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律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2-91,共20页
培养精英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精英人才的四个基本内涵、培养精英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精英人才培养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培养方案的三个主... 培养精英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精英人才的四个基本内涵、培养精英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精英人才培养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培养方案的三个主要模块、课程与活动组织的三个重要原则共五个方面,结合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系统总结了学校培养精英人才的主要做法,剖析了学校培养精英人才的基本经验,为新时期高水平大学培养精英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精英人才 培养规律 北京钢铁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下载PDF
敦煌西土沟遗址冶金遗物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延祥 陈国科 +2 位作者 潜伟 陈建立 王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对甘肃敦煌西土沟遗址7个地点的18个炉渣、9个矿石、27个金属颗粒共计54个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合金的;仅检测到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和绿松石;金属颗粒则具有... 对甘肃敦煌西土沟遗址7个地点的18个炉渣、9个矿石、27个金属颗粒共计54个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合金的;仅检测到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和绿松石;金属颗粒则具有红铜、砷铜、锡铜、锑铜(砷)、铅锡铜、锡铅铜(砷)、锡铅(铜)等多种成分组合。在一个炉渣样品中发现有砷酸钙,在一个金属颗粒中发现有砷氧化物。金属颗粒多次发现有银、铋、锑及锡氧化物。基于上述发现,对西土沟遗址的冶炼技术进行了推断,认为该遗址主要使用铜氧化矿石冶炼红铜,再配以含砷、锡等合金元素的矿料进一步冶炼获得各种合金。在第2地点与炉渣共出的木炭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为3470±35BP,Ox Cal v3.10校正为1890—1690BC(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土沟遗址 炉渣 冶金考古 矿石 青铜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冶金用坩埚的发现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文丽 刘思然 陈建立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70,共13页
坩埚是古代冶金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国内对坩埚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梳理了与坩埚有关的文献史料,发现东汉炼丹家最早使用坩埚,宋以后多用于金银冶炼,也有称为"罐"和"筒"的坩埚用于熔铜、炼锌、炼铅、炼铁等。另... 坩埚是古代冶金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国内对坩埚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梳理了与坩埚有关的文献史料,发现东汉炼丹家最早使用坩埚,宋以后多用于金银冶炼,也有称为"罐"和"筒"的坩埚用于熔铜、炼锌、炼铅、炼铁等。另外,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总结,发现坩埚可以分为两大类:铸造用坩埚用于熔铜、化铁,可分为三小类;冶炼用坩埚用于炼铁、炼锌和炼铅。最后介绍坩埚研究的常用方法,阐述通过分析坩埚和坩埚渣所能解决的冶金技术、生产效率、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坩埚 铸造 冶炼
下载PDF
岩画断代研究——科技考古学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宏 赵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2期57-62,共6页
探索和研究表明,岩画断代问题仍然是困扰岩画研究的难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岩画本身不能够提供可供断代的直接依据。本文综述了目前岩画断代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自然科学和考古学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AMS14C是今后研究我国岩绘画断... 探索和研究表明,岩画断代问题仍然是困扰岩画研究的难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岩画本身不能够提供可供断代的直接依据。本文综述了目前岩画断代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自然科学和考古学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AMS14C是今后研究我国岩绘画断代问题的首选方法,解决岩刻画的断代问题则主要有赖于微腐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 断代 岩刻画 岩绘画 AMS-14C 微腐蚀
下载PDF
北京昌平沙河镇出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菊 赵虹霞 于璞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3,共10页
为探讨北京昌平沙河镇墓葬出土的三枚蜻蜓眼玻璃珠的质地和来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三种无损分析方法,对玻璃珠基体和眼珠分别进行了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无损伤测试。结... 为探讨北京昌平沙河镇墓葬出土的三枚蜻蜓眼玻璃珠的质地和来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三种无损分析方法,对玻璃珠基体和眼珠分别进行了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无损伤测试。结果表明,这三枚蜻蜓眼珠的基质为玻璃态物质,其化学成分表明该玻璃属于钠钙硅酸盐(Na2O-CaO-SiO2)系统;Cu和Co是主要的着色元素。考虑到三枚珠子采用的钴料成分为高铁低锰的进口钴料,同时通过与国内外相似珠子的对比,推测这三枚蜻蜓眼玻璃珠是外国进口物的可能性较高。蜻蜓眼玻璃珠所在墓葬群虽为清代,但根据初步的分析研究可推断,墓主通过收藏或其他途径获得并将其作为随葬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昌平 蜻蜓眼玻璃珠 钠钙硅酸盐系统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大学文化形成的外部因素(一):国际影响与大学文化——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7-40,49,共15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外来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以苏为师"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以苏为师"对学校不同系科的影响差异... 文章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外来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以苏为师"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以苏为师"对学校不同系科的影响差异,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外部因素 国际影响 以苏为师 北京钢铁学院
下载PDF
大学文化形成的内部因素(二):学科建设与大学文化——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9-49,共11页
文章简要阐述了学科文化的内涵,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雕塑与建筑、文艺与诗词、观念与校风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科文化对大学文化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学科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为理解这一时... 文章简要阐述了学科文化的内涵,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雕塑与建筑、文艺与诗词、观念与校风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科文化对大学文化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学科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学科因素提供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内部因素 学科建设 北京钢铁学院
下载PDF
大学文化形成的“遗传因素”——院系调整与大学文化——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8-40,共13页
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为例,廓清了学校大学文化形成的"遗传因素",阐述了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基因母体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指出了院系调整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与碰... 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为例,廓清了学校大学文化形成的"遗传因素",阐述了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基因母体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指出了院系调整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与碰撞,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遗传因素 院系调整 北京钢铁学院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办学理念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二)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14,共8页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形成了"一中心三注重三结合"的办学理念,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科研、注重体育,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现...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形成了"一中心三注重三结合"的办学理念,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科研、注重体育,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现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逻辑、教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辨证统一。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北京钢铁学院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学术成果,成为当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科性工业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 办学理念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办学精神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三)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8-25,共8页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钢铁学院形成了以"爱国、奉献、崇实、求是、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以"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崇实求是的学术精神,敢...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钢铁学院形成了以"爱国、奉献、崇实、求是、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以"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崇实求是的学术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为主要特征的大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大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科性工业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 大学精神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学科建设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4-39,共6页
