧结温度及形成的金刚石/金属间的界面相关。金刚石的体积分数对烧结致密化影响最大,烧结温度影响最小;随金刚石体积分数和粒度的增加,金刚石/Cu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Cu 复合材料 烧结致密化 电子封装
下载PDF
热管理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扬 宋月清 +2 位作者 崔舜 方针正 林晨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及多功能化对器件的散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器件的散热问题已成为迅速发展的电信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工业中已使用和正在开发研制的三代热管理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特点,总结了各阶段热管... 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及多功能化对器件的散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器件的散热问题已成为迅速发展的电信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工业中已使用和正在开发研制的三代热管理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特点,总结了各阶段热管理材料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表明高性能热管理材料需具备低密度、高导热、与半导体及芯片材料膨胀匹配、相当大的硬度及良好的气密性等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 热管理材料 高导热 膨胀匹配
下载PDF
高倍率AB_5型稀土贮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2 位作者 崔舜 杜军 康志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8-413,共6页
综述了AB5型稀土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从合金成分、制备工艺、粒度控制以及表面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对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开发低钴无钴系列合金、非化学计量比、形成双相合金、控制粒度分... 综述了AB5型稀土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从合金成分、制备工艺、粒度控制以及表面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对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开发低钴无钴系列合金、非化学计量比、形成双相合金、控制粒度分布以及表面改性处理是目前改善AB5型稀土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5型贮氢合金 高倍率 稀土
下载PDF
铝在新型稀土镁基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月清 周增林 崔舜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借助于自制的开口式H型玻璃三电极测试体系,并在大量的前期实验工作基础上,研究了新型稀土镁基AB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性能以及添加Al的作用。发现用适量Al替代Ni可降低稀土镁基AB3型合金La0.7Mg0.3(Ni0.85Co0.15)3.5的氢化反应焓变和气态... 借助于自制的开口式H型玻璃三电极测试体系,并在大量的前期实验工作基础上,研究了新型稀土镁基AB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性能以及添加Al的作用。发现用适量Al替代Ni可降低稀土镁基AB3型合金La0.7Mg0.3(Ni0.85Co0.15)3.5的氢化反应焓变和气态放氢平台压力,使合金氢化物变得更稳定;同时,使合金电化学循环100周期的容量保持率从63.8%提高到90.6%,有效解决了合金放电容量迅速衰减的难题;但Al的添加也降低了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倍率放电性能和活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3 型贮氢电极合金 循环稳定性 稀土
下载PDF
高能机械研磨合成尖晶石型ZnFe_2O_4铁氧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毛昌辉 杜军 +3 位作者 刘落红 汪礼敏 苏兰英 夏志华 《粉末冶金工业》 CAS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研究通过高能机械研磨的方法直接将ZnO和αFe2O3混合粉末合成为尖晶石型ZnFe2O4铁氧体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不同研磨时间ZnFe2O4铁氧体形成的化学反应过... 本研究通过高能机械研磨的方法直接将ZnO和αFe2O3混合粉末合成为尖晶石型ZnFe2O4铁氧体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不同研磨时间ZnFe2O4铁氧体形成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发现,反应过程分阶段进行,在初始阶段(前20h),反应进行十分缓慢;而20h以后,ZnFe2O4铁氧体的合成反应开始剧烈进行,并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反应合成的ZnFe2O4铁氧体粉末的平均晶粒度小于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机械研磨 铁氧体 纳米材料 尖晶石型 合成
下载PDF
Cu/Mo/Cu平面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雷虎 崔舜 +4 位作者 周增林 康志君 林晨光 李明 李增德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3,共6页
总结了Cu/Mo/Cu平面层状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平面层状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其在平面(x,y)方向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高的热导率,其中热导率最高可达370W·m-1·K-1;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和制备方法,并通过对制备工艺的对比分析,... 总结了Cu/Mo/Cu平面层状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平面层状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其在平面(x,y)方向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高的热导率,其中热导率最高可达370W·m-1·K-1;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和制备方法,并通过对制备工艺的对比分析,指出热压复合和轧制复合是Cu/Mo/Cu层状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o/Cu 层状复合材料 轧制复合
下载PDF
SiC陶瓷与金属Ta连接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小勇 吕宏 +1 位作者 王林山 楚建新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98-101,共4页
碳化硅陶瓷与金属的焊接结构应用于一些高技术领域,而金属钽常被作为实现与其他金属焊接的过渡材料。焊接残余应力降低连接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SiC Ta连接试样的残余应力,并采用四点弯曲试验检验了计算结果。
关键词 SIC陶瓷 TA 残余应力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研究贮氢电极合金的P-C-T曲线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4 位作者 黄长庚 崔舜 林晨光 郭志猛 曲选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7,共5页
根据电化学和热力学的基础理论,考虑了氢气的逸度、碱液中水的活度以及碱液中水蒸汽的分压等影响因素,精确计算了金属氢化物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结合三电极测试体系,建立了一套贮氢电极合金的P-C-T曲线电化学测定方法,并给出实验操... 根据电化学和热力学的基础理论,考虑了氢气的逸度、碱液中水的活度以及碱液中水蒸汽的分压等影响因素,精确计算了金属氢化物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结合三电极测试体系,建立了一套贮氢电极合金的P-C-T曲线电化学测定方法,并给出实验操作及相关参数确定的细节。该方法适用于涉及到大量实验工作的贮氢电极合金的成分优化及工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曲线 电化学方法 贮氢电极合金
