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 被引量:22
1
作者 关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性的遗产项目,往往是某一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文化事象,在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对它的保护也应从其特征出发,从文化整体中切分主干文化环节,确定关键传承人,并注意将...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性的遗产项目,往往是某一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文化事象,在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对它的保护也应从其特征出发,从文化整体中切分主干文化环节,确定关键传承人,并注意将保护主体文化示范引导与民众自发传承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文化事象 文化空间 群体传承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满汉人生仪礼比较浅论
2
作者 田莉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04-306,322,共4页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过渡阶段,风俗的演变也表现出承先启后的过渡特征。婚礼、诞生礼和寿礼等人生礼俗作为民俗中最生动、最有感染力的组成部分,在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中传承和变异。保留着一定的民族特色的旧俗和新风经过激烈的碰撞...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过渡阶段,风俗的演变也表现出承先启后的过渡特征。婚礼、诞生礼和寿礼等人生礼俗作为民俗中最生动、最有感染力的组成部分,在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中传承和变异。保留着一定的民族特色的旧俗和新风经过激烈的碰撞和融合,经过历史的淘汰和筛选,渐变融会成为延续性和传承性更强新风新俗,也反映出作为几朝国都的北京形成今天多民族、多阶层、多方位的多元民俗的一般衍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汉族 人生仪礼 北京 民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