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以苏为师",1952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集中原有大学的相关系科,建立以北京钢铁学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单科性工业学院。回顾北京钢铁学院在1952-1966年学科建... 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以苏为师",1952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集中原有大学的相关系科,建立以北京钢铁学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单科性工业学院。回顾北京钢铁学院在1952-1966年学科建设的历史沿革和重要成果,总结这一时期学科建设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和经验教训,对于了解同期中国同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新时期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科性工业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北京昌平沙河镇出土玉器的无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菊 赵虹霞 于璞 《文博》 2012年第4期69-72,共4页
为探讨北京昌平沙河镇墓葬出土玉璧和玉器残片的质地和来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三种无损分析方法,对玉器进行了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无损伤测试。结果表明,这批器物中玉器... 为探讨北京昌平沙河镇墓葬出土玉璧和玉器残片的质地和来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三种无损分析方法,对玉器进行了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无损伤测试。结果表明,这批器物中玉器的材质属于单斜闪石类型中的透闪石系。出土玉器样品玉料较好,属中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平沙河 玉璧 玉器残片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教育现象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五)
13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3-47,共15页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文章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五个方面总结了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的教育现象、人才现象和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的"物...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文章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五个方面总结了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的教育现象、人才现象和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的"物理化学现象",人才培养的"钢铁冶金现象"、"市长现象"、"中西部现象"、"体育代表队现象",科学研究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现象"、"1958现象",师资队伍的"年级倒挂现象"、"学科倒挂现象",校园文化的"舞会现象"、"赛诗现象"、"电影现象"等十二个现象,并对此产生原因作了相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科性工业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 教育现象 人才现象 文化现象
下载PDF
大学文化形成的内部因素(一):群体个性与大学文化——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
14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3-58,共26页
文章从活动类型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大学主要群体的特征,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校长群体、管理群体、学术群体和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学术群体与管理群体之间... 文章从活动类型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大学主要群体的特征,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校长群体、管理群体、学术群体和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学术群体与管理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群体因素提供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内部因素 群体个性 北京钢铁学院
下载PDF
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研究
15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9-63,共5页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文章总结了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教育现象,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产生这一教育现象和人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北京钢铁学院 人才培养 人才现象 市长现象
下载PDF
大学文化形成的外部因素(二):社会环境与大学文化——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
16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1-51,共11页
文章简述了社会环境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政治经济环境、教育方针政策、政治运动事件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 文章简述了社会环境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政治经济环境、教育方针政策、政治运动事件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 北京钢铁学院
下载PDF
国内冶金史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17
作者 谢乾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探讨目前国内冶金史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初步分析,从而就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再建制化"问题作出冶金史研究的回应。
关键词 冶金史 再建制化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单科性工业学院物质文化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四)
18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6-44,共9页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自1952年到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鲜明特色。文章从地理与规划、建筑与树木、图书与设备、教材与刊物四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学校物质文...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自1952年到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鲜明特色。文章从地理与规划、建筑与树木、图书与设备、教材与刊物四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这一时期的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鲜明的苏式风格,在校园绿化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在图书设备上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科性工业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 物质文化
下载PDF
GIS在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冶铁遗址群景观考古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潘 刘海峰 +2 位作者 潜伟 李延祥 陈建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2,共7页
以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冶铁遗址群为例,对空间结构及其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通过GIS工具进行分析。根据对冶炼活动有显著关系的影响因子,建立遗址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模拟小区域范围内的遗址预测。研究发现,该区冶铁遗址群对地理位... 以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冶铁遗址群为例,对空间结构及其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通过GIS工具进行分析。根据对冶炼活动有显著关系的影响因子,建立遗址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模拟小区域范围内的遗址预测。研究发现,该区冶铁遗址群对地理位置中的坡度和高程因素展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遗址的坡度(7°以下)和高程(650m以下)数值均相对较小;遗址与水系间联系明显,冶铁遗址主要集中在河流交汇处,方便冶炼过程及相关活动水源的供应;而随着冶炉容积(即冶铁产量)的增加,小范围内的冶铁遗址选择,并未以铁矿资源距离就近为最佳选取原则,表明了人类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考古 冶铁遗址 GIS 大庄科乡
下载PDF
张掖西城驿遗址冶铸遗物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延祥 陈国科 +1 位作者 潜伟 王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对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出土的32个炉渣、29个矿石、5个炉壁附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绝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锑等合金的;绝大部分矿石是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少量矿石含有砷、锑、铅等... 对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出土的32个炉渣、29个矿石、5个炉壁附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绝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锑等合金的;绝大部分矿石是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少量矿石含有砷、锑、铅等矿物;在一块炉壁附渣中检测出锡、砷、锑、铋合金元素,表明其对应的冶炼产品为青铜。上述现象集中体现在二期中段出土遗物中,表明至少在这一时段该遗址已经能够使用普通的铜氧化矿石冶炼红铜,再配入含有锡、砷、铅、锑、铋的矿石炼制青铜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 西城驿遗址 炉渣 矿石 青铜 冶金考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