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论纲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恢忠 刘月生 《河池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论文总结了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及全国生态文化学者的各种观点 ,初步综合为生态文明的定义、内涵、评价指标、“三生”工程 ,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 三生工程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宗超 《世界环境》 2017年第6期28-29,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许多城市已经达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许多城市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农村的基本建设则相对落后。从生态安全和生态需求两个方面看,尚不能满足农村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路径 改革开放 基础设施 发达国家 生态需求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宗超 贾卫列 《中国建设信息》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互联网、物联网、互感网为人类采集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就构建起了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平行的数字世界,地球表层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地球脑",从互联网到互感网的信息范型转变为全球生态文明... 互联网、物联网、互感网为人类采集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就构建起了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平行的数字世界,地球表层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地球脑",从互联网到互感网的信息范型转变为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化 城镇化 智慧 视野 信息文明 灾难性后果 生产方式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
4
作者 刘宗超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34-50,共17页
英国《卫报》有篇评论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引领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段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英国人把人类带迚了工业文明,美国人把世界领入了信... 英国《卫报》有篇评论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引领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段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英国人把人类带迚了工业文明,美国人把世界领入了信息文明,而中国人将把地球推向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 概念 生态学 环境
下载PDF
不能再把生态文明当口号喊了
5
作者 贾卫列 《新湘评论》 2017年第2期64-64,共1页
“先污染后治理”是个旧得不能再旧的话题。然而,近期一些地区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再度把这个问题推到我们面前。发达国家虽然在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六大污染事故”“八大公害”“十大污染事件... “先污染后治理”是个旧得不能再旧的话题。然而,近期一些地区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再度把这个问题推到我们面前。发达国家虽然在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六大污染事故”“八大公害”“十大污染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历历在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污染事故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河长制 行政壁垒 行政问责制度 顶层设计 部门利益
下载PDF
论大生态期理论对生态文明及地球生物进化的终极意义
6
作者 刘宗超 贾卫列 《环境教育》 2009年第10期5-7,共3页
天体物理学家约瑟夫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扩张的历史,只有通过星际扩张才能解决生物圈的污染,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因为仅从经济增长方面看,每10-20年将增长一倍,但是生物圈太小,而人类的潜力巨大,已经超出孕育人类的生物圈... 天体物理学家约瑟夫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扩张的历史,只有通过星际扩张才能解决生物圈的污染,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因为仅从经济增长方面看,每10-20年将增长一倍,但是生物圈太小,而人类的潜力巨大,已经超出孕育人类的生物圈的能力,只有进入太空时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物进化 终极 地球 天体物理学家 生物圈 经济增长 人类
下载PDF
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7
作者 孟根龙 蒙冬梅 贾卫列 《经济视野》 2019年第22期16-20,共5页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给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取代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引领着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而绿色...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给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取代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引领着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而绿色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内容——绿色经济就成为这场变革的基础。为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绿色经济并不只是单纯追求生态而付出其他方面的极大代价,而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可持续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化
下载PDF
创办环境大学势在必行
8
作者 杨永岗 贾卫列 《环境教育》 2014年第9期40-41,共2页
回眸中国环保事业发展史,政策标准法规逐步完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日益提高,环境监管力量不断提升。但相比之下,环保技术服务却始终落后于现实需求,成为制约环保工作成效的主要瓶颈。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其症结在于环保... 回眸中国环保事业发展史,政策标准法规逐步完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日益提高,环境监管力量不断提升。但相比之下,环保技术服务却始终落后于现实需求,成为制约环保工作成效的主要瓶颈。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其症结在于环保教育、环保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笔者认为,建设中国环境大学,提高环保教育、环保科研水平,培养环境保护人才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政策标准 污染治理 人才培养 技术服务 资金投入 事业发展史 工业文明时代 农林类 监管力量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中国的系统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宗超 《中国生态文明》 2020年第2期47-49,共3页
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提出建构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社会是中国国家层面提出的顶层设计并倡导推动的社会范式。生态文明首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并勾画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社会价值观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顶层设计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范式 理论体系 社会价值观 中华文化 伟大贡献
原文传递
正在消逝的中国西部荒漠——看哈里斯解读中国西部荒漠化
10
作者 王方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6,共1页
美国博物学家理查德B.哈里斯先生用了20年的时间,30次造访中国西部,其中有4年都在中国西部高海拔荒漠生态环境最严酷的地区进行实地研究。时光荏苒,20年弹指一挥间,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依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奋... 美国博物学家理查德B.哈里斯先生用了20年的时间,30次造访中国西部,其中有4年都在中国西部高海拔荒漠生态环境最严酷的地区进行实地研究。时光荏苒,20年弹指一挥间,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依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奋斗在中国的大西北,让我们为之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荒漠化 哈里斯 解读 博物学家 实地研究 生态环境 治学态度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治理
11
作者 贾卫列 《环境教育》 2014年第8期46-47,共2页
