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37种园林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力及其分级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唐敏 张欣 王美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268,共6页
以北京道路绿地37种常用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实地取样并测定了植物地上部及其根系周围土壤Cd、Zn、Pb、Cu4种重金属含量,利用富集系数指标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比较37种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力及其等级水平,对其生态修复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以北京道路绿地37种常用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实地取样并测定了植物地上部及其根系周围土壤Cd、Zn、Pb、Cu4种重金属含量,利用富集系数指标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比较37种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力及其等级水平,对其生态修复价值进行初步评价,以期为北京地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提高绿地系统生态防护效能。结果表明,37种植物对Cd、Zn、Pb、Cu的富集系数范围分别为0.07~0.68、0.25~1.13、0.01~0.30、0.10~0.32;对4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力表现为Zn>Cd>Cu>Pb;对Cd富集力强的植物为金叶女贞;对Zn富集力强的植物为紫丁香;对Pb富集力强的植物有栾树、洋白蜡、构树、月季;对Cu富集力强的植物有榆树、桑树、英桐、珍珠梅;对4种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最强的植物是紫丁香、金叶女贞、小叶黄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道路绿地 园林植物 重金属 富集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北京园林绿地5种植物群落夏季降温增湿作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秦仲 李湛东 +1 位作者 成仿云 沙海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7,共11页
[目的]以往有关园材绿地降温增湿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大尺度,模糊了绿地中具体的群落结构和树种影响,本研究基于小尺度探讨5种植物群落连续的温湿度日变化动态和准确的降温增湿作用,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目的]以往有关园材绿地降温增湿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大尺度,模糊了绿地中具体的群落结构和树种影响,本研究基于小尺度探讨5种植物群落连续的温湿度日变化动态和准确的降温增湿作用,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天气晴朗且无风的夏季,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选取毛白杨、榆、旱柳、栾树、银杏5种冠层结构特征不同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以空旷草坪为对照,分别对5种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冠层结构参数进行测试,以每分钟的数据为基础,利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研究了每种植物群落完整的温湿度日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植物群落之间降温增湿作用的差异。[结果]5种植物群落的温湿度在24 h中均呈现出"单峰型"的变化规律,且各个群落在1天中处于高温低湿状态的时间段各不相同,毛白杨群落是11:00—16:00,银杏群落是12:00—17:00,旱柳群落的高温低湿时段最长,为11:00—17:00,而榆树和栾树群落未出现明显的高温低湿时间段。此外,在08:00—18:00,5种植物群落都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日均降温3.0~4.3℃,平均为3.7℃;日均增湿10.2%~12.8%,平均为11.3%;而在18:00—08:00,5种植物群落与对照点之间的温湿度差异并不显著,仅榆树群落具有不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结论]基于每分钟的测定数据,该研究展示了北京5种常见植物群落在1天中的温湿度日变化趋势,且温度的日变化趋势比湿度更加稳定。同时,由于各个群落的冠层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同植物群落对其内部环境温湿度表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该作用在白天时段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夜间降温增湿作用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热岛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CO2浓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剑彬 董丽 +3 位作者 廖圣晓 晏海 乔磊 李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5,共6页
使用红外CO2测定仪跟踪测定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8-2009年度的CO2浓度。结果表明:1)公园内CO2浓度在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上午时分显著降低,中午时分低浓度浮动(约310μmol/mol),而下午时分在达到测定时间内最低值(... 使用红外CO2测定仪跟踪测定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8-2009年度的CO2浓度。结果表明:1)公园内CO2浓度在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上午时分显著降低,中午时分低浓度浮动(约310μmol/mol),而下午时分在达到测定时间内最低值(约300μmol/mol)之后显著升高的特征;2)非生长季节与生长季节的CO2浓度变化特征相近,只是日平均浓度(413μmol/mol,生长季节为328μmol/mol)和日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13:00,生长季节为14:00左右)有所不同;3)4个季节的CO2平均浓度比较,夏季最低(328μmol/mol),秋、冬季最高(413μmol/mol),而春季(410μmol/mol)与秋、冬季无显著差异;4)公园内部样点间在生长季节由边缘区(360μmol/mol)经过渡区(336μmol/mol)到核心区(332μmol/mol)的CO2浓度呈现较明显的逐渐降低的梯度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说明公园范围内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和丰富的植被层次能够降低其区域内的CO2浓度,另外植被和土壤的呼吸作用等因素也可能对CO2浓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植被生态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城市绿地
下载PDF
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娜娜 白新祥 +1 位作者 陈龙涛 戴思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7,191,共7页