下载PDF
熔铸-扩散法制备黄铜/钨铜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明 宋月清 +3 位作者 崔舜 惠志林 周增林 陆艳杰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8-772,共5页
对用熔铸-扩散法制备的黄铜/钨铜功能梯度材料进行了研究,对界面区域的元素成分分布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界面区域的电导率、结合强度及抗脉冲大电流损伤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黄铜/钨铜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区域... 对用熔铸-扩散法制备的黄铜/钨铜功能梯度材料进行了研究,对界面区域的元素成分分布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界面区域的电导率、结合强度及抗脉冲大电流损伤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黄铜/钨铜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区域由成分和组织渐变的三层结构组成;电导率在界面区域呈渐变分布趋势,没有出现电导率突变现象;这种结构缓解了因热性能不匹配而造成的热应力,提高了黄铜与钨铜合金的结合强度;界面的抗脉冲大电流损伤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钨铜 功能梯度材料 熔铸-扩散法
下载PDF
稀土镁基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崔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综述了稀土镁基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合金结构、热力学、成分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认识到循环稳定性差是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稀土镁基 AB_3... 综述了稀土镁基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合金结构、热力学、成分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认识到循环稳定性差是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稀土镁基 AB_3型贮氢合金的贮氢量高于传统的稀土基 AB_5型贮氢合金,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贮氧电极合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3型贮氢合金 稀土 贮氢电极合金 稀土基 镁基 AB5型贮氢合金 循环稳定性 合金结构 制备方法
下载PDF
Ti-5Mo-5V-1Cr-3Al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雪飞 米绪军 +3 位作者 林晨光 惠松晓 魏衍广 陶海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6,共8页
采用恒应变速率热压缩模拟实验,对Ti-5Mo-5V-1Cr-3A1(简称1Cr)钛合金在应变速率0.001~1s-1、变形温度700~900℃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流变应力对温度与应变速率敏感:当变形温度为700~800℃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 采用恒应变速率热压缩模拟实验,对Ti-5Mo-5V-1Cr-3A1(简称1Cr)钛合金在应变速率0.001~1s-1、变形温度700~900℃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流变应力对温度与应变速率敏感:当变形温度为700~800℃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单曲线特征;当变形温度为800~900℃时,低应变速率(0.001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多应力峰值曲线特征,高应变速率(0.01~1s-1)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回复曲线特征.1Cr合金在等温压缩变形时的流变行为可用包含Zener-Holomon参数的Arrhenius本构方程描述,变形激活能为456kJ/mol.金相结果显示,材料在热压缩过程中的动态行为除了与变形速率、变形温度等加工参数相关外,也与相应温度、变形速率下材料的组织及相结构有关.合金在低应变速率0.001s 1下热压缩变形时,在接近相变点或以上(800~900℃)温度范围内仍呈现动态再结晶行为,这与材料在此阶段发生的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密切相关,马氏体相的析出促使材料在热变形时趋向于发生动态再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Mo-5V-1Cr-3Al合金 等温压缩 流变应力 应变诱发马氏体
下载PDF
TB2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及绝热剪切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丁 王琳 +3 位作者 代华湘 苏铁健 陶海明 魏衍广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研究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B2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圆柱形、帽型两种样品进行室温动态压缩实验,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组织结构对TB2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点以上的固溶... 研究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B2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圆柱形、帽型两种样品进行室温动态压缩实验,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组织结构对TB2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点以上的固溶处理使TB2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而相变点以下的固溶时效处理使晶粒内部析出大量的α相,材料强度明显上升。室温动态压缩试验中,在不同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固溶时效的样品比固溶的样品屈服强度高,冲击吸收功高;而对于不同冲击速度条件下,固溶时效的样品不易于发生绝热剪切,承载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2钛合金 高应变率 绝热剪切
下载PDF
Pd基活性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元锋 吕宏 +3 位作者 康志君 楚建新 张小勇 王林山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10,共5页
为研究Pd基钎料钎焊SiC陶瓷与其他材料的接合机制,研究了PdAgMn+Ti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规律,发现元素Ti显著影响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润湿界面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钎料与SiC润湿界面存在Pd和Si的化合物Pd100-xSix以及... 为研究Pd基钎料钎焊SiC陶瓷与其他材料的接合机制,研究了PdAgMn+Ti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规律,发现元素Ti显著影响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润湿界面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钎料与SiC润湿界面存在Pd和Si的化合物Pd100-xSix以及TiC。说明PdAgMn+Ti能够润湿SiC陶瓷,并与SiC陶瓷形成冶金结合。用PdAgMn钎料对两种SiC样品在同样温度条件下作了高真空,低真空润湿试验。一种是在高真空中处理的涂Ti的SiC样品;另一种是不涂Ti的SiC样品。结果在高真空和低真空两种试验条件下,PdAgMn钎料对高温处理的涂Ti的SiC样品均润湿良好,而对不涂Ti的SiC样品不润湿。实验结果说明PdAgMn合金对涂Ti的SiC样品表面的润湿其实就是对TiC表面的润湿,TiC的形成是Pd合金润湿SiC陶瓷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Pd基活性钎料 钎焊 润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