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研究(2007—2023)
1
作者 于思茗 黄丹 《艺术教育》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是中国内地地区成立最早的电影项目孵化、融资、推介平台。在其17年的发展历程中,数十位青年影人从这里成功起步。文章从利益相关方分析切入,通过平台方、项目方、资本方三个维度,深度展开对上影节创投...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是中国内地地区成立最早的电影项目孵化、融资、推介平台。在其17年的发展历程中,数十位青年影人从这里成功起步。文章从利益相关方分析切入,通过平台方、项目方、资本方三个维度,深度展开对上影节创投单元的发展历程与运营生态的分析,而后将该创投单元与涉及华语题材的同类型平台进行横向比较,通过竞争分析揭示其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项目创投 新人培养 电影融资 青年影人
原文传递
由《至暗时刻》谈历史传记电影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颖 《今传媒》 2020年第5期116-118,共3页
《至暗时刻》是一部杰出的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影片叙事角度独特,把大历史聚焦到微观个人的视角叙事;将传记主人公的优缺点透过细节立体呈现;虚构"普通"人物带领观众进入历史;通过配角人物侧面塑造主角形象;将滑稽的生活场景... 《至暗时刻》是一部杰出的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影片叙事角度独特,把大历史聚焦到微观个人的视角叙事;将传记主人公的优缺点透过细节立体呈现;虚构"普通"人物带领观众进入历史;通过配角人物侧面塑造主角形象;将滑稽的生活场景和严肃的政治场面穿插表现,活跃影片基调。本文将从叙事视角、人物塑造和细节呈现三方面对其叙事策略的成功之道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暗时刻》 微观角度 侧面塑造 人物细节
下载PDF
重读爱森斯坦:吸引力电影与动态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展鸿 《艺苑》 2019年第2期15-18,共4页
通过汤姆·冈宁的吸引力电影概念及当代的混剪视频,我们能够有效地重新审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爱氏从"艺术应当展示一个构建过程而非结果"这一原则出发,在非叙事轨道上创建了一套关于"图像"如何生成"... 通过汤姆·冈宁的吸引力电影概念及当代的混剪视频,我们能够有效地重新审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爱氏从"艺术应当展示一个构建过程而非结果"这一原则出发,在非叙事轨道上创建了一套关于"图像"如何生成"形象"、以何种方式构成整体并诞生出"新的质"的电影诗学,而"动态"是这一诗学原则的重要概念,它跳过了影像对现实世界的摹写这一话题,直接从画面本体来进行思考。本文从《蒙太奇论》和《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两本著作入手,简要阐述动态理论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电影诗学 吸引力电影 风格研究
下载PDF
诗意的空间记忆:英国传记电影中的空间想象
4
作者 蔡雯汐 《戏剧之家》 2022年第7期157-159,共3页
"文化记忆"是基于对意义传承而发生的记忆,涉及记忆如何被调整、组织、保留。当下,文化记忆所建构的空间在媒介技术手段的革新中成为更加独立的现象,重新定义了传统、历史和意识,结合成具有现时性和凝聚性的文化想象。本文将... "文化记忆"是基于对意义传承而发生的记忆,涉及记忆如何被调整、组织、保留。当下,文化记忆所建构的空间在媒介技术手段的革新中成为更加独立的现象,重新定义了传统、历史和意识,结合成具有现时性和凝聚性的文化想象。本文将主要通过电影媒介,阐述英国电影中所构建的对过去和当下无缝衔接的空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传记电影 文化记忆 空间想象
下载PDF
微短剧的喜剧效果的剧作研究
5
作者 丁媛媛 《戏剧之家》 2023年第5期151-153,共3页
微短剧的剧情创作形式丰富,以互联网平台为中心的传播形式成为短视频产业发展的新浪潮。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微短剧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关系特征上都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微短剧已然成为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环境下最解压的一种休闲... 微短剧的剧情创作形式丰富,以互联网平台为中心的传播形式成为短视频产业发展的新浪潮。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微短剧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关系特征上都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特征。微短剧已然成为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环境下最解压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微短剧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视频形式,针对不同微短剧形式的需求,其制作水平也更加精湛,短小精悍的剧情特点也赢得了不少年轻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在当前用户需求多元化和强调娱乐属性的视频环境的多重背景影响下,微短剧将迎来更广更新的发展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喜剧效果 剧作研究