随着切花产业的发展,切花保鲜问题日益突出。切花菊保鲜主要涉及花部和叶片保鲜2个方面,国内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前预处理和采后保鲜剂配方的研制等方面。综述了多年来切花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后保... 随着切花产业的发展,切花保鲜问题日益突出。切花菊保鲜主要涉及花部和叶片保鲜2个方面,国内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前预处理和采后保鲜剂配方的研制等方面。综述了多年来切花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后保鲜,已经筛选出21种较为成熟的切花菊保鲜剂,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发切花菊保鲜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采前预处理 采后保鲜 保鲜剂配方
下载PDF
北美蓝云杉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杜蕊 郑红娟 贾桂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3)不同种源的适宜Pt菌剂接种量不同。1号和3号种源施用1g/株的菌剂,2号和4号种源施用0.5g/株的菌剂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2个月后1~4号种源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为3.31、3.90、3.84和3.54cm。4)在幼苗移植时接种Pt菌剂不仅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还有助于保持观赏性状。接种Pt菌剂后移植成活率均达85%以上,其中4号种源移植成活率最高,为92.86%;与对照相比,接种Pt菌剂后1级苗增多,其中3号种源的1级苗率最高,为5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 接种 北美蓝云杉 育苗
下载PDF
蔷薇属分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白锦荣 张启翔 +3 位作者 潘会堂 罗乐 李卉 王琼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9,共7页
对近20 a来蔷薇属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分析。由于蔷薇属植物基因组高度杂合,分子生物技术成为研究蔷薇属系统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现已成功构建二倍体月季和四倍体月季遗传图谱,并在分析重要遗传... 对近20 a来蔷薇属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分析。由于蔷薇属植物基因组高度杂合,分子生物技术成为研究蔷薇属系统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现已成功构建二倍体月季和四倍体月季遗传图谱,并在分析重要遗传性状、分离和鉴定基因等方面取得有价值的结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结合将加速现代月季品种群的育种进程。中国是蔷薇属植物重要分布中心之一,但对其研究和育种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工作刚刚开展,本文对我国蔷薇属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 分子标记 育种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石斛属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希强 罗毅波 +1 位作者 钟云芳 张启翔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1-747,共7页
在系统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石斛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着重介绍了石斛属植物在离体繁殖、离体开花、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文章认为在石斛试管苗移栽、... 在系统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石斛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着重介绍了石斛属植物在离体繁殖、离体开花、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文章认为在石斛试管苗移栽、菌根技术以及组培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方面均有待深入研究;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基于组织培养的石斛兰育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生物技术 离体繁殖 基因工程
下载PDF
花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明 吕晋慧 张启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69-3171,共3页
综述了花香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和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基因工程调控及改良植物花香的策略;同时简要评述了花香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花香 生物合成 基因工程 综述
下载PDF
通过修剪调控露地宿根花卉花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冰 董丽 朱仁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973-10975,共3页
[目的]为调控露地宿根花卉的花期探索可行的园艺措施。[方法]修剪等简单园艺措施可使部分宿根花卉二次开花,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修剪试验研究14种宿根花卉的花期调控。[结果]在自然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穗花婆婆纳、大花... [目的]为调控露地宿根花卉的花期探索可行的园艺措施。[方法]修剪等简单园艺措施可使部分宿根花卉二次开花,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修剪试验研究14种宿根花卉的花期调控。[结果]在自然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穗花婆婆纳、大花金鸡菊、宿根福禄考、黑心菊、蓍草、桔梗;一般的是红花钓钟柳、紫花鼠尾草、蒲公英、千屈菜、荆芥;较差的是月见草、‘金娃娃’萱草;飞蓬修剪后不再开花。在自然花期的末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穗花婆婆纳;一般的是紫花鼠尾草、红花钓钟柳、蒲公英;较差的是月见草。在现蕾期或初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大花金鸡菊、宿根福禄考、桔梗、黑心菊、蓍草;一般的是千屈菜、荆芥;较差的是‘金娃娃’萱草。[结论]简单修剪后,14种宿根花卉中大部分的花期都延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花卉 花期调控 修剪
下载PDF
