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胆汤加味治疗湿热内扰型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观察
1
作者 陈东 陈爱芳 +1 位作者 刘英杰 刘景源 《医师在线》 2023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味治疗湿热内扰型室性期前收缩(VPB)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90例湿热内扰型VPB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温胆汤加味治疗,...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味治疗湿热内扰型室性期前收缩(VPB)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90例湿热内扰型VPB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温胆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较对照组的82.22%高(P<0.05);治疗前,两组胸闷、心悸、心烦、大便秘结、失眠、气短乏力、舌红、苔黄厚腻等中医症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症候积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VPB次数、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MI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于湿热内扰型VPB患者,应用温胆汤加味治疗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率,减少VPB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加味 室性期前收缩 湿热内扰型
下载PDF
新四逆汤对脓毒症心肌顿抑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金亮 刘善伟 刘玉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8期1160-1162,1166,共4页
目的通过脓毒症心肌顿抑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新四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脓毒症心肌顿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治... 目的通过脓毒症心肌顿抑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新四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脓毒症心肌顿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加用中药新四逆汤安慰剂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新四逆汤治疗。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评级、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HR、SV、ACI、VI、TFC、SVR)、超声射血分数(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EF、SV、ACI、TF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EF、SV、TFC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脓毒症心肌顿抑属少阴病寒化证阴阳俱衰阶段,该阶段“阳气易复,阴液难补”,新四逆汤可有效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每分输出量、减轻心脏负荷以纠正循环衰竭,该方可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护阴防血溢脉外,临床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顿抑 新四逆汤 少阴病 无创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英杰 陈东 孔晶 《河北中医》 202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脱落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脱落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脱落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心肌能量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4.44%(51/54),心电图总有效率88.89%(48/54),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2.59%(50/54);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8.43%(40/51),心电图总有效率74.51%(38/5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4.51%(38/51),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气短、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烦不寐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胸痛胸闷、胸胁胀满、神倦乏力评分及总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素B_(2)(TXB_(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T-1、TXB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6-keto-PGF_(1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肌能量消耗、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能缓解患者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心肌能量代谢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稳定性 辨证分型 中药疗法 柴胡疏肝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