当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三大污染正一体化、全方位地威胁着中国人的生存环境。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已由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转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污染程度均十分严重的区域有东北、西... 当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三大污染正一体化、全方位地威胁着中国人的生存环境。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已由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转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污染程度均十分严重的区域有东北、西北、整个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其中,以华北地区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治理 土壤污染 长江以南 华北地区 总悬浮颗粒物 细颗粒物 污染程度 重金属污染 京津冀一体化
下载PDF
有必要倡导“热土教育”
12
作者 贾卫列 《环境教育》 2014年第9期23-23,共1页
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教育制度对于人类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丰富人类的物质财富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考场时游刃有余,而对自然价值、本土价值和传统价值的理解相对肤浅。现代... 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教育制度对于人类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丰富人类的物质财富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考场时游刃有余,而对自然价值、本土价值和传统价值的理解相对肤浅。现代教育作为齐一化的教育,也就成为了一种“离土教育”,与传统、自然、社会、实践有所脱节。不要说在学校受教育的学生,就是负责教授知识的老师,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的实践也相距甚远。可以说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类信仰危机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种背离生态价值的教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工业 人类传播 信仰危机 生态环境危机 现代科学 技术教育 传承知识 人文环境 生态价值 书读
下载PDF
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
13
作者 贾卫列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第10期38-41,共4页
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但传统工业化以大量消耗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以人为万物的主宰,以征服和掠夺自然为生存发展理念,导致了全球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 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但传统工业化以大量消耗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以人为万物的主宰,以征服和掠夺自然为生存发展理念,导致了全球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同物理极限、社会极限的冲突,《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一度给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 《我们共同的未来》 人类文明 资源危机 物理极限 工业革命 能源危机
下载PDF
如何走出邻避主义怪圈
14
作者 贾卫列 《环境教育》 2014年第6期38-38,共1页
所谓邻避主义,起初仅指公众基于环境和安全考虑而反对将诸如发电厂、火电站、核电站等有着巨大安全风险的基础设施建于自身周边地区的一种心理反应。后来,邻避主义从原先的以抵制危害性风险为主转变为抵制一切可能改变现状的建设和生... 所谓邻避主义,起初仅指公众基于环境和安全考虑而反对将诸如发电厂、火电站、核电站等有着巨大安全风险的基础设施建于自身周边地区的一种心理反应。后来,邻避主义从原先的以抵制危害性风险为主转变为抵制一切可能改变现状的建设和生产。近年来,我国环境事件频发,“邻避主义”这一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环保主义思潮已经降临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主义 怪圈 安全风险 西方发达国家 环境事件 基础设施建 心理反应 周边地区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理解成环保
15
作者 贾卫列 《绿叶》 2013年第9期52-57,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等五个层面,但当前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还是停留在环境建设即环境保护这个层面。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最亟需的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近年来风...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等五个层面,但当前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还是停留在环境建设即环境保护这个层面。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最亟需的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反Px事件.就暴露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上的严重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环保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环境建设 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从“生态负债”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6
作者 贾卫列 潘骞 《环境经济》 2023年第20期66-67,共2页
人类文明是在地球演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的,与地球形成的历史相比,人类的历史是十分短暂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面对的是自然、社会、经济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虽然其有各自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其他系统... 人类文明是在地球演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的,与地球形成的历史相比,人类的历史是十分短暂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面对的是自然、社会、经济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虽然其有各自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其他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制约。随着人类活动遍及全球并向外太空延伸,“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逐步形成。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才能使这一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人类存活进化的机会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外太空 地球演化 遍及全球 综合效益 存在和发展 人类文明
原文传递
贵州茶叶生态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方辰 《人与生物圈》 2019年第4期72-74,共3页
在人类尚未出现前,贵州全省曾经森林密布,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在第三纪地质条件下(距今至少2500万年)孕育出地球最古老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自从晴隆发现茶籽化石之后,确认了贵州是世界上茶树生长历史最长的地区。在对贵州的科学考察中,... 在人类尚未出现前,贵州全省曾经森林密布,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在第三纪地质条件下(距今至少2500万年)孕育出地球最古老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自从晴隆发现茶籽化石之后,确认了贵州是世界上茶树生长历史最长的地区。在对贵州的科学考察中,我看到好几个县都有大乔木形茶树斑驳生长在纯野生灌木茶树之中,心情是十分激动的。从植物学的角度,由于茶树分枝部位不同,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生态考察 内含物 阿萨姆
原文传递
好山好水出好茶 从生态视角看中国茶叶
18
作者 王方辰 《人与生物圈》 2018年第1期8-17,共10页
我国是茶科植物的原乡,也是最早掌握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国家。几千年来,不仅在各个宜茶地区驯化培育出了众多优良茶树品种,还创造出了适应不同品种茶树叶的多种制茶工艺技术,并形成了多种茶叶分类方法。
关键词 中国茶叶 生态 加工技术 茶树品种 茶叶种植 驯化培育 制茶工艺 分类方法
原文传递
“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大家谈
19
作者 王兆屹 马海艳 王方辰(图) 《人与生物圈》 2021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讲话精神,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MAB)与黄河科技学院携手启动了黄河河南段的实地科考调研,我们邀请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讲话精神,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MAB)与黄河科技学院携手启动了黄河河南段的实地科考调研,我们邀请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生态价值,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研讨表达专业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生物圈 文化传承 生态保护 黄河科技学院 跨地域 讲话精神 理论研讨 跨学科
原文传递
好山好水出好茶 从生态视角看滇茶
20
作者 王方辰 《人与生物圈》 2020年第2期32-35,共4页
我在《人与生物圈》2018年第一期"茶叶之路武夷山"专辑"生态视角看中国茶叶"一文中,对于云南滇茶写道"澜沧江畔、高黎贡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我在《人与生物圈》2018年第一期"茶叶之路武夷山"专辑"生态视角看中国茶叶"一文中,对于云南滇茶写道"澜沧江畔、高黎贡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茶树多高大乔木,乔木种茶树叶片大而肥厚,制成的茶叶口感丰富、渗透力顺畅、细腻绵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乔木 大雪山 大叶木兰 古茶树 生态视角 澜沧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