陕西秦岭地区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杜运鹏 贾桂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陕西秦岭地区野生百合科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9属117种;对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55种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的植物区系、生境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带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87.51%,温带成分中以东亚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 陕西秦岭地区野生百合科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9属117种;对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55种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的植物区系、生境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带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87.51%,温带成分中以东亚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和中亚成分分布很少,仅占总属数的8.34%和4.17%。55种百合科野生资源生境差异较大,分布范围广;花色丰富,以白色、红色和紫色系居多;主要以观花和观叶为主。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园林应用进行了评价以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野生花卉 园林应用 秦岭
下载PDF
北美蓝云杉体细胞胚发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敬爽 贾桂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51,共8页
研究北美蓝云杉体细胞胚发生技术,对该树种的胚胎发生机理和建立相关的快繁技术体系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成熟胚为外植体,分别对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其体细胞胚发生各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观察体细胞胚发生过... 研究北美蓝云杉体细胞胚发生技术,对该树种的胚胎发生机理和建立相关的快繁技术体系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成熟胚为外植体,分别对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其体细胞胚发生各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观察体细胞胚发生过程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首先在DCR培养基+2,4-D5.0mg/L+6-BA4.0mg/L+KT2.0mg/L诱导15d后,之后转入DCR培养基+2,4-D1.0mg/L+6-BA0.5mg/L+KT0.5mg/L,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为45.3%;2)胚性愈伤组织保持与增殖培养基为1/2LM培养基+2,4-D1.0mg/L+6-BA0.5mg/L+KT0.5mg/L+PEG40001.0g/L,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最高为102.27%;3)IBA可促进成熟体细胞胚的诱导,以1/2LM+IBA0.5mg/L+ABA2.0mg/L(以上4种培养基均附加蔗糖30g/L,谷氨酰胺450mg/L,水解酪蛋白500mg/L,琼脂5.0g/L,pH=5.8)的体细胞胚诱导率最高,为38.10%;4)在1/2MS+1.0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体细胞胚萌发,子叶生长但胚根发生较少。北美蓝云杉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畸形胚现象及生根难的问题,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蓝云杉 基本培养基 生长调节剂 体细胞胚
下载PDF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萍 成仿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从离体快繁、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胚珠和胚培养与体细胞胚发生、花粉和花药培养及体细胞胚发生几方面综述了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牡丹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组织培养技术是加快牡丹育种和繁殖的重要基础... 从离体快繁、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胚珠和胚培养与体细胞胚发生、花粉和花药培养及体细胞胚发生几方面综述了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牡丹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组织培养技术是加快牡丹育种和繁殖的重要基础,为加快牡丹的育种和繁殖提供了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利用薄层细胞培养技术建立‘铺地金’等菊花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磊 张启翔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8-151,共4页
以菊花品种‘铺地金’和‘七月桃花’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从基部至茎尖依次横向切成0.3~0.5 mm的薄层,放在添加不同浓度6-BA、NAA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薄层部位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分别以蔗糖和果糖... 以菊花品种‘铺地金’和‘七月桃花’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从基部至茎尖依次横向切成0.3~0.5 mm的薄层,放在添加不同浓度6-BA、NAA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薄层部位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分别以蔗糖和果糖为碳源,考察碳源种类和浓度对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铺地金’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BA+0.5 mg/L NAA,再生率达到96.4%,适合于‘七月桃花’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为MS+2 mg/L BA+0.1 mg/L NAA时,不定芽再生率可高达97.9%,适当提高蔗糖浓度可以有效减少薄层组培中的玻璃化现象,而高浓度的果糖会对外植体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薄层培养 再生体系
下载PDF
LA百合品种Eyeliner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伟 贾桂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4,共3页
以LA系列百合品种Eyeliner的不同层次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Eyeliner离体组织培养微繁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yeliner的各层鳞片诱导分化新芽的能力大小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Eyeliner的鳞片最佳... 以LA系列百合品种Eyeliner的不同层次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Eyeliner离体组织培养微繁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yeliner的各层鳞片诱导分化新芽的能力大小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Eyeliner的鳞片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5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系列百合 离体微繁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野生花卉景观营造的生态途径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晓鹏 齐石茗月 董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5,共4页
