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回归生活世界的人权文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齐延平 《人权法学》 2022年第2期1-33,153,154,共35页
回归生活世界的人权文化是基于生活经验与现实实践而非西方中心的、先验的、完成式的人权文化。近代以来中国为救亡图存、塑造现代性、改革开放、实现复兴,基于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工具主义对人权予以涵摄吸收,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之服务... 回归生活世界的人权文化是基于生活经验与现实实践而非西方中心的、先验的、完成式的人权文化。近代以来中国为救亡图存、塑造现代性、改革开放、实现复兴,基于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工具主义对人权予以涵摄吸收,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之服务于实现人民民主的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建设。先验论人权天然具有革命性、反抗性和批判性,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人权追求基于社会事实、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建设性,不可能由先验推导而成。人权理念与人权生活总是处于相互否定之中,这是人权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支撑经验性人权文化,中国近现代历史境遇与现代化逻辑锻造功能性人权文化,中国的治理需要和大变局挑战催生平衡性人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文化 生活世界 经验性 功能性 平衡性
下载PDF
《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实施机制研究
2
作者 肖君拥 肖雨杨 《人权法学》 2022年第2期102-126,161,162,共27页
作为九大核心人权条约之一,《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ICPPED)已经生效施行十年有余。通过收集、分析公约及其监督实施机构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的相关数据与案例发现其所规定的实施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范围内强迫失踪现... 作为九大核心人权条约之一,《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ICPPED)已经生效施行十年有余。通过收集、分析公约及其监督实施机构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的相关数据与案例发现其所规定的实施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范围内强迫失踪现象的泛滥。国家间立场迥异以及实施机制本身的障碍,导致各国在防止与惩治强迫失踪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缔约国消极应对基于实施机制应当承担的义务,委员会处理紧急行动与个人来文案件的效果都不容乐观。当前的困境表明,解决强迫失踪问题难以仅通过条约机构的单独行动加以解决。应妥善推动相关国际机制与国内法制的改革创新:国内层面推动国家做好人权的保障与救济,国际层面各类人权保障实施机制之间应该贯通融合,实现职能上的统一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失踪 条约机构 保护机制 《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
下载PDF
美国“芯片法案”的历史根源及效果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君拥 朱海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4,共6页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折射出美国维护科技霸权的“心病”,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有违全球科技合作大势,不仅无法恢复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还会给芯片企业、芯片产业和全球科技合作发展带来重大危害。随着中国深入实...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折射出美国维护科技霸权的“心病”,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有违全球科技合作大势,不仅无法恢复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还会给芯片企业、芯片产业和全球科技合作发展带来重大危害。随着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会加快实现。未来,伴随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和科研人才投入芯片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中国必将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 芯片 科技霸权 全球科技合作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权理论与实践的总钥匙
4
作者 肖君拥 《人权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3-22,453-454,共22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吸收并传承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在全党和人...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吸收并传承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在全党和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坚定广泛的认同支持。中国百年来人权建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可以归因为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论。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系统建构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体系、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谋划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健康,共商共建共享,巩固政治、文化等传统优势,补齐减贫、环保等各项人权建设的短板,使得人权事业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持续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 人权 理论阐释
原文传递
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2022·北京人权论坛”学术观点综述
5
作者 王福亮 《人权》 CSSCI 2022年第5期181-194,共14页
2022年7月26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2·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携手推动人权事业发展”。来自70余个国家的近200名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与人... 2022年7月26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2·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携手推动人权事业发展”。来自70余个国家的近200名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民主与人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与人权保障”“多边主义与全球人权治理”“开放包容发展与人权保障”五个分议题开展研讨,取得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民主与人权 公共卫生安全 多边主义 发展与人权
原文传递
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任务的理论阐释、风险挑战与战略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君拥 《公安学研究》 2021年第4期1-13,123,共14页
统筹协调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应对矛盾风险的制胜法宝。"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二者蕴含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我们... 统筹协调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应对矛盾风险的制胜法宝。"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二者蕴含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和安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新时期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深化理解认知统筹协调发展和安全的意义、挑战与应对举措。新阶段需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保障,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既要通晓知悉其形势与任务,也要深入理解"为什么"和"如何做"背后的学理逻辑以及系统治理要求,以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建构新发展格局的澎湃社会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发展 平安中国 理论阐释 战略实施
下载PDF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张力平衡结构 被引量:4
7
作者 齐延平 《人权》 CSSCI 2021年第5期8-15,共8页
人权白皮书承载现代中国人权基本理念、人权制度形态和人权实践模式,其建基于人权历史性与理性、文化性与共似性、现实性与应有性之间的张力平衡结构之上。坚持人权的历史性而非抽象理性,坚持人权文化多元平等而非一元独尊,坚持人权特... 人权白皮书承载现代中国人权基本理念、人权制度形态和人权实践模式,其建基于人权历史性与理性、文化性与共似性、现实性与应有性之间的张力平衡结构之上。坚持人权的历史性而非抽象理性,坚持人权文化多元平等而非一元独尊,坚持人权特殊性先于普遍性,是中国人权理念、制度和实践的共同支柱。中国执政党自上而下的领导力、中国政府统筹全局的行动力与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推动力相结合的人权发展道路,迥异于西方的自然演进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权 历史性 文化性 现实性 张力平衡结构
原文传递
反“污名化”与人权文化的重建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延平 曹晟旻 《人权》 2020年第3期32-41,共10页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污名化往往是部族仇杀、宗教迫害、侵略战争乃至世间一切灾难与不义行动的舆论先声,人类历经的惨不堪言之灾难多发端于污名化。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基于无知和政治目的的污名化言论制造仇恨,撕裂抗疫共同...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污名化往往是部族仇杀、宗教迫害、侵略战争乃至世间一切灾难与不义行动的舆论先声,人类历经的惨不堪言之灾难多发端于污名化。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基于无知和政治目的的污名化言论制造仇恨,撕裂抗疫共同体,是对人之尊严与价值、人类良知与正义的践踏,也是对国际正义和国际人权宪章的挑战。人权文化是人类携手战胜疾病、战争、恐怖主义等灾难可以凭借的重要力量,实现后疫情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需要人们不断反思人之尊严与价值,并在反思基础上重建、厚植人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化 命运与共 人权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