下载PDF
新美学叙事:野兽派和点彩叙事——《无名》剧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7,共4页
一、程耳电影的新美学2016年,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虽然是之前只有《第三个人》(2007)、《边境风云》(2012)两部作品的年轻导演,但现已一跃成长为把现代叙事美学执行得较为完整、自觉的中国电影导演之一。《罗曼蒂克消亡... 一、程耳电影的新美学2016年,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虽然是之前只有《第三个人》(2007)、《边境风云》(2012)两部作品的年轻导演,但现已一跃成长为把现代叙事美学执行得较为完整、自觉的中国电影导演之一。《罗曼蒂克消亡史》用精致的镜头语言和实力派的角色演绎,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精致世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蒂克消亡史》 野兽派 点彩 剧作分析 镜头语言 程耳 电影导演 叙事美学
下载PDF
“中电三厂”梨园故事片《天桥》史实考略
7
作者 吴晓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2期243-245,共3页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为挽救片荒和经济恐慌,曾拍摄多部淘金影片,如《甦凤记》《天桥》《郎才女貌》等。其中《天桥》虽然遗存拷贝,但因为是易燃片,转录有高度损毁风险,因此无法得见真容。该片的摄制与放映、演职人...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为挽救片荒和经济恐慌,曾拍摄多部淘金影片,如《甦凤记》《天桥》《郎才女貌》等。其中《天桥》虽然遗存拷贝,但因为是易燃片,转录有高度损毁风险,因此无法得见真容。该片的摄制与放映、演职人员和影片文本本身如何,在电影史上较少为人提及。后经过微观考古发现,该片以北平天桥下层社会为背景,讲述以穆鸿春与花小凤为代表的艺人的沧桑经历,前者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于敌伪势力,后者则被恶人引诱走上堕落的路,因此被冠以“梨园忠孝传”和“坤伶血泪史”的名号。虽然预算紧张并为对抗飙升的物价,该片以开“特别快车”的方式拍摄,但是为复现原貌搭建了庞大的天桥杂耍场布景,而且聘请了大量的临时演员。该片完成后经过两次试映,1947年9月3日起在上海皇后大戏院正式公映,此后转至无锡、天津、重庆、南京等地放映,并在1948年11月30日起在香港地区湾仔大佛兰杜街的中华影院放映。作为梨园故事片,该片主要演员均为京剧伶人,且以梨园浮沉录为中心。由于该片以北平地方特色为卖点,“天桥八怪故都风景完全摄入”,因此在国片出国热中被赴美考察电影业的中电三厂业务部副经理董杏樵运美开映。文章采用文献考据法对这部影片的真实面貌加以钩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桥》 “中电三厂” 王元龙 爱国伶人 梨园故事
下载PDF
浅谈电视剧中人物情感变化——以《我的前半生》为例
8
作者 张舒然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8期141-143,共3页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2017年首播,由马伊琍、袁泉、雷佳音、靳东、吴越、陈道明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我的前半生》是一部优质国产电视剧,剧中主要讲述家庭主妇的罗子君,遭丈夫陈俊生出轨抛弃后,在闺蜜唐晶及其男朋友...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2017年首播,由马伊琍、袁泉、雷佳音、靳东、吴越、陈道明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我的前半生》是一部优质国产电视剧,剧中主要讲述家庭主妇的罗子君,遭丈夫陈俊生出轨抛弃后,在闺蜜唐晶及其男朋友贺涵的指导帮助下,逐渐走出婚姻困境,重新踏入职场,从被婚姻圈养的金丝雀一步步成为自立自强的现代女性。本文将根据剧中人物成长产生的一系列关系和情感的变化,讲述当代婚姻关系、亲情、爱情与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人物情感 《我的前半生》
下载PDF
克拉考尔电影观的现代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田风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33,共12页
本文结合英语文献及国内外新近的研究成果,从影像、叙事与观看三个方面对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学说进行重读与重估,为国内电影研究及电影理论研究提供少许新鲜视角,并试图建立"克拉考尔电影观"这一... 本文结合英语文献及国内外新近的研究成果,从影像、叙事与观看三个方面对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学说进行重读与重估,为国内电影研究及电影理论研究提供少许新鲜视角,并试图建立"克拉考尔电影观"这一概念来为其学说的价值进行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考尔 现代性 经验 观众 早期电影
原文传递
“去政治化”表达、极简主义和人性反思--克里斯蒂安·蒙久的罗马尼亚新浪潮代表作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