以北京地区野生花卉资源为例,从选种引种、生境营造、艺术配置及文化意境等方面阐述了野生花卉资源应用于植物景观营造的生态途径。结合其在园林中应用的特点,对北京优良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期为野生花卉的景观营造与生态... 以北京地区野生花卉资源为例,从选种引种、生境营造、艺术配置及文化意境等方面阐述了野生花卉资源应用于植物景观营造的生态途径。结合其在园林中应用的特点,对北京优良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期为野生花卉的景观营造与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花卉 植物景观 生境 文化意境
下载PDF
中国花文化起源与形成研究(二)——中国花文化形成与中华悠久文明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5-79,共5页
该文论述了中国花文化形成中华悠久文明发展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以及花卉资源多样性与花文化内涵多样性的联系。强调了花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花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本身与形成文化的自然因子有密切的关系。... 该文论述了中国花文化形成中华悠久文明发展历史及数千年花卉栽培历史的关系,以及花卉资源多样性与花文化内涵多样性的联系。强调了花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花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本身与形成文化的自然因子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花文化的符号正是中国人在对花卉各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认识的基础上,将花卉的各种自然属性与人的品格、人的情操来进行类比,逐步形成花卉自然属性与人性的种种关联,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花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文化 文明进步 自然资源 历史发展
下载PDF
北京小龙门地区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健 赵惠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为了给园林绿化提供更多观赏价值较高的蓝紫色花卉,对北京小龙门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了实地踏查与整理。结果表明,北京小龙门地区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共有53种,隶属于17科、37属。结合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对... 为了给园林绿化提供更多观赏价值较高的蓝紫色花卉,对北京小龙门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了实地踏查与整理。结果表明,北京小龙门地区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共有53种,隶属于17科、37属。结合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对其园林应用形式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强引种驯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门地区 蓝紫色 野生草本花卉 调查
下载PDF
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及主要花卉园林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恒 李继爱 +3 位作者 王泽翻 孙健 王小玉 赵惠恩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第4期27-31,共5页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其中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北京著名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库。在调查分析其野生植物自然分布情况的同时,对其中的重要花卉的潜在园林利用价值作了简要评价,期望加大对百花山野生花...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其中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北京著名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库。在调查分析其野生植物自然分布情况的同时,对其中的重要花卉的潜在园林利用价值作了简要评价,期望加大对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 野生花卉 自然分布 园林利用价值
下载PDF
安祖花切花采后生理及贮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舒藜 吕英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安祖花切花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鲜切花之一,虽然其切花具有很好的耐贮运能力,但是如果长途运输,为了保持新鲜的优良品质,则需要进行采后处理。现就安祖花切花采后生理生化变化、采收与包装以及安祖花切花保鲜技术等3个方面论述近年来... 安祖花切花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鲜切花之一,虽然其切花具有很好的耐贮运能力,但是如果长途运输,为了保持新鲜的优良品质,则需要进行采后处理。现就安祖花切花采后生理生化变化、采收与包装以及安祖花切花保鲜技术等3个方面论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旨在为安祖花切花生产运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祖花切花 采后 生理生化 贮运技术
下载PDF
北京引种7种常绿阔叶植物的抗寒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花 王斌 +1 位作者 戴思兰 杨秀珍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2:007年11月到2008年3月,对引种到北京的7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各种引种材料的抗寒性,分析各测定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研究发现7:种植物的水分饱和亏缺值、电导率、束缚水和自由水比值、SOD活性... 2:007年11月到2008年3月,对引种到北京的7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各种引种材料的抗寒性,分析各测定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研究发现7:种植物的水分饱和亏缺值、电导率、束缚水和自由水比值、SOD活性、APX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抗寒性的生理指标;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不宜作为耐寒性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发现,7种植物的抗寒性依次为:栒子>蓝冬青、杂交油茶>金边扶芳藤、银边扶芳藤>杂交山茶、April Rose。据此提出应该使用多种生理指标并结合生长指标等综合分析的方法评价引种常绿阔叶植物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植物 引种 抗寒性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