罗马尼亚新浪潮作为新世纪以来欧洲最重要的电影运动而备受关注,而克里斯蒂安·蒙久正是这场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导演。蒙久的电影创作贯穿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整个过程,具有典型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特征,同时又有所超越和突破。蒙久的三... 罗马尼亚新浪潮作为新世纪以来欧洲最重要的电影运动而备受关注,而克里斯蒂安·蒙久正是这场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导演。蒙久的电影创作贯穿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整个过程,具有典型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特征,同时又有所超越和突破。蒙久的三部戛纳获奖影片《四月三周两天》、《山之外》和《毕业会考》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代表作品。这三部影片在叙事策略上采取的是立足个体经验的"去政治化"表述和短时间内集中叙事的策略,在电影语言上表现为极简主义的风格特征,在主题表达上实现了由历史反思与现实反思向道德反思与人性反思的扩展与突破。正是这些创作特征使蒙久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获得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巅峰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蒂安·蒙久 罗马尼亚新浪潮 国际电影节 极简主义 历史反思 人性反思
下载PDF
笠智众与小津安二郎的父亲印象
11
作者 李宗儒 《戏剧之家》 2022年第7期169-171,共3页
作为一个与小津安二郎导演有长期合作的演员,笠智众先生在影像展现了众多具有东方风味的父亲形象。小津安二郎与笠智众合作的影片中反映出生活中最平常的父子、父女关系,而正是在这样平常的关系中,显示出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美学与生命之痒。
关键词 笠智众 小津安二郎 父亲形象与父子、父女关系 演技指导
下载PDF
理查德·柯蒂斯的“英国童话”
12
作者 王星霁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世界经济全面增长等诸多因素,世界观众对电影的需求迅速增长。面临好莱坞化的压力,英国电影人试图拍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作品,获得国际认可。[1]这一时期,《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一鸣惊人奠定了英国... 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世界经济全面增长等诸多因素,世界观众对电影的需求迅速增长。面临好莱坞化的压力,英国电影人试图拍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作品,获得国际认可。[1]这一时期,《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一鸣惊人奠定了英国浪漫喜剧在90年代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在当时创下了有史以来的英国影片票房之最,全球票房高达2.45亿美元,浪漫喜剧由此成为了英国电影流派。[2]作为这部影片的编剧,理查德·柯蒂斯定义了英国浪漫爱情喜剧,他独立编剧的《诺丁山》、自编自导的《真爱至上》等影片,给世界展示了童话世界般的英国。本文将结合理查德·柯蒂斯的部分作品,分析其剧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柯蒂斯 英国浪漫喜剧 遗产电影
下载PDF
影艺作为摩登都市的娱乐消费品:“资深影迷”黄嘉谟的编剧思维
13
作者 梅峰 吴南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3,共9页
20世纪30年代,黄嘉谟作为电影理论写作者与电影编剧活跃于上海影坛,其作品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当时大部分上海电影观众的认可。本文试图从黄嘉谟的自身经历和影迷身份出发,探究其编剧思维的源头,并从现存... 20世纪30年代,黄嘉谟作为电影理论写作者与电影编剧活跃于上海影坛,其作品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当时大部分上海电影观众的认可。本文试图从黄嘉谟的自身经历和影迷身份出发,探究其编剧思维的源头,并从现存黄嘉谟的电影本事中发现其编剧特点,研究黄嘉谟在编剧过程中如何以观众视角及观众思维创作,激发电影娱乐功能及商业属性,在电影宣传教育与娱乐大众之间进行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嘉谟 编剧 观众 现代性 生意眼
原文传递
半梦半醒之间--《铃芽之旅》叙事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帆 任紫薇 《当代动画》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以“3·11日本大地震”为现实背景,筑造了主人公铃芽的“冒险之梦”。它以故事催眠手法对罹患集体创伤的民众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建构了摇摆在恋爱还是不恋爱之间的爱情主题情节线,以及同样摇摆于英雄事业还... 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以“3·11日本大地震”为现实背景,筑造了主人公铃芽的“冒险之梦”。它以故事催眠手法对罹患集体创伤的民众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建构了摇摆在恋爱还是不恋爱之间的爱情主题情节线,以及同样摇摆于英雄事业还是个人爱情之间的成长主题情节线。本文试图分析这场混合了分裂主题、多层级记忆与幻想的人造梦背后的叙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诚 《铃芽之旅》 造梦 叙事机制 后现代 资料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